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7200000015

第15章 皈依佛门 逆境独修(1)

自私和无私,

爱和恨之间,

仅是一线之隔。

越过它,

你可以感受到舍己为人、

不求回报的快乐。

这是最大的喜悦,

也是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

自私的人无法想象这种觉悟的情境,

因为他们停留在自我的束缚里。

佛告诉我们,凡夫最大的束缚就来自于自己的执着:功名利禄、爱恨情仇……它使人无知和不了解宇宙本体绝对的真相。当我们想要得到某些东西而对它产生执着时,它就成了我们迷失的根源。

在自己的从政生涯中,处处受到佛菩萨眷念加持的张耀枢,深感自己执着功名所带来的痛苦,他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顺加持中,容易贪恋迷惑。凡夫,往往在顺境中贪心会愈大,迷恋会愈深,背离佛菩萨的教化,会愈走愈远”。

这是他在顺境中总结出来的学佛经验。

在西充起义后,他想到了远离和放弃。他理想的生活是,“回到成都后找点田,过半耕半读的生活”。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未来的岁月中,自己会经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运动,经历中年丧妻的悲伤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痛。

从西充回到成都的张耀枢,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感觉是有点不适应。

全国虽然解放,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形势却十分严峻。新政府对如何创建未来的新中国也是在摸索当中进行的,因而有了一系列忽左忽右的运动,让人头晕目眩。那一段岁月,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简要叙述。

回成都 张家大院易主

1950年初,张耀枢离开西充后回到张家大院安顿下来。

同年2月3日(农历十二月七日),立春的前一天,妻子颜涓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女儿张采。再为人父的张耀枢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天伦之乐,现实就把他从得子的喜悦中抓了回来。

1950年7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决定,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清匪反霸斗争是同全国范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结合进行的,对那些匪首、特务、“东霸天”、“南霸天”,经过群众控诉,新政府坚决予以镇压。新政府认为高地租、重押金、高利贷,是解放前地主向农民收取财物的主要形式,因此,1950年底,西南局颁布了《西南区减租暂行条例》。

靠租地给农民的张家,自然成了“运动”对象。

张耀枢“想回成都找点田,过半耕半读的生活”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此时他在省政府编译室的老领导江子能,已是成华大学的副校长。知道张耀枢的情况后,就将他调入教务处做秘书,后调入出版科工作。这时张耀枢才知道,当年与他共事的老领导是民盟的,还是地下党员。后来妻子颜涓也在校内图书馆任馆员。

成华大学前身是上海光华大学在抗战时入川设立的分校。该校创建于1925年6月,由数百名脱离美国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组建而成。校名取之于古诗《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句,体现了创办者复兴中华、反对列强的宏愿和光大中华民族的精神。

抗战期间光华大学在四川成都设立分校,分校于1938年3月1日正式开学,校名定为“私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张耀枢的二姐三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

1939年,学校由市内王家坝校址迁到西郊草堂寺西边,此地因光华大学成都分校的迁入而得名“光华村”。抗战胜利后,光华大学本部复校,成都分部交四川省地方接办,变更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9月更名四川财经学院(即现今的西南财经大学。——笔者注)。

巧合的是,几十年后,张耀枢唯一的外孙胡佩迦,成了西南财经大学的一名老师,遵循外公的教诲当了一个“叫咕咕”。

昌臻法师在晚年和侍者聊到了这段经历(根据2008年录音记录):

能慧:你家里遇到运动(指减租退押。——笔者注),家里不就被抄了?

昌老:当然抄了,当时采取的态度是主动交,当时都看得清楚,身外之物,我们靠自己本事吃饭,不能靠那些留下来的东西,这点比较坚定,很快得到政府了解,还表扬了我们,喊别人向我们学习。

能慧:那时候你的父母还在不在?

昌老:母亲去世了,父亲在。他学佛的,也晓得是身外之物,他首先带头交东西,把没退的押金退清。当然,我们住的房子,老一代认为,几十年了,祖上留下来的,觉得有点舍不得,想保留下来,再把押金退清。

当时,我和兄弟觉得这个看法不对,想保留也保留不到,因为我们没有好多现金,当时把家里的很多古物、书画等拿去卖还没有人要。你们不了解,当时的人都不敢要,找的都是有钱人,他们都想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弄出去(换钱)。

我就亲自找过一个人,他比较了解我们,请他看一些名人字画,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他说很好。他说:东西很好,我一样东西都不敢要,我的东西都要处理,所以我给老一辈说,你们不要管。后来,我和几个兄弟研究,把房子卖了(文庙后街34号。——笔者注)。

当时地主家庭卖房子是拿不到钱的,一卖了,就交减租退押。退押是退给政府组织与机构,他给你算出来了,你剥削了好多就退好多,不得讲价钱,他说你是好多就是好多。退押清了后,大家就分散了。大家就去租房子去了。我们家里年轻一代大部分人都参加工作了,后来,我爱人也参加了工作,靠这个(工资)收入生活。维持生活没有问题,那时生活(消费)很低。

能慧:你父亲到了好多岁走的?

