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六 被释放的传播力:手机媒体的影响力
在这次地震灾难中,手机媒体充分发挥其优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灾害发生初期的信息传递,到抗震救灾中的信息发布、新闻报道乃至手机捐款,手机充分释放了移动多媒体的传播力,再一次彰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手机早已从最初单一的双向语音通信工具,变成媒体信息的接收端和个人信息的发送端。汶川地震的灾情报道中,手机作为移动多媒体的突出表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它将改写新闻传播的格局。
一、手机媒体的特点及意义
手机在信息的传播和发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它的传播到达率最高。手机传播的目标受众为固定的某一对象,只要号码正确,在信息发出之后,目标受众就一定能够收到信息。而传统的大众传媒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受众之间无差别。由于它的目标受众常常是模糊的,散布的,高度异质化的,兴趣点迥异的,大众媒体发布的信息往往无法直接高效地到达受众那里。很多受众在阅听媒体时并不能做到完全集中注意力,他们经常会将媒体阅听当做一种休闲和娱乐方式,大众媒体发布的信息无法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手机媒体则是将信息直接地送达到个人化的接收终端——手机之上,由于受众对于传播者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且传播内容往往是为受众专门定制的,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这让人们产生这条信息与自己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心理感受,人们往往会更加认真地阅听手机媒体传达的信息,从而信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加深刻。
其次,手机是最个人化的接受工具。手机通常是人手一机,这就决定了手机媒体超小众化传播的特性。人们可以根据手中的具体情况,为受众提供定制的、针对性强的信息。这一特点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造成了大众传播时代的某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使大众媒体的权力有所降低,原本向外发布的信息会经过被大众媒体选择和把关,而手机则使得信息可以通过人际的网络以某种个人化的形式得到传输。而个人化的来源的信息通常具有私密性的特点,这使得信息的信任度要明显高于传统大众媒体所公开和大范围发布的信息。而它比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更加高效,更加不易失真,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扩散性更强。向别人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代表着打通了与这个人沟通的壁垒,形成了一种极其个人化的、平面化的、无障碍的沟通语境。曾经,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小众化传播的希望,然而,互联网却没有能够真正将人们带入小众化传播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手机短信的出现弥补了互联网的某种先天性不足。电视是家庭信息终端,电脑是办公室信息终端,手机是个人信息终端。只有手机最充分体现了个人的差异和需求,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在信息需求方面的个人价值。【85】
再次,手机携带方便,适应性强。手机信息的接受只需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作为接收终端的手机普及率相当高。在灾区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称为最为实用的信息接受设备。当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所依赖的客户终端在灾害中被损害,当道路和电视传播设施被破坏,人们唯一同外界沟通的媒介就是手机。手机的体积小,携带方便,几乎所有的手机用户都会将手机随身携带,而不会有人能够把电视机或者电脑揣在口袋里。在客观条件及其恶劣的条件下,手机媒体的生命力是最为顽强的,对灾害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最强的。曾经人们认为广播媒体的灾难适应能力是最强的,能够在各种严酷苛刻的环境中传播信息,然而,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将广播随身携带。
另外,手机媒体是一种动态化的媒体。近些年来,手机和网络之间的联姻也使得手机进一步地成为一个移动网络终端。手机原本只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的通讯模式也开始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手机不再仅仅是人际通讯工具,而是变身为无线传播的终端。实际上,所有传统电脑在互联网上能够做到的事情,手机都已经能够做到。而手机先天具有的随身携带的特性——更使得访问互联网变得更加方便快捷。【86】而且,手机媒体的准入门槛相当之低,所有的人都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发布信息,具有高度的自由。这在人类传播媒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进一步地将人们从时空和技术限制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穿梭于信息王国。
