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内容多,教学任务重,由于巧妙地布置了多个问题情形,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根本没有什么废话,表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主体位置突出,学生在讨论问题、探究实验中获取了知识也促进了思维;问题情境的设置,独具匠心,每一情形均有明白的学习目的,注重应用学生已有的学系经历也留意了情形的“新鲜、奇特”,激起了学生求知愿望,同时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的形式”的实验课,此课取得了效果。
【案例分析】
本案例表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给予的各个问题情形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教学思想。
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比较精彩:①问题的设置源于生活、都是耳熟能详的物品,具有真实性,易于激发学生兴趣;②问题情景中又含有丰富的知识要素和探究要素,有了探究学习的必要;③问题情景中包含的问题是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
二、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营造了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还让更多的学生去参与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
三、充分发挥化学学习小组的作用,对问题的讨论、资料的收集、问题解决大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师地位、学生角色、媒体作用等教学要素的角色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问题情景的选择,较好地体现了“生活即化学,科学就在身边”的理念。已经做到几乎完全离开了教材,所有的教学素材和情景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例如“情景二”,学生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有的坐过火车,有的没坐过,但是大部分都会骑自行车和电动车,即使没坐过火车也见过,此情景体现了“生活即化学,科学就在身边”的思想理念。
五、此案例中只布置了一道课外练习:“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金属,它的一些性质如下:给出相应的物理性质,判断金属的用途”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答案,只是让学生略加思考后,给予提示:熔点、密度、强度、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等角度去考虑。此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说得在理就可以,给学生较宽的思维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观”。
总之,此案例通过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选择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素材,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探究,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行学习,注重对知识获得的过程而非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的获取和评价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的模式”。
【案例反思】
一节完整的化学课一般认为其基本程序有:①创设情景,引入问题;②分析问题,收集信息;③寻找方法,设计解决;④验证假设,得出结论;⑤应用知识,产生迁移。这节课由于受实验仪器的影响,探究内容不是很丰富,另外应用知识,产生迁移的比重感觉也应该大一些较好。总之,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仍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器欲尽其用,必先得其法——历史材料题巧解答
孙晓宇
【摘要】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材料题的类型及做法作简要说明。
【关键词】巧阅读巧提炼巧挂钩巧表述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越来越感到无益又无味。学生自然不喜欢做历史题,特别是历史材料题。
随着近几年的考题改革,历史材料题的问法越来越新鲜,越来越巧妙。论从史出,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材料题越来越成为师生增加知识量的途径之一。死记硬背不再是学好历史学科的唯一方法。
现在做材料题越来越需要技巧和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材料类型
材料是材料解析题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不外乎史料、文物、诗文和图表四类。
二、材料内容
材料的内容大体包括题头、正文、注释、出处等。在阅读材料时必须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读下来,不能忽略题头、注释和出处等自以为“不重要”的材料。例如:
1.题头:
材料——有人说:“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这个题目的题头就提供了相当多的信息给做题人,是完成这个题的关键。其实这个题出现的目的就是要将秦皇、汉武各自的最大贡献:秦始皇在政治制度方面,以及汉武帝在军事、外交方面的贡献,提出来做一个总结。
2.正文:
以下是两位同学对谭嗣同坐以待捕、舍生赴死的不同看法:
学生甲: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学生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能逃却不逃,太愚蠢,死得不值得。
你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好吗?
