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8300000005

第5章 《菽园杂记》词汇研究(4)

富有天下、聪明正直、飞龙在天、不可胜数、出其不意、如指诸掌、惟命是从、似是而非、抱布贸丝、礼尚往来、耳聪目明、功成名遂、高山景行、有备无患、令行禁止、亡国之音、求全之毁、不以为意、福善祸淫、兴利除害、无稽之言、目不暇给、名山大川、不可多得、不一而足。

(二)产生于中古的成语。汉语史研究的中古时期,通常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调查《菽园杂记》所用成语,有9条中古时代就已经有了。如:

【切中时弊】指言论中肯,正好击中当时的弊病。这个成语最早出现于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但此时还不是四字格形式,直到《旧五代史·唐明宗纪后序》中才凝固为四字格形式。《大词典》未收录。

其言谠直,切中时弊。(卷一,第6页)

【聪明才智】指智慧和才能。这个成语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中已见。

盖后世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于是小道邪说以作,虽有聪明才智之士,不能不为之惑。(卷二,第19页)

【文武兼资】同时具备文经武略。指才能全面,既能治理政事,又能指挥作战。这个成语在南朝梁·沈约《武帝集序》中已见。《大词典》未收录。

然综理纲维,其事武士未之能专也,故历代握兵者,必皆文武兼资之才。(卷三,第31页)

【才兼文武】兼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这个成语在三国·魏·何晏《冀州论》中已见。《大词典》未收录。

成化初,言者以将材荐,有“才兼文武,可当一面”之语,戏者以“汤一面”名之。(卷五,第60页)

【事无大小】事情无论大小。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事。这个成语在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中已见。《大词典》未收录。

自是事无大小,噤不敢言。(卷五,第91页)

【谈笑自若】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孔融传》中。

主事在左顺门旁,与一旧识内竖谈笑自若,公遥见之,呼主事问曰:“曾读《论语·乡党篇》否?”(卷十,第120页)

【不拘小节】谓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后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虞延传》中。

同年吴俊时用美姿容而不拘小节,杭人呼为吴阿懛。(卷十二,第147页)

【置之度外】搁在忖度之外。即不放在心上。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隗嚣传》,但此时还不是四字格形式,直到《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中才凝固为四字格形式。

又如西湖吃宋五嫂鱼羹之类,则当时以天下为乐,而君父之仇,置之度外矣。(卷十三,第165页)

【素不相识】彼此一向不认识。这个成语《三国志·吴志·陆瑁传》中已见。

甚至江南铜臭之家,与朝绅素不相识,亦必夤缘所交,投贽求挽。(卷十五,第189页)

(三)产生于唐宋的成语。《菽园杂记》中所使用的成语,产生于唐宋的有26条。这里举4例:

【万口一辞】犹言异口同声。形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说法。这个成语在唐·孙樵《武皇遗剑录》中已见。

陛下连年远征,臣民万口一辞,皆知为耻不得传国宝,欲取之耳。(卷一,第9页)

【历历可见】指事物所呈现的形象、情景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个成语在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已用。《大词典》未收录。

又有钉官石,石理中断钉历历可见,云唐举子以此自占。(卷一,第4页)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或不拿它当回事。表示轻视,不同意。这个成语在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已见。《大词典》未收录,文中共3例。这里举两例:

翰林徐珵元玉谓宜南迁,英甚不以为然。(卷一,第4页)

乃决之术士,云年至六十当享富贵之养,娼不以为然。(卷八,第102页)

【变化不测】变化无常,无法捉摸。这个成语在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中已见。

此正与青州妇人青筋痒则龙出事相类。传云:神龙或飞或潜,能大能小,其变化不测。(卷二,第14页)

除此外,还有:

比比皆是、功名富贵、体无完肤、名正言顺、万乘之尊、不可偏废、有志之士、兴师问罪、平生之志、炙手可热、通家之好、邪不干正、计无所出、推己及人、就事论事、罪大恶极、民膏民脂、龙行虎步、愤世疾邪、自成一家、千言万语、变化不测。

(四)产生于明代的成语。经调查发现,《菽园杂记》中有17条成语是明代新产生的。另外,我们考察前代文献也没有发现更早用例。这些成语对近代汉语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可以为《大词典》提供例证,还可为《大词典》今后的修订起到提前书证、补立词条的作用。

