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紫阳”,是我国南宋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别号。
朱熹生于1130年。他13岁那年家里遭变故,父亲朱松不幸逝世。好在朱松朋友不少,他将年少的朱熹托付给挚友刘子羽、刘子翚、刘勉之、胡宪教养。而这几个人在当时颇有名气,且都是武夷山人。两年后,朱熹迁移到了武夷山中段的五夫居住。这是一个相当僻静的乡村,漫山遍野都是树木和花果,还有不绝于耳的潺潺流水在村前驰过。朱熹所居住的紫阳楼,是此前一年刚刚建起的新宅院。朱熹在这里渡过了他的学生时代。我想,朱熹成名后将“紫阳”作为他的别号,当是与他居住过紫阳楼有关。况且,他每每在外感到疲倦后就又来到紫阳楼歇息,在这里潜心研读和著述。
在今人看来,朱熹的思想理论或许有某些过时的地方,但对元明清的影响以及学说在海外的广泛传播,除孔子外就属他了得。故民间和官方均有“北孔南朱”之说。
朱熹出生在福建尤溪。他房屋前的那条沈河,水流弛缓,晶莹透亮,是养育他童年的母亲河。作为一个学识广博、思想丰厚的硕儒,一个连辛弃疾这样的大词人都称誉的“帝王师”,朱熹本应该在朝廷皇宫与皇帝言对国事,传授思想知识,很遗憾,朝廷一直对他冷淡冷落,就在他坚持真理抨击时弊的时候,他被贬黜。在他70余年的生命岁月中,为官的时间仅有9年。官场不幸的朱熹并没有虚度。他在闽北生活的40多年里,主要从事讲学和著述。他创办书院28所,门生近万人;他四处游走讲学,传播思想理论,成为当时声望最为显赫的超级教育家;他一身著述70余部、460多卷,超过千万字数,在很长时间里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他的《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太极图解》等所达到的思想和学术高度,南宋以后的古代历史中无人可以比拟。他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始创者程颢、程颐的思想,在更广泛领域对前人的学术思潮进行有高度有深度的全面总结,创立了以儒家的伦理学说为核心,糅合佛教、道教、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为内容,集廉、耻、仁、义、礼之大成,“理”为中心,包括自然、社会、人生以及治国理政等在内的“致广大,极精微,综罗百代”,博大精深的朱子理学思想体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学术思想遗产。
二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走进朱熹故里五夫,我看到的是满眼青绿。再顺着盘山小道前行,我又见小溪像银光闪耀的玉带一般,蜿蜒缠绕在山间。未被污染的纯粹意义上的青山绿水,给我带来的是清纯感慨后的心灵净化。1145年的春天多雨。那种雨水并不汹涌猛烈,她柔软的像微风像气雾又像水沫那样轻轻地飘在15岁的少年朱熹的布衣上,润泽着这位年少学子的心田。并不好动的朱熹似乎被这样清新的又勃发着浓浓春意的氛围激发了情趣,于是他找来一株幼小的樟树苗儿,在他居住的武夷山下之五夫村头种下。这一种,也就有了奇迹发生。今天的五夫里,依然能见到这棵树围近5米,高数10米,浓荫密布,树叶婆娑的古樟,详细算来,已有867年历史,成为五夫里乃至整个武夷山最古老的树木之一。后人有诗歌云:“春至春归日如梭,人百庚子岁蹉跎。扶樟犹记朱夫子,玉枝怀干叶婆婆。”
沿着五夫紫阳楼一路走去,在几百米的屏山崖下,老桂树旁,有一口古泉,水流饱满,汩涌潺潺,清冽甘甜,一直以来都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用水。据说,这口古泉是当年朱熹义父刘子翚发现的,为此他写过《醒心灵》的诗赞之。朱熹来到五夫生活不知饮用过这口古泉有几多。后来他成名了,成为儒学大家,便在泉水的石崖壁上亲笔题刻“灵泉”两个大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见。2009年的寒冬,我有幸再次游走五夫,在同行者的带领下看过古樟树后就直奔古泉而去。蹲在泉边,我舀了一瓢古泉饮之。时值天寒地冻,我又肠胃不行,谁知喝了这古泉,不但清甜,还不伤肠胃,感慨良多,记忆深刻。
