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榕荫密布的福州、花果飘香的莆田和仙游、古韵飘逸的泉州、民风浓郁的漳州,乃至山清水秀的闽北,都与蔡襄有着密切关系。蔡襄生在仙游枫亭,长在莆田,又在漳州、福州、泉州和闽北等地做官,他最大的功绩是在泉州主持建造了闻名中外的“洛阳桥”,又将“建溪茶”中的“大龙团”改制成“小龙团”,作为贡品岁贡皇上。兴化湾的海潮汹涌澎湃,给了蔡襄刚毅顽强的浸泡;而木兰溪的涓涓细流,又给了蔡襄温柔顺和的润泽。带着一身青翠绿意和咸湿味儿进京赶考的蔡襄,竟然在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比较顺利地中了进士。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乡下人,蔡襄能够通过科考一步登天,不能不感叹那个时代科举制的奇妙。他最早的职务是漳州军事判官,没多久就被朝廷任命为西京留守推官,继而又到朝廷里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再后来做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
蔡襄为人耿直坦荡,敢说真话,直言陈表,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庆历年间,华夏大地旱灾、蝗灾、地震时有发生。蔡襄上表说灾害的到来,都是由于人事。推究之所以产生灾害的原因,那是因为君臣上下都有过失。皇帝不善专断,不能独揽威严和权势,号令下去臣民不及时服从办理,恩泽不能惠及于百姓,这是皇帝的过失。大臣们操持天下的权柄,掌管百姓的命运,却没有很好地组织谋划,又不去纠正时弊,还不能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为朝廷和百姓办好事,这就是大臣的过失。朝廷里有败坏的政治不能纠正,百姓有疾苦而不能消除……这是我们的罪责。皇帝应当勇于承担过失,这样就能通达于天地神灵,希望皇帝能够认真应对。蔡襄这样上疏,把矛头直指皇帝和朝廷高官,听说的人吓一跳,人人为他捏一把汗。好在,皇帝看蔡襄是忠心耿直的,也就没对他下手治罪。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谏院衙署,遇事从不回避,奏疏态度真诚恳切,主题鲜明突出,用词准确到位,凡是关系天下兴亡或政治利弊的,蔡襄无不及早报送,从不延误。他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国君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正。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击中要害,那些想干坏事的权贵心怀畏惧,多有收敛。
蔡襄在任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时,更是忠于职守,不畏权贵,大胆议论朝政。有一回开宝佛塔发生火灾,塔下有过去埋下的舍利子。朝廷派人抢救。在议论重新建造佛塔时,蔡襄进谏说:这样做不符合道理的福运。现在百姓困苦,外族骄横傲慢多有侵犯,陛下应修明政治人事,救助百姓,为何专门信奉佛法?有人认为舍利子有光亮,推为神异,为何佛家人保护不了佛塔,反让火烧了?一席话传到庆历皇帝那里,庆历皇帝无地自容,也就不再提建造佛塔的事了。
蔡襄因敢言敢说,在朝廷里打出了名声,又由于他毛遂自荐带兵平定了保州(今河北保定)一批军队的叛乱,立下战功,得到皇帝的信任。庆历四年(1044年),他出任福州知州,后改任福建转运使(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在闽为官期间,蔡襄做了很多利于地方建设和减免百姓税赋的好事。首先是组织民工兴修水利,开拓古五塘,灌溉良田万顷,赢得农业生产丰收。其次,蔡襄奏请减省五代时闽地延续下来的丁口税一半,深得福建百姓欢呼。再次,蔡襄在征得朝廷同意下拨经费的情况下,主持修通闽北一线的古栈道,为地方上的安宁作出贡献。蔡襄在福建政绩突出,朝廷于是又将他调回京城,升任知制诰(专为皇帝起草文告的官职)。有一次,朝廷三个御史都认为梁适这个高官有问题,因而在私下里议论梁适,不知什么人到皇帝面前打小报告,皇帝一怒之下就决定解除这三个御史的职务。皇帝叫蔡襄起草文告诏书。蔡襄认为,梁适被人议论很正常,三个御史不过是执行他们的职责,如果私下里议论一个官员就要被解除职务,那么朝廷就会混乱起来,于是蔡襄也就不起草诏书。皇帝问对,蔡襄一一陈述理由。皇帝接纳了蔡襄的意见,也就作罢。这事给蔡襄一个启迪:只要自己出于公心,依照事实说话,皇帝是可以听得进去的。此后,皇帝每每任命官员,蔡襄认为不合适的,有问题的,尤其是那些“带病官员”,他都拒绝起草诏书,把皇帝的意见封好,奉还。没料想,皇帝对他这样做反倒予以肯定,更加优厚待他,赐给他母亲帽子和披肩,以表宠爱;又亲自书写“君谟”两字,派使者送给他。蔡襄的字“君谟”,就是这样来的。应当说,蔡襄运气好,碰到一个开明的善于纳谏的皇帝。
