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运作机制
一、谋划在先,健全组织架构
(一)拟订协议
西湖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追求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我们总结几年来互助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经验,在坚持平等、互助的原则下,制定了共同体章程,明确责任和义务。
(二)科学规划
探讨共同的发展愿景、使命、办学目标及价值取向,并起草了共同体发展规划,以及名师培养工程方案和互助共同体交流、轮岗制度。将这些内容列入学校每年的工作计划,还认真总结,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如何让所有的教师都能通过教研活动在专业发展上得到有效提升?这就需要对教研组机构进行分解完善,以保证活动有效开展,建立了以下一种扁平性的组织机构,使得结对学校上下构成互助协调、连片联动、共同参与、三位一体的体系。
(三)完善条件
为形成与完善互助共同体整体合力,需要整合多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学科教研活动、学校系列研讨会、教育科研活动等机会,保证研究与实践的时间,确保互助共同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对活动的开展、材料的征订、教师进修培训等给予大力支持与经费的保障,力争做到财力、物力、人力、精力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激发和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紧密协作,完善管理制度
(一)推行联校管理,实现理念共享
一是校长互访定思路。为了实现理念共享,提升管理水平,共同体学校管理层进行了多次互访调研,在交流探讨中明确了“一体化”办学的基本思路、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二是中层干部互访定措施。就校园文化建设、高效课堂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艺术教育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交流意见,成立了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校本培训等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活动计划。三是教师互访促提高。转塘小学先后组织教师到学军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体验活动。同时,十五中教育集团的部分教师就班级小组建设到袁浦中学进行了现场体验和交流。
(二)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体支援学校充分发挥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受援学校的工作指导,带动结对学校共同发展。教师普遍认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实施以来,教研活动频繁、档次高,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实现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信息网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建设网络,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网络化,让薄弱学校的师生和优质学校的师生一样在网上漫游,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力量,用信息化来推动薄弱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
(三)开展跟岗培训,实现优势互补
一是建立跟岗机制。共同体结对学校制定了跟岗学习时间表,分三个层次有序实施跟岗研修:决策层跟岗学习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中层管理人员跟岗学习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跟岗学习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同时,建好跟岗学习档案,为教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二是开展结对帮扶。受援学校的教师与支援学校的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在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实行“一对一”贴心帮扶,互促共进。三是推行联校教研。结对学校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送课下乡”、上过关课和汇报课等活动,采取同课异构或一课多轮等形式,有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四)完善政策法规,实施政策倾斜
为确保优秀管理团队派出学校的办学质量,保持其品牌价值,确保名校教育资源不稀释,对优秀管理团队派出学校适当增加相应的公办编制。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干部、教师流动的意见和精神,支援学校所派出的优秀管理团队成员在各类先进推荐和中高级职称聘任时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对建立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农村中小学,提高初中高级职称、小学中级职称比例,专项用于优秀管理团队中骨干教师高、中级职称的申报;支教2~3年及以上的申报小学中学高级职称,可不受限制。
(五)明确管理责任,全员积极参与
在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双方学校性质和体制不变、所派出的优秀管理团队人事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将受援学校的管理责任交予支援学校。共同体支援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共同体受援学校的管理责任,向共同体受援学校派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全面推进受援学校的内涵建设。同时,组建以优秀管理团队输出为特征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是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个优秀管理团队派出学校要把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学校自身发展和提升的机遇,将推进共同体学校双方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积极参与。
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建设是一种适应新教育形势,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有效的形式。对教育教学研究来说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创新,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不仅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理论学习、经验交流等,更多的是要对课堂问题的解决、课堂文化的营造、课堂模式的创新等进行深入研讨,既要研究教师的教,也要研究学生的学,形成一个纵横联系、有主有次、循序渐进的内容体系。为此,西湖教育探索了以下几种形式。
