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0100000030

第30章 贞观之治(2)

除了这招,李世民还依照地理形势将全国分为十道,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然后从京城的高官中选任观风俗使,在四方巡行,考核地方官,以定奖惩。这个职务看来真是不错的差使,可以公费旅游了。

为了更好地选拨官吏,李世民也不断地跟自己的班子成员们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贞观六年,他与魏征在讨论如何选拔人才时,又再次强调把“用得正人”的标准和慎择善人放在重要位置,他说:“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饮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魏征对此也是十分赞同,他说一个有才无行的人可能会做出很多危害百姓的事儿,这样的人是很危险的。“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李世民和魏征这段话,就奠定了唐贞观期间的用人基调。

此外,在史料上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李世民曾经带着一干臣子出去遛弯,指着殿下一棵树赞叹不已,殿中监宇文士及连忙随声附和,连连称赞树好。李世民看了他两眼,说:“魏征老是劝我要远离佞臣,我一开始还不知道佞臣是谁,心中隐约怀疑是你,现在看来果然不错啊。”投机不成的宇文士及吓得连连叩头谢罪。

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有一句话叫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李世民在自己众多的臣子身上正是成功实践了这句话。首先他对自己的臣子是了如指掌,所短所长如数家珍。这就是明君的过人之处,不仅可以深得臣心,还可以有选择地为己所用。任何一个上司,如果可以说出自己手下人的长处短处,那是相当让班子成员感动的。李世民评价长孙无忌,“善于随机应变,能巧妙地避开嫌疑,对于军事战略,就一无所知了。”(“善避嫌疑,应对敏速……而总兵攻占,非所长也。”)评价高士廉,“博古通今,聪敏异常,刀子架到脖子上也不投降变节,不结党营私,但是对于直言进谏还有所欠缺。”(“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对房玄龄、杜如晦的评价是,不善于审理案子,不擅长处理杂务琐事,长处是多谋善断。戴胄的短处是“无学术”,但敢于犯颜执法。说博陵崔敦礼,“深悉蕃情,凡所奏请,事多允会。”

针对这样的情况,李世民把他们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例如,戴胄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李世民让他做大理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减少了很多冤案的发生,深得李世民赏识。

魏征一心想着进谏,希望自己的国君能在自己的辅佐下赶上尧舜,于是李世民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主要就是负责给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又重要无比;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是听还是不听了,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人,这个职位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李靖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出去能带兵,入朝能为相,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李世民就任用李靖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主要负责掌管全国的刑法和徒隶、勾覆、关禁的政令,这些都正适合李靖才能的发挥。

除此之外,唐太宗还把房玄龄和杜如晦合理地搭配了起来。李世民发现房玄龄能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但是,房玄龄不善于整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的许多精辟见解,很难决定颁布哪一条。而杜如晦,虽不善于谋划,但善于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做周密的分析,精于决断。什么事经他一审视,很快就能变成一项决策、律令提到唐太宗面前。李世民就让他们俩搭档,密切合作,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房(玄龄)谋杜(如晦)断”的人才结构……总之,李世民懂得“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所以,李世民当政的时候,才有那么多人才济济一堂,耀眼夺目。

李世民是个勤奋的皇帝

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干活了。李世民先是下令在京城建立弘文馆,也就是大唐中央研究院,选拔饱学之士担任弘文馆学士(相当于今天的研究院院士)。设立弘文馆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研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用来规范现在人民的行为;二是研究历史上各朝代的兴亡得失,为君王执政提供必备的参考和借鉴,以保证老李家的子孙后代皇福永享,寿与天齐。

其实早在李渊当年为了自己的大唐江山南征北讨的时候,李世民被“束之高阁”,他就邀请“十八学士”一起研究学问,现在建立弘文馆,自然是轻车熟路。弘文馆设立后,李世民每天开完早会都会溜达到弘文馆来,与智囊们就各类专题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把那些切实可行的意见付诸实施。

这一点就充分地体现了李世民的勤政。有句老话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李世民设立了弘文馆后,在弘文殿里收藏了二十几万卷图书,让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学问做得好的官员担任弘文馆的学士,在李世民不听朝时一起研究学问、讨论时政。李世民经常忙到夜间,才打道回府。

除了设立弘文馆,李世民还经常把奏章和举报信之类的资料贴到墙上,没事儿的时候就看看。边看边想,经常想得出神,到深夜了还不知道睡觉。

看来李世民真的是日理万机,除了正常(听朝)的上班时间外,其他时间也贡献给了国家,研究学问、讨论时政,一搞就到深夜。这下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爱因斯坦要拒绝做以色列的总统了,走仕途是非常累的。

(第三节)克己纳谏

都来进谏吧

李世民能够打开贞观之治的良好局面,跟他的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李世民非常聪明,而且喜欢动脑筋思考问题,估计是知道脑袋越用越灵的道理。每每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从里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刺激自己来虚心纳谏学习。