(1)《大词典》以明代文例为书证的成语

【劳民伤财】既使人劳苦,又浪费钱财。《大词典》最早用例为《西游记》第九十二回。

况劳民伤财,在所得已,此不学之过也。(卷一,第6页)

【时异势殊】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明·张居正《答朱谨吾辞建亭》。

琯以车,禄山以骑,时异势殊,故用有利钝,非车之罪也。(卷五,第62页)

【贫无立锥】穷得连插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比喻赤贫。语本《吕氏春秋·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但此时这个成语的形式并未固定,还不是完整的四字格形式,在后世使用中才逐渐凝固成四字格形式。《大词典》首见例为明·归有光《长兴县编审告示》。

三代之时,人授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非若后世富连阡陌,贫无立锥。(卷二,第18页)

【风木之思】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

人莫不善于为盗,而亦有风木之思,天理之在人心,固未尝泯也。(卷八,第94页)

【谨始虑终】谓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明·鹿善继《答范景龙书》。

若其人素无行,当谨始虑终,勿与可也。(卷九,第116页)

【插科打诨】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明·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

一遇优人插科打诨,作无耻状,君子方为之羞,而彼则莫不欢笑自得。(卷十二,第149页)

【靡然从风】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明·李贽《答马历山书》。

学者靡然从风,程《传》遂至全无读者。(卷十五,第181页)

(2)《大词典》引例晚于《菽园杂记》的成语

【真命天子】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又问张士诚在苏何如,妪云:“大明皇帝起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卷三,第33页)

【毛骨竦然】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极言吃惊和恐惧。《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清·李渔《比目鱼·狐威》。

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为之毛骨竦然。(卷三,第33页)

【烜赫一时】一个时期内名气、威势很盛。多用于贬义。《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清·昭梿《啸亭续录·纳兰太傅妻》。

夫自开国以来,将相大臣,功名富贵,烜赫一时者多矣。(卷四,第50页)

【日增月盛】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兴盛。《大词典》最早用例为清·王韬《瓮牖余谈·西国印书考》。

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古文之象,愈隆于前已。(卷十,第129页)

【若有所失】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形容迷惘的神情。《大词典》最早用例为《红楼梦》第六回。

归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若有所失。(卷十一,第135页)

(3)《菽园杂记》中出现而《大词典》未收的成语

【名重一时】某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的重视。亦见于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杨抽马甘请杖》:“背后说一两句,无不应验的。因此也名重—时,来求见的颇多。”

天顺间,江西儒士吴与弼讲明理学,名重一时。(卷八,第96页)

【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道理等为人所接受并受到感染。亦见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二○164: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教化不足以深入人心,故人自信不笃,而狥物易移也。(卷二,第19页)

【虚应故事】依照惯例做做样子,走走过场。亦见于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十四:“然发下所司施行者,多因不便己私,托以他故,妄奏不行,或有施行,亦虚应故事。”

所谓出题考选,亦不过虚应故事耳。(卷七,第90页)

【顺其自然】指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勉强从事。亦见于明·陆采《怀香记·母女伤怀》:“莫非命顺其自然,这风波有时静恬。”

陆展染白发以媚妾,寇准促白须以求相,皆溺于所欲而不顺其自然者也。(卷九,第117页)

【开国功臣】为创建新的朝代或国家立下大功的人。亦见于明·宋濂《元史》:“然天下之大,非一人之可及;万事之细,非一心之可察。当择开国功臣之子孙,分为京府州郡监守,督责旧官,以遵王法;仍差按察官守,治者升,否者黜。”

凡事优厚于旧,名曰新官,而以开国功臣名曰旧官。(卷十一,第135页)

二、《菽园杂记》成语的变化使用

语言是发展的,作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汉语成语也应是动态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有些成语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固定下来的;也有一些成语,虽然已经定型了,但是在使用时,偶尔也可变换一下。与标准的成语相比,《菽园杂记》中出现了大量成语变化使用的情况,共有26例,其中主要是对成语进行换字。

(一)换字。换字,即更改文字,对原句中的部分字词,用意义相似的字词加以替换,更换后成语的意义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据调查,文中共有10例,如下:

【习以成风】即“习以成俗”的早期形式,后来把“风”字改成了“俗”字。意思是“习惯了,就形成了风气”。《成语分类大词典》“习以成俗”的始见例为《魏书·高允传》。

识者以为朝廷法禁太宽,故其伤残肢体,习以成风如此。(卷一,第19页)