三、互助交流,实现主题合作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主要通过“课”的形式,以片为单位,进行结对学校间互动,各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坚持“形成主题、活动策划、任务参与、多维反思、行为跟进、多元评价”的研究之路,把教师共有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主题,进行研究。然后由核心主题衍生出若干子专题,通过互助共同体学校之间的交流、讨论、点评来实现主题的落实。互助共同体学校之间是合作与分享的关系,相互在讨论中融合、碰撞、清晰。
(一)青年教师拜师进修制
接受结对学校青年教师来校拜师学艺,充分发挥西湖区名校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用他们的智慧带给拜师者思想上、行动上的冲击与影响;听课,上课,开一堂汇报课,并积极撰写教后记,及时总结,提升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回校后还要及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通过课堂实践,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传递给自己学校的各位老师。从2001年至今,西湖教育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通过拜师、进修学习,使广大青年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教材钻研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教改意识与科研能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制
西湖教育在“青年教师拜师进修制度”推行的同时,又进一步推出了“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制度”。每学期,西湖教育的名校都派出一些骨干教师到结对学校给老师们上示范课,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切磋,共同探讨教改之路,提升业务水平。如文三教育集团向周浦中心小学的送教活动,先有特级教师魏丽君蹲点送教活动,而后每学期派骨干教师付盈、叶红梅、陈际庆、徐宏燕、陶敏青、金俊等,持续的时间都达一个星期以上,甚至一学年之久,学科也涉及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多方面,给结对学校的老师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力地促进了结对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成长。用周浦小学老师的话来说:文三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调控课堂的艺术都给我们很多启示。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学得自主、轻松、活泼,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城区的教师深入农村学校课堂,了解农村孩子的学习状况,对于这些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三)专家教师讲座引领制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尤其是观念的改变,理念的提升。因此要想切实提高结对学校的整体师资力量,除了通过课堂实践这一有效途径给予他们指导之外,更有必要在思想上、理念上与他们一起提升,一起成长。于是,西湖教育推出了“专家教师讲座引领制”。一方面,动员区域内名校的专家型教师利用送教下乡的机会给结对学校的老师作相关的专题讲座,或在开展大型教科研活动时对互助共同体学校参加人员数量上进行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区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帮助结对学校邀请有关专家亲临指导,与乡镇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将最新的教改信息、教学理念传递给乡镇教师,促使乡镇教师积极投身到教改的实践与反思当中。
四、协同分享,坚持主动发展
西湖教育一直坚持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资源和资本。让每一个教师都获得充分发展,是西湖教育追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西湖教育发展至今的保障所在。教师自主发展作为推进新课程的重要策略,作为推动西湖教育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学校、教师而言,都是新生事物,它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与以前我们固有的教育理念发生碰撞,在这中间,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每一个教师都要通过不断自主反思,调整个人的行为习惯、角色地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吻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在充分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形式多样的自主研修活动,如相互开放、骨干引领、多层结对、自主教研、网络交互等形式,激发教师的学习热忱,使互助共同体学校的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一)以同伴互助为支撑,促进教师相互学习
1.闪亮备课组,秀出我风采: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的基层单位,是进行分工与协作的社群,是开展教学与研究的阵地,是引领学习与创新的园区,是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有效开展以备课组为载体的研修活动,来帮助教师扫除专业发展中诸如对课程理论的内化、对新课程的实践、教师专业学习方式的养成等障碍。如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了“闪亮备课组”的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分为三个板块:
(1)“妙笔生花”——要求在10分钟内用粉笔书写一首抽定的古诗。书写必须用正楷体,格式规范。每个备课组派一名教师参加比赛。
(2)“师声琅琅”——每个备课组抽取一篇课文,准备10分钟后进行现场朗诵比赛。备课组可以选择任何组织形式参与比赛。普通话标准,感情处理到位。
(3)“闪亮一课”——低、中、高段各规定一篇课文,分备课组在25分钟内讨论设计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而后,各派一名教师进行10分钟的现场说课,让老师在切磋技艺中共成长。
2.温故而知新,你我同献策:每学期期末的复习教学,是最令年轻教师头疼的。经验的不足、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等原因,都让年轻教师面对复习一筹莫展。于是,有的进行题海大战,漫无边际,苦了学生也苦了自己;有的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复习,没有重点,效率低下。如何帮助年轻教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充分发挥互助共同体“和谐学习村”师资优势,积极开展“联合复习备课活动”。
