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总是偷偷来袭
“今天老打喷嚏,鼻涕直流,还有点发烧,感觉整个人都没力气……”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感冒了。
同理,假如症状是“从昨天开始就一直拉肚子”,那么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是“吃坏肚子了”。
但换作是抑郁症,情况就不同了。
抑郁症是情感障碍性疾病的一种,虽然它是一种明确存在的疾病(精神疾病),但在患病初期,很多人通常都没有患病意识(不认为自己患病)。因为他们大多不会意识到,“我好像快得抑郁症了,情况不妙”。
比如,情绪低落的时候。
在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而受到上司严厉批评的时候。
作为团队领袖,接连几天不分昼夜地工作,新项目却未能顺利进行的时候。
被女友(或男友)甩了的时候。
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任谁都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郁郁不振。所以即使产生抑郁情绪,人们也不会觉得反常。7~10天后,情绪自然而然就会复原。
然而,这当中也有些人一直摆脱不了抑郁的状态。并且当事人只是感觉到“这次比以往更久啊,不过偶尔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不用管它,反正过两天就没事了”。
事实上,这种状态才是最应该引起人们警惕的。因为此时的你很可能即将跨入抑郁症的大门……
没错,你也许已经由一般的情绪低落进一步发展成为抑郁症了。
即便你一心认为“现在还不要紧”“我没事”,可是你的努力振奋反而会使你的神经更加紧绷,最终演变为促发抑郁症的催化剂。
抑郁症可怕的真正原因
抑郁症患病初期,病人大多没有患病意识,所以他们也就意识不到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抑郁了,也不清楚病魔何时会来袭。
但是,一旦真正罹患抑郁症,问题就严重了。
没错,不管你是成功签下了可以使你一蹶不振的业绩大翻身的重量级合约,因而被上司夸得天花乱坠,还是邂逅了比前男友(或前女友)更出色的异性,并且一举赢得了对方的好感……你都很难摆脱它。
年轻人把情绪低落时向着积极方向转换心情叫作“振作精神”,而抑郁症患者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无论如何都“振作”不起来。即便得到别人的鼓励也同样会心沉谷底,不管怎么做都无济于事,缺乏动力……
换句话说,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情绪高涨了,心情就会随之愉快起来,即使原本怀着消沉的情绪,也会通过“最短的归途”立刻恢复正常。可是一旦罹患抑郁症,就没那么容易了。抑郁症又被人称作“心灵的感冒”,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能够获得治愈的。事实上,经过治疗而康复的也的确大有人在。然而想要复原少说也要2~3个月,较长的则需要花3~5年时间,真算得上是“踏平坎坷成大道”了。
这么一来,罹患抑郁症自然也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障碍。
工作热情不足,行动能力低下,缺乏干劲,想取得成果难上加难,结果不得不停职休养甚至辞职。
二三十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如果此时中招,就只能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抑郁症的治疗上,难免会产生诸如“我落后于人了”“今后想要成功发迹怕是更难了”之类的想法,更有甚者,开始认为自己必须重新规划人生蓝图了。
当然,我们的人生不会因此而“完蛋”,有很多患者虽然饱受抑郁症的折磨,但还是积极地接受治疗,并且认真地看待辛苦对抗病魔的那段经历,康复后比患病前更加积极向上地生活。但是最理想的做法还是防患于未然,这样就用不着经历那种痛苦了。
换言之,本书强烈提倡的就是在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时,想方设法防止症状加重,从而远离抑郁症的生活方式。
得抑郁症后的情绪变化
那么,得抑郁症后会出现哪些具体的症状呢?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患抑郁症后的心情变化情况。
请阅读以下各项。如果情况相符,就在“□”中打钩。
□ 持续精神不振的状态
具体包括情绪低落、忧郁愁闷、心情沉重、郁郁寡欢等精神状态。
当发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时,任谁都会产生上述心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低落的情绪通常会逐渐消失,一旦有好事发生,心情就能恢复。
然而得了抑郁症后,尽管不愉快的事早已随风而逝,情绪低落的状态却依然每天持续,即使有好事发生,患者也不会往心里去,怎么样都无法恢复到健康的心态。
此外,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即使没有发生明显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他们也会无缘无故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而且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 悲伤、寂寞的心情延绵不绝
