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6800000028

第28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3)

另外一部俄国小说在相同的方向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那里面也是另外一个人犯了杀人罪。而这另外一个人跟主人公德米特里一样,与被杀的人是父子关系。在他身上,情杀动机(motive of sexual)是公认的,他是主人公的弟弟,虽然,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的疾病——所谓的癫痫症,安排在他身上,仿佛在极力表白,他的癫痫、神经症在他身上就是弑父行为。还有,在审判中的辩护词里,有一个对心理学的著名的嘲笑,说它是一把“双刃剑”。这里是一个高明的伪装,为了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观点的深层意义,我们只有把它倒过来看。该受到嘲笑的不是心理学,而是法庭的审讯程序。到底是谁犯罪无关紧要,心理学关心的是谁渴望犯罪,罪行发生后谁会感到高兴。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兄弟——反面人物阿廖沙除外,都同样有罪,都是冲动的肉欲主义者(senstlalist),多疑的玩世不恭者(cynic)和癫痫病罪犯。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一个场面特别揭示了这一点。在佐西马神父与德米特里谈话时,他发现德米特里准备弑父,便跪在德米特里的脚下。这一行为不可能令人表示钦佩,因为这意味着该圣徒正在抵制蔑视和憎恶凶手的诱惑,并因此向凶手表示谦卑。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罪犯的同情,实际上是无止境的,它远远超出那些不幸的家伙有权得到的怜悯,它使我们想起了“敬畏”(holy awe)——而过去人们正是用此种敬畏看待癫痫症者和神经症者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一个罪犯几乎是一个救世主,他自己承担了本该由别人来承担的罪责。因为这个罪犯杀了人,别人就不再有任何需要杀人了,人们一定会感激他,因为如不是他,别人就不得不亲自去杀人。这并不仅仅是仁慈的怜悯,而是基于一种对相似的杀人冲动的认同(identification),实际上,这是一个稍加移置的自恋(这样说,并不是对这种仁慈的伦理学价值提出疑义)。也许这属于那种非常普遍的对别人仁慈加以同情的机制,人们能够很轻松地在这个深受罪疚感折磨的小说家的特殊例子中觉察到这个机制。毫无疑问,这个由认同心理而引起的同情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选择题材的决定因素。他先期描写的是一般罪犯(他的动机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和政治、宗教罪犯;直到生命的晚期,他才回到这一基本的犯罪——弑父,并在他的一部艺术作品中通过弑父者来完成他的忏悔(confession)。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遗稿和他妻子的日记的出版,使我们对他在德国时如何沉迷于疯狂的赌博(gambling)那一段人生插曲有了清楚的了解(参见费楼波—米勒和艾克斯坦的著作,1925),人们都把此看成是他激情的病态发作对他这个不同寻常的、又毫无价值的行为不乏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s)。正像神经症者身上经常发生的那样,他的罪疚感通过债务负担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可以在赌桌上赢钱以便返回俄国时不被债主逮捕的幌子下求得心安。这只不过是个借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机智足以认识到这个事实,他也承认了这个事实。他清楚他主要还是为赌博而赌博——主要的是游戏本身。他由冲动而做出的荒诞行为的全部细节都表明了这一点,同时还表明了另外某些东西。不到输个精光,决不罢休。对他来说,赌博也是一种自我惩罚的手段。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他年轻的妻子保证,或者用他的名誉许诺,说他再不去赌了,或者到某一天,他就不赌了。但是,正如他妻子所说,他从未遵守过诺言。当他的损失使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时,他便从中获得继续的病态性的满足。事后,他在她面前责骂、羞辱自己,要她蔑视他,让她感到嫁给了这样一个恶习不改的罪人而遗憾。当他这样卸掉了他良心上的包袱后,第二天又会故态复萌。他年轻的妻子已习惯了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而她注意到有一种事可能成为拯救他的真正希望——他的文学写作——当他们失去了一切,当他们典当了他们最后的财物时,他的写作就会变得十分出色。她当然不理解其中的缘由。当他的罪疚感通过把惩罚强加在自己身上而得到满足,那施加在他作品上的限制就变得不那么严格了,这样他就让自己沿着成功的路向前迈进几步。

