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个世纪中,蒙古帝国以蒙古大汗为中心,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立伊利汗国;形成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忽必烈建元--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忽必烈,为成吉思汗之孙,蒙古族,名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讳名呼必赉,元朝的创始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语尊称薛禅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1260年--1294年在位。
忽必烈的大汗之位,来的并不顺利,可以说是从他弟弟那里抢来的。蒙哥汗去世了,遗留下三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蒙古帝国的大汗。旭烈兀自1256年成为波斯汗后,由于远离蒙古,而没有要求继承大汗位。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作为幼子,已经成为蒙古本土上的统治者,并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扎营。作为蒙古地区的统治者,他准备在蒙古召开库里勒台,以确保他被举为大汗。而忽必烈抢在他之前行动,他在中原的开平上都府(位于今察哈尔和热河之间的多伦诺尔附近)建大本营,1260年6月4日,他在此被他的党羽,即他的军队,拥立为大汗。当时他44岁。
按成吉思汗的法律,这次仓卒的选举是非正式的,也没有得到所有部落的同意。支持忽必烈的人和支持阿里不哥的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1264年,忽必烈取胜,他囚禁了阿里不哥,一直到阿里不哥去世。
在掌握了大权之后,忽必烈开始按照他的想法构建国家。他任用汉人为官,同时也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家族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一方面以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可严密对汉人的防范。此外,又在各级政权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权,使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中统五年八月,忽必烈又改元为至元。经过从中统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损益,新王朝的各种制度大体上确立下来。至元八年(1271),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次年,确定以大都为首都。中央集权政治的重新确立,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如立司农司、垦荒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等。但是,这个政权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后旧制。同时,忽必烈又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趣味链接:看人下菜碟
忽必烈有个厨师,韩氏,菜做的好,而且经常根据主人的喜好给菜起名字。她给一道菜起名叫喇嘛肉,因为他知道忽必烈痛恨一个喇嘛,结果忽必烈听的这个名字后很高兴。不过她也有失误的时候,她给一道菜起名叫虎皮豆腐,结果一位皇后的祖父就叫虎皮朵儿,皇后很不高兴,叫忽必烈剁了她的手。人们便把韩氏这种投机取巧对人不能一视同仁的做法叫“看人下菜碟”。
多行不义的阿合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例子
阿合马,回回人。在元朝前期,阿合马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从元太宗窝阔台开始,元王朝的财政主要就是依靠“色目人”来主持的。阿合马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为元世祖设计了种种搜刮民财的方案,例如清理户口、垄断专利、滥发钞票等,引起了汉宫和汉民的强烈反对,最后被杀。
阿合马开始是一个商人,后来投靠了陈那颜,陈那颜的女儿察必当了皇后之后,阿合马也跟着进了皇宫,当起了侍从。阿合马油头滑脑,善于阿谀奉承,他摸透了忽必烈的心思,不断的讨好忽必烈,深得忽必烈的喜爱。
忽必烈任命他管理国家钱财。他做了很多伤害百姓利益的事。阿合马上奏请求任将已经清查到的三千户没有户籍的百姓,抓去炼铁,以加强炼铁行业,每年上缴铁一百另三万七千斤,用这些铁铸锻农具二十万件,换成粮食上缴给公家的一共有四万石。阿合马上奏说:“太原的百姓熬煮私盐,越境到处贩卖。各地百姓贪图他们的盐价钱便宜,争相购买食用,解州的官盐因此而卖不出去,每年上缴的盐税银子只有七千五百两。请朝廷从今年开始增加太原的盐税银子五千两,不论和尚、道士、军士、匠人等各户、都要分摊缴纳盐税,民间通用私盐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方便。”这一年秋天十一月,裁撤领中书左右部,合并到中书省,越级任命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进官阶为荣禄大夫。后来,设立制国用使司,阿合马又以平章政事的身份兼任制国用使司的事务。过些时候,制国用使司上奏:“把东京每年纳税所得的质地稀疏恶劣不能使用的布,就在当地用来买羊。真定、顺天的金银不合规格的,应当重新冶铸。别怯赤山生产石绒,把它织成布,用火不能烧着,请求派遣官员加以开采。”又上奏说:“国家的费用支出名目多数量大,今年从皇上回京以后,已经支出了纸币四十万锭,恐怕明年会不够开支,应当酌量节约使用。”制国用使司又上奏说:“桓州峪所开采的银矿,已经有十六万斤,每一百斤可以得到银三两、锡二十五斤。采矿所需要的支出,可以出售锡来支付。”元世祖全都同意了阿合马的请求。
但是,百姓恨死了阿合马,山东一个叫王著的人,用锤子锤死了他。人人拍手称快。阿合马死后,元世祖才了解到他的罪行,于是抄了他的家。
趣味链接:阿合马弄鬼