最后,手机媒体使人们实现了对信息的控制。在传统大众媒体的时代,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无法控制和发布信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都有“把关人”在控制着信息传播,支配着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信息流动呈现出的是一种线性模式。由于传统大众媒体信息发布成本之高昂,控制传统大众媒体无疑需要强大的政治权力或经济实力。麦克卢汉曾经指出,“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87】手机媒体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实现信息控制权的新契机。不需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向外发布信息。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对传播权利中心的打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手机的出现则进一步地解构了“把关人”的权力,赋予受众信息发布和控制的权利。
人类传播史上,每一种新媒介的应用,都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手机给传统社会信息传播格局带来的冲击,则在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往,大众传媒的信息垄断使得精英阶层的思考往往具有发表的优先权,而受众往往处于被动阅读的地位。手机的大众化,使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同步获悉新近发生的事情,进入思考与传播的系统中,进而削弱了大众传媒工具的传播垄断地位,促使信息占有的不平等有可能成为历史;而信息获取上的进一步均衡化,不仅有可能带来阅读与思考的平等,也有可能带来写作和表达的平等,强化社会个体的独立思考。【88】在四川地震发生之后,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传播魅力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它不仅成为人们在关键时刻联系彼此、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成为抗震救灾中人们了解灾情、传递爱心的载体。身处灾区的人们用手机拍摄了大量关于灾情的照片和视频,上传到WAP网站上,有人通过手机博客描述了亲历灾害的过程和感受。通过手机报和手机电视,手机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灾区最新情况,再通过手机这个载体,进行短信捐赠和寻亲。
二、手机媒体在灾难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分析
(一)手机在信息采集和发布中的作用——直播来自灾区的声音和影像
由于手机携带便捷,短信收发方便,加之其功能不断增加,可以拍照、录像、收听广播等,手机已经开始从通讯终端真正走向了信息的接受和发布终端,切实参与到了媒介的传播当中。【89】手机媒体在信息采集和报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手机既是一种个人化的便携式的多媒体工具,又是最为普及、方便、快捷、易得的通信工具。首先它体积小便于携带,人们一般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而灾难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其他的传播设施不可能被人们随身携带,因此在灾难发生之后,手机就成为人们第一时间向外报告灾情和请求援助的传播设施。其次,手机媒体对传播条件的要求最低,适应恶劣传播环境的能力也最强。在灾区的道路交通和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的情况下,只要有移动通讯信号的覆盖,手机就可以正常地与外界联通。再次,手机传播的速度快。手机传播不受出版或制作周期的限制,同网络一样,几乎是实时性的传播媒体。另外,手机是一个数字影像多媒体融和的传播载体,不仅可以极快地向外传递和发送信息,还可以方便地制作多媒体信息。在灾害发生时,在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拍摄照片和录像,在彩信业务的支持下,即拍即发,传送给目标受众。
在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新闻采访和报道中,手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将灾区的声音和影像最快地传递了出去。第一条记录地震现场的视频就是由四川大学的大学生在宿舍里用手机拍摄下来的,这段宝贵的手机视频清晰真实地在第一时间记录下了地震发生时情况,使人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来自地震过程中的现场实况,手机媒体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时效性使得网络和电视等其他媒体在地震发生之后的报道初期,都不得不大量地转载这段手机视频。拍摄这段视频的是四川大学的大学生赵紫东,看着对面室友桌子上的东西不断掉下来的时候,赵紫东勉强起身摸到桌上的手机,便对着手机大声报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的大楼还在摇晃!这是绝对真实的!”不少网友第一时间看到这个视频后都称赞拍摄者极具新闻记者敏感度。那场破坏性最强的地震持续了两分钟左右。随着周围渐渐归于平静,赵紫东从桌下爬出来,身为电视编导系学生的他,意识到刚才的录像是绝好的新闻素材,应该被公众知道。他把视频上传到了土豆网,同时在红网开始发帖直播。余震还在一波波袭来。赵紫东和室友决定撤离寝室。笔记本电脑仍然开着放在书桌上,他只随身带了手机便下了楼,疏散过程中还一直用手机拍摄着视频,并于当天晚上传到了土豆网。【90】
另外,手机媒体还直接作为记者在前线的发稿工具,在新闻报道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手机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发稿工具。随着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并与手机结合,使随拍随发新闻现场图像成为现实。手机推动了影像化信息传递,在这次大地震中的很多图片也都是由手机拍摄下来发布出去的。在电视台进行的抗震救灾节目的直播进行过程中,演播室内的主持人常常会拨打身在灾区的记者,或是其他相关人员的手机进行连线采访,在转播车无法到达的重灾区,手机便成为传播灾区声音的唯一媒介,新闻工作者利用手机口头发稿成为地震报道中的寻常现象。手机发稿不仅增加了新闻信息的实效性和现场感,还增加了其阅听性。当记者用稍带疲惫嘶哑的嗓音向公众播报灾区现场的实况时,这样的新闻往往会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二)手机在信息传播和接收中的作用
