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4700000007

第7章 浮世(1)

风中的文竹

秋日,植物的绿不似夏天那么喷薄而出,她不再想着生长,呈四处蔓延之势,而是将生机往内里一点点敛藏。

秋天的燥火反映在我的口腔溃疡上,反映在儿子脸上又多出的青春痘上。似乎对植物也不利。文竹——我家的一盆绿色宠物,一周来家里没人光顾,也得了与口腔溃疡和青春痘相似的病症——遭遇了干旱的谋杀。

向上攀援的幼嫩芽尖,忽然枯黄了,犹如青春被掐断生命之流,突遇危涯。不仅嫩须无法继续前行,茎也彻底殒身,香消气断,垂首枯萎。看形状,毫无回春的神气儿。

想她焦渴至极,无法支撑到主人回家的时日,她那刚刚萌生的努力向世界伸延的舌尖,无法舔到滴水甘露。想起她在燥热的秋老虎天气里蒸腾出的那份烧灼,那份望眼欲穿,内疚、惋惜啃噬着此刻的宁静。

不久前,英国《每日邮报》刊出一幅照片,一头北极熊正在海浪中挣扎。因为全球升温冰面渐远,北极熊眼下要登上距它最近的冰面,竟需游过大约六百四十四公里。它们可能因超负荷游泳力竭身亡。同样的道理,我家的文竹也是因为游不到下一个时间之岸,才出现了“过劳死”。

于是,我回到家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用为她事先准备的水给她浇个够。为了养好她,平时我预备了两个大的饮料瓶,一个用来装白水,放在窗台上晒,这种经日光晒过的熟水性能温和,适合浇花。另一个是自制花肥,堪称文竹的大餐,这是我的发明。因为花卉市场搬得更远了,买花肥不方便,于是我想出一个笨方法,将吃剩的猪的、鸡的、鱼的碎骨从瓶口塞进去,倒入水,拧紧瓶盖,任其发酵浸泡,隔两周上一次肥。

文竹有大餐吃又有水喝,长得自然精神。她的生长好像不受季节限制,虽然到了秋季,她却并不理会此时的肃杀与瑟冷。在我的及时挽救下,她获得了新生,便以加倍的速度生长。这种生长像变魔术,今天你发现根部冒出了一枝新芽,正在欢喜时,冷不丁在别处就会发现另一个。

第二天清早再看,新芽已蹿一尺许,且又有新芽冒出,互相比肩,争相直指,仿佛战争地图上攻打取胜的红箭头,不停息地指向一个又一个城垒。生长的势态是流动的、暗暗的,但又是分明的。

像是早已在根部憋足了劲,等着一展宏图。许是我自制的花肥暗中起了作用,文竹的生长简直不管不顾,不知那一盆沙土蓄谋着怎样的能量。有朝一日,她强劲的根须或许会穿透瓷花盆,真是难以预料。

为使她的攀援有所依附,我在阳台的天花板上粘上了两个小挂钩,又把自己早已派不上用场的毛线球找来,一端小心系着“绿箭头”,另一端系着天花板上的挂钩,挂钩不够,我就系到晾衣绳上。文竹的茎梢简直具有触觉和视觉的特异功能,她沿着我设计好的路线,绕着毛线造了一把构造科学和严谨的旋转天梯。没过两天,天梯就戳到天花板了,并且又在上面谋划新的路线。

绳子扯得越来越多,每一根茎都伸展出手掌大小的淡绿叶片。叶片汇聚一起,轻如薄纱浮云,细腻温婉,柔弱风流,如才情源源不断汩汩而出。恍若宋词里削肩凝眸的女子,在纸上铺排出一行行婉约清幽的诗意。这诗只有儒雅尊贵的才子来吟,万不可让不解风情的莽撞汉子窥探棒喝。

记得那年十月的一天,我还未来到阳台,就闻到一股别样的浓辛之气。扑面相遇,却发现她身上盈盈然张开了繁星般的白花,花蕾如撒上去的黄米粒,似乎等着小鸟来啄。凑上去,一缕香杀进鼻翼。像桂花,香味又比它烈。黄白的碎花,有的五瓣有的六瓣,开遍了文竹的两根枝条。看那样子,新新旧旧已开了几日了,也许在我走后的次日就开了吧,很遗憾没有在她花瓣初绽的那天相见,仿佛情人的心,总是不能适时相遇。在一方情意最浓馨最怒放之时,另一个或曾未知,或曾远旅,或尚懵懂,因为各种因缘而错位,而抱憾,再次相见,面对的却是不堪的残局。

