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2900001471

第1471章 只是聊胜于无

当然杨震要求苏联太平洋舰队协助培训一批远程飞行员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担心惹怒日本人的苏联方面的多少协助。在这个方面苏联人只提供了一批海上定位的六分仪,并在两个月的时间之内,为抗联培养了二十个机组加上四十名导航员。

这二十个机组和四十名导航员,在苏联境内的所有学习经历,除了学习利用仪表飞行以及海上用六分仪定位之外。其余所有的课程就是驾驶伊尔四轰炸机,按照其最大活动半径,在已经一片雪白的鄂霍次克海上空飞行了几个来回。

所有的实战训练,也就是将堪察加半岛沿海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当成目标,每架飞机投掷了几枚炸弹。至于其他的,再没有学到什么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些航空兵人员就回国了。其速度之快,出乎人的想象。

对于苏联在这方面的敷衍举措,杨震倒是没有怎么太意外,也没有过于追究。本身就缺乏远程轰炸经验,海上远程长途飞行经验也不足的苏军,培养出来的飞行员也只能应急而已。

其真实作战能力,与七七事变之后多次从济州岛起飞进行跨海轰炸的日本海军航空兵,可是差的太远了。受过特殊训练的日本海军航空兵,这方面的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相比较之下,苏联方面差的太远。

杨震也没有指望他们自身都实力不强的情况之下,能够给抗联培养出来多少人才来,实际上被选派去的这二十名飞行教官,都是中队长一级的干部。而在松花江大空战之后,就在地面上接受过被俘的日本海军航空兵远程轰炸机飞行员和导航员的训练。

对于杨震来说,苏联人愿意提供地方训练那是最好,不愿意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因为在美国人大量的援助抵达之前,抗联手中航程能够抵达日本本土的轰炸机数量并不多。即便是培养出来大批的飞行员,但是没有轰炸机也是枉然。

而且苏联人的远程导航能力,长途飞行轰炸的能力,与英国相比相差太多。这一点从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联人为数不多的对德轰炸的失败经历,就可以完全看出来。第一次空袭不过出动了十四架伊尔四轰炸机,中途倒是迷航了一多半,只有六架抵达柏林上空。

就这还是专门在海上飞行的海军轰炸机飞行团,换了原本应该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空军之后,表现非但没有改进,反倒是显得则更差。经常是出动了十余架的轰炸机,只有寥寥几架找到了目标,剩下的不知道都飞到什么地方去了。而遭受的战损比率,远远的高于他们轰炸取得的成果。

发动机故障和飞机自身的原因,以及被草木皆兵的自己高炮部队和战斗机部队拦截,引起的战损又远远高于在敌军防空火力下的损失。甚至达到一次出动十二架佩八远程重型轰炸机轰炸柏林,只有四架飞抵目标的战例出现。

剩下的不是因为迷航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就是被自己人给打了下来。更多的是因为发动机的故障坠毁在中途。苏军的远程轰炸战术,以及实际的训练水平在杨震的眼中,简直可以说就是低能。

大清洗带来的后果,不单单是苏军的大脑被打碎,更可怕的军事观念和训练上的影响。而这一切,在战场上是需要用鲜血来弥补的。苏军对德轰炸,已经是他们的飞行员和航空兵做到了极限,但是除了向德国人显示自己抵抗下去的决心之外,其轰炸成果几乎没有。

几次行动从第一次开始到因为战局的影响,而彻底停止行动的十余次空袭,没有一次哪怕是勉强算的上成功。所有参战航空兵,不分海空军在行动之中出现迷航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

苏军对德轰炸的战例,已经表明了以苏军现在的能力,要想完成海上长途飞行轰炸,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杨震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只是聊胜于无而已,内心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提出这个要求只不过是去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以便为未来指挥对日轰炸取得一些相关的经验而已。毕竟海上长途飞行,与陆地上长途飞行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没有参照物,苏制轰炸机仪表落后的情况之下,经验还是相当重要的。

只是经过地面训练,以及在陆地试验型飞行,很难满足海上飞行需要。而这却恰恰是对于作为岛国的日本,展开轰炸的最前提条件。而抗联四周不靠海,想要取得这个经验只能暂时指望苏联人。

苏联人愿意帮这个忙那是最好,不愿意帮也不用去强求。如果苏联人真的可以,杨震倒是希望他们能够再提供一批伊尔四轰炸机,以补充抗联的远程轰炸机数量还有些不足的现状。至于其他的,他倒是没有太过于指望。

早在当初签署协议的时候,苏联人能不能完全遵守关于这方面的协议,杨震也没有太在乎。即便是那位里亚贝舍夫中将,没有太多的犹豫便同意将这条列入其中。但在杨震看来,想要一向视违约如吃饭一样的苏联人完全遵守这个协议,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签不签是一码回事,执行不执行,对于苏联人来说就是另外一码回事了。虽然在战争形势的逼迫之下,苏联人不会向以前一样翻脸犹如翻书。但是有些方面,尤其是涉及到苏联利益的情况之下,他们压根就不会当做一回事。

