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很多北京人,有年纪大点的人,比如我认识的一位60多岁的志愿者常志复阿姨,善良、纯朴、大度、热情;也有不少年轻人,比如蛋蛋、想想以及大学的很多同学,都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可是,仍然有一些北京年轻人,心中对外地人带有偏见,有太重的天子脚下优越感,更因自己是官家子弟或工人阶级就歧视农民或乡下人。
这实在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度的悲哀。地域歧视和阶层歧视到了今天仍然根深蒂固。
北京人在别人的印象里,总是把非北京人称作“外地人”。当这么称呼久了,所谓的“外地人”就很反感,反唇相讥中最锋利的两句之一是“北京不是你的”,另外一句是“北京这么多成就,有多少是你们北京人做出来的?”
都生活在这座城市,北京不是我家的,也不是你家的,它的繁荣需要大家一起建设与出力。外地人对这座城市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扫地的、卖早餐的、工地上的、装修队的,都是外地人的汗水、泪水与血水。当然,还有更多战线上同样有北京人的身影,比如的哥、的姐们,比如那些两会期间帮助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们。
事实上,北京早已成为一座移民城市。有报道称,三代以上就生活在北京的所谓“原住民”已少之又少。所以,北京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排外的城市。
那么,北京到底欢迎谁?北京不能只欢迎明星,北京不能只欢迎500强高管,北京不能只欢迎成功企业家,北京不能只欢迎赴京上任的官员,北京不能只欢迎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北京不能只欢迎老外……
同是国家的合法公民,不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不管是城市乡村,不是谁和谁的,都应该是我们的,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
假如有一天,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已经不被大家希罕,农村的原生态,青山绿水成了香饽饽,那么,城市的人去了农村,会不会也被农民歧视?是不是也被当作外地人,来一句:回你们城市去吸雾霾吧,农村不欢迎你们!
不过,写这篇文章并非谴责这小伙,他的话不能代表全部北京人,或许不能上升到地域歧视的层面,而只是表达一种情绪的抱怨:北京越来越挤了,每天这样挤地铁,或多或少都不爽。
当然,这更多的是要考问和考验当政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能力了。
我们作为个体,能做的,就是在每天上下班时,在和别人相处时,多一点包容与理解。雾霾之“毒气”已经这么严重了,我们不可再在心灵的天空造出更多的“戾气”。
其实,比拥挤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戾气。空间的拥挤,我们暂时改变不了;但是,心灵的疏通,我们完全可以把握。这,也是以一种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面对生活的态度。
少一点戾气攻击,多一点友好沟通;少一点浅层抱怨,多一点深层思考。或许,这个世界就会美好一点。
凡事都能以理智温和的态度对待,恐怕这世上纠纷会少上一大半。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这句话一点都不矫情。
想到这句话,我的脚已经不疼了。刚才在地铁上被一哥们踩了一下,疼得我皱眉咬牙,那哥们一个劲儿道歉。我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还以一个微笑:没事儿。
给咖啡加糖,为生活加温
这些年来,喝过各种咖啡,有速溶的,也有自煮的;有自己买的,也有友人送的;有国产的,也有境外的;有热气腾腾的,有冰凉冰凉的……
最初对咖啡从喜欢到钟爱的过程,是我从大学进入社会工作的过程。
印象中,大学里比较爱赋予文字中一些忧愁,曾经写过一句话:“冷冷的咖啡,一喝就醉。”兴许是自己经常写东西的缘故,开始是因为提神的需要,现在是喝咖啡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记得第一次喝咖啡,只消一口,便把我所有对咖啡的好奇与憧憬冲刷得无影无踪,那时还是小小的我捧着大大的杯子,对着棕黄色的液体,皱着眉毛,吐着舌头,大声嚷嚷着好苦,全然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微笑着把这么个奇怪的东西当作宝贝。然后,不可避免地慢慢长大,开始忙碌,开始学会为了希望而努力。
咖啡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渗入我的生活吧。因为不想瞌睡,总是为自己准备一杯浓浓的咖啡,然后不顾舌头的反对一饮而尽。似乎这样便能跟瞌睡虫说再见,奋斗在整个漫漫长夜。于是精神变得极好,嘴里却充斥着苦涩的味道。那时,对我而言,咖啡也许只是狗皮膏药。