1.手机报
所谓手机报,是将纸质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报纸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91】它的实质是电信和移动运营商搭建传播平台,与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想结合的产物,形式包括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
手机报并不是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出现的新事物,但是却在这次地震信息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家手机媒体自12日开始24小时不间断地发布最新关于地震的新闻,同时WAP首页也都换成了黑白色,以此寄托对死难同胞的哀思。仅新华网、人民网的手机报和央视网的手机电视,前七天就已发稿71期3000多条。【92】互动性是手机报区别与传统报纸的突出特点之一。传统报纸媒体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与受众缺乏互动,而手机报用户则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向手机报编辑定制信息内容,从而实现传播的个性化和分众化。中国移动与新华社联手推出的抗震救灾手机报纸,在每期后都有一个手机用户的互动环节,据初步统计,不到一个月,新华手机报互动平台收到300多万条用户短信留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出抗震救灾最新公益报道《关注》,设置“兵进汶川”“新闻速递”“情系灾区”等多个栏目,牵动1300万手机用户,在“手机留言”栏目中,无数身在上海的四川人通过手机报这个平台,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各界援助的感激之情。【93】手机报还具有时效强的特点,新闻信息可以省去传统媒体运作和传播中的道道环节,直接迅速地到达受众那里。用户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新闻的结果,而且可以身临其境地时刻关注它的发展过程。很多受众都是通过手机报最先了解到了地震的资讯。荆楚网两份手机报——《湖北手机报》及《楚天都市手机报》,在第一时间以快讯的形式,向湖北省40余万手机报用户及时通报权威地震资讯。截至5月12日下午17点55分,两份手机报以快报、公告、特刊形式发布了4000字最新消息、新闻图片及地震避险常识,起到了权威发布、稳定民心的积极作用。【94】手机报还具有多媒体的优势,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本形式,而是一个将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多种符号融合在一起的多媒体形式,且具有好几开张的报纸容量。这就增添了报道的直观性、感染力和吸引力,还可以调动受众的多种感官,实现多维阅听,从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本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手机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是辟除谣言,安定人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10多个省市有震感,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产生恐慌。比如,地震当天有条短信“22点到24点之间,北京会发生2~6级地震,请相互转发相告”在坊间流传。针对这一短信,新华手机报当天16时42分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国家地震局表示,关于北京今晚将发生余震的传言不属实,北京地区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及时稳定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地震发生以来的这些日子,一些不实的谣传都得到有效遏制。【95】其次是传递感情,坚定信心。手机报利用其互动性的特点,与手机报受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楚天都市报的手机就开展了手机报读者短信祈福活动,许多受众发来的祈福短信又通过手机媒体得到传播给更广大的人群。广西手机报则开展了“生死不离,诗歌传情”的手机报征文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灾难中的人们是一种鼓舞,也有助于坚定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2.WAP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手机上网协议。WAP将互联网络同移动电话结合起来,手机直接上网,使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络资源成为现实。通过WAP平台可以把Internet上的信息和业务引入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WAP技术能让手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使传统媒体、新闻网站、门户网站进入无线平台。WAP有许多新的特点。【96】首先,相对于电脑屏幕,WAP的终端屏幕较小,内存也很有限,这一特点决定了WAP呈现出的信息量较少,所以WAP新闻就要求相对比较简练概括,不应过于庞杂琐碎。其次,相对于手机短信,WAP图文并茂,形式丰富,全面支持多媒体发布和下载,包含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总的来说,WAP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它的移动性。WAP的用户终端是可以移动的多媒体设备——手机,随时随地打破时空限制是手机与生俱有的物理特性,WAP自然也被衍生了这样的应用特征,使用者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方便地打开WAP,链接到因特网络上,享受网络资源。
