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特瓦达”是当时七国时代的称号,可以译成“王中之王”,表示是诸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鳌头,这个称号不能继承,要凭实力去争取。他是被卫士谋杀的前麦西亚国王埃塞尔博德的堂弟。在撒克逊编年史里,说奥法和肯特在776年爆发战争,胜负不明,但一般认为是奥法获得了胜利,因为在785年,奥法获得了肯特的王位。779年,他在牛津打败了西塞克斯,此后他又打败了东盎格鲁,并砍了其国王的头颅。794年,他获得了东盎格鲁王位。奥法还发动了多次对威尔士人的战争,并修建了留存至今的着名的“奥法墙”(英格兰和威尔士之间的东长城)。奥法和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是同时代的人,查理曼宫廷的编年史家写到:“他是不列颠的光荣,对付敌人的刀剑”。奥法去世后,麦西亚霸业中落,霸权转到了西塞克斯王国手里,所以此后的世系转入西塞克斯王国世系之中。
2.埃格伯特(802~839年),西塞克斯国王、麦西亚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格伯特的身世不明,撒克逊编年史称其父名字叫埃尔蒙德,但在当时的各国王系中找不到这个人(肯特国王也叫这个名字,但似乎死在埃格伯特出生前)。789年,他一度被奥法以及与他结盟的西塞克斯国王贝奥提克流放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兰克王国,802年,贝奥提克死后,埃格伯特经过和两位伯爵的战争,夺取了西塞克斯王位。815年,他征服了西威尔士(英格兰西南以埃克塞特为中心的康沃尔地区),并最终将康沃尔并入了西塞克斯。825年,他击败麦西亚国王贝昂沃尔夫,此战之后,伊塞克斯、肯特,以及东盎格鲁均承认其为霸主。829年,埃格伯特征服麦西亚(但麦西亚很快又获独立),并迫使诺森伯利亚承认了其霸权。
3.埃塞沃尔夫(839~856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格伯特长子,曾击败丹麦人的入侵。855年他前往罗马朝圣,但回国后被其长子埃塞巴尔德废黜。
4.埃塞巴尔德(856~860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塞沃尔夫长子。
856年,迫使其父退位,其父去世后,娶了他寡居的继母。
5.埃塞伯特(860~865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塞沃尔夫次子。他在位期间,丹麦人洗劫了肯特和诺森伯利亚。
6.埃塞雷德一世(865~871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
埃塞沃尔夫三子。埃塞雷德一世在位期间无法有效遏制丹麦人的入侵,871年,在与丹麦人的作战中阵亡。
7.阿尔弗雷德大帝(871~899年),西塞克斯国王、布莱特瓦达、英格兰国王。
埃塞沃尔夫四子。871年,24岁的阿尔弗雷德继其阵亡的兄长为王,他率众击败了入侵的丹麦人,成了无可争议的全英格兰的国王。
8.爱德华一世(899~924年),英格兰国王。
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长子。爱德华一世是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和丹麦人的作战中战功赫赫。918年,在将丹麦人彻底赶跑后,他在麦西亚等地取消了丹麦人的法令,重新恢复了撒克逊法。他的女儿嫁给了西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三世。
9.埃塞维尔德(924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继位16天后去世。
10.阿瑟斯坦(925~939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被认为是英格兰第一位正式的全国性国王。在位期间他击败了维京人和苏格兰人。
11.埃德蒙一世(939~946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阿瑟斯坦同父异母的弟弟。944年,他收复了被爱尔兰的都柏林国王(维京人王国)占据的诺森伯利亚。945年,他和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一世签订和约。946年,他被闯入其聚会的贼杀死。
12.埃德里德(946~955年),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一世之子。在位期间,击退了维金人的入侵。自阿尔弗雷德大帝开始,其子孙连续五位都是尚武的国王,打败了不断入侵的北欧人,使撒克逊人的统治在英格兰全面复兴。
