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是很容易的事情,原谅却没有那么简单。
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永远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你总是处于一种哀怨的状态中,所以,宽恕别人吧,其实解脱的是你自己。
宽恕是一件礼物,它会让你活得安心幸福。
宽恕,节约生气的开支——告别憎恨的代价
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一个朋友给我来信,他说:“我永远记得,我新婚的嫂嫂和哥哥在我的生日那天一同外出旅行,而没有对我说一句祝贺生日的话。”
“我永远记得”——这是一句多么耿耿于怀的话呀。
不管我们的理由如何,怀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我们内心里的侮辱,永难平复的创伤,都能损坏我们生活中许多可爱的事物。我们被锁在自己的苦恼深渊里,甚至无法为别人的幸运而愉快。怨恨就像毒害我们的血液、细胞的毒素一样,影响、侵蚀着我们的生命。
头痛、消化不良、失眠和严重的疲倦等,是怀恨的人常有的生理症状。一所医学院曾作过一次调查,报告中说:与心情较为愉快的人相比,心存怨恨的人更经常进医院。医务人员所做的试验显示,患心脏病的人常常不是工作辛劳的人,而是抱怨工作辛劳的人;最足以引起高血压的原因,莫过于外表好像很安静,内心里却被强烈的怨恨所煎熬。
怨恨甚至会造成意外事件。交通问题专家说:“发怒的时候永远不要开车。”心里总是惦记着丈夫如何不懂体贴的妇女,比起那些心里毫无杂思的妇女,更容易在家里发生意外事件。
另一方面,正如同怀恨之富于破坏性,爱与同情则有激发活力的作用。正如一位健康学博士所说:“宽宏大量乃是一副良药。”
与怨恨情绪作战的第一步便是先要确定怨恨情绪的来源。如果我们能坦白地检讨,十次之中有九次,我们会发现其来源是很接近于自己这方面的。忽略自己的缺陷与弱点,乃是人之常情;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我们总会把自己的短处变成别人的错处,而后加上无以名状的怨恨。例如,在每一个离婚案件中,几乎很明显的,所谓无辜的一方往往并不如其所描述的那般无辜。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心里学家说,“我们自己的过错好像比别人的过错要轻微得多。我想,这是由于我们完全了解有关犯下错误的一切情形,于是对自己多少会心存原谅,而对别人的错误则不可能如此。”
怨恨的根由发现了之后,务必尽全力去对付之,第二桩要做且最有效的事便是忘记它。
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的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罗本岛上布满岩石,到处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里,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的大石块碎成石料。他有时要下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有时干采石灰的活儿——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镣铐,在一个很大的石灰石场里,用尖镐和铁锹挖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谁也投有想到,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依次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三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身,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令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恭敬地向三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狱中生活使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因此才活了下来。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的痛苦。
获释当天,他的心情平静:“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原谅像一面透视镜。人际关系很少是由一方毁约而破裂,通常只是最近一连串不能原谅、不能和解的冲突爆发出来的积怨所造成的。而在婚姻的生活中,没有一对已婚的夫妇从不抱怨,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享受爱与和谐的夫妻,他们的秘诀就是原谅。《马太福音》第6章主祷文最后,耶稣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宽容别人,原谅别人的过错甚至罪恶,等于救人于水火之中,自己也能得到给予的快乐和精神的升华。宽容与原谅是一种境界,一种由爱来支撑的精神图腾。它的天敌是仇恨。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得大方一点、大度一点,能够对别人多宽容一点,不要时时记着仇记着恨,那样我们的生活怎么能够开心呢?我们应该学会原谅,多原谅别人一点,多宽容别人一点,我们才会更快乐地生活。
以宽厚之心待人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的摩擦,你也肯定能看到别人的错误。然而,只要别人做的事情是没有违背原则的,我们就应该原谅对方,千万不能心存敌意,而应该以宽厚之心待人。
由于好友威廉在林特公司的电脑上做了手脚,使林特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尽管林特委托律师将威廉送进了牢房,但他还觉得不够解恨,心中一直愤愤不平。
出狱后,威廉觉得对不起林特,几次打电话向林特道歉。林特一听是威廉的声音,不容分说便立刻将电话挂断。林特的妻子知道后,多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威廉是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很有帮助。
林特也觉得妻子的话很有道理,但始终没有办法原谅威廉。