在汶川地震中,WAP发挥了重大的作用。5月18日,新浪手机WAP站(sina.cn)正式上线四川地震报道的英文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四川地震赈灾情况。新浪手机WA P站的四川地震英文专题报道,将和互联网上的新浪英文站有效结合,一起向全世界发布最快速、翔实的地震和救灾信息,便于用户在世界各地随时掌握最新进展。【97】另外,还有很多手机博客用户将灾难亲历经历写成博客通过WAP发布,由于博客书写具有高度的个人性,且亲历特点使他们有更深刻的直观感受。灾难发生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大量记录灾难现场的原始素材具有高度的可读性,以原生态新闻的形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自5月12日开始,手机腾讯网的“地震专题”,24小时不停发布最新的灾情报道,让众多无法登录互联网的人及时了解最新消息,成为传统媒体的最好补充。同时“Q友播报”栏目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手机媒体“方便、快捷”的特性,让前方记者和网友们可以在救灾现场,方便地把现场的情况用手机拍照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发到自己的Qzone,让外界第一时间了解灾区的最新情况。多家手机媒体自5月12日开始24小时不间断发布最新关于地震的新闻,同时WAP首页也都换成了黑白色,以此寄托对死难同胞的哀思。比如,腾讯旗下的手机QQ即时聊天软件与最大的移动门户网站手机腾讯网,制作了“地震专题”、开辟了“Q友播报”、WAP首页穿上黑白素装、手机QQ祈福版也迅速上线。【98】
3.手机短信平台
新华网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抗震救灾手机报》和抗震救灾快讯,分为彩信版和短信版两种形式,每日两期,它是专门为四川灾区1500万移动用户、700万联通用户免费定制的,利用手机的独特优势,为灾区人民提供信息服务。内容主要是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和生产生活、防震防疫自救常识等实用信息以及主要报道党和国家抗震救灾的重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贯彻中央部署的具体措施。这种专门定制的免费手机报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优质的信息服务和有力的信心支撑,成为灾区最为有效地组织传播网络,搭建起了灾区的公共信息平台。人们通过手机发布信息、接收信息,进行对话,搭建起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某块公共领域,有效地弥补了过去公共事件中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鸿沟,加强了公众和政府之间的沟通,这有助于促进政府的进一步的决策民主化,通过加强对话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凝聚力更强,有助于凝聚人心,同心协力战胜灾害。
手机还在灾区搭建起了救人和寻亲的平台。在地震发生之后,四川移动公司检测用户的通话情况找出了灾区很多地震后就没有通话记录的手机,并且通过短信平台给这些手机用户群发短信,努力与失踪者和受困者取得联系。并且开通了100865热线,四川移动客服经理表示:“地震后我们一开始接到最多的是求救电话,灾区很多人打电话来说被困在哪里。我们很快与抗灾指挥部建立了一个绿色通道,把收到的信息都传真过去。事后也进行了跟踪,很多打电话来的信息是有用的,很多人都获救了。”【99】四川绵竹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地震发生之后被埋在了废墟下,在电力和通信都被中断的紧急情况下,他们依靠向亲友发送求救短信为自己赢得了生机。【100】手机和互联网这两个新媒体在地震发生之后迅速地被整合起来,利用其各自资源和优势,发起了为灾民寻亲的活动。通过网络、WAP、手机短信和电话等各种联络方式的整合,海量的寻亲信息得到最广泛的发布,并且实现每位用户的精确到达。在交通和通信设施被切断的灾区,人们寻找失散的亲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很多人正是通过手机媒体搭建起的寻亲平台同亲人取得了联系。
另外,手机在地震发生之后还成为公共活动的发起和组织工具。传统媒体都是单向传播,而手机短信的传播方式是“树状+网状传播”,即新闻内容提供方完成点到面的“树状传播”后,信息接收终端又可以完成一个“网状传播”。【101】在灾后举行的各项悼念和纪念活动中,是手机又一次将分散在各处的人们联系和组织了起来。手机传播去中心化的特点,给予了民间信息发布者积极的鼓励,也为公共活动的组织者提供了最好的信息发布和组织沟通的手段和平台。
(三)信息反馈的新形式——手机捐款
许多传播学者曾经多次强调过信息反馈,然而,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其自身的技术条件所限,几乎没有办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尽管确实存在小范围的某种交互,然而,从严格的交互定义来看,传统大众媒体对与受众互动的观念的强调也始终停留在观念层面。交互性是手机媒体最为突出的特性之一,从手机媒体诞生之日起,就有人意识到了这个特点,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手机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会以手机捐款这样一种新形式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诠释和最极致的实现。
在灾害发生之后,手机媒体不仅全时全速地播报地震新闻和资讯,更是利用其互动性的传播特质,成为慈善捐助的重要手段之一。灾害发生之后,手机运营商就迅速地公布了手机捐款的方法,用户只需要将捐款数字编写成手机短信发送到指定的号码,就可以在用户的话费账户中扣除相应数额的款项作为赈灾捐款。据四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统计,首批手机短信捐款总额已达一个亿。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均在第一时间开通了手机短信赈灾捐款渠道。手机用户只需编辑短信1或2发送到指定号码,就可以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2元钱,这笔捐款由移动运营商直接从用户预先缴纳的手机话费账户中扣除。这个捐款方式简单快捷,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公众的热烈回应,手机短信捐款的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公众加入到手机捐款的行列中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后唐远清认为,几千万人在获得资讯后短短数十个小时内紧急行动起来,这样的参与范围和程度实在是前所未有的。【102】手机捐款在捐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募集到了相当数额的款项用于赈灾,还成为联系灾区内外人民心灵的桥梁。