昌老:六十几。不大。

能慧:你当时多大?

昌老:我三十多岁,母亲解放前就走了,我去当芝麻官,当了三年,第一年她就走了。

隆顺:以前你家里靠租地给别人当生活来源?你们不是还有人行医吗?

昌老:嗯,嗯。地主家庭。行医当然也是一个收入(指三叔张澄菴。——笔者注)。解放后,医又没有生意了。

1951年初,张家几姊妹生活了多年的文庙后街34号易主,大家分别在外租房子住。

张耀枢夫妇带着儿子女儿,住进了成华大学给他们在成都柿子巷的房子内;张毓如一家租住在纯化街刘家大公馆附近,住了大半年,在1951年底又搬迁到南大街一大院内居住,其院邻居王治平就是普钦法师的弟子;张星如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与二姐毓如一家生活在一起;大姐朗如也从成都双栅子街102号朱家祖宅搬了出来,租住在离纯化街不远的青莲巷;其他兄弟姊妹也各有其所。在之后的岁月中,他们都漂泊着,分别搬了无数次家。

已为人父母的张家少爷小姐,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体味到了世事的无常,人生的苦,由此更坚定了学佛的信心,一有机会就亲近高僧大德。

亲近圣钦大和尚参禅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张耀枢从小就学佛。那时的他,学佛是从相信因果开始,为了改命,求佛菩萨加持。由于灵验,使他更加的虔诚。

到了成年,便想到要追求更高的层次,想得智慧,想开悟。于是转而又求法。因为老一辈人的关系,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少的高僧大德。

在张耀枢突破了算命先生给他的寿命极限20岁的时候,他因为外祖父刘豫波曾是四川佛教会名誉会长的关系,拜见了成都大慈寺方丈、当时的四川佛教会会长圣钦大和尚,后来圣钦大和尚成了他学习禅宗的依止师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厌倦官场的张耀枢回到成都后,常常到大慈寺看望自己的依止恩师。有时候也和妻子颜涓带着自己的女儿张采、侄女赵启林一同去看圣钦大和尚。

关于跟随圣钦大和尚参禅的情况,昌臻法师在晚年也有过回忆:

隆顺:你老是好久开始学佛的?父母咋教你的喃?

昌老:从小家庭儒家佛家一起来,从发蒙以后开始。父母从信因果,相信佛菩萨的加持,相信善恶报应是真实的,就举例(讲给我们听),每顿吃饭就是课堂,在吃饭的时候讲(因法师父亲工作忙,只有在吃饭时间才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因此常在吃饭时候教育子女,这也成了张家人的习惯,并一直延续至今。——笔者注)。

能慧:你好久开始参禅的?以前学佛从信因果开始啊?

昌老:20岁开始参禅。信因果、诵经,《心经》《大悲咒》《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太上感应篇》、四书五经,都背了,还要通过老师考,背全本的。这个东西是好,过去儿童读经,很容易就背了,当然不懂,但有的以后也不懂就是问题了。

能慧:20岁拜师,就拜圣钦老和尚?

昌老:嗯。仪式没有,但是对老人家三拜在方丈室。封起礼物,也不是天天去,他也忙,有时去问,他也说。当然是我的根器太差,没有尝到味道,也就没有下好多工夫。

隆顺:你跟普钦法师当时有什么因缘,再转而跟普钦法师的?

昌老:就是自己一直没有开悟,同参中有,自己就晓得自己根器不同,原来以为自己是上根,当然看到别人开悟了,就怀疑自己了。就去考人家,别人境界就是不同,于是就承认自己不行,就参不下去了。承认自己不行,不是那个材料。

隆顺:你是好久学密的?参禅之后有好久?

昌老:二十多岁。参禅有五六年,在没有参禅的时候就看《坛经》《金刚经》,包括那些公案啊。

能慧:你学“密”学了好多年?