一个多月过去了,林特总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觉得应该原谅威廉,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想到,难道要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吗?不,不行。直到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威廉的关系,也会妨碍你与他人的交往,你必须积极地清除它。”林特终于鼓起勇气,给威廉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林特还决定再次聘请威廉到公司工作,他对威廉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后来,威廉对林特的公司尽心尽责,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他和林特的友谊也越来越牢固,两人成了知己。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朋友也不例外。当朋友损害了你的利益时,你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这样,不但你自己的心灵能得到解脱,你的宽容也能拯救朋友堕落的灵魂。而有了一颗宽恕之心,我们在原谅他人的同时,才能获得真诚的友谊。
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要么选择沉默,任人宰割,要么想尽办法来辩解。因为,当人们犯错误时,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宽容,而不是被一棒子打死。但遗憾的是,在面对别人的错误,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人犯了错误时,人们处理的方式却往往过激。有的把别人骂得狗血淋头,有的则把别人的错误转过来自己承受……这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人际交往的一大障碍,同时也是个人发展的一大阻碍。
既然知道自己在犯错误的时候希望得到的是宽容,那么别人也是一样。所以,面对别人的错误,你应当通过旁敲侧击以及自己的语言艺术,做到不怒、不火、不打、不骂、不正面、不直接,让自己的朋友感受到你对错误的看法的同时,叫他能够接受。另外,你也可以学会思维转移,不听不能入耳之话。如果是普通朋友、普通事情,则要考虑尽量保全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重大事件或重大损失,则要考虑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而且要给自己提供东山再起的信心与条件。
郭沫若是一个大度之人。他虽与鲁迅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他在鲁迅逝世后,没有趁“公已无言”时前来“鞭尸”,而是挺身站出来捍卫鲁迅精神,同时对以前“偶尔闹孩子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他曾经诚恳地表示:“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先生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令人敬佩,其辞令人感动。
豁达大度要求人们抑制个人的私欲,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更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大度做人,你才能有好的人际关系。
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便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怀狭窄的人没有一点气度,常常争先恐后地与他人争夺蝇头小利,但这点小利到手后,却又发现丢了大利,如同人们所说的“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胸襟坦荡的人不是这样。
市场上,果贩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
“这水果这么烂,一斤还要卖50元吗?”客人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
“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
客人说:“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
小贩还是微笑地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
“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
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小贩依然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像第一次那样亲切。
客人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一斤50元买了。
有人问小贩何以能始终面带笑容,小贩笑着说:“只有想买货的人才会指出货如何不好。如果我不接受他的意见,用几句话把他顶撞回去,他就不会成为我的顾客。”
小贩完全不在乎别人批评他的水果,并且一点也不生气,不只是修养好而已,也是对自己的水果大有信心的缘故。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却不如这个小贩,平常有人说我们两句,我们就已经气在心里口难开,更不用说微笑以对了。
当你被别人误会或受到别人指责时,如果你偏要反复解释或还击,结果就有可能越描越黑,事情越闹越大。不妨把心胸放宽一些,没有必要去理会。对于上班族来说,和同事总会有摩擦,但是切记要理性处理,不要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才肯放手。就算你赢了,大家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是个不给朋友留余地,不尊重他人面子的人,以后也会防着你,于是你会失去真正的朋友。而且被你损害了尊严的同事,还可能对你记恨在心,这样你就无意中多了许多敌人,这样做人岂不是太傻了吗?
所以,要想做到豁达大度,就要看透一切,把一切都看做“没什么”,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这样,你做起事来才会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