这则材料的正文是两位同学的个人想法,可以给做题人提供一定思考角度。
3.注释: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这是一篇古文,理解起来比较难。这里的注释,就将这段古文所表达的关键意思做了注解,无需全文理解,就可做题。
4.出处:
材料: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摘自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这则材料没有标明出处的话,很难分辨它的用意,就不好做题。
三、做题步骤
不管哪种材料题解答,都需要巧妙,做到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巧阅读。
阅读是审题过程的开端。阅读的功夫下足了,做材料题理解这一关就过去了。在做材料解析题时先读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减少了阅读时所占用的时间。
阅读材料一般应三遍,即先粗读,后细读,再精读。
粗读就是对材料浮光掠影地通读一遍,掌握材料的整体意思,认识它在材料中的投影范围,初步建立起与所学知识和设问的联系;细读就是对材料尤其是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和句号)理出头绪,划出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每部分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信息连结;精读就是结合设问和细读过程中提取的核心问题及关键语句重点阅读、理解。
例如: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粗读,这是描写中国从民族解放,到改革开放的一段历史。细读,“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是第一层意思,主要说中华民族解放了。“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是第二层意思,主要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经济得到发展。“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是第三层意思,主要说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精读,关键词: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
第二步巧提炼。
提炼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是从考试的角度来说的,它是回答设问的素材。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对材料的鉴别、筛选和整理,剔除那些无效的、虚假的信息,提取出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公元、世纪、年月、朝代等);发生的空间(某洲、国家、地区、流域、城市等);这个事件所包含的层次、观点;揭示的规律等;涉及的人物,即人物的生平、事迹、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等,以及材料中暗含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例如:材料: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指天主教会的蒙昧主义)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问:材料反映了什么运动?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
有效信息:中世纪(时间),在意大利(地点),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第三步巧挂钩。
所谓巧挂钩就是把材料与所学过的历史教材挂钩,寻找所学知识的结合处。
依照材料与教材的关系,可以把材料分为两类。一类为材料源于教材,依托于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辅相成性,比如上面提到的文革壁画那则材料。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就必须把材料同教材的章节挂钩,把材料的观点和教材的观点结合起来。
另一类为材料虽然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打破了教材的束缚,提供了新的材料,使学生在全新的情境下进行历史思维活动,这类材料是对课本的一种新的补充和拓展,比如这则材料:“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就必须依照材料的观点,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
第四步巧表述。
表述的语言,要规范化,做到概括精确,说明简洁,论述合理,层次分明。成文内容的多少,要按照每个设问所赋分值的多少来确定,分值少的要精炼概括。分值多的要史论结合,尤其是论述部分要做到既全面又深刻,但不可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浅谈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点反思
杨飞
转眼间工作已三年多,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上缺乏自己的经验和沉淀,尤其是刚开始讲公开课时,脑中储存的idea真是少得可怜,就是把自己仅有的一些想法设计成一些游戏和活动,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对于活动的联系性和有效性考虑得很少。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自己听课次数的增多,从其他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现在自我感觉上课可用的“手段”越来越多,设计一节公开课时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绞尽脑汁去想该设计那些活动,上课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点小“套路”,今天观看了鲁老师的一堂课,才发现我的课堂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我的那些“手段”和“套路”很多都是通过听课模仿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去,看似热闹的课缺乏实效性。通过反思,现将自己课堂教学活动的问题总结如下:
1.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目的性不明确。在我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而忽略了实质性的问题:此项活动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通过此项活动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因此,尽管教学活动轰轰烈烈,学生高高兴兴,而活动内容与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却几乎无关,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学习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2.活动之间的整体设计不连贯,缺乏紧凑性。有的时候在呈现了一段新的对话后,我就直接要求学生做两人一组对话活动。接下来设计的活动是要求学生用对话中的新语言来完成一项任务,活动之间的跨度太大,活动的环节中缺少了帮助学生熟悉、掌握新语言的训练活动,学生的能力不及,无法完成活动目标的要求。
3.活动指令不精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在布置活动任务时,2分钟的教学活动,却用1分钟下达活动指令,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说话随心所欲,不假思考。有时学生已经开始做练习了,还不时用中、英文提醒学生注意时态、注意第三人称单数,等等。教学活动的指令虽说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对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却影响很大。
4.对于活动,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性较差。当我兴致勃勃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时,却发现学生不买账,热情度很低。分析原因,大致这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活动内容太难,学生能力达不到;二是活动形式不合适,比如明明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对话活动,却安排让4人小组活动,活动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广泛参与。
针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这些问题,通过反思,对自己提出以下要求:
1.活动目的明确化。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我设计的这个活动要紧扣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哪些能力,如果活动能够达到这些目的就使用,如果不能达到期望的目的,还不如不用。
2.注重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和紧凑性。在设计活动之前,要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把握,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活动时,明确其内在联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加强整体感。
3.活动指令简练化。表达上要简洁、准确、清晰,注重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或者借助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要求。我刚开始工作时,由于不了解学情,经常用一大串学生听不懂的英语来要求学生去做pairworkorgroupwork,学生当然摸不着头脑,后来发现其实请几个同学与我合作示范,学生一下就明白了。
4.活动设计生活化、趣味化。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广泛参与活动,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每项活动时要考虑: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水平,尽量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活动方式要激发学生兴趣,在学人体外貌特征那一单元时,我先来描述班上某位同学,大家使用一般疑问句来猜,大家非常积极,之后再请同学来做,热情就调动起来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反思和总结,请各位同行和前辈多提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