开花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原本不知她有开花的一日,以为只是素装裹绿,哪知也吐芬露芳。花虽微小,花瓣的伸展曲线却雅如百合,后得知属百合科,性喜攀援。若任其生长,则不像竹,而像藤了。呵呵,我倒喜欢她藤一样自由自在地攀爬,裸露自然天性,在阳台的一方天地手舞足蹈,把这里营造得葳蕤丰茂,翠云重叠才好。虽然她名曰文竹,我却愿她野起来,也不准备像别人那样给她限定造型,心里怂恿她快快长,随意长,把一方阳台都扯起一枚枚小绿旗才合我意。

母亲来我家,我引她到阳台看我养的文竹,母亲惊喜养得这么好,并谦虚道:“家里我也养有一盆,可养不好,到底是文人。”母亲的潜台词是,文人养文竹就是不一样。

母亲把文竹的长势与女儿的文字生涯结合起来倒有趣,也许有点儿冥冥中的相通吧。文竹知我心,会我意,目光相交,心领神会,我的怜爱明明已将她揽在我目光之中。她长出一点点儿绿,我便欣喜,每次有所不同,我便有感于她的成长。因为不仅为她,在我看也为我,她的根中植满了生命的惊喜,在空气与阳光中慢慢拓延。

每次周一离家,我都要喂足她,因为有一周的时间与她相隔。秋冬之季,为防干燥,我采纳了爱人的方法。用脸盆蓄水三分之一,轻轻放在盆竹底部,让水汽慢慢向上输送,不至于等我不及。这个法儿果然奏效。每次周末回来,她都神色自若,安好无恙。

算起来,这盆养得骨骼健壮、葱茏雅丽的文竹落户我家已有几个年头了。最初它长在一个小瓦盆里,像一个婴儿被裹在蜡染的印花襁褓里,声息微弱。

那天下班,在丁字路口遇到一个卖花翁,便看上了这撑着两片绿云的小生命。想到儿子即将中考,这片怡人的绿或许能抚慰儿子的紧张情绪。这样想着,小小的交易之后,她就归属我了,落足在儿子棕黑色的写字台上。

男孩子毕竟不是莳花弄草之人,管理她的自然是我。初并无大事,后来顶端黯淡干枯,了无生气。于是掺入沙土,等于给她造一个好肺,这样花盆透气,文竹才呼吸得好。

想起母亲养花的经验,似乎提起倒盆之说。若养得不好,一定要倒盆,换一个更好的空间。

照此,换上一个大花盆,再把袋里的沙土倒入,与原先的土两掺,搅匀,再请文竹搬家。

文竹从小居室换到一个大居室,豪华气派,“床”也松松软软,自然要伸胳膊伸腿,舒舒服服地长啦。

爱人说,应该到阳台去。还别说,阳台竟成为她的乐园,在这里她迎来了生命的欢欣与绽放。

后来,我的工作换到了另一个城市,与她不能日日厮守。但她并没停止生长。我不在的日子,她独自守着自己俊秀寂寞的绿,每一个小小的叶片都在巴望我的归期,她细细嫩嫩的茎叶,像极刚出生婴儿的手指,让人闻见那新生无邪的气息。

她住在我卧室外的阳台上,站在阳台的纱窗旁,每日沐着日光,高楼凉风穿过她如今繁密的枝枝叶叶,风的小手摇晃着她绿漪的梦。由此我想,她一定最喜欢风吹了。

夏夜的风,秋夜的风,白日的风,黑夜的风,每时每刻,她呼吸着风的营养。

——她太贪“风”了。说起来,她太调皮,太野了吧。因为风是最广博的。风穿过世界的角角落落,见识过山河洋流、森林草地,与不同肤色的人群打过招呼,听过不同的语言,闻过不同地域的气味。风的心胸、味道、强弱、冷暖,乃至色彩、质地、方向,自然都是有一定来历和说法的。所以,每一缕风都是新鲜的、多识的、智慧的,风是生长者的老师,打开愚钝者的心窗。风也是迷惘者的向导,使生命长出清晰的脉络。