一个赌徒的埋葬已久的童年经历中,哪一部分成了他沉迷赌博的因素?我们可毫无困难地从我们的一位年轻作家的一个故事中推测出答案来。斯特凡·茨威格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做过研究(1920),在他的由三个短篇小说汇成的集子《感觉的混乱》(1927)中,收入了一篇他起名为《一个女人生活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小说。这篇杰出的小说表面上看起来,只想表现这个女人是怎样一个漫不经心的人,甚至连她自己都感到惊讶:一次出乎意料的经历,竟驱使她走到什么样的极端。但这个故事所讲的远远不止这些。如果用精神分析理论去理解它,就会发现,它意在表现(没有任何为其辩护的意思)另外一件事,即一件带有普遍人性的事,或者干脆说是男性的事,这个解释是显而易见的,人们无法反驳。艺术创作的本质特征就是这样,当我问到作者(他是我的好朋友)时,他向我保证,我对他所做的解释与他的知识和意图都是不相容的,尽管作品叙述中采用的一些细节似乎为这个隐藏的秘密提供了一条线索。

在这篇小说中,一个年岁已高的贵妇人向作者讲述了她二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她年轻时就成了寡妇,她有两个儿子,但他们不再需要她了。在她42岁那年,对生活她已不再期望什么。在一次无目的旅行中,她来到了蒙特·卡罗赌场。这个地方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所有印象中,她很快被一双手迷住了。这双手似乎极其真诚和强烈地表现了一个不幸赌徒的全部感情。这双手是一位英俊的年轻人的手——作家仿佛无意中将他的年龄写得与叙述者的大儿子相同。在输掉了全部财物后,他十分绝望地离开赌场,看情形是想在卡西诺花园结束他毫无希望的人生。一种怜悯感驱使她跟踪了他,并用尽各种莫名其妙的办法去拯救他。他以为她是常见的那种纠缠不休的女人,极力想摆脱她,但她仍跟着他,并且发现自己身不由己地、极自然地到了他的旅馆房间,最后与他同床共枕。在这个即兴的爱夜之后,她让这个年轻人——此时显然他已平静下来——庄严发誓:他绝不再赌博。她给了他回家的路费,答应在他离开前到车站为他送行。然而,此时她已开始对他感到有一种极大的柔情,她准备为留住他而牺牲一切,下决心跟他一起走而不是说再见。但各种意外的事缠住了她,结果她没赶上火车。她怀着对已走的年轻人的思念又一次回到赌场,结果大吃一惊,她又一次见到了那双曾激起她同情的手:这个不讲信义的年轻人又来赌博了。她提醒他曾立下誓言,但他沉迷于他的赌博激情中,竟骂她是碍事婆,叫她滚开,并把她曾想用来拯救他的钱抛给她。她在深深的耻辱中匆匆离去。后来她才知道,她没能使他免于自杀。

这个娓娓动听的、动机纯真的小说本身当然是完美的,也肯定会深深感动读者。但精神分析学指出,小说的意图基本上是建立在青春期充满希望的幻想之上的,事实上许多人会有意识地回忆起这个幻想。这个幻想体现了一个男孩子的希望:他的母亲亲自使他了解性生活,以使他免受手淫(masturbation)的可怕伤害(很多论及救赎主题的作品都有同样的起源)。手淫的恶习由赌瘾替代了,强调手的热烈动作透露了这一由来。确实,玩赌的爱好是手淫这一原始激情的对等物,“玩弄(playing)是幼儿园里专门用来描写用手摆弄生殖器的一个词。那种无法抵抗诱惑的本质,那种严肃的永不再犯的保证(然而永远也做不到),那种让麻醉的愉快和他正在毁掉自己(自杀)这一恶性的感觉——所以这些因素,都保留在赌博这一手淫的替代方式的过程中。是的,茨威格的故事是由母亲而不是由儿子讲述的,这一定会让儿子想到:“如果我的母亲知道手淫对我有怎样的危害,那么她肯定会把我从手淫中拯救出来,而允许我把我所有的温情都发泄在她身上。”在故事中,年轻人把她看成妓女,这种母亲即妓女的观念与上述幻想相联系,它使难以接近的女人变得容易接近了。伴随着幻想的不道德的念头给故事带来了不幸的结局。同样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作者是如何赋予小说一个“外观”,以此来极力掩饰它的精神分析的意图,这个女人的性生活是否受到一种突然的、神秘冲动的支配,是极其令人疑惑的。相反,精神分析学却揭示出这个长期没有爱情生活的女人所做的令人惊讶的行为,其动机是十分充足的。为了忠实于死去的丈夫,她全副武装以抵抗所有相似的诱惑。但是——这里,儿子的幻想是对的——作为母亲,她逃避不了把真正潜意识的爱转移到她儿子身上,命运在这个不设防的地方抓住了她。

