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追求“第一名”而表现出的孤注一掷,为取得高分数而付出的全身心的努力,又使他们极为担心失败,害怕挫折。为此,他们嫉妒超过自己的人,敌视与自己展开竞争的人,一方面为维护自己心目中完美的自我形象而表现出自负,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现实中的不完美而深感自卑,为掩盖自己的欠缺而自我封闭,为防止别人的进步对自己构成威胁与伤害而担忧、猜疑……虽然竭尽全力,虽然长期经受着多种矛盾、冲突的吞噬与煎熬,却也总达不到十全十美的境界。于是,身心失衡,认识偏激,稍不如意即暴躁易怒,带有强烈的神经质特点。
其次,父母的性格特点及教养方式也是导致孩子形成狭隘心理的原因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意识、道德观念首先通过家庭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赏罚褒贬,对他们的世界观、信仰、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而对于缺乏选择性的儿童来说,对父母的作风兼收并蓄的结果,最终导致其沦为父母的翻版。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家庭里,接受父母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教育,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人生信条,那么,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人,必定是心胸狭隘的。所以,许多学生的性格完全是父母性格的翻版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就是认识上的挫折经历让孩子形成狭隘心理。孩子阅历浅,经验少,生活条件优越,成长过程顺利,平时受父母保护较多,缺乏社会生活的锻炼,缺乏独立安排的机会,初次遇到问题,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想得过于顺利,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参与实践,免不了出现貌似“果断”的言语和行为。由于缺乏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虽然快,但是不准,容易带来挫折和失败。孩子经验的缺乏,认识的偏激,情绪的冲动又使他把一时的挫折和失败无限夸大,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变得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再遇到问题,则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复杂,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而平时养成的“事事争第一,处处要赞誉”的好胜心理又使其在害怕老师的失望、同学的嘲笑和父母的斥责的同时,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其结果必然是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有一项调查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这都说明了学生由于见识少、阅历浅、认识偏激,把挫折、困难扩大化,导致害怕失败的脆弱、狭隘心理。
中国学生狭隘心理的形成有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有学校教育的不良刺激。但我们不能倒转历史,重新接受完美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只能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把握好教育这一关键阶段,力求纠正和克服他们的狭隘心理,让他们变得心胸开阔起来。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如下这几点:
一、要加强孩子的人生观教育
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挖掘生命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给别人、给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有了远虑则无近忧,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自己一时的得失就算不上什么了。引导学生把眼光放远,心胸拓宽,事事从长远考虑,处处以集体为重,对整体、全局有利的人与事就能容忍和接受了。总之,引导孩子把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小圈子放出去,抛开“自我中心”,就不会遇事斤斤计较,“心底无私”就能“天地宽”。
二、要提高父母素质,优化家庭教育
父母担负着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对孩子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影响着子女的性格。因此,父母要给子女提供模仿的榜样,必须首先优化自己的性格,给子女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家庭教育力求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养成子女诚实、开朗、团结协作、亲切友好的优良性格。
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以自己的眼光议论其他小朋友的缺点,这样容易让孩子对其他小朋友过于挑剔。相反,父母要尽可能表扬其他小朋友的优点,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有可取之处的,不要使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
父母尤其不要对某些人和事物有偏见,更不要把这些偏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从而让孩子在潜意识里也受到这种偏见的影响,而对这些人和事物有偏激的看法。
当孩子的小伙伴来自己家里时,父母对其他小朋友的态度不要过分冷落,也不要过分热情,尤其要教育孩子尊重小伙伴,让孩子平等地与人交往。
三、教育孩子加强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摆正自我位置
前面已经分析,狭隘心理往往是与“个体与环境间缺乏交流”相关的。交流的缺乏,导致心胸的狭隘,而狭隘的心胸,又造成自我封闭,限制交往的开展,如此恶性循环,个性就在狭隘的坐标系统中进一步强化。
为此,校领导、老师、父母要努力创造多方面的条件,如开展郊游,组织讨论,增加学生间、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父母、学生与社会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扩大学生的交际面,加深与外界的了解与沟通,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增长见识,拓宽心胸。坦诚的态度,宽阔的胸襟,必使得各方朋友互通信息,彼此交流,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共同进步。
学校也应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拓宽兴趣范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彼此广泛的交往中,使学生感受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强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丰富心理内容,塑造良好的个性质量。
四、父母要倾注爱心,努力帮助孩子消除孤独感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十分丰富,但心理上却常常有孤独感。长久生活在孤独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十分痛苦的。这一不良心理不但会困扰孩子,还有可能导致孩子自我封闭。
具体分析,孩子产生孤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有的和祖辈一起生活,平日缺少游戏的伙伴,还有的和父母一起生活,经常在父母上班后被锁在家中。长此以往,孩子心中就会萌生孤独的情绪。
(2)有些家庭不太和睦,有的父母离异,有的虽然尚未离异,却经常吵闹。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3)有些孩子身体有缺陷,或因智力、能力或身体素质比同龄的孩子差,经常会遭到同伴的嘲讽和排斥,长久下去,便产生了自卑感,对别人怀有敌意,不愿再和同伴玩,从而使自己陷入孤独。
具有孤独感的孩子最缺少的是朋友,鉴于易让孩子产生孤独的几种原因,父母须倾注爱心,努力帮助孩子消除孤独感,陪孩子一起走出心理孤独。平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游戏,或是主动与他们交谈,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力求成为孩子眼中充满孩子气的、能善解人意的长辈或大朋友。
如果孩子是由于能力、智力或身体素质不如同龄人,遭到排斥或讽刺后形成孤独,父母和老师则需要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鼓励他们多和同伴接触,并积极参与同伴的游戏活动,借此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这样才能重新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使孩子从闭锁的孤独心境中走出来。
总而言之,父母和老师都必须懂得孩子的心理,在孩子最需要关怀、照顾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反应,给孩子施予更多的关爱与关心,满足孩子感情和心理上的需求,尽量做到能与孩子心心相通。只有适时地搭建起心灵相通的桥梁,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孩子是父母与国家的未来,每位父母都有义务让他们在父母的正确抚养和教导下,培养起良好的心理习惯,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而不是心理孤僻、性格怪异的人。
父母应满足孩子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陪孩子一起走出心理孤独。为了更好地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教导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与同学友好、坦率地交谈,不让内心积存任何消极不良的感情和情绪。暂时避开自己烦恼的情境,以恢复心理上的平静或使心理上的创伤愈合。
(2)“忘我”地去干一件事情,转移消极的思想感情,将苦闷、烦恼、愤怒、悲哀等完全抛开。
(3)对别人要谦让,做到宽宏大量。减少烦恼、愤怒、焦急等紧张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动去帮助别人,使自己心里充满满足感。
(4)避免出现超乎常态的行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做事要善始善终,以保持充足的信心。
务实: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
世间不如意之事,十常居其九八,有些事情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如果终日因为那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而怨天尤人,就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感受那些原本属·自己的快乐,更不用谈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了。因此,父母要告诉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这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