思及亡故的爱犬,就会陷入极度的悲伤之中。
想起已经分手的恋人,就会感到徒劳而空虚。
母亲去世后,孤寂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我们每一个人在回想起过去发生的伤心事时,都会产生这类负面的情绪。不过,时间会帮助我们治愈悲伤。
然而,罹患抑郁症或是有抑郁倾向的人,无论事情过去多久,都会一直沉浸在哀痛、寂寞、伤心欲绝的心情当中。
即使没有回忆起过往的悲伤或者未曾有过特别悲伤的经历,一旦罹患抑郁症,患者也会整日整夜陷入悲伤、寂寞的心情旋涡,无法自拔。
□ 为将来(未来)的事感到烦恼、不安
无论是谁,如果一味地担心今后的事,都会感到不安。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努力将意识集中到“此刻、当前这个瞬间该做的事情”上。换句话说,也就是把注意力从今后的事转移到现在的事上来。
但是,罹患抑郁症后,患者就无法随心所欲地实现这种心情转换,会开始反复思考诸如“今后是不是就不会这么顺利了”“照这样下去,是不是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在我身上”之类的问题,常常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安,渐渐地对将来、未来不再抱任何幻想和希望,心里充满无尽的不安。
□ 早晨情绪恶劣
健康的人早上起床时会神清气爽,经过白天的活动,到了夜晚身心则会因为一天的疲劳而变得迟钝,这是由于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的作用。所以早晨是一天中人们最有精神的时候。
然而一旦罹患抑郁症,早上就会身体无力,情绪低落,几乎起不了床,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好不容易挨到傍晚,心情才会轻松一些,身体也才会稍微舒缓一些。
因此,有位精神科医生在诊断患者是否患抑郁症时,会向患者提问:“阅读早报是否像平常一样容易?还记得早报内容吗?”“还记得早上看的电视节目的内容吗?”并把患者的回答作为判断标准之一。
你的情况如何?每天早上,你是否会兴致勃勃地观看早间新闻、阅读早报呢?
□ 无缘无故地心慌焦躁、坐立不安
“今天必须把这篇报告赶出来,可是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结果一点进展都没有。”
这种时候,想必无论是谁都会心慌焦躁、坐立不安吧。不过,只要把报告写完,这些情绪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罹患抑郁症后,有时即便没有明确的理由,也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心慌焦躁、坐立不安的情绪。
□ 开始思考死亡、自杀之类的话题
“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干脆还是从这个人世间消失算了。”
“我死了以后,身边的人会怎么样呢?我老是给别人添麻烦,我不在了是不是反而会让身边的人更轻松呢?”
“到底哪种死法最容易?”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也就意味着你已经具备了抑郁症的重要症状之一了。若这种心理状态持续下去,患者选择自杀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 没有思路、想不出好点子、无法集中注意力
“策划书的编写刻不容缓,可是我完全没有思路,不仅想不出好点子来,还无法集中注意力。”
“以前轻轻松松就能做出来的材料,现在多花几倍时间也做不出来,工作也难以有进展。”
类似这些思考能力、注意力下降的情况也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这种精神状态不仅会严重影响那些对创造性思维和思考能力有高度要求的工作,对其他任何一种工作都会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必须多加注意。
□ 犹豫不决
以前轻而易举就能作出判断的事,比如当你的上司问你“方案A的策划书和方案B的策划书,你觉得哪个更出色?”“这个工作,你做得来吗?行还是不行?”现在你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犹豫不决,无法作出判断。这也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当抑郁症病情加重时,有些人甚至连该不该停职休养都无法自己作出决定或判断,还常常询问他人的意见,请求他人帮自己作决定。
对于需要当即作出判断或决定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所有需要作出某种判断的业务人员来说,这种症状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严重的阻碍。
□ 对事物缺乏兴趣
患上抑郁症后,人们面对过去感到乐趣无穷的事,也会觉得无聊透顶。那是因为患上抑郁症后,人们会对事物失去兴趣,常常会陷入诸如“我以前非常喜欢旅游,现在却一点儿都不想出去游玩”“过去我很喜欢摇滚乐,现在却听都不想听”之类的心灰意懒状态。