三、结语
“心系汶川”,这四个字里凝结了中国人民亿万颗爱国心和民族情。手机媒体在地震报道乃至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为灾区人民增添了对于生命的觉醒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同时,手机及其传播力量淋漓尽致的发挥也让我们看到了新媒体充满希望的未来,有学者认为,汶川大地震催生出了中国全新的主流媒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手机覆盖面的不断拓宽和功能的不断增多,在不远的未来,手机将是新媒体最佳的承载终端。
注释:
【1】这些研究包括本人所主持或参与的以下科研项目:中国网络社会调查;中国中产阶级调查;“非典”舆情调查。
【2】杜骏飞:《发展理性指引下的情感新闻》,载《视听界》2007年第6期。
【3】详细清单请参见《全国广播影视系统组织举办各种赈灾活动募集捐款》(2008年5月21日),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gzdt/2008‐05/21/content_986491.htm。
【4】事件经过详见周丽娜、王婧,《网络的力量》,《中国新闻周刊》第372期,第51页。
【5】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6】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08年5月21日),《大灾之时,广播凸显重要力量》。引自智库在线:http://www.zikoo.com/msgdata/article/29429.html
【7】新华网四川频道5月22日通告:《四川紧急建立基于手机报告方式的疫情应急报告系统》。
【8】在业余无线电发明之初的1909年初,美国哈佛大学一个业余无线电社团以其三位成员的姓氏字首作为呼号,成立一名为“HAM”的业余电台。“HAM”成员之一的海曼,在1911年以当时备受争议的无线电规制草案作为毕业论文主题,并最终使得这项法案获得重视。美国人便把“HAM”和业余无线电画上等号,此后在无线电界当中,都以“HAM”来称呼业余无线电信人员。
【9】佘晖:《武汉“火腿”驰援震区救灾》2008年5月25日,引自长江网,http://news.cjn.cn/bdsh/200805/t648630.htm
【10】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Cellphone: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mobile medium and how it has transformed everything!),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1】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Cellphone: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mobile medium and how it has transformed everything!),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Cellphone: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mobile medium and how it has transformed everything!),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 [美]保罗·莱文森著,熊澄宇等译:《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Thesoft edge:a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思想无羁》(Know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age),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 《汶川震殇与报纸气度》,引自:虫子夜歌的blog,http://blog.ngzbw.gxnews.com.cn/u/213/a/1206.html
【16】 《汶川震殇与报纸气度》,引自:虫子夜歌的blog,http://blog.ngzbw.gxnews.com.cn/u/213/a/1206.html
【17】 《汶川震殇与报纸气度》,引自:虫子夜歌的blog,http://blog.ngzbw.gxnews.com.cn/u/213/a/1206.html
【18】扬之水: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2006年4月1日),引自:文化发展论坛,http://www.ccmedu.com/bbs12_16260.html
【19】 《汶川震殇与报纸气度》,引自:虫子夜歌的blog,http://blog.ngzbw.gxnews.com.cn/u/213/a/1206.html
【20】 《汶川震殇与报纸气度》,引自:虫子夜歌的blog,http://blog.ngzbw.gxnews.com.cn/u/213/a/1206.html
【21】 《汶川震殇与报纸气度》,引自:虫子夜歌的blog,http://blog.ngzbw.gxnews.com.cn/u/213/a/1206.html
【22】吴聪灵:《〈金陵晚报〉抗震救灾纪实》,《新闻广场》2008年第10期。
【23】吴聪灵:《〈金陵晚报〉抗震救灾纪实》,《新闻广场》2008年第10期。
【24】吴聪灵:《〈金陵晚报〉抗震救灾纪实》,《新闻广场》2008年第10期。
【25】吴忠民:《〈金陵晚报〉抗震救灾纪实》,《理论前沿》2008年第21期。
【26】吴忠民:《〈金陵晚报〉抗震救灾纪实》,《理论前沿》2008年第21期。