五夫有很多文物古迹,几乎全村落都浸泡在历史文化的浓液中。朱子巷也是值得一说的。它位于兴贤古街的中心段,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南唐时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遥想当年,朱熹定居五夫紫阳楼后,走去兴贤书院上学,这条巷子就成了他走读的必经之路。在这条138米长的古巷子里,留下了少年朱熹无数足印。巷道全部由天然鹅卵石铺成,巷子由“之”字形延伸,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一听这古色古香的名字,游人便可顺着当年朱熹先贤的足迹,追溯着先人“格物穷理”的理念,寻找到近千年前理学文化的踪影……
1171年,已是人到中年的朱熹,拍去仕途攀爬官场恶闹留存的辛酸与疲惫,躲到具有诗意般的田园村野之五夫的温馨港湾休闲。当他看到村里乡亲因丰年多打粮食了却没有粮仓存储,于是斗胆创建“五夫社仓”。此举打破了当时朝廷只在州县级别以上设置社仓的制度,开创了硕儒以实际行动为民办事赈救灾民之先河。历史学家对此多有褒扬,认为“既以舒民之急,又得易新以藏”,极大地方便了底层村民。10年之后,中华大地多闹荒灾,哀鸿遍野,死人无算。而五夫因有“社仓”,百姓得到赈救,不至于饿死。心怀悲悯的朱熹抓住这事向宋孝宗皇帝上疏,列举“五夫社仓”之法和百姓受益之事,提请朝廷在全国推广“社仓”。得到宋孝宗肯定,一方面嘉奖其良策,另一方面下诏颁布“社仓法”,在全国推广。后人为纪念朱熹始创“社仓”,便将“五夫社仓”改名为“朱子社仓”。
最值得一说的是“兴贤书院”。朱熹少时在这里读书,接受“四书五经”的传授。后来他成为华夏硕儒一代宗师后,又曾在这里讲学授徒。所谓“兴贤”,就是兴才育秀、继往开来的意思。书院建筑有正堂,上厅和下廊三部分,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有“兴贤书院”竖匾,围以龙凤呈祥浮雕;梁柱造型宏伟凝重,飞檐重叠,气势磅礴。院内有仿造朱熹笔体所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可让人感受到当年朱熹身形辉彩之形象的存活。
三
在武夷山的美景里,在五夫里的耕读中,以及在朱熹诸多交往上,他都留下了让人为之惊喜的诗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中的“半亩方塘”,就在武夷山中,那是一块不大的地方,但周边的美景令人赞叹。据说,朱熹当年在紫阳楼苦读时,无意间瞥见方塘中的云彩映照着一位学者消瘦的身影,再回首看看屋后的“灵泉”,顿生灵感,于是泼墨挥毫,写下了上面这首诗。在这首反复被人吟咏的千古名作里,人们可以明了“源头活水”的真谛;晓白“源流”对人生的启迪,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鲜事物,才能永不枯竭,不断进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时候,朱熹是个诗人。他在踏青寻春探芳。春天的艳丽景色总是让游人心旷神怡。然而朱熹毕竟是个思想者,他似乎在品赏浪漫山花的时候也不忘记作为哲人的思索,于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就这样轻易地从朱熹笔下流出,成为被后人时常引用的千古名句。
朱熹写景抒情寓予哲理的诗歌不少。比如他游武夷山天柱峰时写下的《天柱峰》一诗:“屹然天一柱,雄镇干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作者生活在南宋只剩半壁江山的小朝廷时代,渴望强大是他那个时代每个文人的基本心态。朱熹也不例外。他有爱国心、报国情,却因为得不到重用而无法上前线作战。但这并不影响他用诗文表达他的思想。诗人借天柱峰的雄伟宏大,言表“极功”的深层意蕴,读来多可回味。
在春水翻卷、波涛汹涌的江河里,诗人泛舟江上,感到轻飘犹如一根羽毛。他在《泛舟》一诗中这样写道: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春雨滂沱,江水猛涨,波涛汹涌,那气势让诗人感慨万千。诗人在对自然力大力赞赏的同时,也对人力的渺小和人造物之轻巧进行着对比的描述,是不是此中也隐含了让人可以品味的哲理呢?