昌老:从二十多学到三十好几,学密也得了些受用,当然也很难,心里就动摇。最初想修行的时候,就接触谢慧霖老居士,他是印光大师的弟子,他劝我念佛,但是听不进去。他送我的书没怎么看,后来参禅参不进,学密又觉得很难,我转回头就认真看印光大师的东西。

那时,谢老居士已经圆寂,我看《印光大师文钞》,就觉得很好。因为我对儒家的东西很相信,而印光大师的东西与儒家的东西很相近,从深信因果这点下工夫,把人做好来修行,一下就觉得很投合的,我就决定来看看。

虽然也在学密,但是看这个就很容易接受,后来普钦上师也圆寂了,路子是有,但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好大的收获,后来看印光大师的就觉得和我很合适,就学进去了。实际上,参禅后和整个学密的过程,我都在看印祖的东西。

普钦法师的示现

1951年,由居士贺幼云引荐,张耀枢、张朗如、张毓如、张星如几兄妹都皈依在高僧普钦法师门下学佛,普钦法师为他们分别赐法名妙首、慧宝、果瑶、果慧。

普钦法师对张耀枢说:“你们家祖辈都行善积德,全家善根深厚,你们兄弟姊妹都皈依三宝,这是很不容易的事。要晓得佛法是难闻的妙法,你在家里是长兄,我现在就给你起个法名叫‘妙首’吧,妙首就是众妙之首的意思,希望你今后带领全家好好学佛,才不负‘妙首’二字”。

于是,自此,张耀枢就多了一个名字:张妙首!

引荐他们皈依的贺幼云居士,对张家姊妹学佛影响很深。在晚年昌臻法师的回忆中,我们能够感知到。对于二姐张毓如来说更是难忘,她和大她20多岁的贺先生是忘年交。她对自己的子女说:“贺先生是把我们引入佛门的人,要一辈子记住她。”

普钦法师为耀枢取“众妙之首”这个法名,对耀枢树立更坚定的学佛信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普钦法师是一位大成就者,他的苦行、他发大愿血写《华严经》、燃身灯供佛、发利益众生十大愿、把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修忏悔法等等,都令耀枢对他无比崇敬!

他经常亲近普钦法师,在他从西充回到成都这一段重要的人生转变过程中,在学佛上能安心下来,完全由于普钦法师的教导,他对学佛的信心,从观念到知见上都建立起来了。

张耀枢皈依的普钦法师,俗名潘荣尧,生于1905年,四川隆昌县盘龙镇人,是一位信根坚固、道心坚定、誓愿宏大、真参实悟的高僧。他精进苦修,戒德精严,以悲悯为怀,大喜大舍,以身示范,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塑造了一位圆满的比丘形象,成为佛门的光辉典范。普钦法师于1960年农历三月初九安然示寂,身软顶暖,面色如生,世寿55岁。

法体停过七天之后,被弟子们送往成都石羊场近慈寺荼毗,荼毗时,烟焰升空,如五彩祥云。

灵骨五色,不计其数的小绿珠满地滚动,能拾得起来的舍利子都呈五彩色,不规则状,半透明。其中有三颗比黄豆还大,光滑润泽,宛如玉石:一颗粉色,一颗淡蓝色,一颗白色。尤为殊胜的是,有一块4厘米的白色顶骨,呈现出五彩色的丝状纹路,红色和绿色最为明显,后被普钦法师弟子通宗法师请回供养。

普钦法师圆寂了,但是他的教诲,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加持着他的弟子。

在跟随普钦法师学密的日子里,普钦法师教张耀枢如何摄心;如何去掉名利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何在起心动念处下工夫,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受影响。普钦法师的开示:“处逆境正好用功,消业障,增福慧。”使张耀枢在后来所处逆境中受益匪浅。使他在人生最低潮时期,对佛法真正生起了信心,提高了对学佛的认识,发起了出离心,懂得要脱离人生这个轮回之路必须要学习佛法,要发起菩提心!并且用普钦法师所教之方法去忏悔、去发大愿。

普钦法师为张耀枢开示很多,也为他示现了很多,普钦法师是张耀枢学佛路上的导师。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时,张耀枢都没有忘记普钦法师的教诲,以精进学佛弘法利生来报答师恩。为了报答自己的崇敬感恩之心,张耀枢用妙首这个法名一直到皈依离欲上人。