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第二次回闽任福州知州。所不同的是,他此次担任福州知州,是以朝廷枢密直学士的身份兼任的,显然要比一般的知州职位高出一节。这回他主抓了几件事:一是整顿吏治。一方面整治衙门的不良作风,打击受贿行贿现象,捕捉贪官污吏,另一方面提拔重用一大批有学识有才能、敢作敢为的官员,福州人周希孟、陈烈、陈襄、郑穆等因有操行有德义有才能,均被蔡襄委以重任。二是重抓教育,广开学校,培养下一代事业接班人。三是移风易俗。福州当时风俗,很重婚嫁丧葬礼仪,铺张浪费严重。有些穷人因没钱,娶不起儿媳;有些百姓因无力参加官员的婚嫁丧葬之礼而被人欺负;还有些乡下人请不起佛家道士做法事,而被人打骂。蔡襄对此十分看不惯,他下令进行改革。既有事前的教育,又有事中的不断劝诫,最后下令禁止,不服者派保安人员缉拿归案。一时歪风陋俗被刹住,城内城外气象更新。
后来蔡襄移任泉州知州。他到任后积极筹措资金,并且组织民工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又征集青年后生,教习他们舟船技艺和潮汐风候知识,熟记水势,训练海上巡逻侦察,为的是防备海寇。嘉祐三年(1058年),泉州遇到多年未见的夏天久旱不雨。蔡襄闻知后,三次带领官员到泉州飞阳庙祈雨,自责干旱不稔,是“郡守不德之故”。还写下《乞雨题西方院》:“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他不能理解上苍久不降雨的缘由,只好自责。同时,他带领那些地方上官员祈雨,也是为了告诫他们,要关心民众疾苦,组织农民抗旱自救。不久恰好天降大雨,旱情解除。他的朋友王十朋写诗赞他“爱民心有彼苍知”。
晋江龟湖塘可灌良田数千亩。但是,沿塘百姓常为用水及管理维修堤岸等问题争吵、斗殴。加上土豪劣绅和无赖泼皮插手搅浑,沿塘百姓冤冤相报,问题久久不能得到解决。蔡襄深入民间,详为考察,弄清第一手基本情况后,为更好地保护这一水利工程,起到排涝抗旱灌溉农田的作用,蔡襄以政府的名义,召集龟湖塘边相邻各乡林、黄、苏、郑、吴、蔡六大姓的乡亲,选出代表开会,通过政府制定的《龟湖塘规》。规中明确规定:龟湖塘权属大家共有。但使用者必须按照龟湖塘规定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此规定,还明确了六姓用水及管理维修问题,保证农田能及时得到灌溉。他制定的《龟湖塘规》还要求:所有百姓按规定执行管禁,遇有重大违规者,则由俚长呈县府惩处。正因为有蔡襄的《龟湖塘规》在,龟湖塘附近乡民严格遵守,再也未发生纠纷械斗,维护了近千年,其惠民之举流泽至今。据《晋江县志》载:“自蔡襄定塘规至明朝的五百年间,粮食产量往往二、三倍于他乡。”这是对泉州水利建设的贡献,后人因此为蔡襄立下“德政碑”。
泉州靠海。面对苍茫大海,蔡襄感慨良多。当他发现距泉州20里外的万安渡口,舟楫往来频密,商业气息浓郁,而渡海艰难,尤其遇到台风季节,风啸涛涌,巨浪拍岸,船只人员往来十分危险。蔡襄决定组织千名工匠,进行声势浩大的建造万安桥(即洛阳桥)举动。史料记载说,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5里,有渡口名万安渡。“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1053年,王隽首倡建造石桥,蔡襄主持这项工程,费时6年8个月才完工。官民均赞扬说:“渡石支海,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民莫不利”。洛阳桥建成后,蔡襄亲自撰写《万安渡石桥记》,刻碑立在左岸。此碑文章简约,书法遒劲,镌刻传神,被誉为书法精品。这座桥梁全用石头垒成,在基底种植牡蛎以稳固桥梁,至今仍依赖于此。蔡襄又组织人马在石桥沿岸种植松树700里以荫庇道路。