13.埃德维(955~959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蒙一世长子。他在位期间,麦西亚和诺森伯利亚的领主们拥立埃德维之弟埃德加为国王起来反叛。957年,埃德维在格罗斯特战役中被击败,被迫签订和约,将王国以泰晤士河为界分裂,埃德维占据肯特和西塞克斯,而将北方领土交给了他弟弟。埃德维死后,埃德加重新统一了王国。
14.埃德加(959~975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蒙一世的幼子,被称为“和平的”埃德加。
15.爱德华二世(975~978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加之子,也称为“殉教者”。978年,被无神论信徒谋杀。1001年被封为圣徒,称“圣爱德华”。
16.埃塞雷德二世(978~1013,1014~1016年),英格兰国王。
埃德加之子,也称“无准备者”。
17.埃德蒙二世(1016年),英格兰国王。
埃塞雷德二世之子,被称为“勇敢的”埃德蒙。1014年起,埃德蒙不顾其父的反对,聚集了一支人马,开始和丹麦人作战,虽然敌我悬殊,但他仍然多次取胜,还解了伦敦之围,于是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人物。埃塞雷德死后,他登上英格兰王位,但数月后,不幸英年早逝。
18.卡纽特大帝(1016~1035年),丹麦国王、挪威国王、英格兰国王。
被称为卡纽特大帝,丹麦国王斯韦恩之子。1016年被宣布为英格兰国王,他登基后,将丹麦和英格兰的行政机构合并。1017年,他将英格兰诸王国重新分成了四个伯爵国,分别是西塞克斯伯爵国,麦西亚伯爵国,东盎格鲁伯爵国和诺森伯利亚伯爵国。
19.哈罗德一世(1035~1040年),英格兰国王。
卡纽特大帝的私生子。他的绰号是“兔子的脚”,大概是说他打猎的时候跑得快。卡纽特死后,其合法继承人是他和诺曼底的爱玛所生的儿子哈瑟卡纽特,但哈罗德趁其不在英格兰之机,抢先宣称是英格兰国王。1040年,哈罗德在哈瑟卡纽特准备入侵前去世。
20.哈瑟卡纽特(1040~1042年),丹麦国王、英格兰国王、卡纽特大帝和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
哈瑟是个文盲加暴君,他在英格兰横征暴敛激起民众反抗,在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形下,他邀请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在诺曼底避难的爱德华回国与他共同执政。1042年,哈瑟卡纽特去世,爱德华继位,撒克逊王朝复辟,丹麦世系在英格兰中断。
21.爱德华三世(1042~1066年),英格兰国王。
埃塞雷德二世与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被称为“忏悔者”爱德华。1041年回国和哈瑟卡纽特共同执政。哈瑟卡纽特死后,1043年在温切斯特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22.哈罗德二世(1066年),英格兰国王。
西塞克斯伯爵戈德温之子。爱德华三世去世后,哈罗德声称爱德华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他。随后英格兰贤人会议批准哈罗德为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继位,激起了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入侵。1066年10月14日,在苏塞克斯的黑斯廷斯一役,哈罗德兵败被杀,威廉一路向北杀戮,于该年圣诞节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爱德华三世所建)加冕,撒克逊王朝灭亡。
早期的日耳曼入侵者中,自由民众地位比农奴高,但都依附于国王。随着以后几个世纪的战争和农业耕作,大部分自由民众或是在压力下沦为农奴,或是依附于贵族阶级的领主和乡绅。贵族阶级的领主和乡绅则是特权阶级,他们通过效忠国王,从国王那里获得领地,并对自己拥有的领地行使较大程度的自治权。
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的政府是由部落首领会议演化而成的,国王拥有王国的行政和司法大权,贵族阶级则组成国王的顾问会议,协助国王处理国政。国王将郡作为王国的基本地区行政单位,由伯爵治理,在一些情况下这些伯爵将职位变为世袭,管理着几个郡。郡以下的行政单位为县,郡和县都有各自的法庭,郡法庭由本郡的治安法官掌管,县法庭由县长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