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800000015

第15章 鲁迅(3)

“死亡”主题的小说有《狂人日记》《孤独者》和《伤逝》。这类小说的主人公,或者面临死亡的威胁(狂人、魏连殳),或者咀嚼着爱人、朋友的死(涓生、《孤独者》中的“我”),从而获得了对自身存在的强烈而敏感的自我意识,并在生与死、希望与绝望的对立中挣扎、反抗。《狂人日记》里的狂人,由对死的体验,发现了“吃人”的世界,喊出“你们立刻改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涓生同样因为死亡(子君的死),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伤逝》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五四”时期的破灭的爱情故事,揭示出一个普遍的生存困境,也就是涓生面临的两难的选择:说出无爱的真实,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子君;奉献谎言,自己又将陷入永久的虚无。无论做出什么选择,涓生的路都只有一个终点:“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由此,对虚无的真实存在的承认,既构成了小说内心独白的精神底蕴,又唤起了涓生的自责、忏悔:“我看见我是一个卑怯者,应该被摈于强有力的人们,无论是真实者,虚伪者”,但是,“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这里,涓生对自身的否定,反而创造了探索“新的生路”的心理动力。他在与死亡的搏斗中,跨了出去。《孤独者》具有双重的情节结构:“以送殓始,以送殓终”,其中蕴含着关于人的存在的抽象思考。“以送殓始”,暗示出祖母的死,实际上是另一段生命路程的开始。魏连殳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继承了她孤独、隔膜的命运:被群众敌视、迫害。作者这样描写魏连殳的悲痛:“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我”在魏连殳死后,又听到了同样的狼嗥,体验到先驱者共同的悲剧命运。“由送殓终”,同样暗示着另一段孤独的路程的开始——“祖母”、魏连殳、“我”构成了注定的生命的循环。但是,“我”仍在挣扎着,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虽然不能够,却获得了对绝望的反抗:“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的在潮湿的路上走,月光底下”。

鲁迅在《呐喊》与《彷徨》里,既不断地写到坟、死、绝望,不断地揭示围绕在先驱者周围的黑暗、荒谬,又多次在小说的结尾出现“走”的隐喻,其中正蕴含着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与生命体验。