为了更好地纳谏,李世民规定每次开班组会议的时候,必须让谏官和史官列席;另外,如果谏官有功,一定要重赏,以资鼓励。进谏的时候,可以是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大事小事都可以。因为李世民的这项规定,朝中出现了很多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著名的有魏征、王珪、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著名的有马周、刘泊、褚遂良等。他们不光名誉提高了,而且,口袋也迅速起来了。

同时李世民还大胆革新,他命令五品以上的官员要在中书省轮换值班,随时待命以便及时商议大事。看来,李世民当政时期,加班现象是很严重的。他自己从中不实行霸权主义,有什么重要的军政事务以及官员的任免都交给了自己众多的宰相们,让他们展开讨论,畅所欲言,从而碰撞出火花,选择最适合的人选。

君臣携手天下无敌

对于隋炀帝的灭亡,李世民很是居安思危。他和众大臣分析后发现,隋炀帝是个喜欢护短的人,不是护别人,而是护自己。原来隋炀帝的虚荣心这么强。大臣们也不是傻子,看到隋炀帝这么护短,不敢让他太丢人。一旦像魏征似的那样,在隋炀帝那儿,一翻脸脑袋就没了。不过,隋炀帝如果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护短让自己荣华富贵还没享受够本就去了西方,肯定会比李世民还要从善如流。

有人分析李世民的善于纳谏是有原因的:第一,李世民曾经犯过很大的错误,就是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亲兄弟,逼走了自己的亲爹,他才当上了皇上。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减轻自己的罪孽,他才勤治心切。这样说其实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个真正想要混皇帝的人不会这么长时间地坚持纳谏,而且,魏征进谏的水平我们也略知一些,那是相当直言敢谏,绝对不藏着掖着。李世民如果只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罪孽,不会在那个时候还听魏征的话。

第二,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经常率领军队东征西战,战场上经常有军事会议,这样的会议是非常民主的,不知道谁提出一个妙计就会克敌制胜。对于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李世民来说,这绝对是个很正确的经验。

第三,跟皇帝个人素质有关,刚刚掌权的人特别不容易采纳别人的意见,他需要证明自我。但是,很明显我们没有在李世民身上看出这个端倪,他的一切活动已经证明了他是有能力的。这也就说明了李世民在纳谏这方面,确实比别的皇帝做得更好。李世民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就是一个人才,国家费尽力气把你选拔出来,只有你的见解正好弥补朝廷决策的重大不足时,你才是真的人才。

经典!

理性行政,从谏如流,把错误扼杀在决策的时候,不让它蔓延到最后。这就是李世民的魅力之所在。

要听两面之词

对于纳谏,李世民不只局限在“朝议”的时候,平时没事的时候,跟大臣们聊天的时候也会纳谏,只要你的建议是正确的、可行的。而纳谏的对象,也不局限在谏臣身上,其他人有好的建议也会采纳。因为,魏征曾经跟李世民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广开言路,多方求谏纳谏,可以避免决策和施政上的片面性。

可以说李世民给我们营造了这样一种回忆,一提起唐朝,很容易就想起纳谏,一提起纳谏,很容易就想起魏征。

魏征的确是李世民时期最敢劝谏的大臣之一。在劝谏的过程中,魏征不但使自己的腰包迅速地鼓了起来,而且,他的锋芒甚至盖过了足智多谋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成为唐贞观年间首屈一指的忠直之臣。几年里,他曾先后进谏200多条建议,指出李世民在施政方面的失误。不断提醒李世民要居安思危、慎始慎终,深得李世民赏识。

在魏征的影响和熏陶下,大家纷纷直言进谏,一时形成了风气。当时,上至高官宰相御史,下至县官小吏、旧部新进,甚至宫里的嫔妃,都有人敢直言进谏。如果你看到在朝上大家跟皇帝争起来了,不要担心脑袋搬家,只要是李世民,估计脑袋就会比较安全。当时的朝代,的确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不讳之朝”。

千古良臣魏征

在这里要着重说一下魏征这个直言敢谏的千古良臣。

有一次,封德彝觉得有些折冲府的兵源不足,便向李世民建议把不到参军年龄的中男(唐初规定十六岁为中)体格健壮的检点入军。李世民觉得有道理,当即表示同意,并令中书省起草诏令,送到门下省审查,然后让尚书省执行。但当这一诏令送到门下省的时候,专门负责签名盖章的门下省官员魏征却拒不签字。中间虽然很多官员前来跟他交涉,说这是皇上特别交代的,就通融一下,魏征全都拒绝了。

这边还在眼巴巴等消息的封德彝,等到花都谢了也没见有什么动静,于是把这事儿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一看这都是半年后了,怎么这点事儿还没办成,当时就特别生气。于是找了魏征说:“检点健壮中男入军一事,我已经同意了。这件事究竟跟你有什么关系?怎么你一直阻挠啊?”