不仅如此,当患者看到有趣的东西时,也丝毫不会觉得开心。不管是看搞笑的电视节目、翻阅自己喜爱的漫画,还是和好朋友见面、聊天,都不会觉得有趣,反而会产生一种“什么都没意思”的念头。
□ 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嫌麻烦
什么都不想做,做什么都嫌麻烦,就连和人说句话、活动一下身体都觉得很痛苦,有时还会像瘫痪了一样宅在家里,这也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所以,有些患者的房间乱得一塌糊涂,穿着打扮也不修边幅。
前些天,有位20多岁的单身年轻女性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看到她用手指草草梳理的头发、粗糙的妆容,外加好像刚刚从被窝里钻出来似的一身运动装,我立刻就诊断她为抑郁症患者,她告诉我说,她原本很热爱时尚的打扮,但现在连化个妆都嫌麻烦了。
得抑郁症后的思维变化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罹患抑郁症后,会产生哪些想法。
当然,即使思维特点相符,我们也不能断定自己必然是患了抑郁症。但是如果以前没有此类想法,而现在却明显有了如下的思维特征,那么出现这种变化的人最好多加注意,以防真的患上抑郁症。一个人的思维会通过他的语言表现来,本人自不必说,就连周围的人也很容易作出对照和判断。
我来介绍一下其中最主要的几点思维变化,请大家参照前面的做法,一边阅读以下各项,一边在相符的项目前打钩。
□ 认为错在自己
得抑郁症后,患者常常会自责。出现任何问题后都容易责怪自己,认为错在自己。
“这个项目没能顺利进行,责任在我。”
“我给同事们添了麻烦,拖了大家的后腿。”
“让对方不好受,都是我的错。”
有时,患者甚至会光凭想象和胡乱猜测就给自己定罪,毫无理由地认定“大家肯定都觉得我是个大麻烦”。
□ 自我评价偏低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自卑感,而得了抑郁症后,自卑感会进一步发酵,以致给自己极端低下的自我评价。
“我这个人做什么都不行。”
“那个人有那么多优点,相比之下,我的缺点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他做这件事就能成功,而我绝对不行。”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原本能顺利完成的事也做不好了。
□ 认为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好结果
“如果事情无法顺利进行该怎么办才好”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担心的问题。然而一旦罹患抑郁症,患者就不能积极地看待事物。很多患者会越过思考“该怎么办才好”,直接选择放弃,或消极地断言“反正我来做总归会失败的”。
即便成功了,他们也会认为“这是侥幸、碰巧运气好而已”。只肯从悲观的角度看待事情,觉得“自己反正是没什么能力的”,心情因此变得越来越抑郁。
□ 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觉得一切皆是不幸
把车停在车站前,回来时发现被贴上了“禁止停放”的警告字条。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在当时会觉得很倒霉,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就会觉得“只是警告而已,又没有要求交罚金”,于是便会若无其事地回家去。可是,抑郁症患者就不同了。
他们会想:“以后该怎么办呢?不能再开车了。”“我这个人不管做什么都会这样,我的人生总是这样。说到底,我就从来没遇到过一件好事。”像这样,只不过发生了一点小事,却对它进行夸大解释,认为“自己的人生是由一个接一个的不幸构成的”。
因此,当这些人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被上司单独请出去指正和批评时,他们会有怎样糟糕的想法也就不难想象了。
得抑郁症后的身体变化
那么,得抑郁症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也来看一下最主要的几点症状。
□ 失眠
可以分为“躺下后很难睡着”(入睡困难)、“睡到一半醒来,很难再入睡”(中途睡醒)、“早晨未到预定起床时间就已经醒来”(过早醒来)等几种基本模式,其症状因人而异,其中过早醒来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早于设定好的闹铃时间一个小时以上就醒来,并且无法再入睡的状态一直持续,你就要当心了。此外还有人向我倾述说睡是睡着了,可是却没有熟睡的感觉。
还有人会出现与此相反的症状,就是睡眠过多。不过,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 食欲和性欲低下、体重下降
很多人得抑郁症后会失去食欲,几乎很少进食,导致体重下降。他们向我倾诉说“不太想吃饭”“不怎么觉得饭菜好吃”。性欲方面也有相同的倾向,很多患者表示他们性欲下降了。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能欲望,抑郁症会使人的这两种本能欲望下降。
当然,也有少数人的症状是暴饮暴食,体重增加。
□ 出现在身体上的其他症状
抑郁症的具体症状因人而异,除前面讲过的几种症状外,比较常见的还有头痛、头晕目眩、脖子酸痛、肩膀僵硬酸痛、腰痛、耳鸣、呼吸困难、胸闷、手脚麻痹、身体乏力、恶心、胃痛、容易便秘等症状。
怎么样?大家身上是否出现过与上述项目相符的症状?
