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不好可能引发的病症:高血压、头痛、失眠、近视、耳鸣、牙痛、咽喉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癫痫、心悸、胃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哮喘、胸闷气短、肾功能下降、尿血。前列腺症状,性功能障碍、长短腿、下肢及足怕冷、妇科症状、免疫功能失调、全手麻木……
下面是脊椎不健康的表现:
(1)如果你的鞋后跟常被磨得高低不平,通常是由于双腿长度的不等或沿着脊柱长轴压力的不均衡造成的。
(2)不能完成十分舒适的深长呼吸。
(3)下颌运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声音,多是由于颈部或者髋关节半脱位引起的。
(4)颈部、背部或更多关节会发出爆裂的声音,通常是由于脊椎关节被锁住或卡住。
(5)头或髋部不能向两侧轻松地扭动或者旋转相同的角度,并且运动的范围正逐渐缩小。
(6)你经常感到疲劳,因为不平衡的脊椎已耗尽你的能量。
(7)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因为脊椎半脱位会影响大脑健康。
(8)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脊椎半脱位影响你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9)你的脚在行走的时候脚尖向外展开。
(10)你的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若两腿出现长短不一,则说明你的骨盆和脊椎有扭曲错位的现象。
(11)有不良姿态。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体重应该相等地分配在两个脚掌。如果不是,说明你的脊椎扭曲。
(12)头痛或颈、腰、背部的疼痛及肌肉或关节的软组织疼痛,通常是脊椎半脱位的信号。
(13)有一种持续的紧张皱缩感和压力感,尤其是在肌肉和关节中有发紧的感觉,通常是脊椎半脱位的现象。
(14)你感到背和颈部僵硬不适,也许是脊椎半脱位的信号。
(15)你只是感到轻微的不舒服,但你的健康状况并不好,脊椎半脱位能影响你的全面健康。
脊椎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支柱,即使只是有轻微的不舒服,也说明身体的健康状况不是太好,一定不能忽视。脊椎是否柔韧坚强,与人的生活质量高低及健康长寿密切相关。要预防脊椎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养很重要。
早晨洗脸时,先弯曲膝盖,再轻轻弯身向前。刷牙时,可一手撑着洗脸台,双脚一前一后,减少脊椎的曲度,降低脊椎受力。出门时,最好不要背太重的单肩包,而且要每10~20分钟就换边,或背双肩包。走路时要不时收缩腹部,以减少腰部前曲弧度,造成脊椎压力。
上了公车或地铁,发现没位置坐,如果有稍微突起的踏板,可轮流将一只脚踩在踏板上,以屈曲臀部,避免腰椎过度前曲。
上班时选择高椅背、能支撑腰部的椅子,避免脊椎、背部肌肉的过度用力。坐的时候,膝盖应略高于臀部,背部才会自然挺直。可加个靠垫支撑背部,也可拿一条毛巾,卷起来垫在腰间。每30~40分钟起身活动一下。即使坐姿正确,也不能一直维持,最好做些与持续姿势反向的动作以取得平衡。
下班后,最好培养一种运动习惯,游泳、走路都很好,尤其要锻炼到腹、背部的肌肉群,它们负责保护脊椎稳定,为脊椎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晚上,对脊椎比较好的睡姿是仰卧位,其次是右卧位。此外,床铺不能太软,以仰卧时手掌能勉强伸入腰下的软硬程度最为合适。
你的肠胃功能正常吗
当你为工作而饥肠辘辘或者为加班而顾不上填饱肚子时,你听见胃在抗议了吗?它可能是无声的,但它的确在抗议,它在提醒你,病痛也许正在侵袭你的身体。如果你没有听到胃的提醒,那么现在你自己来检查一下自己的胃是不是还别来无恙。
(1)吃东西时,感到胸骨后有受阻、停顿、疼痛之感,或时轻时重,这可能是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的信号。
(2)吃过饭后,感到胀满、嗳气,食欲不振,不名原因地体重减轻,脸色发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想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吃饭后,常有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秋季尤其敏感,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果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之后都可能诱发,这可能是胃溃疡的信号。
(4)如果吃饭后两小时感觉上腹偏右疼痛,或半夜痛醒,进食后可缓解,还伴有反酸。尤其在秋冬季节多发,这种情况下你要想到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憩室。
(5)经常感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偶尔可能出现呕血,而且长年患有胃病,或者过去没有胃病,但近期疼痛加重,并伴有贫血、消瘦、食欲不振、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很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需要你特别小心。