魏征不急不恼,郑重地说:“我听说竭泽而渔,并不是打不到鱼,而是因为已经没有鱼可以打了;焚林而猎,并不是捕不到兽,而是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兽可以捕了。如果将中男检点入军,那这些人原来承担的租赋杂徭,怎么办?而且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如何训练。如果训练得法,何必要在人数上取胜?”

接着又一发不可收拾地列举了李世民即位以来失信于民的几件事。最后,他严厉指出,长此以往,必将失信于民!一番话说得李世民惭愧地低下了头,沉吟半晌,最终他诚恳地说:“我没有三思后行,差点酿成大错。如果长此以往,还能求得天下大治吗?”随即下令停止检点中男,并给魏征赏赐了金瓮一口。

魏征不仅敢谏,而且非常会谏,只要是他认准的事,一定会坚持到底,常常弄得李世民下不了台。但李世民还是很有涵养的,只要是正确意见,不论心里痛不痛快,大都接受。也因为魏征刚正不阿、锲而不舍的劲头,李世民还有点怕魏征。

一次,李世民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刚巧魏征回来看到了,李世民马上说不去了。魏征问为什么,李世民倒是很谦虚,说了:“怕你生气,所以停了。”

贞观元年的时候,岭南地区很乱,很多人都进言说岭南在谋反。李世民觉得问题也比较严重,于是就准备派人去讨伐岭南。魏征听说后马上出来制止。他说,岭南肯定没有谋反,如果谋反一定分兵把守要道,还会发生边境地区冲突,但是这么多的报告里没有一次提到冲突的事。李世民就派了一个使者到岭南去视察,果然被魏征说中。后来,在事后的总结报告中,李世民总结了一句话:魏征一席话,胜过十万兵。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观、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持重有谋:徐达

    持重有谋:徐达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徐达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元末明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徐达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凯源玺之tfboys

    凯源玺之tfboys

    tfboys,加油,虽然我不是四叶草?,我也不追星,但我很喜欢你们的歌!加油!
  • 火凤0a

    火凤0a

    [男强女更强]骂我?扇你不服?废了你我羽梦馨既已重生,就不会再任人欺负……骂她?你配吗?她打了你那是你活该,但她打过你了,不代表我不追究你。我林寒的女人,懂?今生今世,我只爱你羽梦馨一人,我也只宠你羽梦馨一人!
  • 疑恨对残晖

    疑恨对残晖

    “我只希望,将来我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人了此残生,就算再老,再被挖苦,我也要用我一生,去寻找一个,一个真心相爱的人。”
  • 剑仙的一百万种死法

    剑仙的一百万种死法

    李长夜作为蜀山派弟子,因为一次意外伤亡从而发现自己有不死的能力。只要死过一次,时间与时空就会重置,并且还能修为更进一步!这究竟是为什么?那个寻找答案,为了变得更强,他踏上了不断作死之路。结果……最终他发现一个秘密,自己无意中的作死好像坑了诸天万界!
  • 学生时代的那些事儿

    学生时代的那些事儿

    高考之前,我不喜欢写文章,至少写了也不会给别人看,除了改卷老师。现在的领导们经常教育学生要诚实做人,以诚待人,殊不知,每个学生的第一次撒谎,都是从写作文开始的!....高考后,我长舒了一口气,这代表从今以后,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实话而不用顾及自己的作文分是否及格。..这本书,纪录的就是我从小到大的一些实话,一些考场上见不到的实话…..
  • 碎甜集合

    碎甜集合

    恋爱总会有满满的甜蜜~这里,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短文,各种类型,只甜不虐~
  • 低喃成风

    低喃成风

    在遇到她之前,爱情于他是将就,是可有可无,遇到她之后,她便成了爱情里的那个唯一。初次见面,她与他交手,破碎的玻璃渣刺入凝白的后背,血浸了他与她的夜。再次相见,他故意为难,将她压身而下,少女脸上的红晕熏染了他与她的情缘。在异国他乡,她遭遇暗杀,他舍身相救,不知何起的爱恋,他步步紧逼,她步步闪躲。重逢旧爱,醉酒的她,紧抱着他,娇嗔的话语入了他的心,“为什么他就不喜欢我呢?”他轻捧她娇嫩的脸颊,“因为有我喜欢你就够了啊。”最后的最后,相虐相爱,究竟是谁爱惨了谁?
  • 冥苦情缘

    冥苦情缘

    我为什么而活?我为什么生来命就这般苦难?我的生或死又有谁会在意?我又为何来到这世间?爱的我人为我死!!!我爱的人因我而死!!!我为什么我要活在这世间!!?我又为何要忍受万般苦难!!!?如今,我为爱我的人而活!为我所欠的人而活!为了这不公的天道而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