我们不能因为有多个项目相符就草率地认定自己已经罹患抑郁症,不过要是已经有个别症状能够对号入座,就需要多加注意了。
如果疏忽大意、不加重视的话,也许不知不觉当中,你就会成了抑郁症患者,等到那时你就后悔莫及了。预防抑郁症,最好在发现萌芽时就采取措施。
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2009年,日本厚生劳动省【1】的调查显示,日本罹患抑郁症(包括躁郁症)后前往医疗机构接受诊疗的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是10年前的两倍多。
在过去,“抑郁症”是极为罕见的一个词,而如今它已经成为人类众多的常见病之一了。
抑郁症还是人人皆有可能罹患的一种疾病,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我一向很健康,所以无所谓”“情绪低落时睡一觉就能忘记,所以不要紧”“意志消沉时我也能振作起来,所以没关系”而疏忽大意。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的疾病,不过有一类性格的人相对更容易得抑郁症。那么,哪种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呢?
关于这一点,我也设置了一系列核对项目,请在相符的项目前打钩。
□ 做某件事一旦开始做就要做到底。
□ 当与他人意见相左时,认为自己最好让步。
□ 认为首先应该扎扎实实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 认为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不管多么困难也要竭尽全力去完成。
□ 认为自己对待工作态度认真。
□ 认为绝对不能在工作上给别人添麻烦。
□ 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正义感。
□ 认为自己能察言观色、为他人着想。
□ 即使是自己不愿做的工作,一旦受到委托也难以拒绝。
□ 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结果如何?有和你情况相符的项目吗?
别担心,即便有多个项目相符,也不代表你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高。不过,还是要当心。打了多个钩的人的性格大多可以用“工作热心、一丝不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踏实、善于察言观色、做人有良心”等关键词来形容,这种性格的人在社会上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类人的精神压力也比较大。
如果你在刚才的核对表中打了很多钩,就请实践后面几章所讲的内容,努力营造远离抑郁的生活吧。
这种时候容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何时袭来不得而知,并且患病就是一瞬间的事。有一些人是症状逐渐加重,精神逐渐消沉,最终患病的,但多数人则如紧绷的琴弦突然“嘎嘣”一声断裂般地,一下子没了精神,直接成为抑郁症患者。
“上个月见到他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突然跟换了个人似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真是太突然了,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就发现身体乏力、精神萎靡,不想动弹。”
所以,抑郁症来袭可能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这就是它的一个可怕之处。一旦患上抑郁症,就不只是情绪低落之类的小儿科症状了。毕竟是一种疾病,如果不耐心地接受医疗治理和心理咨询,是无法恢复的,这是它的另一个可怕之处。
那么,人们会在什么时候得抑郁症?其导火索是什么?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最容易得抑郁症?只要我们了解发病的直接原因,就能在自己处于病发高危环境时提高警惕,从而更好地预防抑郁症。
致病的直接原因有以下8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情况。
第一,“生离”和“死别”。
“与相依为命20多年的另一半阴阳两隔”“和交往了3年多的恋人分手”“视为家庭成员的爱犬亡故”等。
各种离别对人造成的精神打击有多沉重,相信大家都有深刻的体会。有学者就精神压力的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给人一生带来最大精神创伤的事就是“配偶离世”。
第二,人际关系的烦恼。
“和上司相处得不顺利”“和同事间的关系僵硬”“和下属无法顺利沟通”“无法融入集体”等。
这些情况足以导致精神紧张状态加剧。
第三,工作调动(降职)、晋级、降级、改行等原因造成工作内容和责任发生变化。
“工作调动(降职)后,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升职当了科长后,不得不担负起管理职务”“上司的评价降低,被迫从事无足轻重的工作”“换到新的岗位后,不得不从事自己不擅长的销售工作”等。
面临这些情况时,人们会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有时甚至会精神萎靡、失去干劲,所以要提高警惕。
第四,失去工作。
退休、被解雇、公司倒闭等都会使人失去工作,原因各不相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失业人员都会“无事可干”“失去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
