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交叉性使它与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也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传播学研究,注定要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自然科学研究大多通过实验测量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科学”二字,却并非等同于于自然科学。从方法来说,包括可控制的精确实验、大样本调查等典型的实证研究,一方面仍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有所距离,另一方面,其本身亦有诸多这样那样的限制及不足。加之,基于现实事件的本土化意义上的中国传播学研究,也断然不是纯理论研究及引进研究所能替代的。于是,翔实地搜集既有事实,完整而深入地探析材料与主题,以个案研究来探讨事物与事件的机理,就成为我们做具有创新性、探索性、有效性的研究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中国大事不断,从SARS横行到南方雪灾,从3·14事件到奥运举办等,无一不涉及信息传播。回溯这一连串事件,传播学角度的剖析和探究未曾止步。SARS事件反思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3·14事件探究则重提新闻真实和国际传播……以往的经验证明,重大媒介案例研究对于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显而易见的是,对重要媒介事件的关怀、对重大媒介案例的系统深刻的研究,学术界仍较为缺乏。
本此,我以为,媒介案例研究,特别是重大媒介案例研究,是当下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目的是:重提“经世济用”的学术理念,倡导“有用的”传播学,让重大媒介案例研究常态化、连续化,为传播学的新发展尽些绵薄之力。
于是,有了“重大媒介案例研究文库”的设想。本书,即“重大媒介案例研究文库”的第一部。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8.0级地震。数万生命顷刻罹难,举国哀悼。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一样,带给了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沉痛记忆。“多难兴邦”,多难何以兴邦?在天灾面前,人们需要反思,并且藉以前行。
地震发生后,借助我的《传播研究方法》课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们及时组织了思考、研究与讨论,最终勉力完成了此项具有跨学科、全景化特点的案例研究。
信息传播所涉及的议题向来较多,但也正是这一特点,为本书对汶川地震事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可能。信息传播的关键作用,在本次地震发生时,在救援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总体来看,本次地震中,信息公开及时、透明,社会引导有效、迅速,传统媒介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相得益彰。但进步与不足并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仍有缺陷;网络、手机等媒体被用来进行谣言传播;少数外国媒体依旧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等等,即是其中的一些典型表征。关于这些议题,作为示范和先导,包括周海燕及我在内的本院多位老师,在课题启动之初的五月中旬,陆续写作了多篇相关论文。
此后,全方位的学术动员开始了——大多数成员虽没有参加身临现场报道的新闻业务,但与地震相关的信息传播研究,也足以让他们感到一种责任与沉重。是使命感使得本课题组的所有师生日以继夜、精益求精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书稿是一次集体作业,思维的火花迸发在热烈的讨论之中。严肃与活泼同在,我和课题组成员们一起经历了数十次的讨论,包括课堂讨论、课后小组讨论和由我本人发明的“鸡蛋饼”圆桌会议——一圈人围坐在我的办公室里,一边咬着鸡蛋饼充饥,一边讨论学理、方法和观点。讨论还只是写作过程的小部分,更大量的工作是不断补充搜集资料、反复磨炼文本。整个写作过程,堪称漫长而艰辛。
好在,经过大家的数月努力,书稿得以出版了。作为主持者之一,我甚感欣慰。
本书由课题组的老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其中,我本人撰写了以下四部分内容:导论一、导论二、第三单元研究一、余论;周海燕协助我对全书作规划及通稿,并撰写了导论三、专题研究四,其中,后者是一篇长篇实证研究报告,但限于种种原因,此次未能列入出版内容;袁光锋撰写了第六单元的“传播秩序的反思”“政治粉丝与公民文化:汶川地震中政治粉丝现象研究”二文,并协助我组织研讨及全书修订。其他正文部分都由课题组的各位研究生撰写。
全书分工如下:
导论: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第一份传播学遗产,杜骏飞执笔;汶川地震的新闻学启示录,杜骏飞执笔;新闻权力的起与止——汶川地震灾难报道的几个伦理学思考,周海燕执笔;
第一单元:从汶川地震看政府、媒介与受众:互动和平衡,张燕妮执笔;新闻从业者:专业主义考量,翁翩执笔;记者:伦理学反思,华婷执笔;网络公民新闻的实践及反思,刘阳执笔;
第二单元:“政府形象”的新闻建构,张翼执笔;企业形象的传播学分析,韩金随执笔;非政府组织形象的媒体呈现,甘彩霞执笔;公众人物形象的多个案观察,卢江莲执笔;汶川地震中的公民形象——对中国内地主流报纸的内容分析,李利霞执笔;
第三单元:极限条件下的媒介竞争法则,杜骏飞执笔;深度与理性:报纸的独特表现,游益萍执笔;声音的力量:汶川地震中的广播议程分析,朱玲执笔;记录汶川:电视媒体的核心地位,欧阳杰群执笔;新兴的主流:解读地震中的网络媒体,徐晨慧执笔;被释放的传播力:手机媒体的影响力,刘畅执笔;
第四单元:网络良民与网络暴民:网络参与者的群体呈现,朱萍、张瑞倩执笔;媒介素养的多维审视,彭执笔;汶川地震中的社会行动力研究,温海玲执笔;
第五单元:汶川地震中的信息公开及其动力机制,黄淑贞执笔;汶川地震中谣言的传播与控制,宋庆庆执笔;国际传播中中国形象的“全景扫描”,李赫然执笔;
第六单元:传播秩序的反思,袁光锋执笔;公民社会的阐释,吴芳、梁靖雯、刘丹、戴佳妮执笔;政治粉丝与公民文化:汶川地震中政治粉丝现象研究,袁光锋执笔;媒体话语中的知识分子话语——以《南方周末》和《FT中文网为例》,黄榕、梁靖雯、吴芳、魏娟、袁仲伟执笔。
感谢为此项研究付出艰辛努力的老师和学生们。
感谢付出辛勤劳动的负责后期编辑工作的各位成员:周海燕、袁光锋、黄淑贞、袁仲伟、梁静雯、李兰、刘丹、黄蓉、吴芳等。
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领导以及本书的编辑李苗苗,是他们的慧眼,推动此一研究成果得以社内重点选题的身份面世。
本书作者队伍中的大多数成员为年轻学者,他们拥有的是研究技能、学术勇气和认真勤勉,但因时间和水平所限,想必书中谬误难免,还望读者不吝匡正。来信请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汉口路22号,210093),或我本人的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杜骏飞
2008年10月记于源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