时间在继续,我的咖啡生活也在继续。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心理学上说,习惯是上帝,当你习惯了,便离不开亦舍不掉了。比如,我习惯了晚睡,习惯了咖啡。
在这种荡着奶香、甘甜与苦涩的液体中,开始学会为紧张的生活找个合适的借口,释放积蓄已久的抑郁;在这种弥漫着袅袅轻烟的液体中,开始学会为自己渐冷的生活加温,汲取着一点一滴的温暖,从而获得一种热情洋溢的生命旋律。
有那么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很压抑。工作看不见发展的希望,梦想更渐行渐远,可我却不得不为生计二字,日日忙得昏天暗地,不知所以然。父母的期望在那段茫然的日子里,也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无法应付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我变得烦躁起来,无时无刻不想着要释放出堵在心口的那一团气,让自己舒畅开来。于是,我尝试着翻开亦舒的小说,向它“诉说”我生活中的苦闷,希冀获得一点理解与慰藉。“可惜”这位通透世事的女作家没有童话式的故事和“柔和”的言语给我,她说:“生活中发生的事,如果合乎理想,是我们福气,如不,当作经验。”她还说:“这世界像一个大马戏团子,班主名叫‘生活’,拿着皮鞭站在咱们背后使劲地抽打,逼着我们跳火圈、上刀山、你敢不去吗?皮鞭子响了;恨着劲咬紧牙关,也就上了!”只言片语,如醍醐灌顶:生活的不如意,本是常态,我们无力改变它,却不能跟着它走,被它搅乱心境。因为倘若常常告诉自己我的生活是苦的,便会让自己愈加陷入挥之不去的苦闷中,越发躲在角落里,自苦又自怜。因为,有再多的不快,也要自己去寻求出口,快乐事实上是廉价的东西,它就放在那儿,拿不拿全在自己,比如某一天,我走在街上,忽然听见唱片店里传来我喜欢的歌,买上一杯咖啡静静聆听,那么,也就是快乐了。
我相信,咖啡的美味总是与温暖的心意并存的。每一杯咖啡,总可以让人在无拘无束中尽情地享受快乐和悠闲,总能够让人靠近一种慵懒的自由。
其实,咖啡和生活一样,乍一看都是苦涩的,可慢慢地你会发现,这苦涩的气息居然吸引着你,让你想去闻一闻、尝一尝。而初次品尝这苦涩的体会,就宛如我们开始独立生活的经历,有苦、有累、有茫然、有困惑,充满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但我们终究还是被那苦涩中淡淡的清香吸引着,引导我们不断地去接触新的事物。初尝咖啡,让我们知道了它的苦涩味道。但仿佛这苦涩过于单薄,无法满足我们贪婪的味蕾,于是我们尝试着去加糖、加奶、加冰淇淋、甚至加盐,让咖啡的味道变得丰富起来。
在我看来,糖好比是快乐的心情,让人轻松愉悦,加在咖啡里,就让咖啡里多了甜蜜的味道;奶好比是浓浓的亲情,给人温馨安全的感觉,加在咖啡里,顿时让咖啡变得浓稠滑润起来;冰淇淋好比甜蜜的爱情,混合着糖和奶的味道,弥漫在热气腾腾的咖啡上,也许味道有些怪,但也让人体会到一种不同寻常的融和;盐则好像是生活中偶尔的小酸楚,遭遇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让人有些沮丧泄气,加在咖啡里,发现原本苦涩的味道愈加苦涩,会后悔加了这盐,但不会想把它倒掉,只是继续品着喝,仿似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仍旧坚持着,直至越过日后回头来为之惊讶的困境。
爱上咖啡吧,在你想喝的时候,拉开厚厚的窗帘,放一曲轻缓的音乐,就着咖啡把心事搅拌。这时候,慵懒的阳光会从窗外涌进来,混着咖啡特有的味道,深吸一口气,将有一种独特的气息直抵心房,巡遍全身,浑身舒展开来,安宁的、柔和的。此刻,你会惊觉:我是属于我自己的。手上捧着热气徐徐的咖啡,闻着那淡淡的、诱人的香气,轻啜一口,品尝着它甘苦的口感,心里的不快与委屈,在那平静的一刻,也便随着咖啡杯上袅袅的雾气,散了。
生活如此动荡,我们需要正能量
2013年冬天比往年来得早了一些,寒冷也来得快一些。当然,暖气也比往年的早。
冷气提前袭来,暖气也及时安排。
很好。
这不就是一种能量的抵消么?
天气如此,人与人之间亦然。
我经常给一些迷惑中的朋友回信,传递正能量给他们,有时也会和他们见面。
正如上个礼拜六和一个年轻朋友见面时我说的,其实,你能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心中肯定有了答案,只是需要一个人来帮你肯定。这种肯定,就是一种正能量。与其说是来寻找我找“正确答案”,不如说是来“寻找正能量”。
于是,那个有暖阳的午后,我们聊来聊去最多的就是“正能量”。那天晚上,我写下了一条微博:
时代裹挟,梦想幻灭,命运安排,生活无奈,局面动荡,让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妥协的、惰性的生活。如同要赶走黑暗就必须有光照进来,要去除负面情绪就必须寻找正能量,要改掉不好的行为就必须用好习惯来替代。从今天起,开始有意识地生活,让人生少点被动和盲动,多点主动和触动。
有一次,我和一个法籍华人聊天。他说,每年他都会往返于中国和欧洲几次。在飞机上,在车上,在两地,看到了无数张不同国家的人们的面孔。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人的面孔更多是:坚定、平静、淡定、阳光,而中国人的面孔更多是:迷茫、焦虑、烦躁、低沉。
这个话题引发我的深思。的确,当下中国太需要补充能量,我们太需要吸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