“公司倒闭之后,我为了养家糊口拼命找工作,好不容易实现了再就业,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结果却得了抑郁症……”
这是一位40多岁男性的真实经历。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正在承受的巨大压力,一味地努力,以致有一天终于被这些精神压力给压垮了。
第五,孩子脱离父母独立,造成母亲们的情绪发生变化。
母亲们虽然常常抱怨照顾孩子太费事,却还是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一切。然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母亲需要处理的麻烦越来越少,能为孩子做的事也相应减少。等孩子上了大学,就算是真正地长大成人了。这时候,孩子们开始彻底远离母亲。
此时,母亲们所深刻感受到的寂寞感和空虚感也有可能成为罹患抑郁症的诱因。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空巢症候群”,一般会在孩子高考结束、开始独自生活、正式步入社会等几个阶段爆发出来。
第六,搬家等原因造成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很多人也许会对这个原因觉得惊讶,但是罹患“搬家抑郁症”的人确实屡见不鲜。搬家是一项大工程,人们在搬家前后,往往身心都会处于极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之中。他们不仅需要适应新家,还得重新构筑邻里关系,此外,还有离开早已习惯的家、脱离原来的邻里关系以及周围环境后随之而来的孤寂感。这些因素足以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成为诱发抑郁症的催化剂。
第七,持续遭受由工作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的折磨。
例如,工作难度大而使得情绪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或者工作量过于集中以致连续几个月都异常忙碌,或是每个月加班、假日出勤等额外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除此之外,还有因放心不下工作的事而频繁失眠等状况。遇到这类情形,即使本人丝毫没有察觉,事实上也已经处于抑郁症病发的高危状态了。
第八,也是最后一点,主要发生在经历了伴随着重大精神打击的事情后。
发生于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历过大地震,人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有人感到极度不安,也有人经受了巨大的悲伤,然而他们却连消沉沮丧的时间都没有。为了确保自己及周围人的安全,为了帮助有困难的人,为了重振家园,他们不得不不断激励自己,强撑起疲累的心投入救灾活动。
并非所有经历这次灾难的人都会患上抑郁症。人们在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时通常无暇消沉,但是当情况稳定下来好不容易能够松一口气时,却往往最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因此必须提高警惕。
抑郁症可以防患于未然
前面对容易得抑郁症的几种状态进行了阐述,其中每种情况都与精神压力过大有着很大的关系。
没错,之前讲过的容易得抑郁症的几种性格的人,在遭遇离别的悲伤、人际关系的烦恼或是工作内容和责任的变化后,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或者精神压力过大,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我们发现,努力工作的人大多有着容易得抑郁症的性格。并且,导致抑郁症病发的导火索往往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难免会多次经历的事。因此,不能小看抑郁症,一心认定“我不要紧”“我不会有事”,小心谨慎才是上策。
假如你现在工作强度特别大,或者正在为人际关系费神,又或者正为了使公司的项目获得成功而不敢有丝毫松懈,那么请务必要当心了。
即使你没有察觉,说不定在不知不觉当中,各种导致精神紧张的因素正在一点一点地向你施加压力。因为当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时,反而更会产生抵抗精神压力的力量,此时的精神状态往往是健康的。所以“精神紧张状态=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观点并不正确。
但是等到精神压力超过极限,紧绷的“神经之弦”突然断裂时,就为时已晚了。这时候想要完全康复,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能关注自己是否正置身于精神压力巨大的环境当中。
读了上面所叙述的几点后,很多读者会提出以下反驳:
“我也想放松、想休息,不想为人际关系所困扰。但就是因为没办法做到,我才会这么痛苦啊。”
我得承认,你们的这种想法或许是正确的。责任感强、多为他人考虑的人固然容易得抑郁症,然而工作中吊儿郎当、不把人际关系当一回事的人在工作单位里也一定是不会得到好评的。
假如你现在的性格碰巧是容易得抑郁症的性格,那么这种性格往往是会让你在公司得到好评的优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求你改变现在的性格,你肯定会产生抵触心理吧?
