亚伯拉罕的父亲经常与这些西进的移民高谈阔论,从他们口中经常冒出“自由”、“权利”之类的词句。当时,亚伯拉罕根本不懂其中的含义,不过他觉得这似乎是很重要的事情。
不善言词的父亲,与这些人议论时,往往说不过他们。但是,当话题转向莎拉和亚伯拉罕时,又显得格外健谈。
父亲所谈论的,还有关于祖父的事情。由于经常听到同样的话题,莎拉和亚伯拉罕都记得很清楚。
在孤寂的小屋生活中,除了聊天之外,没有其他的娱乐。
当亚伯拉罕6岁时,诺普克里克的开垦地才设立了一所学校。
“农家子弟根本不需要求学。”
父亲极力反对莎拉及亚伯拉罕上学。但是,母亲热切地主张孩子们至少要学会写字和识字。所以,莎拉和亚伯拉罕每天都到离家8公里远的学校去上学。
在旷野中成长的亚伯拉罕,对8公里的路程感到非常有趣。放学途中,姐弟俩经常在口袋及书包内装满树木的果实,他们准备把它们晒干,以备冬天食用。
学校里只有一间教室,老师仅有一位,学生也寥寥无几。
有着一双长腿、经常穿着鹿皮裤子的亚伯拉罕·林肯,和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坐在课堂里。
老师把字母写在黑板上,教大家认字。接着,由老师大声宣读《独立宣言》,小朋友们就跟着一句一句朗诵。当时还没有课本,学校的老师都用这种方法来教导学生。
这所学校并非整年都上课,老师每隔两三个月必须到其他的开垦地去教书,因此只能称之为巡回学校。
当亚伯拉罕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时,学校的课业就结束了。因为老师必须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去教课。
自从搬到诺普克里克之后,林肯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些许的改善,但也只是比在哈定郡的时候略为好一点,他们仍然很贫穷。
亚伯拉罕一大早起来,就得到田里工作。
有一天,亚伯拉罕在播种时,忽然心血来潮,每个小洞里都播下了两颗种子,结果田地只播了一半,就没有种子了。
极少生气的父亲,忍不住大骂:“笨蛋!今年的收成只有一半了!”
祸不单行,这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下起倾盆大雨,刚播好的种子,就这样被冲走了。现在连一半的收获也没有了,一家人陷入了绝境。亚伯拉罕虽然还小,但已能体会到农民靠天吃饭的辛苦命运。
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每当父子俩拖着又脏又累的身子回到家中时,母亲早就做好了玉米汤等着他们了。
吃过晚饭以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知识丰富的母亲,就会讲述一些她少女时代读过的故事,以及华盛顿总统的事迹给他们听。
一听妈妈讲故事,亚伯拉罕的疲劳就会被一扫而光。在这块没有书本的土地上,母亲便是亚伯拉罕的百科辞典。
母亲是个信仰虔诚的人,她常常念《圣经》给孩子们听,亚伯拉罕虽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也记住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