不过杨震没有想到,苏联人虽说只给培养了二十个机组外加四十名领航员,但是却将苏联因为战争停产的最新式的中型轰炸机叶尔二轰炸机,到年底还幸存的六十余架连同所有图纸一起全部转交给了抗联。

强行从抗联手中换走了,全部还有战斗力的一百二十架苏二轻型轰炸机。对于这笔交易,其实杨震很是不满意。叶尔二轰炸机四千余公里的航程,两千公里以上航程一吨的载弹量的确是远远的满足了抗联的需要。

但是这种飞机的可靠性,实在是太差了。尤其是发动机的可靠性,简直就和一堆垃圾一样。苏联方面运抵过来的第一批六架轰炸机,在抵达抗联试飞的时候,就有四架因为发动机的故障趴窝。

剩下的两架,还有一架在起飞五分钟之后两个发动机全部失灵,一头直接栽向地面。好在当时飞行的高度不高,这些飞机发动机不咋地,但是机体却是相当的结实。几名空勤人员,只是受了一点轻伤。

这样的轰炸机杨震哪里敢要,这不是送自己的飞行员上天参战,而是直接让他们去下地狱。但苏联人以赶回所有抗联在苏联留学生为要挟,逼迫抗联同意交换。在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引发太大争议,以及美国人答应给予一定补偿的情况之下,杨震最终还是答应了交换。

苏联人在丢掉了所有对德轰炸的前进基地之后,这些远程轰炸机也失去了所有的作用。而且这些叶尔二轰炸机,对机场跑道的要求比较高,无法作为前线轰炸机使用。苏军便拿出来和抗联交换,更符合眼下苏军情况,可以作为前线轰炸机使用苏二轻型轰炸机。

当然杨震最终点头,还是因为美国人答应,协调英国人再给予抗联性能不低于七十架巴特尔轻型轰炸机作为补偿,杨震根本就不想做这笔交易。英国这种轻型轰炸机,性能在苏二轻型轰炸机之上,如果能得到一批自然是好事,可以有效缓解抗联A二零攻击机的压力。

其实杨震虽然不太喜欢苏二轻型轰炸机,因为这种飞机的装甲有些过于薄了,自卫火力也很差。但是其操纵性能良好,以及对机场极低的要求。与苏军SB系列轰炸机相比,航程要远上不少不说,载弹量也并未少多少。

最关键的是操纵性与保养性,以及对前线机场的适应能力,远远的优于SB系列轰炸机。目前作为前线支援战术轰炸机使用,性能依旧不算是落后。对于抗联来说拿伊尔四轰炸机和DB三这样的航程两千多公里的轰炸机,去做前线轰炸机实在是浪费。

而A二零攻击机的数量,目前又始终不足。苏二轻型轰炸机,虽说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总归还是聊胜于无。将这一百二十余架飞机抽调走,将会削弱抗联航空兵本就不强大的对地支援能力。

对日轰炸,对于杨震来说是必须的。但是现在杨震很清楚,在留英人员返回之前,只能是象征性的。执行对日战略轰炸,抗联现在是即是飞机数量不足,飞行员与导航员的数量也不足。

而且伊尔四和DB三轰炸机的航程虽够,但是飞行仪表太简陋。自卫能力太差不说,如果从牡丹江和佳木斯起飞,到日本本土大航程的载弹量只有七百五十公斤。想要等到对日轰炸真正的全面铺开,真正的达到规模,还是要等美英答应的轰炸机到位。苏制轰炸机,至少目前承担不了这个任务。

别说这些性能极为不可靠的叶尔二轰炸机,就是苏军目前性能最好的远程轰炸机,伊尔四轰炸机都满足不了自己要求的对日轰炸规模。但在美英援助到来之前,毕竟这些苏制轰炸机还得撑一阵子,最起码也要撑到美英援助的到来。

为了美英两国证明自己配合他们作战的决心,以换取更多的装备,杨震不想在这个时候将那些可以对日本本土进行战术轰炸的飞机改行。虽说这些苏制轰炸机不能真正承担起对日战略轰炸的主力,但是隔三差五意思、意思还是可以的。

而且他还需要这些大航程的轰炸机,在下一阶段作战之中对日军华北方面军,甚至华中日军,主要是交通线展开一定的战略规模空袭,以遏制关内日军的调动,为下一阶段作战目标达成创造条件。

在这两种飞机数量有限的情况之下,更无法转为对前线支援。在这个前提之下,杨震自然是不愿意拿着这些性能大致还能满足抗联需要前线战术轰炸机,去更换那些可靠性极差的所谓远程轰炸机。