她正处于生长的青春期,身体的各个部位正在发育,手脚都令人惊异地生长,枝条内欢奔着生命的河流,羽状的叶片是一片片划摇的桨,又是振奋的羽翼,呈现出翩翩欲飞之态。我喜爱的,便是她有着蓬勃而秀逸的外观与精神之美。这种美,是朴素的植物美。

因为她撷取了世界的精华。她聪明地选择了自己生长的位置。沐浴着不同方向风潮的吹拂与洗礼,再加上主人给予的物质营养,才孕育出如此风韵饱满的身心。

她最喜欢纱窗旁边这个位置了。

是的,她的生长正是以阳台为起点的。因为风是从这儿进来的,尽管窗常常闭着,但风还是从缝隙中钻进来。这是她迎接风的一个关口。她会意四季风的来历,她会根据风的不同调整自己的姿态。她慰问风,点头,嬉闹,或者让风静静地上一节讲座,她能听懂风的意旨和密语。在东西南北风的吹拂下,她渐渐历练长大,渐渐明晰世态。

因为第二天,我能从她新绽的梢头看出,这丫头又长出息了。她为这世界贡献的不仅是新绿,还有新知。

文竹的脾性原来喜欢风。这是我侍养文竹的最大发现。这样,她才能长得痛快,长得放肆,即使冬日里隔着阳台上的一层薄薄玻璃窗,温度也并不成为问题。

而今,阳台的天花板上已扯满了层层绿荫。想起一句诗,“一棵树生长得超出了它自己……”我用这句诗来仰望她、表达她。

而我与文竹相伴两天后,也要离开家了。

到外面的风里去,不同方向的风里去。列车裹来的风,每一位旅客身上的风,飞鸟从远处衔来的风,河流从远处漂来的风,书页上每个字传来的风,话语背后藏匿的风……

成长深陷于色彩斑斓、无处不在的风中。

在众多的风涡里旋转,沐浴,呼吸,打开生长的细胞,轻轻地吹拂它,摇醒它,猛烈地推搡它,慢慢地,窄小的五脏六腑被充盈起来,思想越来越如风一样广袤。

在风中,列车上的我,阳台上的文竹——我家里的守候者,我们握到了彼此的手臂,听到了彼此的歌声,触到了彼此的声息。

母亲的旧话:姥爷

姥爷是那个村庄及其周围颇有名气的铁匠。我小时走姥姥家,见过那个操作台,布满了黑漆漆的铁屑。姥爷身上的侠气兴许是这种活计长期淬炼出来的。

姥爷去世时我才七岁,印象很淡薄,像黑白默片。我只记得他在自家的平房上晒红薯干,摆了满满一房顶,记不清我是怎么问的,姥爷告诉我,这些都要缴公粮的。我记得他躺在床上吸烟的样子,衔在嘴里的竹烟管足有一尺多长,这个画面一直留在我脑子里,那时恐怕他已患病卧床了。

早春时节回乡,母亲告诉我,舅想给久在地下的姥姥姥爷立碑,母亲找出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到相馆里用了一些技术手段,只把姥姥姥爷的头像留下来,放大成两人的“合影照”。照片上的姥爷头戴皮帽,方脸隆鼻,眉宇神情间凝聚着一股异样的绿林豪气。这让我想起他解放前当民兵队长的经历,峥嵘岁月,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所以,在我心中,姥爷似乎和一般农民不大相同。

姥爷生于1906年正月,曾外祖母给他起名正年。每到正月姥爷的生日,曾外祖母都要给他做点改样饭,最差也是从大家吃的糊涂面条里捞些稠的,让他吃好,生日快乐好多干活。

姥爷弟兄四个,他是幺儿,但也没得到特别的宠爱,十六岁时就早早去镇上学打铁。

那时当学徒是不挣钱的,师傅只嫌做的活儿少,每天天刚亮,姥爷就得起来打扫前后院,然后挑满水缸,晚上还得喂牲口。

姥爷在师傅家连张睡觉的床也没有。师傅怕他晚上困睡不醒,误了给牲口添料,只让他睡长凳,如果掉下来,正好“起床”给牲口添料。师傅的这点刻薄刁钻和发明半夜鸡叫的周扒皮竟是一个样儿。