3.教学奇葩,独树一帜:以论坛的形式交流教学研究成果。每学期定期召开论坛会,每次论坛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先由坛主陈述观点引出话题,然后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想法。通过论坛这个交流平台,使教师在交往、交流、沟通、合作的空间中自由成长发展,在交往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同时,开展论坛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学观摩活动、教育会诊、学术沙龙、头脑风暴、个案研究报告等,通过这些活动,有益于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在人格上相互砥砺,精神上相互融合,从而丰富教师个人的理论素养,提升教师个人的思辨能力,为教师的“自我塑造”积淀丰厚的基础。
(二)以校际网络协作学习为平台,促进教师深入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可能,在互助共同体学校中其作用尤为凸显。究其原因,第一,网络硬件及软件在各校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第二,网络的技术功能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浏览、聊天等服务,这些技术功能可以满足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是指利用因特网开展校际共同主题学习活动,并关注在不同学校间教师学习的差异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相互认识,并开展共同的调查研究或作品创作的学习。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参加学习的伙伴之间表现出一种相互协调和合作的关系,从而使协作交流的意识不断增强,协作和交流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互助共同体学校的网络是建立在互联网、城域网、校园网的基础上,通过发挥网络作用,创建多向互动平台的一种系统。这一系统向众多的共同体成员学校开放,实现网上资源共享。通过校园网站每月下发学习资料(如科研方法、课题研究、专家讲座等)或研究信息。每期内容在月计划或周计划中公布,提示阅览,并通过校园网交流教师学习体会与反思。在教师论坛里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困惑疑虑或针对某一个问题上传,进行会诊,谈看法。校园网络的利用为教师开展研究搭建起多向互动的“立交桥”。教师通过积极地撰写日志,及时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以及研究成果上传,供共同体教师相互传阅、跟帖,交流畅谈,拉近了教师间的距离,及时得到同伴互助或专家指导,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推动自主研修走向深入。通过网络教研群体,大家可以进行区域网络教研活动,使之达到了一种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1.西教网研修平台及空间
对于本区的老师来说,西教网运用空间是比较广泛的。西湖教育信息网的内容涵盖了整个西湖教育,信息量大,新颖迅捷,吸引了广大教师。K12空间的消息传递更为便捷,尤其是区内教师的联系更是快捷,只要知道这个老师的学校就能及时地与他联系了。因此老师们经常利用K12空间交流经验,传递资料信息。K12空间还为每位老师建立了一个免费电子邮箱,这样就使老师与外省区教师联系更方便了,扩大了教师交流的时空。
2.教师个人博客
教师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干预性研究活动加强,而创建个人Blog正是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Blog是一个个人反思的载体,是记录个人教育、学习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并使之呈现于网络与他人交流共享的技术手段。通过创建自己的Blog,教师可以记录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心得,记录一天中使用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记录一些成功实施且效果显著的教学设计过程,记录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仅如此,教师还能更精细地记录下自己学习、思考的片段,教师的思维动态性通过Blog得以保留和展现。
随着Blog的不断积累,教师还可以在阅读Blog的过程中复习或回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不断回溯、反思自己的思考,积极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教师就会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态度,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自身成长的意义,进而对教学实践和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开放发展的反思心态。同时,在撰写Blog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建构反思线索,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不断拓展自我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反思技能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其次,Blog特有的发布机制,有助于在教师之间构建交流平台,创设反思的氛围。
Blog还具备了“共享”功能,也就是出版和公布。教师不仅可以在Blog中记录自身开展的教育行为、发表感想与见解,还能够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起对这种教育行为进行评论和诊断,既为别人提供思维的前提和原料,也帮助自己反思,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公开的反思方式充分显现出Blog共享、交流、协作和发展的优势。
通过创建Blog,可以在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开放的沟通社区,促使教师将自己的反思活动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不断调整自身反思差距,不断引发反思欲望,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反思、交流反思的氛围,加速教师反思型特质的形成。
3.QQ自主群
利用QQ聊天工具,在网上即时进行在线交流,也是一种互动的教研方式。QQ群里的老师,由备课组、教研组或兴趣爱好相同、志同道合的老师自主组成。只要哪位有问题提出,其他在线老师就会立即进行解答,和传统教研有相似之处,但交流的范围跨越了空间的限制,使我们的交流范围扩大;同时在QQ群中也可通过留言的方式,把要讨论的问题留下,等大伙儿找到结果的时候再进行交流。另外QQ群还有共享功能,可以把一些资料放在里面,大家共享资源。
目前,西湖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城乡互助共同体的发展,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但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是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实践,勇于探索,加强合作,强化互动,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共赢”,扎实推进西湖区教育事业均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