如果对赌博的沉迷,连用破除这一习惯所做的不成功的努力,以及它所提供的自我惩罚的机会,是手淫冲动的重复,那么,我们对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中占有这么大的地位,就不应感到惊奇。毕竟,我们没有发现一例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其童年期及青春期的自体性欲满足,是不起作用的,而压制自体性欲满足的努力和对父亲的恐惧之间的关系,则早已真相大白,更无须多加赘述了。

附录

弗洛伊德致西奥多·赖克的一封信

[英文版编者按]在弗洛伊德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发表后的几个月,西奥多·赖克(Theodor Reik)在《意象》杂志上发表了对此文的评论(1929年第2期,第15卷,第232—233页)。虽然赖克在评论中对弗洛伊德的文章总体上是赞赏的,但他仍以相当的篇幅指出弗洛伊德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评价偏颇且苛刻,而且对弗洛伊德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所阐述的道德观也持不赞同的态度。赖克甚或对弗洛伊德的论文形式、以及结尾的明显脱离正题提出批评。弗洛伊德读了这些批评后,寄给赖克一封信作为回答。此后不久,当赖克把自己的文章收在他的一本论文集再行发表时(1930),弗洛伊德同意把他的复信也收进去。两者文章的英译版见后来赖克发表的著作《我与弗洛伊德的三十年》(纽约,1940;伦敦,1942)。得到西奥多·赖克博士的同意后,我们才在这儿发表弗洛伊德致他的信的修订译文。

1929年4月14日

我怀着极其快乐的心情拜读了你对我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的批评文章。你所有的批评意见都值得我考虑,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恰当的。我想提出一点我的辩解意见。当然,这将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我认为你对这件小事提出了太高的标准。我写它是要让某人高兴,并不是情愿的。我如今写作总是不情愿,毫无疑问你已注意到这一点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为我草率、虚假的判断开脱,而仅仅是为这篇文章粗糙的结构做一个解释。我不否认我在文中加入了对茨威格的精神分析,的确给我的文章带来了不和谐的效果,但细想一下,它的出现也有几分道理。假如我对我的文章发表在什么杂志、报刊上不予考虑的话,我一定会写道:“我们可以推断,压抑手淫的欲望,在伴随着严重的罪疚感的神经症史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个推断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赌博的沉迷完全证实了。因为,正像我们从茨威格的短篇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等等。”这就是说:这个短篇小说中用于这类描写的篇幅不是由这种关系——茨威格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另一种关系——手淫与神经症的关系决定的。尽管这样,这个结论是不令人满意的。

我坚信对伦理学的科学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因此,我不愿否认优秀的庸人也有好的伦理行为,尽管他要以自我约束为代价。但是,与此同时,我承认你所支持的伦理学的主观心理学观点的合理性,尽管我同意你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的判断,但是你知道,我不能认为你否认美好的未来的悲观看法是合理的。

正如你所建议的,我把作为心理学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包括在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之列,对他我能提出的另一个反对意见,是他的洞察力太局限于反常的精神生活。想想看,面对爱情时他是多么令人惊讶的无奈。他真正了解的只有残酷的、本能的渴望,受虐狂的屈从和出于怜悯的爱情。尽管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了热烈和卓越无限的赞美,但你怀疑我并不真正喜欢他,在这一点上,你也是对的。这是由于我对病态现象的耐心已在精神分析的实践中消耗殆尽了。在艺术和生活上,我对它们也无法容忍。这些是我个人的性格特质(character traits),而未必属于别人。

你打算在哪里刊出你的论文?我对它的评价很高。科学的探索必须戒除自以为是。当然,人各有志,各抒己见是在所难免的……

同类推荐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本丛书共有4本,分别是面向中学生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2本,及与学生读本配套的教师读本2本。本丛书结构安排较为新颖、活泼,学生读本以“引例”开始,引出“讨论提纲”,然后依据“讨论提纲”展开理论阐述,接着是“小结”,最后是“操练”或“做一做”,以此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并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心理问题。教师读本设计有“教学目的”、“教学要点”、“教学安排”、以及“参考资料”等几部分,可以帮助教师针对学生读本组织教学。
  • 笑着读完心理学