时人为此作诗赞之:“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万安桥的成功建造,在当时有许多新的突破,如全用海边岩石建筑,桥拱弧度大间距长,跨江而垒等,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桥梁建筑的里程碑。该桥全长360丈,成为南宋至民国以前近千年历史中闽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后来,蔡襄又回到京城做官,为翰林学士、三司使。在这个任上,蔡襄又干了一件流传千古的大好事,那就是惩治了当时一批贪官污吏。他这样张张扬扬做事,难免引起一些小人嫉恨。有人在皇帝宋英宗那儿说他坏话,意思是蔡襄反对先帝立太子的事。虽说是无中生有,皇帝却也相信。面对这样并不怎么开明大度的国君,他只好请辞。皇帝宋英宗于是任命蔡襄去做杭州知州。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仙逝于这个任上。
二
史籍记载,蔡襄工于书法,是他那个时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主要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手法与风格,又脱颖而出,字体敦厚端庄,笔力雄浑遒劲。楷书端重大方,而行书温媚柔顺。著有《蔡忠惠集》等。时人或后人评介他说:蔡襄书法精妙,恪守法度,有晋唐风骨,前代意韵,变化无穷,正、行、草、隶四体都达到妙胜之境。欧阳修称“蔡君谟(书法)独步当世”。苏轼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又说:“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求其所短,大字为少疏也。”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草书曰:“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传》说蔡襄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
现存《万安渡石桥记》是蔡襄的重要作品,其字体端庄,行书小楷,风格独异,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书法文献。此外,蔡襄的《集古录序》,则写得大气磅礴、横逸飘荡,字体中透散出前贤气韵。而他的《荔枝谱》,却又是一种风味,落笔刚劲,严正沉重,整体效果良佳。在文坛上,蔡襄以督造小龙团茶和撰写《茶录》一书而闻名于世。而《茶录》本身就是一件书法杰作,字体劲实端严,笔法温柔中暗藏刚毅。总体看蔡襄的书法作品,书体虽有差异,笔法也存不同,却骨骼匀称,遒劲厚实,神韵飘散,深得前人精髓。他与同时代或比他约略晚些时候的大文豪苏东坡、黄庭坚、米芾齐名,被称之为宋代“书法四大家”。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的书法浑厚端庄,婉美中见着劲道,规整中藏有神韵,完全自成一体。有书法评论家说:“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可以说,蔡襄的书法在其生前就名声大振,极负盛誉,就连皇帝宋仁宗也收藏他的书法作品。前面提到的苏东坡、欧阳修、黄庭坚对他的推崇,也是明证。
三
蔡襄作为宋代名臣,他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而且也是茶学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闻名天下的“小龙团茶”,成为进贡皇帝的佳品。蔡襄在监管茶叶制作的几年间,悉心于茶叶栽培、摘折、焙制、包装、储藏等工艺,花费大量心血写下了《茶录》一书,是《茶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茶叶专著,成为论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曾译成英文、法文、日文传播国外。与此同时,蔡襄还发挥权力作用,极力提升福建茶叶的品质。历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园,时在建州(今福建建瓯),又称建溪茶。这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孙樵《送茶蕉刑部书》,书中记载:“晚甘侯”(唐代名茶中的一种)产于“建阳碧水丹山之乡,系月涧云龛之品”。当时建溪流域所生产的茶品统称为“建茶”、“建茗”。