所以,是优点就要保持下来,但是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慢慢地做些改变,让自己不那么容易积累精神压力。只要你肯花工夫,不但性格能慢慢改变,甚至还能将精神压力减少到最低程度。
没错,只要不断地放松自己的心情,将自己的思维方式朝着不易积累精神压力的方向引导,那么获得抑郁症难以入侵的体质完全是有可能的。
其决定因素就是我即将向大家介绍的抵御抑郁症入侵的语言训练。
抑郁症剧增的原因
正如前面刚刚讲过的那样,现在因患抑郁症而住院或长期接受门诊治疗的人越来越多。据说,每15个日本人中就有1个至少在一生当中会得一次抑郁症。
那么,为什么去医疗机构接受抑郁症治疗的人会在短短的10年时间就增加了一倍以上呢?抑郁症患者剧增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这里可以举出以下3个主要原因:
社会环境的变化
第一个原因是公司这个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过去电脑尚未如此普及的时候,公司大肆宣扬:“只要能积极地引进电脑,就能更迅速、更高效、更合理地开展工作。如此一来,加班量会相应减少,休假日也会增加”,但现实并非如此。
我们的工作的确变得更迅速、更高效、更合理了,但是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人们连放松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过得异常紧张——这才是现状。
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公司削减人员导致剩下的员工负担加重。
此外,年功序列【2】制度及终身雇佣制度的瓦解致使企业员工中能力主义、成果主义观念泛滥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在过去,工薪阶层只要能认真工作、不出大纰漏,总能按部就班地升迁加薪,安然地工作到退休为止。
然而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上班族们必须每年为公司、为业绩作贡献才能生存下去。很多人对10年、20年后的未来毫无把握,每天都过得极其紧张。
在这种现状下,人们自然会心力憔悴。
人际交往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人际关系。
过去在同一个工作单位里,你总是能找到凡事愿意和你一起商量对策、相互帮助的人。例如: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最近有点忙,还没开始做。”
“那我帮你吧。”
“真的吗?那太好了。”
“你要是还遇到别的困难,我也可以帮你出出主意的。”
下班后的人际交往也颇受重视。人们常常会邀同事一起去小酒馆喝一杯。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小菜,慢慢地就会展开类似下面这样的对话。
“我最近开始打高尔夫球了,不过一直没有进步。”
“是吗?那下次我来教你打吧。”
“谢了。你可是高手啊。”
“要不这个星期天一块儿去球场练习吧?”
在过去的工作单位里,人与人之间有着远远超越单纯工作关系的深层次联系。人们之间不止是同事,更是伙伴和同志。
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私下交往还是工作上的交流都能免则免,即使遇到困难和烦恼,也不会找人商量,总是自己一个人面对。
相应的,他们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烦恼及精神紧张状态。
价值观的变化
最后一个原因是每个人价值观的变化。
就拿工作来说,过去,人们只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途径、生活的手段,所以即使遇到讨厌的上司和艰巨的工作,也不会有半句怨言,因为他们认为既然“劳动是义务”,那么忍耐就是应该的,而且人们并没有对这个看法抱有疑问。
但是这种价值观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了。他们认为,讨厌的工作和艰巨的工作即使勉强做了,也只会增加自己的精神压力。与其那样,还不如做一些值得做并且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如今人们的价值观正朝着这个方向转变。
价值观的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对理想的工作环境的看法上。
NHK(日本放送协会)放送文化研究所2008年进行的“日本人意识调查”的结果显示,1973年时人们认为“无须担心健康受损的工作环境”是最理想的,而如今“能和大家一起愉快工作的环境”才是最理想的。
现在,我们还无法给“能愉快工作的环境”下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目前能算得上理想的应该是“没有令人厌恶的上司的工作环境”和“同事间友好和睦、相互之间有着合适距离的工作环境”吧。
如此看来,现代人的职业价值观就是“希望在愉快的工作环境中做值得做的工作”。如果不能获得这样的工作条件,人们就会积累巨大的精神压力,勉强忍耐只会雪上加霜,一旦精神压力超过极限,就容易得抑郁症。
不管怎么说,很多人都意识到企业内部的抑郁症患者在不断增加。2008年日本人事劳务行政研究所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回答“近3年来公司内患心理疾病的人呈增加趋势”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达到了56%。
此外,在日本社会生产性本部【3】2008年进行的调查中,回答“心理疾病增加”的劳动工会占了7成左右。
从这些统计结果来看,你身边的同事谁都有可能突然患上抑郁症,这并不算言过其实。
当然,这个人也可能就是你自己。我这么说并不是危言耸听,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更有助于提高预防抑郁症的意识。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做到既不大意、又避免无谓的担忧。
抑郁症治疗的现状
现在,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和心理咨询两种方式。
药物疗法正在逐年进步,近年来主要使用的是抗抑郁药。但是治疗开始后一个月内康复的病例极为罕见,大多数人需要长期对抗抑郁症。
另外,还有不少人虽然接受了治疗,却因药物的副作用而痛苦不堪。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发呆、恶心、易出汗、易口渴等。
