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存法则第十八条:谁都不会比谁笨。如果你认为别人没有你聪明,那么你就是最愚蠢的。
职场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人:整天牛皮吹破天,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过去夸夸其谈;如果这件事让我做,我会怎么做,并且头头是道,自我感觉良好。的确,从这些人的光荣历史以及对每件事情的分析,会让人觉得他很聪明、能干。但如果换位思考下,你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只不过是假象。如果他们真的如自己所吹嘘的那样,那为什么还和自己平起平坐?为什么奋斗这么多年还没有进入高层或者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司?难道是管理者不懂用人之道?
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恐怕这家公司早就倒闭了。可见,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聪明的人,甚至比别人都聪明。
如果你仔细点的话,你就会发现大凡一个公司的高层,都是一个深沉内敛的人。很多时候,尽管你在他们手下工作了几年,也摸不准他们在想什么。
在职场上有一个真理:谁都不会比谁笨。如果你认为别人没有你聪明,那么你就是最愚蠢的。真正聪明的人,根本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他们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
第一,平时看起来最聪明的,肯定比谁都愚蠢。
千万不要被那些老师模样的人迷惑。因为职场不是学校,聪明的人绝对不会站在讲台上扮演老师的角色,教你做这个,教你做那个。
现在是一个商业性社会,天上不会掉馅饼,每个老师为别人讲课都要收费,不收费为别人讲课只有一种情况——做铺垫,让人掏腰包(或者让人加入其中,也就是煽动者),不收费为你讲课,你觉得其中的内容价值大吗?
在职场上,很多人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在别人面前装得人模人样,傲气十足,似乎“老子天下第一”,你们都没有我聪明。其实这些人对自己的能力心里跟明镜一样——实在不够聪明,在职场上感到力不从心。装出来的聪明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其实这些人还有得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聪明,后天会努力。
最麻烦的是另外一类人,被自己装出的聪明所蒙蔽,不知道自己不够聪明。这类人喜欢挑战,尝试能力以外的事情,最后往往弄得自己一鼻子灰。
不管“聪明人”是哪一类,你需要清楚地明白,懂得把事情藏在心里的人才是拥有大智慧的聪明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把重大的事藏在心里,而是挂在脸上,就是把自己放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么,第一个被抓出来的就是他。
第二,平时傻乎乎的人,可能深藏不露。
在职场上,或许你会遇到这样的人:平时寡言少语,开会的时候,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但他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听,但当上司提出一个很难的问题时,大家都没有对策的时候,他却站起来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刮目相看。而且说完后还说“我只是刚才听了大家的意见,才有这样的想法”。
首先,要肯定的是,这类人在职场中很少。
其次,这些人不会在乎工作是否忙碌,也不会在乎是不是要加班,他们会把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在工作上,甚至为了工作掏腰包。他们对一些事情的观点从不主动表达,即使别人请教他,也要想半天。
通常我们把这些人叫着“呆子”、“工作狂”。但他们真的是呆子真的愚蠢吗?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统治别人。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千万不要奚落他,或许哪天你就成了他的下属。
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就是因为他们懂得聆听。聆听是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正确地认识他人的重要途径。著名的推销专家科库琳向某公司一百多位业务员做辅导报告。结束后,她对公司的董事长说:“我能够从这些员工中把你公司的精英人才一一指出来,你相信吗?”随后,科库琳请出了两位先生和一位小姐。的确,他们三人是公司里业绩最出色的高级骨干。董事长感到不可思议。科库琳解释说:道理很简单,只要你在认真仔细地聆听就行了。
第三,枪打出头鸟。
在职场上,我们不可能做得像斯诺克选手一样,每一杆下去都要计算、计算再计算,那你的生存之术又是什么?很简单,不做出头鸟,你应该躲在别人身后。
在职场上,最优秀的人不易生存,最愚蠢的人也不易生存。因为最优秀的人会遭人嫉恨,被上司打压,被同类排挤。而最愚蠢的人等待他的只会是裁员。那什么样的人最易生存,且生存得很好?处于中间的?不是,因为处于中间的人升职空间不是很大,只会养家糊口,不会过上好的生活。最易生存的是躲在别人背后的聪明人。
躲在别人背后的聪明人知道每件事情都有一个成功的概率,如果失败比成功的可能性大很多,那他们就会选择放弃。成功的可能性小,失败了要承担责任,有什么理由要做呢?当然也会有人对你说“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做了,那么你就是愚蠢的人。因为你没有想他们为什么不去做。
躲在别人背后的聪明人也知道职场需要潜伏,最好的机会出现后就要出击。这也是这类人最易生存,且生存得很好的原因。
中国人人性中的一个弱点就是妒忌心,能容许比自己差的人,但不能容许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或许这话有点“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意味,但“宰相肚里能撑船”之类的人确实太少了。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抗得住所有人那些目光和奚落的打压么?如果能,你大可把自己表现得一览无余。如果不能,那最好还是不要表现得太聪明。不过,不要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不要表现得太聪明并不是要你变成永远的傻蛋,而是懂得该聪明时聪明,该内敛时内敛。
锋芒毕露往往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谁都不喜欢太有棱有角的人。
而凡事都保持一种中庸,把态度藏在心里,不挂在脸上,往往不会让人觉得你对他有威胁。也往往是这种人,才能处处吃得开。
明朝辅臣“三杨”之一的“西杨”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历经五代皇帝。他为人谦恭礼让,以正理待人,从不存有偏见,受到历代君臣的称赞。从明朝第二个皇帝惠帝起,杨士奇曾担任少傅、大学士,他在政治、经济上的待遇都已经很可观了。明仁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又改兼兵部尚书。杨士奇不肯接受,说:“臣为少傅大学士,已经过分了,尚书的职务我是不敢再接受了。”
仁宗很生气地说:“黄淮、杨荣、金幼孜皆有三个职务,而惟独你只有两个职务,人们将会怎么说呢?你不要再推辞了!”杨士奇无法,只好接受了兵部尚书的职务,但是坚决请求辞掉尚书的俸禄。
仁宗说:“你为我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年,所以我才用这官俸来酬答你,你用不着推辞了!”杨士奇说:“一个尚书的月俸有六十石粮,这些粮可养六十个军士。我受的恩宠已经过分,哪里还敢再加呢?”
蹇义说:“就辞掉学士的俸禄吧。”
杨士奇说:“要辞就辞优厚的一份,不必以此来取一个虚名。”
这样,仁宗同意了杨士奇的请求。
这年二月,仁宗又赐给杨士奇两顷田,同时受赏的还有蹇义。但是杨士奇又一次谢绝了,仁宗说:“你替朝廷做事是表里如一的,对我帮助很大,因此我心中难以忘怀,你上次辞掉俸禄,现在又辞去赏田,我不明白你为何如此固执呢?”
杨士奇说:“我起自寒微,现在受到这种恩遇已属过分,一个人哪能不知足呢?我只希望再凑合多活些日子,为您再效劳几年,然后就太太平平回家乡,这就是对我的最大恩赐了。”
仁宗非常感动,事后对蹇义说:“士奇真是太廉洁了,倘使当官的都能如此,世上难道还有赃吏吗?”
杨士奇能够主动让出自己丰厚的俸禄,这在历朝历代的官员中是非常少见的。但杨士奇真是傻子吗?当然不是,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因为他不为眼前经济利益所诱,主动让利,才使得皇帝把他当成心腹,认为他非常可靠。这也是他能够在明争暗斗的朝野之中安然度过五朝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杨士奇是古代一个非常懂“行”的潜伏者。
无为,却大有可为,这才是一个聪明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