(6)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不能控制,脸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不洁引起的,如果在一两个小时后自行缓解,就可能是胃痉挛;如果胃部硬块不能碰,那就可能是溃疡病急性穿孔,需要及时送医院急救。
(7)行走或跑步时一侧肚子痛,被迫停下,常在放屁或揉腹后缓解,局部或有包块,不痛时包块消失,这可能是结肠痉挛或肝脾曲综合征。
(8)吃东西后,引发腹痛、腹泻,还同时出现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或急性痢疾,需要马上就医。
(9)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心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慢性过敏性肠炎可能性大。
不管你出现上述九种情况中的哪一种,都属于胃部疾病,不过是有轻重缓急之分,但是如果你不当心,那么较轻的症状很可能会转化为比较严重的病症。凡事防患于未然,胃病自然也是如此,需要你平时就多加注意,一旦出现不适,就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免在病情严重后承受更大的痛苦。
对于慢性胃病或者是症状较轻,且偶尔出现的胃部疼痛,很多人都会掉以轻心,必要时买一点胃药吃过就算过去了,有时候可能是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医院详细检查,只要胃痛一发作,就吃药解决。这样,也许暂时能够控制住,但是长此以往,不仅胃会产生抗药性,还会引起许多的并发症。比如,慢性胃炎拖得久了就可能转化为萎缩性胃炎,而部分较重的萎缩性胃炎如病情继续恶化,出现明显的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则有可能成为癌前病变。
另外,胃药的种类很多,比如抑制胃酸的、胃胀或胃寒的,还有增加胃动力的,有的则是专杀幽门螺杆菌的,如果不对症施药,就缓解不了病情,抑或巧合之下病情得以暂时缓解,也会产生许多想不到的副作用。而且有些胃病并不是吃胃药就可以治疗的,比如,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要以有效的抗生素来治疗,而如果是精神紧张引起的神经性胃炎,则要辅以抗焦虑的药物治疗才行,这些都只能让专科医生来判断。可见,自作主张单靠药物是不能治愈胃病的,最好由医生给你做出明确的诊断,并遵循医生告诉你的方式进行养护最为妥帖。
不要认为胃炎不是大问题,吃点止痛药就可以。肠胃病可以说是多发病,许多上班族都多少有点肠胃问题,一般情况下也不特别在意,更不了解多种胃病之间的区别,所以在认识上也存在许多误区。当出现胃痛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胃炎,也不一定都是胃溃疡,如果你把这两种胃痛混为一谈,就会发生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胃溃疡长期不治愈,溃疡就会侵犯到胃黏膜,从而转变为胃癌。
除此之外,很多人喜欢在胃病发作时吃止痛片,认为只要止住疼痛,也就相当于控制住了胃病,其实,患肠胃病的人原本对各种食物、药物等就比较敏感,比如非甾体类消炎药能引起胃、肠不良反应,甚至会发生胃穿孔、胃溃疡、胃出血等严重上消化道并发症的危险,再比如,阿斯匹林、伤风胶囊、感冒通等药物对胃部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没有治愈其他疾病,反而会促使胃病的发作。
一般人提起胃病,总是将它纯粹当做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其实胃病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有关,自然也与体育运动关系密切。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脾气暴躁,长期心情不好,焦虑不安,压力过大,就会觉得肠胃不适,食欲下降,严重的会引起呕吐等,这也是造成胃溃疡的因素之一。另外,长时间静止工作,或懒于运动,会使肠胃功能减弱,一旦吃些不宜消化的食物,就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同时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免疫力,增加胃病的发作概率。
因此,要预防胃病,首先应该保持愉快的心情,减少无谓的烦恼。同时,别忘了保持生活和作息时间规律,劳逸结合。在饮食上,少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酒、咖啡、浓茶及辛辣调味品等,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增加胃酸的分泌,特别不要在空腹食用,或大量食用,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当然,还要记得饭后不应剧烈活动,但可以进行轻松的散步,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血液会流向胃部并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换言之,饭后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