    笑着读完心理学

    心理是一个十分广阔而又充满无限神奇的世界。在心理的世界中有不尽的是是非非、纷纷绕绕,也有无数的快乐、惊喜、幸福和感动。心理引导我们的生活,数不尽的嬉笑怒骂,看不尽的欢喜烦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与我们擦肩而过,而你是否安静地、用心地体味过它的滋味?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 每天懂一点潜意识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潜意识心理学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心理健康五年级(上)

    心理健康五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其铭之始

    其铭之始

    玄幻类小说,第一次写,请多指教。如有建议,可留言。
  • 贵族王子巧遇穷公主(出版全本)

    贵族王子巧遇穷公主(出版全本)

    《贵族王子巧遇穷公主》——2008年红袖添香文学原创网站首届校园小说大赛优胜奖。为了学习最优秀的舞蹈,董事长千金林雨晨以穷学生身份转学到金伊学院,温柔不屈的个性,绝美而灵性的舞蹈让霸道恶魔和温柔王子倾心。为爱,为梦想,在失明的时候,她勇敢地登上了那个耀眼的舞台,用那颗执著坚韧的心蹁跹起舞……在盛开着香樟的夏季,校园偶像剧般浪漫的爱情故事,颠覆传统风格。女主不再是麻雀变凤凰的过程,相反却是贵族公主变身穷学生,巧遇了可爱恶魔和优雅王子。在爱恨中懂得成长的代价,在坚守梦想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小说延绵了校园浪漫而暖心的爱情故事。敬请期待意霓笑校园励志公主篇:《贵族王子and穷公主》……亲们,记得要多多支持霓笑哦!!——————————》喜欢的亲们就收藏一下,霓笑会还你一个美丽的童话……我们一言为定哦o(∩_∩)o...笑笑古文新作:《小奸商钱多多》http://www.*****.com/?a/117178/《卯上帝国总裁》http://www.*****.com/?a/90848/《贵族王子巧遇穷公主(出版)》http://www.*****.com/?a/81630/《首席执行官的绝宠(全本+番外)》http://www.*****.com/?a/98904/群1:60783315群2:59250410群3:77106054群4:72411295(亲们可以进来和霓笑一起交流!)
  • 傻哑女的逆袭

    傻哑女的逆袭

    重来一世希望家人能幸福快乐福寿安康,让上辈子害自己的自食恶果.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9)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9)

    本书为第四届海峡两岸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集,中篇小说集。包括吴向东的《布兰虫草》南竹月的《记忆纠缠》薛明章的《夜梦惊魂》三篇小说,这些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人物带来了不同的生活启迪。
  • 诛仙之白夏荷

    诛仙之白夏荷

    无奈折断手中笔,樱花漫天雪飞起。逸寒二字被血洗留下的才是真知己。无知少女惨遭灭门逆天修仙改命
  • 夙夜情深:暴君真会宠

    夙夜情深:暴君真会宠

    云国边陲。雪里小镇。白日里,小镇里一片死寂。一旦入夜,却是热闹非凡。……
  • 春风无边:帝君狠妖娆

    春风无边:帝君狠妖娆

    传闻富可敌国蓝家大小姐,平日里打家劫舍,收保护费,调戏美男,无恶不作!同是蓝家人,他才貌双全,俊美翩翩令万千少女尖叫,春风一笑,百媚生。“就是我入了迷,无法自拔了!我能偷看你洗澡么?”她调戏意味正浓!及笄那年!他一身战袍,兵临城下。擒住她,“女王储君!跟我回皇城吧!”神族之子,帝君王者……且看她风华绝世,胆色无双,引各路美男竞折腰!
  • 福尔摩斯探案集-四个签名

    福尔摩斯探案集-四个签名

    该系列小说收集了大量福尔摩斯探案故事,本小说主要讲述了四个签名这个案件。
  • 悠然见南山将心难测

    悠然见南山将心难测

    “我已经与你退婚了,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关系,你这样我要叫非礼了?”“我不承认,所以,你还是我的未婚妻”“你,你堂堂一个大将军,如此小人,你的将士看到了该怎么议论你?!”“他们还不敢置喙本将军的行为!”……白悠悠本来以为自己与陆南山只是搭错了的两条平行线,退了婚,还他自由,也还自己自在。却不曾想,线早已打结,命运也解不开。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