【27】任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孙静坚持工作纪实》(2008年5月15日),引自: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28】 《中央电台抗震救灾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成效显著》(2008年6月11日),引自: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http://www.sarft.gov.cn
【29】 《中国之声《汶川紧急救援》抗震救灾报道总结》(2008年6月6日),引自:中华新闻传媒网,ht‐tp://news.xinhuanet.com
【30】对广播节目的日期选择较为随机,主要出于救援开展的进度、节目直播特点以及报道密集度变化等考虑,选取救援开展进行到一定程度的5月17日节目用以举例分析。由于广播录音资料的缺失,可能会有部分节目内容在统计时被遗漏,数据详见附录“《汶川紧急救援》2008年5月17日日间报道内容分析表”。
【31】施莉、周步恒:《中央电台抗震救灾报道收听调查情况综述》,《中国广播》2008年第7期。
【32】白玲:《广播:危难时刻挺声而出》(2008年7月21日),引自:广东广播在线,http://www.radio‐gd.com
【33】韩兰兰、丁志雯:《中央电台抗震救灾报道听众反馈情况综述》,《中国广播》2008年第7期。
【34】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汶川地震救灾报道满意度调研报告》(2008年6月13日),引自: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35】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关注抗震救灾,广播收听率骤升——赛立信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听众收听广播情况调查》(2008年9月11日),引自:中国广播调查网,http://www.bpes.com.cn
【36】崔燕振:《汶川大地震对中国传媒格局的影响》,《中国广播影视》2008年6月下。
【37】刘金凤等:《时效性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生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
【38】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39】陈秀敏:《汶川抗震救灾电视报道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对外传播》2008年第6期。
【40】李文明、吕福玉:《论突发事件的电视传播——以汶川特大地震前期电视报道为例》,《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41】胥爱华:《东西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比较和探析》,《视听界》2006年第1期。
【42】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43】韩彪:《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衡量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进程的标尺》,《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44】周勇:《广播电视概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45】引自新闻传媒网2008年5月14日,http://news3.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5/14/con‐tent_8166932.htm
【46】祁海琳:《省级卫视直面真相情系灾区》,《中国广播影视》2008年第6期上。
【47】引自Tom网2008年5月21日http://ent.tom.com/2008‐05‐21/000E/30113669.html
【48】韩彪:《现场直播:新闻改革的标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49】李仕权:《从我国灾难报道观念变迁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报道的突破》,引自《震撼——媒体回想》,梁晓涛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180页。
【50】李仕权:《从我国灾难报道观念变迁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报道的突破》,引自《震撼——媒体回想》,梁晓涛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181页。
【51】穆莉:《突发事件的电视报道探索——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电视报道为例》,第372页。引自《震撼——媒体回想》,梁晓涛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181页。
【52】李君娜:《灾难文化现象初探之“地震电视直播”举世关注》,《解放日报》2008年6月11日。
【53】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54】引自搜狐网娱乐频道2008年6月13日http://yule.sohu.com/20080613/n257471154_4.sht‐ml
【5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07页。
【56】张发松:《抗震救灾,公益广告在行动》(2008年5月26日),引自:中国营销传播网www.emkt.com.cn/article/367/36727.html
【57】吕萌:《媒介形态变化与电视文化传播》,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58】引自辽宁电视台网站2008年7月14日,http://www.lntv.cn/ltv/others/xsj/200807/14‐756.html
【59】来自http://www.soidc.net专家网2008年5月18日:http://www.soidc.net/articles/1215484971056/20080528/1215945381548_1.html