因为当学徒不挣钱,姥爷连鞋也穿不上。姥爷担铁去几十里外的薄壁,一路上都是赤脚走,走得脚板发热。路上又要冰凉的河水,发热的脚板与冰凉的河水相激,使得姥爷老来落下脚后跟疼的病根儿。母亲每逢路过那条河,想起姥爷赤脚河的情景,眼睛就会潮湿起来。

姥爷脾气倔,但心地仁慈宽厚,及至他做了师傅,对徒弟视同己出,全无那些严苛的规矩。姥爷怜贫济苦,村子里的街坊邻居,乃至三里五村的人都愿意来姥爷家定做铁货,修理农具。那时,辉县很多农民用的镰刀上都印有“房”字。姥爷靠这个手艺支撑着养活了全家。

母亲是姥爷的四女儿,很小就学会了记流水账,通过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学会了课本里学不到的字词,说起来有“辘轳、葫芦环(井绳上用)、毂须、套搭儿”等农具名儿。虽然记了账,也有好些人不还的。有的是没钱,有的是想沾个小光,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这次不还,下次便不好意思再来做活儿。

母亲说,村里有一家每年都来修锄头、镰刀等农具,整整修了两年才背来一袋麦子还账,姥爷让他把粮背走,对他说:“你家人口多,让孩子们吃吧,我这里过得去,以后不要还了。”

姥爷要母亲把账抹了,母亲想不通,既然如此,何必要记账呢?姥爷给女儿做工作:“你得分清人,他家穷得叮当响,我只当给他帮点儿忙。好歹赖账的人不多,有钱的人不拿现钱咱还不给他做呢。”经姥爷一说,母亲心里一下亮堂了,这种区别对待是有道理的——你不挣有钱人的钱,咋能救济穷人呢?

母亲姊妹几个后来都能上学受教育,得益于姥爷是匠人,除种田外有份收入。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他的开明思想。村上有好些保守的人不让女孩上学,说是长大了还不是给她婆家挣钱。但我姥爷不顾这些,让子女们只管念书。

饥荒年代,姥爷领全家去山西、安徽要饭,最小的女儿被迫卖给地主人家,吃尽苦头。回乡后,姥爷又当了村里的武工队队长,扛起了枪,披着血布衫干了两年,才得以翻身解放。母亲常常讲起印象最深的一次:姥爷带领小分队到附近的五里河村参加战斗,因怕被发现,从村里出发,滚了一里多的麦地……这场战斗之后,五里河的十几口枯井填满了日本兵。

姥爷打过游击,在村里有威望。解放后,村里分地主的财物,让姥爷挑,姥爷把最好的全让给别人,别人挑罢姥姥才捡几件。村里把地主的楼房分给姥爷住,姥爷也拒绝了,让给乡亲。自己则平了一块地基,盖了三间平房,孩子们都是在自己父亲盖的房子里长大的。

姥爷坚持“饿死不吃救济粮”。别人都去村公所领救济粮,姥爷不让姥姥去。看到人家吃大麦面、豌豆面,孩子们都眼馋,姥爷对孩子们讲,人要长志气,救济粮是救懒汉的。从母亲零零碎碎的回忆里,一个铁骨铮铮、血性倔强、仗义多情的中原汉子形象被勾勒出来。

姥爷五个女儿,在舅还没出生时,他就提前为自己准备了棺木,那时他才四十多岁。棺木是一副他满意的黄楝木。为了伐这块木头,姥爷费尽心思,上树时还摔坏了腰。这副木板平时就是母亲的睡床。母亲说,这副棺木让姥爷伤透了脑筋。

村里办食堂时,国家改革殡葬政策,下葬时不准用棺材,谁家备有棺材都要归公。中国人向来重视自己的身后事,即使一介普通百姓,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也有妥帖周到的安排和考虑。姥爷当然舍不得将辛苦预备的棺木充公,晚上偷偷把它埋在猪圈旁,才躲过了风声。但老埋在地下也不是回事,姥爷担心板材会沤烂,过几天又把它偷偷挖出来。这一挖不要紧,很快走漏了风声,大队让拉到村里小学做课桌。