(二)格式的特别

鲁迅是一位对文学形式有自觉意识的大师。从创作第一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他就不断地做着各种小说创作的实验,如象征主义(《狂人日记》《药》)、集体讽刺(《风波》)、心理分析(《弟兄》)、内心独白(《头发的故事》)等等,显示出他发现新的视角与新的叙述方法的独创才能。1923年,沈雁冰在他的《读<呐喊>》一文中说道:“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体现在:一方面有意识地借鉴西方文学形式,一方面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通过自己的转化、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狂人日记》被称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它的现代性,除了使用白话、观念新颖以外,还在于它打破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以情节为中心,按照时间顺序、连贯地讲述一个故事的模式,采用了13段不连续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结构成篇。在叙事角度上,《狂人日记》摆脱了传统白话小说叙述者单一的全知视角,由文本的正文和序分别提供一个第一人称的限制视点:“我”与“余”。这样做,既起到把作者与叙述者间离开的作用,又为小说提供了另一个审视角度,留给读者更多回味的空间。同时,由于《狂人日记》的正文,即13段日记采用白话文体,而序则使用文言文体,这就使得“我”与“余”成为两个对立的叙述者,分别代表两个对立的世界——一个是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出的“狂人”的世界。在这里,狂人以异常的清醒和敏锐,洞察了“吃人世界”的真相。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与传统价值观完全符合的“正常人”的世界,狂人不仅病愈,而且已经“赴某地候补矣”……这样,“序”就造成了对正文里所有叙述的有效性的否定,带来小说文本的分裂,使得小说各种对立因素相互嘲弄、转化。并在这种反讽的结构中,揭示出鲁迅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人生哲学。《狂人日记》对传统小说形式的超越,还体现在人物心理刻画上。作家不再以第三人称的立场描述人物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人物的联想、梦幻,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作品的叙述部分也不再与人物的心理描写截然分开,而是渗透着人物的感情色彩。比如《狂人日记》中的路人、狗、小孩、历史书、佃户、老头子等等,就都是被狂人主观意识到的对象,都带着狂人主观赋予的“吃人”的特征。通过狂人这个形象,鲁迅在传统日记形式里注入了强烈的主观性,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鲁迅小说描绘现实、表达思想的主要方法是人物刻画,而文本的叙述者在鲁迅的人物刻画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呐喊》《彷徨》中,鲁迅对叙述者的选择,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其中最能体现鲁迅卓越的独创性的是对那些不可信的、消极的叙述者的运用。这一叙述技巧,极大地增强了他的小说反讽的广度。《孔乙己》这篇小说,开篇就描画出孔乙己被咸亨酒店的酒客“看”的孤独者的尴尬处境,他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自以为属于高人一等的长衫阶层,但近于乞讨的生活早已把他抛进了穷苦的短衣阶层。孔乙己主观评价与客观处境的巨大反差,使得他成了长衫酒客和短衣酒客共同取乐的对象,成为小说里众目睽睽的中心人物。但作者并没有让孔乙己或酒客作为叙述者,而是让酒店的小伙计讲述这个故事。他整天站在柜台里,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着可悲可笑的孔乙己和冷漠、残酷的酒客们,从而构成了小说里另一层“看”与“被看”的关系,以展开“孤独者”(群众中被隔离出来的孤独者)与群众的双重悲喜剧。由于这个叙述者始终带着嘲讽的口气,则使孔乙己的悲剧呈现出喜剧性,读者也就在轻松的状态中嘲笑着孔乙己的迂腐、落后。但是,随着小说的展开,叙述者的身份越来越不可信,他逐渐地参与到故事中,与酒客们“附和着笑”,接着又极其轻蔑地拒绝孔乙己教自己写“茴”字的好意,使得他与酒客之间的距离消失,而成为被隐含的作者“看”的对象。这样,小说里就出现了三层“看”与“被看”的结构。这时,读者的感情倾向将不可避免地离开叙述者,移向隐含的作者,并在小说显在的喜剧中看到潜在的悲剧性。这里作者借这个不可信的叙述者进行着三重的嘲讽:对孔乙己、对酒客、对代表看客的叙述者。同时,作者又通过叙述者的有意误导,导致读者由认同到醒悟,最终内省,从而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一贯目的。

从作者、叙述者、人物与读者的关系出发,《阿Q正传》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叙述网络:第一章《序》里,虚构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出现,直接议论,讲述和阿Q有关的事,幽默调侃的语调,显示出叙述人的权威地位;第二章开始,叙述人放弃了第一人称,而以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方式发言;在第二章、第三章《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里,叙事人列举出一系列事件说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嘲讽的口吻,既造成对阿Q命运的有距离的关照,又使得故事具有戏剧性;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叙事人仍然保持高高在上的审视地位,但目光已从对阿Q精神病态的严峻批评,转向对阿Q命运的思考;从第五章到第九章,《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故事转向通过阿Q或未庄人的目光来呈现,或是依赖于纯客观的叙事。此时,叙述人不但隐身于幕后,而且逐渐失去权威性,但叙述人的个人感情却伴随着小说表现方式的客观化越发流露出来。我们看到,在临刑前,阿Q在幻觉中看到的“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饿狼的眼睛,以及最后一声“救命”,都融入了作家自己的心理体验,而故事的悲剧性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小说的结尾,叙述人再次出现,以使这个虚构故事具有完整性。这时,他的语调不再轻松幽默,却在对未庄和城里的舆论的客观介绍中,渗透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而读者在阅读开始时,认同于叙述者的有距离的嘲讽态度。但随着叙述的展开,读者同叙述者一样,与人物(阿Q)的距离由远而近。到阿Q临刑时,读者同作者一道在阿Q的幻觉中感受到自己灵魂的恐怖和痛楚,并最终体味到鲁迅对于群众的麻木、愚昧精神状态的悲愤之情。这里,作家对人物(阿Q)由憎而爱的精神变化,形成了对小说文本客观叙事的强有力的渗透,体现了鲁迅小说主观抒情性的特征。

