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许多事情似乎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们也会冒险拼搏一下,为自己挖掘生存的希望。
这里有一个放牛娃绝处逢生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要扼守住最后的希望,并去作最后的拼搏和冒险。这样就能多给自己一次机会,说不定还会因此而获得一个崭新的人生。
一天,放牛娃上山砍柴,突然遇到老虎袭击。放牛娃吓坏了,抓起镰刀就跑。然而,前方已是悬崖!老虎却在向放牛娃逼近。为了生存,放牛娃决定和老虎一决雌雄。就在他转过身面对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时,不幸一脚踩空,向悬崖下跌去。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使放牛娃抓住了半空中的一棵小树。这样就能够生存了吗?上面是虎视眈眈、饥肠辘辘的老虎,下面是阴森恐怖的深谷,四周到处是悬崖峭壁,即使来人也无法救助。吊在悬崖中的放牛娃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后,禁不住绝望地大哭起来。
这时,他一眼瞥见对面山腰上有一个老和尚正在赶路,便高喊“救命”。
老和尚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叹息了一声,冲他喊道:“本人没有办法呀,看来,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啦!”
放牛娃一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我这副样子,怎么能救自己呢?”
老和尚说:“与其那么死揪着小树等着饿死、摔死,不如松开你的手,那毕竟还有一线希望呀!”说完,老和尚叹息着走开了。放牛娃又哭了一阵,还骂了一阵老和尚见死不救。天快要黑了,上面的老虎算是盯准了他,死活不肯离开。放牛娃又饿又累,抓小树的手也感到越来越没有力量。怎么办?放牛娃又想起了老和尚的话,仔细想想,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是啊,这么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松开手落下去,也许仍然是死路一条,但也许就会获得生存的可能。既然怎么都是个死,不如冒险试一试。于是,放牛娃停止了哭喊,他艰难地扭过头,选择跳跃的方向。他发现万丈深渊下似乎有一小块绿色,会是草地吗?如果是草地就好了,也许跳下去后不会摔死。他告诉自己:“怕是没有用的,只有冒险试一试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他咬紧牙关,在双脚用力蹬向绝壁的一刹那松开了紧握小树的手。身体飞快地向下坠落,耳边有风声在呼呼作响,他很害怕,但他又告诉自己决不能闭上眼睛,必须瞪大眼睛选择落脚的地点。奇迹出现了——他落在了深谷中唯一的一小块绿地上!后来,放牛娃被乡亲们背回家养伤。很快,他又重新站立起来!
放牛娃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绝处也能逢生。只要你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就有可能获得重生的机会。不要轻易地就对生活绝望,你自己就能够拯救自己。怀有勇敢的拼搏精神,不对命运服输,不承认世界上有绝望之说,始终扼守着最后的希望,于绝望之处挖掘出希望来,这也许就是许多人做事成功的秘诀吧!
凭自己的力量前行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爬起来的时候,才会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
美国石油家族的老洛克菲勒,有一次带他的小孙子爬梯子玩,可当小孙子爬到不高不矮(不至于摔伤)的高度时,他原本扶着孙子的双手立即松开了,于是小孙子就滚了下来。这不是洛克菲勒的失手,更不是他在恶作剧,而是要小孙子的幼小心灵感受到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就是连亲爷爷的帮助有时也是靠不住的。
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须靠自己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这是当代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基础,也是形成自身“生存支援系统”的基石,因为缺乏独立自主个性和自立能力的人,连自己都管不了,还能谈发展成功吗?即使你的家庭环境所提供的“先赋地位”是高于常人,你也必得先降到凡尘大地,从头爬起,以平生之力练就自立自行的能力。因为不管怎样,你终将独自步入社会,参与竞争,你会遭遇到远比学习生活要复杂得多的生存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或面对你无法预料的难题与处境。你不可能随时动用你的“生存支援系统”,而是必须得靠顽强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难,坚持前进!