阿合马死后,他的小妾中有一个叫引住的,查抄她的物品,在柜子里得到两张熟的人皮,两只耳朵都保存完好,有人专门掌握这个柜子的钥匙,讯问他们也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人的人皮,只说:“诅咒的时候,把神座放在这上边,应验很快。”又用两幅绢,画上穿戴盔甲的骑兵好几层,包围守在一座有帷幕的殿前,兵士都拉开了弓弦挺着刃向里边,好像在向里进攻那样。
楚有才,晋实用之--才华横溢的楚国人
楚有才,晋实用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楚国出才子,但是使用他们的是晋国。
这句话最早的说法是: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声子的人,因国内有乱,投奔晋国。一次,他回到楚国,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国情。声子回答:“晋国卿一级干部水平不行,可是他们的大夫一级,全是可以做卿的人才。这就如同晋国上等的木材、皮革一样,全是从楚国弄去的,这些人才本是楚国的。虽然楚国有好的材质,但是,全给人家晋国用了。”
这句话还有另一个版本: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幅对联就挂在岳麓书院的正门。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侧,紧邻湘江,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迨及晚清【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至今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历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见的“千年学府”。书院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那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楹联撰于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
楚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最著名的当属《离骚》的作者屈原。屈原出生于贵族。在他生活的年代,楚国已经有了700多年的历史,正经历着从盛到衰的过程。屈原从小就怀着振兴楚国的远大志向。他博学多才,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馆教育,饱览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诗书。青年时代走出三峡,步入楚宫,曾做过兰台宫文学侍臣。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对时代风云变化了如指掌,擅长口才,很快成为楚国政坛引人注目的人物。无奈当权者昏庸,重用奸臣,最终楚被秦所灭,屈原投河。
趣味链接:荆人循表
楚国和宋国作战。楚国打算偷渡过河,袭击宋国。于是派人到河岸边,在可以渡过的浅水的地方作了标记。之后,河突然涨水,可是楚国军队依然按计划行事,在深夜里按着标记,徒步过河。河水又急又深,淹死了一千多人。士兵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吐蕃归附--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证明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蕃,为古代藏族自称。吐蕃,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6世纪时,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7世纪初,囊日论赞之子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苏毗(今西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羊同(今西藏北部)诸部,将首邑迁至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虽然按照藏族历史的传统,松赞干布是第33任吐蕃国王,但是在松赞干布之前,因为非常落后,各地之间联系也不紧密,吐蕃算不上一个国家。松赞干布上台后,吐蕃王朝适应奴隶社会的需要,制定了法律及职官、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创制文字,与唐朝及天竺(今印度)、尼婆罗(今尼泊尔)广泛交往,引入封建文化,佛教也于此时正式传入吐蕃。
在公元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藏族地区先归附大蒙古国,后来纳入元朝的版图,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期间,藏传佛教的一支:萨斯迦派成了藏族地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宗教势力。萨斯迦派的著名宗教领袖八思巴为元朝的首任帝师,他主张吐蕃是元朝的一部分,因而很受元朝统治者的赏识。
公元1252年,已经是萨斯迦教主的八思巴第一次见到了忽必烈,当时忽必烈驻军在六盘山,忽必烈非常热情的接见了八思巴。八思巴向那里的人们传授喜金刚四种密法灌顶,忽必烈非常欣赏八思巴的才华,让他跟随在自己的身边。
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争夺大汗职位,两派人马大打出手,忽必烈最后取得了胜利。受到忽必烈庇护的萨斯迦派在元代最终取得了藏传佛教各派中独一无二的尊崇地位。
公元1260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通过这一事任命,一方面正式确立了八思巴宗教领袖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西藏已经完全被元朝所统治,成为中央王朝的一部分。从元朝开始,西藏已经并入了中国版图。
公元1280年,八思巴去世,终年四十六岁。这对整个藏传佛教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趣味链接:哈达
哈达是蒙古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