鲁迅小说的主观抒情性,在他的许多小说中都体现得十分明显。在《明天》这篇小说里,叙事始终是全知角度,叙事人隐身幕后,偶尔出现的评论,例如“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的女人”,也只是为了强调他与人物之间不可跨越的距离。但是,当单四嫂子埋葬了宝儿以后,小说有了这样的描写:“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接着叙事人又以第一人称评论道,“我早已经说过:他是粗笨女人。他能想出什么呢?他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了罢”。这样,叙事人与人物在内心感受上趋于同一,进而由此凸显出故事的悲剧性。而单四嫂子太静、太大、太空的感受,也分明渗透着鲁迅自身的孤独感与寂寞感。

鲁迅的创作中,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是多样的。《药》的结尾有一段写景:“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这样的景致,伴随着两位母亲悲痛而又隔膜的凭吊,构成了一幅象征的抒情画面,渗透着作者的悲凉与沉思。《在酒楼上》,主人公吕纬甫与叙述者“我”展开了一段持续的谈话,吕纬甫的故事里包含着自责和反省,而“我”移情的询问又不断引出吕纬甫的另一段回忆。于是,吕纬甫与“我”构成了创作主体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投影,在虚构的舞台上进行着灵魂的对话和驳难。《孤独者》中,叙述者“我”与魏连殳关于“孩子的天性”、关于“孤独的命运”、关于“活着”的意义的讨论,同样是创作主体自我灵魂两个侧面的论争。而环绕在祖母一魏连殳一我之间的注定的孤独,更是鲁迅自身的生命体验。这里,文本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的探讨、辩驳,正是鲁迅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的反映,它显示的是“灵魂的深”。

鲁迅作品的抒情性,继承了中国古诗的抒情意味,创作中注意情绪的酝酿、意境的开掘、隐喻的设置,却忽略了小说情节、背景的细节描写及系统叙述等方面。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因而,鲁迅的小说就像中国旧戏的舞台,注意力集中在场景的描写上,故事的背景除非和人物行为密切相关,总是精简到最少。同时,按照短篇小说篇幅的要求,小说不讲述曲折复杂的故事,而把焦点放在关键性的场景或插曲的戏剧行动上。场景与场景之间,则由虚构的叙述者或隐含的作者来回穿梭。借助象征性的道具或人物自身的情感、行动,连接并推动戏剧行动的发展。《药》里,夏瑜始终未出面,他的故事却通过四个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目光和感觉被叙述了四次,从而获得一种对事件的立体的观照。而“药”这一道具又把四个场景紧密地连在一起,使小说中显在与隐在的故事得到隐喻性的呈现。第一场景透过华老栓的目光和感觉描写杀人的场景,其中有冷漠的看客、浑身黑色的人、鲜红的人血馒头,以及华老栓擎着人血馒头时“像抱着新的生命”似的幸福的感觉。第二场景,华老栓回到店里,转入小栓吃“药”的场景,以小栓的视角呈现出对人血馒头的奇怪的、吃下去以后却又“全忘了什么味”的感觉,引申出群众与革命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第三场景在华老栓的店里,人物众多,有花白胡子的人、驼背五少爷、康大叔、“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以及华老栓夫妇,中心话语由康大叔的讲述把第一、第二场景以馒头作道具连接起来,同时又包含了夏三爷告密、夏瑜劝牢头“红眼睛阿义”造反两个故事。小说通过茶客们议论夏瑜的遭遇时那种冷漠、隔膜的语调,来揭示革命者的牺牲实际上毫无意义的悲哀。第四个场景,在第二年清明的坟场上,华、夏两家的生者和死者同时出现。小说通过华大妈的目光和感觉描写夏母的悲痛欲绝。但是在写那具有象征意味的凄凉的风景时,叙事人已经从人物视角转入旁知视角,字里行间渗透着叙事人的悲凉。而夏母对自己儿子的不理解和隔膜,则强化了前三个场景的主题。这里,作者通过对环绕“药”而出现的人物言行的正面描写,鲜明地揭示出小说隐在的“牺牲”的意义,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长明灯》里,贯穿四个场景的是“吉光屯”的人想方设法阻止疯子吹熄长明灯的动作。这个动作从小说开始的时间——“春阴的下午”,一直持续到小说结束时的“黄昏时分”,而那点了一千多年的长明灯也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孤独者》里场景的描写,借助虚构的叙事者“我”的目光和感受。第一、五场景前后呼应,构成了“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象征结构。第二、三、四场景描写“我”与魏连殳的三次谈话,伴随着主人公(魏连殳)对孩子由爱到怀疑再到憎的感情变化,揭示出魏连殳冷冷的外表下那颗火热的心,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由于群众的冷漠、迫害而注定的悲剧命运。《白光》和《幸福的家庭》中,作者借助主人公的意识对于场景和事件的感受进行描写,小说的内容表现为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场景之间同样设有象征性的中心:“象征旧式知识分子升官发财梦想的‘白光,与象征新式知识分子生活理想的‘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同样是一个戏剧场景,叙述者和主人公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持续的对话,而贯穿这个场景的是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他的诉说或自白都已构成一种“行为”。鲁迅小说场景化叙述的特征,赋予作品凝练、含蓄的艺术风格。