因此,我们要做生活的主角,要做生活的编导,而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生活的观众。
善于驾驭自我命运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在生活道路上,必须善于作出抉择,不要总是让别人推着走,不要总是听凭他人摆布,而要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调控自己的情感,做自我的主宰,做命运的主人。
要驾驭命运,从近处说,要自主地选择学校,选择书本,选择朋友,选择服饰。从远处看,则要不被种种因素制约,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事业、爱情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的一切成功,一切造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你应该掌握前进的方向,把握住目标,让目标似灯塔在高远处闪光;你得独立思考,独抒己见。你得有自己的主见,懂得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你不应相信有什么救世主,不该信奉什么神仙和皇帝,你的品格、你的作为,就是你自己的产物。
的确,人若失去自己,是天下最大的不幸;而失去自主,则是人生最大的陷阱。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应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特有的色彩。相信自己创造自己,永远比证明自己重要得多。你无疑要在骚动的、多变的世界面前,打出自己的牌,勇敢地亮出你自己。你应该果断地、毫无顾忌地向世人宣告并展示你的能力、你的风采、你的气度、你的才智。
自主的人,能傲立于世,能力压群雄,能开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学会控制自己,规范自己的情感,善于布局好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对待求学、择业、择友,这是成功的要义。
克服独立自主中的障碍
墨守成规、自我平衡以及维持现状的做法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这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劣习。
具备了独立自主的习惯,练就了一身挑战危机的本领,赢得了顶住压力的超强心理素质,就该是寻找机会、看准机会采取行动的时候了。然而,在这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上,才是真正充满了障碍。如何一步步越过这些障碍直接关系着行动的成败。
障碍之一:墨守成规
墨守成规、自我平衡以及维持现状的做法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思维都一刻不停地在变化,这些变化要求你的行为规则也要不断变化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人们为什么要死死地去追求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稳定呢?人们为什么不敢采取相应的行动去对付这些变化呢?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心理。要克服这种心理,就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你生活的外部世界是不会依赖你的主观愿望的,你必须调整自己去适应它,而不是消极地应付这些变化。
障碍二:依赖别人
许多人都有一个天真的想法,认为除他之外,别人也会关心他的事情。可事实压根就不是这样。就像你绝对不会为别人的事情急得如坐针毡一样,别人照样会把你的事情撂在一边,去陪爱人吃饭或者去看足球比赛之类的活动。
你永远要记住这句话:谁也不会像你那样去关心你的事情。承认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最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你还要牢牢记住:越是迫切的事,你越是不能指望别人,而是应该亲自去行动。消极的等待只能让你坐失良机,痛失好局。
障碍之三:难以取舍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有人苦苦找不到机会,而另一些人却被机会所包围。被机会包围的人往往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正所谓“熊掌和鱼翅,均我所欲也”,可也真犯难。
有一句俗话:“吃掉一头大象的唯一方法是一次只吃一口。”想事事都做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有所取舍。
障碍之四:期待明天
要记住一条,明天会更好是建立在今天努力的基础上的,其实如果今天不努力,明天也许会更糟。永远要相信,好事不会天天来。因此,尽可能的抓住今天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千万不要自欺欺人,染上“新年决心综合征”,说些“我将从来年的第一天起……”或者什么“下个月我就开始行动”之类的话。
开始提高效率的最佳时机是今天。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昨天是一张作废了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而今却是一张货真价实的钞票。我们要培养把实施行动放在今天的良好习惯。
障碍之五:陷入逆境
逆境是行动中的一大障碍,因为一个人如果采取了行动——有时甚至还不止一次,但总是无功而返,甚至遭受巨大的打击,于是便会对前途丧失信心,不想再继续做下去。
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必须认清逆境的本质。因为逆境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你在某一时刻是多么一帆风顺,但幸运之神不会一直伴着你,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坠入逆境。
坚韧不拔是克服逆境的重要品质,它同时要求知识和智慧的辅助。它还要求你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逆境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你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对待逆境。这种开放的心态会使你产生一种有选择性的思维方式,无论身处多大的逆境,都能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障碍之六:力不从心
人们经常忘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往往不需要去做好每一件事,只需要集中精力做我们最擅长的工作,其他事情让别人去做。
要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自治自立的成功人生,我们并不是要成为多面手,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多么有才。假如你要想处处向人显示才能,那么你肯定会力不从心。
障碍之七: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人说一般人和专家的区别在于:一般人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专家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实这刚好说反了,一般人才把简单的问题给复杂化了。有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让人们在简单方法和复杂方法之间选一种方法解答,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选了复杂的方法。这表明了一种心态,人们更想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能力。
我们一定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选择最为简单的方法去做。这可以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
障碍之八:认不清形势
在信息和知识急剧爆炸的今天,对于未来的预测和形势的估计至关重要。知识经济时代对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并跟上形势的变化。逃避新知识只能让机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信息不灵只能自甘被动。当然,我们并不是让大家把手头的一切都放下,去学习新知识和搜集信息,而是在做事之余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能够成功的绕过这八个障碍的人,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成功人生的行动标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行动可以无所顾忌了,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们的前进,我们必须协调好它们的关系,否则很有可能出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尴尬局面。
养成独立习惯的步骤
无论你现在的独立程度如何,只要你能按照下面这几个步骤去做,你的独立自主能力都肯定会有所提高。
第一步: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限制有些限制天生没法改变,比如身受重伤,非要长途行军,对待这种情况,明智的办法是去发展自己不受限制的大脑,照样可以取得极其了不起的成绩。海伦?凯勒就是一典型的例子,如果硬是要失明的她去练习射击,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那结果只能不断摧残她的自信。
但是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的限制是人为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画地为牢”,历史上许多个伟大的发明创造在开始的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一位叫莱特的主教去一所天主教大学讲学,和该大学校长一起进餐的席间,莱特主教认为基督耶稣很快会再度降临,原因是一切事情的本质都已经很清楚了,一切的发明创造也都已经完成。但是校长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未来5年中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明创造出现,他举例说,人类会在天空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