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工作之中,下属的工作常常会出现某些偏差和错误。但是囿于外部条件的限制,下属自身往往难以觉察到这些错误。这时领导就必须及时提出批评,来拨正航向,纠正偏差,保证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批评下属的三大基本原则
领导适时地、恰当地批评下级是很必要的,但要注意遵守批评的原则。
1用朋友的口吻作为上司,对某一名下属的工作很不满意,且必须指出,但又不便当面批评时,你该如何做呢?首先应低调一点,先尝试改变他的态度,以朋友的口吻去询问对方:“发生了什么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回事?”等等。这有助于你对情况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这应是上策。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你心目中的要求,但不要说:“你们这样做根本不对!”“这样做绝对不行。”你可以说:“我希望你能……”“我认为你能做的更好。”“这样做好像没真正发挥你的水平。”用提醒的口吻和对方说更好。
然后私下与其交换意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他就会心悦诚服,真心接受你的批评和帮助。反之,如果你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以上司的口吻责备,那就会引起下属的反感,批评就会失去效果。可见,批评时的角色定位很重要,它会使批评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有时可能因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处理矛盾纠纷,你可以先行对矛盾双方进行慰问,稍事过后再进行处理。这一方面缓解了下属间由于彼此矛盾或纠纷造成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多了解下属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以便调整今后的工作。
2对事不对人在对下属提出批评时,预先要想清楚要说什么话,大前提应该是“对事不对人”。批评时切记:不要做人身攻击。例如:“你这个态度,我很不欣赏。”或“为什么你总那么主观,你就不能客观点儿吗?”等等。这样说会使双方的关系非常尖锐对立,对解决问题非但没有帮助,还会使新的矛盾产生。
3掌握批评的时机在发现下属有错误时,要掌握批评的时机。当面批评别人,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尴尬、为难的事,但作为领导,这是你的工作内容之一。
当你要对下属进行严厉批评时,请预先跟当事人约好一个时间,同时用简单的话先点他一下,让对方有心理准备。同时你也可以提前思考一下对事件的处理方法。然后,把你的思路清理一下,重点重申一次,这样有助你减少不安的感觉。不妨写下一个大纲,准备随时翻阅,不致因疏漏而要重讲一次。你要经常提醒自己:“把握分寸。”“保持冷静。”“不要忙。”态度要自然轻松。记着,正面和诚恳的语态,可以令受批评者较易接受和免除尴尬。
在批评时开场白是很重要的,切忌凡事用“我认为”来开头,给对方过大压力。可以婉转地说:“你经常迟到早退,是否有什么隐衷?”“单位有单位的规矩,你迟到早退,对其他同事的工作有影响,而且不公平!”“我欣赏你做事速战速决的作风,但希望你能依单位规矩而行,以免阻碍正常工作。”批评下属要及时,随时发现,随时批评,不要拖延。如果总是想过几天再说吧,这样,对方就会想:“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怎么你过去就没意见呢?”有人认为:领导是权威的代表,在与下属谈话时只要使用肯定或提高声调的语气就行了,其实不然,作为领导,要首先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心,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去纠正下属的过失并且批评他。
有的下属因为本身的原因,常常缺乏干劲,工作没有主动性。你批评他一通,想以此来调动他的主动性,往往无济于事,主动性必须靠内因来调动。对他们的批评最好是隐晦的,在表面上要进行激励。谈话的目的在于让对方接受,而接受则需要对症下药,采取攻心策略。
艺术性批评的四种方式
一位哲人说过:“我们只有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错误,而用相反的方法去对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对自己和别人的错误有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在领导的工作中,批评也是一种必要的强化手段。它与表扬是相辅相成的。作为领导者,应该尽量减少批评所产生的负作用,减少人们对批评的抵触情绪,以达到较理想的批评效果。在批评别人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自己与别人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想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想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以理解的态度去看待对方的过失,考虑一下自己在同等条件下是否也会出现过失,不要以一贯正确的口吻去批评别人。尤其是自己也确有或大或小的失误时,自我批评更应该诚恳。
在批评下属的时候,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私下与其交换意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他就会心悦诚服,真正接受你的批评和帮助。
可见,批评的方法是关键,方法不同,效果当然也不同。批评成功的条件,基本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心要诚;二是要有彻底、中肯的分析;三是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下面是四条颇有艺术性的批评方式,对领导者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1启发式要使对方从根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批评者从深处挖掘错误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帮助他认识、改正错误。
某单位员工小王要结婚了。工会主席问他:“小王,你们的婚礼准备怎么办呢?”小王不好意思地说:“依我意见,简单点,可是丈母娘说,她就只有这个独生女……”主任说:“哦,咱们单位的小李、小张都是独生女!”这段话双方都用了隐语。小王的意思是婚礼不得不办,而主席的意思是:别人也是独生女,但能新事新办。
2幽默式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以此缓解批评时紧张的情绪,启发批评者思考,从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不但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同时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伏尔泰曾有一位仆人,有些懒惰。一天伏尔泰请他把鞋子拿过来。鞋子拿来了,但布满泥污。于是伏尔泰问道:“你早晨怎么不把它擦干净呢?”“用不着,先生。路上尽是泥污,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子又要和现在的一样脏了。”伏尔泰没有讲话,微笑着走出门去。仆人赶忙追上说:“先生慢走!食橱上的钥匙呢?我还要吃午饭呢。”“我的朋友,还吃什么午饭。反正两小时以后你又将和现在一样饿了。”伏尔泰巧用幽默的话语,批评了仆人的懒惰。如果他厉声喝斥他、命令他,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3警告式如果对方犯的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或者不是正在犯错误的现场,我们就没有必要“真枪实弹”地对其进行批评。可以用温和的话语,只点明问题。或者是用某些事物对比、影射,做到点到为止,起到一个警告的作用。