【判为二途】即“判若两途”的早期形式,后来把“为”字改成了“若”字,“二”字改成了“两”字。意思是“区分得像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形容差别很大,不属同类”。《汉语成语辞海》“判若两途”的始见例为清·林则徐《覆奏查办灾赈情形折》。

自三代而下,搢绅介胄判为二途者久矣。(卷三,第31页)

【投人所好】即“投其所好”的早期形式,后来把“人”字改成了“其”字。意思是“投合对方的爱好”。《大词典》“投其所好”的始见例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盖其治此,大率欲招致朝绅之好事者往来,壮观门户;甚至投人所好,而浸润以行其私;溺于所好者不悟也。(卷五,第62页)

【各出己见】即“各抒己见”的变化使用。把“抒”字改成了“出”字。指各自拿出或表现出独到的见解。《大词典》“各抒己见”的首见例为清·李汝珍《镜花缘》。

同类推荐
  • 金岳霖只要有你便足够

    金岳霖只要有你便足够

    金岳霖爱林徽因,这是众所周知的,林徽因的幸运,在于一个不是她丈夫的男人,苦苦爱了她一辈子。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春光灿烂杨家将

    春光灿烂杨家将

    六郎穿越来到天波杨府,有着新人类思想的六郎,将不会帮助大宋王朝镇守三关北拒大辽,而是收萧绰姐妹,杀辽穆宗,将强大的契丹铁骑,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
  • 女娲的指纹:中国史前秘档

    女娲的指纹:中国史前秘档

    本书为“华夏文明史话”这套丛书的第一本,丛书按时间顺序划分,本书的时间段是史前,即自人类诞生至青铜器时代之前。全书从考古和神话传说两个角度,结合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猿人考古学证据,中国境内各类史前遗址,以及三皇五帝、女娲伏羲的传说,综合介绍了中国的史前文化。文字通俗易懂,知识由浅入深,讲解生动自然,资料详实准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级文化读物。
  • 楚汉之我的天下

    楚汉之我的天下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心中之痛。21世纪三省绿林总霸主死于非命,灵魂穿越至楚汉时期,化身少年项羽,开启新的征程,称霸天下。
热门推荐
  • 妖王啊饶命

    妖王啊饶命

    修仙的、渡劫的、取经的,都要从我家门口闯关。没错!我就是守关的妖王,天天被捶!但是!我有一颗龙珠!终于轮到我去捶他们!“妖王啊饶命!!”
  • 混世奸妃:皇妃太无耻

    混世奸妃:皇妃太无耻

    “我要你心甘情愿当我的皇妃。”“心甘情愿?北宫玥你滚远点,你不一定被后宫多少女人用过了,我嫌你脏。”谁不知道后宫是一个暗害、争斗的地方,她脑抽了才跳进去。北宫皇帝不怒反笑,“要怎样你才肯入宫?”“我不会跟其他女人共侍一夫,除非老娘独宠后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街灯如昼

    白街灯如昼

    qwq戳进来~戳进来~戳进来~纯甜文qwq
  • 绝地反击:废柴小姐覆异世

    绝地反击:废柴小姐覆异世

    当冰冷杀手重生在帝王之家,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黎沐能否替王兄守护住这万里江山?她言:“我在一天,这江山就属于千家一天!”奸诈宰相、假面王爷、强大帝国又何妨。天才公主,绝世神医,她会凭自己的努力,在这十元世界中,闯出一片属于她的天地!
  • 那个陪你一起疯的少年

    那个陪你一起疯的少年

    多年前,他亲手将她推了出去;多年后,他对她说,“我所有的算计,都只是为了能变回那个属于林安的陆子煜。”多年前,林安是那只小鸟,用尽全身的力气想要飞过沧海,却在中途从高空狠狠坠落;多年后,陆子煜是那只小鸟,洗尽一身戾气,回到少年,聚集了余生的温暖,飞过沧海,迎来了花开满园。
  • 有一种孤独感

    有一种孤独感

    大家好,我是作者:苏沐程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合适才会幸福》写的是我对爱情的理解和我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末日警员

    末日警员

    一场离奇古怪的奇怪献祭背后隐藏的未知世界的秘密
  • 毛诗古乐音

    毛诗古乐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古第一剑

    仙古第一剑

    于仙古初年崛起,誓要做仙古第一人,斩尽黑暗与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