【60】来自http://www.soidc.net专家网2008年5月18日:http://www.soidc.net/articles/1215484971056/20080528/1215945381548_1.html
【61】汶川地震标志着网络媒体正成为主流媒体,和讯传媒网2008年5月22日:http://media.hex‐un.com/2008‐05‐22/106155571.html
【62】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63】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29239.html?tp=0_11
【64】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65】周小雍:《从汶川地震看突发事件议程设置特点》,《新闻知识》2008年6月。
【66】张研农:《大灾大考中的舆论引导》,《新闻战线》2008年第7期。
【67】来自http://www.soidc.net专家网2008年5月18日:http://www.soidc.net/articles/1215484971056/20080528/1215945381548_1.html
【68】引自韩寒2008年5月16日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indexlist_1191258123_5.html
【69】李春美:《震灾报道中的媒体力量》,《新闻三昧》2008年第7期。
【70】杜骏飞:《汶川地震的新闻学启示录》,《视听界》2008年4月。
【71】杜骏飞:《华南虎事件:公民新闻的阐释和评估》,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81ju.html
【72】季桂林、张锋:《汶川大地震一月祭:一场史无前例的救灾网络战役》(2008年6月12日),引自杭州网http://www.hangzhou.com.cn/20080602/ca1515122.htm
【73】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0页。
【74】王晓磊、茆琛:《博客:抗震救灾中的独特力量》,来自新华网重庆频道,2008年6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8‐06/25/content_8393046.htm
【75】季桂林、张锋:《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解放军报》2008年6月30日。
【76】郑文华、高丁博、闫玥:《为赢得生命而报道积极引导国际舆论——中国网抗震救灾报道实录》,《对外传播》2008年6月。
【77】沈正赋、江小飞:《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网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介入》,《东南传播》2008年7月。
【78】闵大洪:《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6期。
【79】杜骏飞:《华南虎事件:公民新闻的阐释和评估》,2008年1月28日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b60010081ju.html
【80】沈正赋、江小飞:《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网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介入》,《东南传播》2008年7月。
【81】苏浩、苏静:《汶川地震报道凸显网媒巨大优势》,《新闻前哨》2008年7月。
【82】杨洛:《我国网络专题现状与发展趋势》,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
【83】李浩燃、魏平:《突发性公共事件网络专题的制作研究》(2008年8月13日),http://www.w8818.com/xhits.aspx?id=515
【84】李浩燃、魏平:《突发性公共事件网络专题的制作研究》(2008年8月13日),http://www.w8818.com/xhits.aspx?id=515
【85】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86】白柯:《“手机+互联网”传播模式研究》,《新闻战线》2008年第2期。
【87】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著: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页。
【88】刘君:《大众传播时代的多元化传播格局——传播学视野下的手机媒体影响力分析》,《北方论丛》2007年第2期。
【89】陈艳:《对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90】 http://www.ynet.com/article.jsp?oid=40500617&pageno=7
【91】范慧卿:《手机报探析——以“两会”报道为例》,《东南传播》2007年第5期。
【92】 http://news.qq.com/a/20080522/002213.htm
【93】 biz.zjol.com.cn/05cjr/system/
【94】 http://news.cnhubei.com/xwhbyw/jcwycyw/200805/t316875.shtml
【95】闵晓青、谢良:《从灾难报道看手机报传播特性》,《中国记者》2008年第7期。
【96】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97】 http://news.ccw.com.cn/internet/htm2008/20080518_428149.shtml
【98】张向东:《未来媒体:“新主沉浮——从抗震救灾报道看新媒体优势与传媒新生代成长》,《新闻记者》。
【99】 http://www.spforum.net/wapyy/Content.asp?iID=123089
【100】 http://news.youth.cn/yw/200805/t20080519_717477.htm
【101】姜迅:《手机短信新闻管理和管理产业发展初探》,《新闻记者》2007年第8期。
【102】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6/content_8187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