4委婉式委婉式批评也称间接批评。一般采用借彼比此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其特点是含蓄蕴藉,不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有一次宴会上,一位肥胖出奇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削的萧伯纳旁边,带着娇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大作家,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么办法吗?”萧伯纳郑重地对她说:“有一个办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么想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你来说是外国话呀!”萧伯纳这种含蓄委婉、柔中带刚的批评方式,针对性极强。
总之,批评的方法应以教育为主,用事实教育人,用道理开导人,用后果提醒人,从而使对方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
批评切忌恶语伤人,不分轻重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因此批评时一定要平等相待,绝不能以审判者自居,更不能幸灾乐祸,甚至恶语中伤。否则训斥不仅是对被批评者自尊心的损伤,甚至是人格的侮辱,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无论任何团体,当员工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作为领导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斥责。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批评应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态度上的严厉不等于言语上的恶毒,只有无能的领导才去揭人疮疤。因为这种做法除了让人勾起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于事无补;而且除了使被批评者寒心外,旁观的人也一定不会舒服。因疮疤人人都有,只是大小不同。见到同事的惨状,只要不是幸灾乐祸的人,都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更何况,批评的目的是搞清问题,而不是搞臭下级。而且恰当的批评语言,还牵涉到一个领导的心胸和修养问题,绝不能以审判官自居,恶语相向,不分轻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领导者,在严厉地批评了下级之后,一定不要忘记立即补上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语,“打一巴掌不忘揉三揉”。因为,任何人在遭受领导的斥责之后,必然垂头丧气,对自己丧失信心,如此造成的结果必然使下属自暴自弃。然而此时领导适时利用一两句温馨的话语来鼓励他,或在事后私下对其表示,正是因为看他有前途,才会严格要求。如此,受批评的下属必会深深体会“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而更加发奋图强。这样一来,下属不仅会牢记错误,还会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批评切忌针对个人,伤及自尊
正确的批评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这是一条被无数事例所验证的法则。固然,“事在人为”,错误与犯错误的人也是密不可分,但对事不对人的批评却更容易为下属所接受。当然,在现实当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而且被批评的下属往往会认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需要和他谈一谈,进行意见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以上级领导为中心的单向的灌输,而是要求下属也积极参与到谈话中去。在谈话中,要让下属逐渐步入正轨,认识到自己受处罚的合理性,并非是领导有意为难。如果对方确有隐情,应该表示体谅,说一些劝慰性的话。要让下属明白,处罚和批评的做法,绝不是专门对人的,而是对事而言的,请他不要引起误会。许多下属认为,受批评就意味着他们的人格受到了侮辱。这时候,就需要领导者通过列出事实让他们明白,批评是为了部门和组织的利益和发展,而不是故意损害某人的感情。可以坦诚地指出对方违反了什么纪律,并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还可以举出性质相同的案例,来说明批评的合理性和对事不对人的特点,使下属心服口服,不会因为受批评而影响以后工作的热情。说到底,这种方法力求实现的就是,在感情上对批评者来说是委婉的,在问题上则是直接的、本质的,是通过事实来做人的工作。
批评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闻过则喜”是中国的古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上级批评下级,要使下级达到心悦诚服,没有以权压人,以势压人之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批评本来是改正错误、教育人的,因此它的前提必须是下级确实有错误存在。没有错误,硬去批评人家,便给下级留下“蓄意整人”的印象。领导者应该心胸豁达,实事求是,最忌神经过敏、疑神疑鬼、听信流言、无中生有。
在批评之前先考虑一下有几分的事实根据,这是比批评的态度和方法更为基本的东西。如果事先调查不够,事实真相与得到的情况有差异,被批评者就难以接受;如果有人提供了假情况,打“小报告”,领导者以此为据,大加批评,那就更难以服人了。所以,上级批评下级,责任要分清,事实要准确,原因要查明。从实际出发,弄清事情的本来面目,找出问题的原因,恰当地分清责任,这样的批评有理有据,既不夸大,又不失察,下级当然口服心服了。所以,上级批评和否定下级,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为准绳,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以感情代替原则。
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克服主观行事的倾向。主观武断的领导者容易失去人心。对于任何事物人们都有自己的主观印象,但是作为领导,却不可主观武断。例如,领导在主观上不喜欢一些职员,如有的人脾气不好,与自己性格不合或者在一些小问题上总有摩擦等。这时一旦工作出现了偏差,便倾向将责任推到他们身上,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领导越来越挑剔下属,而下属的表现也越来越差。避免自己的主观武断,必须从心理上消除许多障碍。例如你要认识到,身为一名领导,你可能会很敏感,或者你看问题有时会产生片面等等,多找自己心中的“死结”,便会在对人和事的评价上多一份公正。对于这些领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很值得借鉴。
批评切忌不分场合,不分对象
要做到有效的批评,就必须注意应随着批评对象和场合的不同改变批评的方式和语言。那种企图用统一的模式裁判活生生现实的看法,只会处处碰壁。
1就场合而言,不同的场合也要求批评方法的改变聪明的领导者往往知道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批评的方式,而鲁莽的领导者则往往不分场合,简单粗暴。
一般来说,尽量不要在太公开的场合批评下属。在公开场合批评某一个下属的行为,绝对不是高明之举。采用这种方式批评下属,就是在践踏下属的自尊,不仅打击士气,同时也显示出了领导的冷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