同类推荐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纪连海评点汉书(共2册)

    纪连海评点汉书(共2册)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与《三国志》《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本书从《汉书》一百二十卷中,选取“纪”10篇,点评了刘邦、刘盈、吕雉、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共12位人物;选取“传”41篇,点评了陈胜、韩信、季布、萧何、张良、贾谊、李广、司马相如、司马迁、东方朔、杨雄、王莽等共131位人物。
  • 中国农民思想家

    中国农民思想家

    这是一部介绍一位“农民思想家”破冰改革的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法,生动地描述了出生于江苏常熟的全国著名乡镇企业家袁勤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时,以人未思先思,人未行先行的精神,冲破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大刀阔斧对当时触动企业神经的各项制度进行改革的故事。
  •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作者经历坎坷,选择用童话和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活的希冀。这部小辑由两部童话及百余首诗歌组成。其中的《寻找幸福的小蜘蛛》是一部童话,讲述了一只孤苦伶仃的小蜘蛛,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传说中快乐森林的故事。故事中,坚定、勇敢、智慧并富有爱心的更为深切的理解与感悟。在作者看来,小蜘蛛的种种愿望、每次面临苦难后表现的乐观及战胜困难的决心都是其发自肺腑的心声,也可以说是其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另一种写照。
  • 苦于赞美

    苦于赞美

    这是作者第一本公开出版的自选诗集,收录了张执浩15年来的151篇诗作。诗人以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及爱的情感抒发,一往情深地呼唤爱的到来,表达着“心中有美,却苦于赞美”的心痛。语言精警,诗意纯净。
热门推荐
  • 新奇小百科(3)

    新奇小百科(3)

    本书文字浅显,语言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奇特有趣,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史料性。本书的读者对象广泛,小学高年级学生,初、高中学生,社会各界人士都可阅读,并可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 安淼:余生,有你足以

    安淼:余生,有你足以

    秋天,真美!景美,人美。完美年华初相见,相聚在最浪漫的时刻。“顾长安,你欠我一个余生。”“易淼淼,有你足以。”爱,不需要太多语言,一句话,一个动作便可显现出安淼两人深深的爱恋。“顾长安(易淼淼),你欠我一个余生。”余生,有你足以······
  • 律政夫人在线虐渣