在这些副作用的影响下,人们无法迅速对事物作出判断和决定,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给工作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供职于某出版社的一位女编辑就是这样。她被心疗内科的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症后,开始服用抗抑郁药。一开始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出现这类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症状后,她发现自己校对后的稿子还会存在很多错字、漏字,甚至连封面上的作者姓名都出错了,最终,她不得不停职休养。
上面举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不少患者正因为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影响而备受折磨。
为了促使患者改善生活习惯,精神科及心疗内科的医生们有时会向患者提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起床、认真对待一日三餐等建议。不过这些事情都需要长期坚持,所以短时间内很难见效。很多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作了一些尝试却发现没有立刻奏效后,就对治疗失去了信心。
大约在5年前,某企业由于内部原因要扩大销售部门,因此将设计部的两名男职员A和B转到了销售部。由于工作内容和环境等的变化,两人都陷入了极度的情绪低潮,出现了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的状态,让家人无比担心。
然而,A很快对自己的症状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为了消除自己的精神压力,他接受了心理咨询,并开始进行放松训练与选择休养。6个月后,他完全复原了,原因就在于他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去预防抑郁症。
那么B的情况又如何呢?他虽然也精神不振,但他的症状一开始并没有A那么严重,所以他过于乐观地认为自己很快就会复原。结果到了第6个月的时候,A已经复原了,而B却患上了抑郁症。之后,B开始去医院接受治疗,先后两次停职休养各3个月,一次停职休养半年,直到3年后才真正痊愈。B是这么说的:
“从某个时候开始,我情绪低落的症状突然加重。从那以后,我就感觉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无论怎么做,我都无法改变沮丧的心情,身体乏力,几乎不能动弹,我甚至以为一辈子都只能这样了,非常难受。我再也不想遭受那种痛苦了。”
这样看来,一旦患上抑郁症,想要马上复原是极其困难的,只有经过长期的治疗才能痊愈。
更严重的是,抑郁症患者不得不将人生中的一段宝贵时间花在治疗上。据统计,抑郁症给每个患者造成的金钱损失甚至达到了600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约47万元)。
明明一直都十分努力地工作,可是在抑郁症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前,患者却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被委以重任了,搞不好还得停职休养甚至离职。如今就业那么困难,即使治愈了抑郁症,要实现再就业也是难上加难。
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的话,我们会发现,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抑郁症防患于未然。
通过减轻压力和改善性格来击退抑郁
那么,想要将抑郁症防患于未然,需要注意和留心哪些事项呢?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
“假如今年冬天恶性感冒盛行,必须设法预防感冒。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
我想大多数人会给出以下答案:
“勤洗手”“回家后立刻漱口”“外出时佩戴口罩”。
此外,为了形成不易感冒的体质,有人可能会提出“要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食物,以提高免疫力”。
也许还有人会想到“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这些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预防感冒、形成不易感冒的体质,我们会设法改善体质。同样的,在应对抑郁症时,也有一套相应的措施。
将两者进行对比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 预防感冒(病毒)→预防(减轻)精神压力
□ 改善体质→改善性格(形成抗压能力强的性格)
换句话说,正如勤洗手、勤漱口、外出戴口罩等措施能抵御感冒病毒对身体的入侵那样,只要我们能让自己处于一种不易积累精神压力的状态,就能有效预防抑郁症。
众所周知,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食物、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就能改善体质、远离感冒。同样,如果我们能对性格进行改善,形成抗压能力强的性格,也就能远离抑郁症了。
只要将以上两点铭记于心,我们就能轻松地将抑郁症防患于未然了。
话虽如此,需要做的事情一旦多了,难免会让人产生厌烦情绪,反而什么都不想做了。因此本书介绍的方法是,我们在预防抑郁症时只需要完成一件事。
那便是本书的标题——“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
那么,有哪些语言能让我们远离抑郁的精神状态呢?这些语言又为何会对抑郁症的预防有效呢?
下一章将进入本书的核心部分。
相信你在尝试之后,一定会对它们的功效感到惊讶。
注释:
【1】厚生劳动省:日本主管医疗、福利、保险和劳动等行政事务的中央行政机关。
【2】年功序列为日本的一种企业文化,以年资和职位来确定标准化的薪水,通常搭配终身雇佣的观念,鼓励员工在同一家公司累积年资到退休。——编者注
【3】日本社会生产性本部(Japan Producivity Center,JPC)是日本产业经济省直属的特别财团法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