朱熹还有一些写生产劳动的诗歌,反映的是他和乡亲在山头劳作的生活情状,读来也颇有意味。如七言绝句《题中峰杉径》:
盘回山腹转修蛇,横入山峰小隐家。
好把稚杉缘径插,待迎凉月看清华。
诗中讲的虽是简单枯燥的种植杉木生活,但“待迎凉月看清华”一句,却透散出让人无限想象的情趣。
四
作为思想家和学术硕儒,朱熹常写散文议政;作为理学家,朱熹常写散文论学;作为教育家,朱熹还常用散文讲学。故而,朱熹的散文在一生所有的著述中占有三分之一。这就是很多人将朱熹定位为散文大家的缘由。只是,朱熹作为理学家的巨大名声遮掩了其文学家的身份。这就好比毛泽东一样,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毛泽东远将其诗人的身份遮盖。我们只有潜入朱熹的散文天地认真研读,才能与之准确对话。朱熹散文的特点是大气磅礴,文采飞扬,思维敏捷,喻理精辟。“如长江大河,涛涛汩汩”。其文字功力深厚,理致周密,不矜才使气,而言涵余韵。清人洪亮吉就赞扬朱熹的散文说:“南宋之文,朱元晦大家也。南宋之诗,陆务观大家也。”陆务观是陆游,朱元晦就是朱熹。朱熹的散文体裁广泛,有写景为主的山水游记、亭榭楼记;有写人为主的生平记述、墓志碑铭;还有表达思想,扶掖后进的序跋书札,以及抒发作者真实情感的观感等等。
朱熹有很多名作传世。《朱子家训》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喻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忌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朱熹还有一些纲常伦理的格言警句,散见在他的很多著作中。如:“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天下事未有不与人共而能济者”“大凡敦厚忠信能攻我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
即使今天看来,朱熹的上述言论,也还有可取之处。尤其在伦理道德水准普遍下降,世风日下,假冒伪劣横行的当下,重温一下朱熹的道德格言警句,是有益于正风气,端人心的。
五
朱熹的思想博大精深,很难用一两句话全数表尽。然而细细分来,朱熹的理论体系又是可以在哲学上、伦理纲常上分列的。朱熹的宇宙观是“理一分殊”。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一理,千理万理同出一源;但“理”有大小之分,所居位置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他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将无数的“理”合成,就是“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散在万物,如月亮挂在万川。“理”的现世意义在于:“理”,可以融入道德纲常之中;执政者可以在礼乐刑政与“制”、“治”方面渗入“理”,作为执政治国的指导思想;又可以把“理”与官员(百姓)的日常生活糅合起来,做到“理”的世俗化、伦理化、道德化,成为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从而提纯精神境界,美化心灵情操,净化社会风尚。
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和“即物穷理”的理论,让世人在哲学上丰富了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解读。“格物致知”源自于《礼记·大学》,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知识。朱熹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世事万物,穷究的是“理”,但只有“人”,才是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主体,只有人心对事物感知,才是“致知”的方法。他提出认识事物的目的是“穷理”,只有“穷天理”,掌握世间万物规律,才能“明人化,讲圣言,通世故”。
宋代的理学家多讲究道德修养,比较忽视“人性”和“人情”一面,对人格和人的尊严,以及个性发展不太重视。但也不是绝对。朱熹就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分别,认为“理”是纯善的,故天地之性也是至善的,但因人有清浊、昏明、优劣、好坏之分,故而“理与气相杂”,就使人的“气质之性”有了“善”与“恶”、“清”与“浊”之分。正确的“人性论”者,应当是除浊扬清、赞善惩恶。将每个人的行为与道德约束联系起来,只做对社会对他人有利的事,不做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事。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是朱熹对世人最好的也是最真诚的告诫。
武夷山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地灵人杰,光理学家就出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