    律政夫人在线虐渣

    曾经的陆清感觉自己处在人生巅峰,男友多金帅气有地位,父母恩爱家庭美满,自己则是律师届最受人瞩目的新星;一切的崩塌都源于一个人的设计。她被套路接手了一个轰动全国的案子,秉持着职业道德,陆清打赢了官司,却输了人生。律所将她辞退、男友将她抛弃、就连父母也在别人的唾沫里含恨自杀,一夜之间陆清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携恨远走他乡,五年后以雷霆之势归来复仇。针对渣男,手撕绿茶,陆清做的干净利落。可为什么渣男说里边有误会?陆清:“不好意思,我现在只想搞事业,男人什么的不太需要。”谭晟:“我需要你。”陆清的座右铭:没有不可以辩护的人,没有不可以接手的cass,没有可以容情的法律。她深爱着自己的行业和梦想,哪怕曾经被压垮,也深深坚信和爱着它。
  • 七秒记忆足成殇

    七秒记忆足成殇

    奎熙和墨涣相爱了,可她是待选的秀女,墨涣冒死去剔除她的秀女名单,却不料皇上微服私访看中了她,她当了妃,他便投靠野心的二皇子,只为了杀进皇宫带她离开,而她却宁愿替皇上挡箭而死在墨涣的弓下......墨涣想忘了她便踏上了寻找潋滟鱼的征途。
  • 血统(卫斯理珍藏版)

    血统(卫斯理珍藏版)

    在《尸变》一书出现的郑保云,得悉自己是外星人和地球人的混血儿后,竟突然疯癫,被送进疗养院。事隔多年,卫斯理与郑保云再次相见。不同的是,他已由地球人转化为天龙星人。这时,其他星球人及他的同族纷纷找上门来,揭露出一场场星际侵略阴谋。同时拥有地球及天龙星血统的郑保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然不惜利用卫斯理的信任,迫使卫斯理与外星人对抗,更令白素身陷险境……「时代在进步,人的眼界在拓宽,时至今日,应该可以讨论星际混血儿的心态了。」
  • 第N次告白:闷骚男神勇敢追爱

    第N次告白:闷骚男神勇敢追爱

    顾言昔和廉谦承初一便认识了,连续同班了十年,就连大学都在同一个班级。按理说这么有缘份,两人就算不是朋友,但也不应该是敌人吧?然而两人却奇迹般地成为了水火不容的敌人。大学毕业后,顾言昔和廉谦承去了不同的公司上班。一次开会时,顾言昔不小心在会议上睡着了,可以说完全得罪了她那个既闷骚又记仇的新上司。折磨、找茬没商量。果断把这个季度最难的一个任务丢给顾言昔,成功留下,失败那么只能“呵呵”了。然而想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需要做的居然是要和廉谦承的公司取得合作,共同完成。本以为彻底摆脱廉谦承的顾言昔此时却要主动送上门去,这不是要她的命吗?被仇人处处刁难,还要处处防着上司,这日子没法过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画江湖之盖世传说

    画江湖之盖世传说

    “师傅,我手上的印记到底是什么啊?”“有了这个印记,你就有可能成为传奇呢!”“传奇?”“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就像山间的雾气,看不见、摸不着.”“这算什么传奇?”“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又无处不在.”“听的我云山雾罩的…你直接告诉我怎么样才能成为传奇吧?”“守护!”“守护?”“守护同伴、守护亲人、守护正义.这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们是谁?”“破阵、扰龙、山鬼谣、弋痕夕、辗迟…他们都曾为了这份守护前赴后继.不畏险、不惧死!”“你说了这么多名字我一个都没记住…”“你只需要记住他们共同的名字就可以了。”“什么名字?”“侠岚!”
  • 末日福音录

    末日福音录

    末日福音破灭的新生一场子寻父,一段英雄路逆境中潜伏,末日中成长走诸神之路,再创新纪元人类家园遭遇灭顶入侵末日福音录带你看凡尘如何破尘不凡重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