出家后,他把普钦法师这样一位大成就者、自己的恩师一直作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他为普钦法师写传;1998年他响应普钦法师弟子通宗法师的倡议,在多吉扎西仁波切的支持下,在四众弟子的努力下,在仁寿县黑龙滩报恩寺内,建华严普照舍利塔,塔内供养如来之遗教丹珠尔,及佛像菩萨像等,还有通宗法师请回供养的普钦法师五彩顶骨,供四众弟子礼拜,以报师恩。

父亲病逝

1950年底,张耀枢父亲带头交东西给政府,把没有退的押金退清。然而因为张家很多的财产都是用到慈善方面了,所以没有多余的钱款再来退押,于是将张家大院抵押了。现在祖屋也没有了,大家就劝他外出回避。于是决定到重庆四弟张寔父家去。

但是鉴于他的身份,派出所却不予开证明。家里人都很着急,于是一家人虔诚念观音菩萨圣号,祈求加持。二女毓如就到纯化街延庆寺为父亲求了一签,签文是:

一纸官书火急催,扁舟东下迅如雷;

虽然刻下多惊险,保尔平安去复回。

结果,当他们抱着再试一试的心情去时,发现已经换了工作人员,竟顺利地开到了证明。

在那个非常时期,家人都不放心他一个人外出,在孝亲环境中长大的张耀枢的弟弟张光璐,此时正在读大学,为了陪伴父亲,他退学和父亲一起到了重庆,住在四叔张寔父家。

1951年,已在北京工作的张寔父长子张彦来到重庆。

张彦随父很早离开张家大院,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5年到芷江采访抗战胜利的受降仪式,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辗转到延安、香港。1946年任重庆《商务日报》记者、香港《中国文摘》英文半月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对外宣传工作。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每天懂一点净化人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人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东西方越来越多的人醉心禅学,不像大多数西方人士已经了解的东方文明,作者认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变样的禅学,对此作者抱以深深的忧虑。通过本书,作者向世界介绍本真的中国禅学,指出中国禅和印度禅的不同,并且正本清源,阐明禅与老庄的关系,强调禅是中国思想的结晶,还给禅学一个本来面目。相信用心的读者已能管窥。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热门推荐
  • 爱上林黛玉

    爱上林黛玉

    他不是在应聘演员嘛,怎么就穿了?石头还能说话!原来是那贾宝玉,让他代替活下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他喜欢看《红楼梦》,也没必要把他送来当宝哥哥啊!要是改变了名著,那可不能怪他啊!
  • 剑斩芙蓉

    剑斩芙蓉

    宁辰剑在一次次背时中终于走到了世俗界的巅峰,正当他以为可以享受人生是,仙界有家族对他发出了通缉令,从此苦逼的剑辰兄又被破发奋图强誓要走向巅峰...
  • 沟通的语言艺术

    沟通的语言艺术

    包括交际、处世、礼貌、沟通、谈判、雄辩、演讲、写作、商务、领导等语言的表达艺术。本套书在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读性和启迪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语言表达素养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狐仙影后

    狐仙影后

    一只小小狐妖意外穿越到2020年,竟然被星探发现,成为全能艺人?
  • 都市生存系统

    都市生存系统

    黑暗中,一个人型狮头的怪物站在都市一个昏黑的角落,双手抱着一具还带着淡淡暖温的女性尸体大肆撕咬着……吴明从转角中走出,发出一道寒光,带走了人型狮头怪物的性命……这,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神秘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世为神的那些年

    在世为神的那些年

    “你是神吗?!”“我?可以是,但是不能是。”
  • 那些年在山上当山贼的日子

    那些年在山上当山贼的日子

    醉里挑灯看剑,谁曾想那人越看越贱。颜如玉抱着人至贱则无敌的理念,抢个美男回来当当压寨夫君怎么了。她本来就是个山贼,她这叫敬业。。。。。。。谁料天意自古以来就喜欢捉弄人。从她抢了个压寨夫人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经历繁华一场,却如浮生一梦。“上天从不曾亏待痴情人,一般他都是往死里整。”
  • 莲问:三世不负倾城歌

    莲问:三世不负倾城歌

    一世为师,她终不得而死,血泪动天,含着的是恨,二世路人,她掏人心肺,成为魔人,成他人傀儡,三世夫妻,十丈红尘,她终得他心,他终肯认她,尽管受尽千般苦,万般泪,三生三世,三世师徒,解不开的情,解不开的爱。镜花水月竟成空,似水有意自空流。玉魂决绝莲生叹,三世不负倾城歌。
  • 艰臻

    艰臻

    喜欢一个人到何种程度才有爱,才无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抉择,这只是一种抉择,却是艰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