同类推荐
  • 抗战之亮剑

    抗战之亮剑

    外敌入侵必亮剑,亮剑必见血,总有人倒下,不是敌人就是自己。谨以此文向抗战先烈们致敬。
  • 抗日之特战兵王

    抗日之特战兵王

    徐锐,共和国有史以来的超级兵王,又在某军事学院指挥系深造了三年,在一次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到了1937年的淞沪战场。此时,淞沪会战已经接近尾声,中国军队已经全面溃败。且看徐锐如何凭借超强的军事素养以及超越这个时代的指挥造诣,在抗日战场上力挽狂澜,并最终成为了日军挥之不去的梦魇。是的,这是一部纯粹的战争类爽文。
  • 从炮灰到王者

    从炮灰到王者

    为族人甘为炮灰,遭遣弃不忘初心。组神威名震大陆,施仁政一统江山。时也!命也!胸有韬略,却无野心的李东生,在形势的逼迫下,走上一条-异于常人的封王路。
  • 无缝地带

    无缝地带

    这不是一个谍战故事,而是一个多重身份的共产党员超级特工林重,在泯灭人性之地进行潜伏和抗日放火的孤独的、多面的间谍生涯和矛盾人性。
  • 九州伐谋录

    九州伐谋录

    帝朝末年,虎头卫花骁发起兵变,因为诸侯的插手而失败,同时也造成了九大诸侯国并起的一百八十年的乱世。九州史记中记载:九国乱世,始于恶,终于善,恶以成善,善变成恶,成王败寇……
热门推荐
  • 巫医桃花记

    巫医桃花记

    万花丛中一巫医,各种倒贴各种烧。女神纷纷来逆推,一路桃花乐逍遥。想救人?找巫医吧!想杀人?找巫医吧!走位风骚,手法银荡,专治各种不服。驱虫驽兽,用毒种蛊,制符炼药,玉雕傀儡,图腾尸骨皆为巫术。这就是一个纯洁的巫医,一个高尚的巫医,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巫医,欢乐风骚的暧昧都市之旅。
  • 快穿之抢戏的正确姿势

    快穿之抢戏的正确姿势

    林茉是个三线明星但是因为她每次无耻的抢镜头抢戏的行为,她火了。直到系统找到她,她听了任务后哈哈大笑“不就是抢戏吗,这个姐最在行。”
  • 他在月光里降落

    他在月光里降落

    吵完架,餐厅里。温至:“我有的是钱,想点什么就点什么,你管得着吗?”陆观澜冷笑一声:“这么厉害你去点煤气罐儿啊。”和好后。陆观澜:“我最近好像长胖了,腹肌都不明显了。”温至:“还真是,快用米尺量一下。”“不用米尺。”温至茫然:“那用什么?”某医生的视线落在她腿上。轻松欢脱生活系小甜文,无虐,祝大家看文开心。万物沉寂的时刻,他在月光里降落。
  • 梅兰音

    梅兰音

    现实的生活已经迷失了方向,在导师的带领下,一路寻找真理与爱情,从踏上长征的步伐开始,爬越长城,最后到达银河天界而终结。故事讲述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和向往,并肩与智者同行的卓越历程,又一次踏上了征途。
  • 二千然

    二千然

    如今的社会想要活下去,出路并不多。乞讨算一个吧!不能是算,应该是肯定的。我要讲的是一个乞丐的故事,他拿着一个不像破碗的碗。拄着一根不像拐棍的棍子,穿着一身不那么像乞丐装的衣服。在西京这个破地方,一路乞讨的故事。当然,他还有一个团队。一个,乞丐团队!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庸:不依为庸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庸:不依为庸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庸(不依为庸)》(作者于永玉、杨晓明)是其中一册。《庸(不依为庸)》收录了《楚庄王一鸣惊人》、《蔡锷韬晦依重小凤仙》、《李靖“阖门自守”》等故事。
  • 寻找WUK

    寻找WUK

    顾博和菀刖高中同学,顾博是菀刖的小弟,但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 寻找梦想

    寻找梦想

    一个女孩因家族的仇恨而导致自己失忆,不过因祸得福,她之后遇到疼爱她的养父母。直到她升读中学的第一天,撞到了一个三人帮的老大,从那以后,她的身世慢慢浮出水面。。但这之后,又突遭横祸,被心爱的人误会,被人误解,她便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一雪前耻!她要报仇!
  • 你的身后停有我的时光

    你的身后停有我的时光

    你是追风的温暖.是我停留时光的刹那.于一次次永恒中.你成为了信仰.我爱你.唐开琴.这是我的选择.你是我永远的琴歌行.这是一首现代生命的诗.我愿意一生一世.我爱你
  • 渣女不是渣女

    渣女不是渣女

    来自C市六中的渣女韩妍遇到从B市二中转来了一位学霸校草――江奕澄。这一来,就连特别花心的韩妍也对他产生了好感,就走上了狂追学霸校草的道路。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后来在韩妍的不懈努力下,江奕澄慢慢的开始关注韩妍,开始对这个大胆少女产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