五代时期,王审知主政福建,北苑茶园成为专门生产贡茶的官家茶园。据说,南唐后主李煜曾派官员专程到建安设立“龙焙”,监制“建茶进御”,指定专制“龙茶”。后来,丁谓(北宋官员)任福建转运使,监制御茶时,尤重御茶采摘制作的“早、快、新”。由于采制精细,当时北苑茶已远销京华,号为珍品。蔡襄的贡献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茶叶制作的技术含量,讲究茶叶从选种、育苗、栽培开始,到茶树的浇灌、保护,再到茶叶的摘取、烘焙、制作完毕,还有包装、储藏、运输在内的一系列过程的技术监控,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存储时间;再有,蔡襄将已是名品的建溪茶,通过提纯质量而将大龙团改创为小龙团,作为特级贡品固定进贡皇室。史籍记载,蔡襄把北苑茶业发展到新的高峰,他从改造北苑茶品质花色入手,求质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团茶为小团茶,品质上采用鲜嫩茶芽做原料,并改进制作工艺。尤其创造性地研制出小龙团系列中的“密云龙”和“瑞云翔龙”两个品种,成为贡品中的极品。对于茶叶制作达到“名益新、品益出”、“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的高水平程度,同时指出做茶要抓住季节,“茶茁其芽,贵在于社前则已进御”的新鲜感。可见“好茶争相品、盖因品质珍”。
对于建安的贡茶,蔡襄在自己的著作《茶录》中有专门论述:“建安斗试以水痕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范仲淹曾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提道:“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可见北苑御园茶在北宋时期已名声远播。几十年后,陆游到闽北做茶道监官,也写下很多北苑茶诗。由于茶叶和诗歌的结合,所产生的历史性效应,至今仍在茶、诗两界久久飘荡!
四
蔡襄是个勤奋的官员加文人。他不但有书法作品、茶叶著作行世,还留传下来荔枝著作以及许多诗文:
径尺规圆比雪霜,昔人何事恨秋凉。
珍藏箧笥未为失,更有明年夏日长。
这是他在漳州白莲寺留下的诗作。在蔡襄看来,“秋凉”是无需世人去痛恨的,那是因为,来年还会有让人难以消受的“夏日长”。
蔡襄在泉州做官,也曾写过《泉州安静堂》一诗:
庭松永昼啭春禽,天气初晴又半阴。
惆怅此生多病恼,正看行乐独伤心。
我们很少见到朝廷高官在官运亨通事业兴旺的时候写下内心的凄凉哀伤,蔡襄的这首诗,可能是个例外。诗人对病痛带来的烦恼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诚挚地道出了别人“行乐”、自家“伤心”的悲凉心境。蔡襄只活到55岁(1012~1067年)就因病去世。这首诗可以作为他身体不好的注脚。然而病痛又算得了什么?对于一日都不肯闲着的蔡襄来说,拖着病痛的躯体却玩命地干他的事业,那才是蔡襄精神可嘉的一面。
山前雨气晓才收,水际风光翠欲流。
尽日旌旗停曲岸,满潭钲鼓竞飞舟。
浮来烟岛疑相就,引去沙禽好自由。
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度花楼。
这是蔡襄在福州做官时写下的《寒食西湖观竞渡》。福州的西湖古已扬名。诗人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两日)非常惬意地去西湖观看龙舟竞赛,乐而忘返,于是吟出此诗。诗的场景鲜光,水雾中流泻的景色美曼飘柔;尤其“旌旗”和“钲鼓”的威猛声响,使得“飞舟竞渡”异常激烈;而诗的意境悠远,在山光水色里衬托出万家花楼的繁盛,读来令人浮想联翩。
蔡襄的另一首《榴花洞》也是在福州为官时写下的:
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
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风不与归。
当年的榴花洞就在福州城的东面,那里有“樵人逐鹿”的美好传说。想必蔡襄听闻后心有所动,也就前往游览。这首诗是诗人游榴花洞后的即景之作,读来妙趣横生。蔡襄的诗虽不能与苏轼、欧阳修等大文豪媲美,却也常被人们提起,成为他贡献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