想必姥爷一定为此大伤了一番脑筋,后来棺木还是从学校拉回了家。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村上春树·音乐

    村上春树·音乐

    走进村上春树的世界,走进音乐和文字的盛宴。众所周知,村上春树是个十足的音乐迷。从爵士到摇滚,从古典到流行,没有他不熟悉的领域。音乐和文字的相遇,使他笔下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内含,使故事的主人公有了更饱满的情感。本书梳理了村上作品中音乐,以及音乐背后的趣闻轶事,探讨了这些音乐在村上文学中的角色和作用,使读者看到一个用文字和音乐交织出的、异彩纷呈的村上新世界。
  • 诗人朗读书系(套装共7册)

    诗人朗读书系(套装共7册)

    本套装包括:《一年只有六十天》选取了著名当代诗人芒克到目前为止创作的一些优秀现代诗歌作品,体现了一个诗人对于生活和人与自然的思考。《江南引》是一本欧阳江河的诗歌自选集,按照年代编排,收录了欧阳江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创作的诗歌。《挤出微笑的石碑》选取了著名诗人严力几十年创作的比较经典的现代诗歌作品并配以他个人绘画组成这本诗集。《妄想是真实的主人》是多多的一部诗歌自选集,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创作的的诗歌作品,按照年代编排,包含多首过去已出版诗集未收入的新作。《面具与鳄鱼》为著名诗人杨炼的自选诗歌作品集。《春天没有方向》选取了树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作的若干诗篇。《往事在记忆里流浪》精选了传奇的侠道诗人王琪博创作的近百首诗歌。
  •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本书分为品味生活、放飞心灵、拥抱自然、人生随想、智慧人生五辑,收录作品有:《风筝》、《我的家在哪里?》、《秋天的况味》、《荷塘月色》、《朋友四型》等。
  • 唐风唐韵:唐诗三百首精选

    唐风唐韵:唐诗三百首精选

    自《唐诗三百首》成书以来,因注释校译者不同,起版本也多种多样。这些注本各有特色,注者均为唐宋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评注均倾注了其多年心血,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南山先生注析的这一版本,特点是尽量避免越注越详、越释越繁的问题,着重讲解诗作背景以及诗人创作此作品的成因和境态,以求让读者在扫除了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后,有更广阔的空间来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诗篇原文;二是注释;三是简析,即扼要说明诗作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当时的心理境况。
热门推荐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 超少年密码之再次回归

    超少年密码之再次回归

    育贤高中里投放了AI001,只是身为主角的夏常安并没有发现自己就是那个001。当他知道自己就是那个AI的时候,他的身边有两位好朋友陪在他身边。soul代码不可逆的程序导致002的死亡。安安也因此牺牲,但是本文的目的就是谱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 冰之图腾

    冰之图腾

    她,从火海中来,带着一身冰的枷锁,仇恨杀伐;他,嬉笑面具之下,是最尊贵骄傲的身姿,因为她,撕裂面具;她,一生坦荡洒脱,却转身投入地狱;他,步步为营,洞悉一切,却看不透自己的心......既已异于常人,肩头责任,岂能轻易放下。恩仇,岂能一笑泯之?
  • 一剑无神

    一剑无神

    敢问世上可有仙神?林尘,一个来自异界的魔法师,意外开启了传说中的时空魔法来到了武者的世界。一个魔法少年,一部魔道宝典,带出尘封许久的神魔往事。从此以后,吾之剑下,再无仙神——
  • 绝世召唤师:妖孽魔王腹黑妃

    绝世召唤师:妖孽魔王腹黑妃

    废柴是什么?云倾瑶一生之中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两个字!她会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做废柴一秒变天才。穿越成为万年不遇的全系召唤师,契约八只各色各样的无敌神兽,顺便还兼职了个霸气四溢的战士,一个不小心又成为了永远完美品质的的练丹师。诶呀,成为天才好烦恼哦,身边美男如桃花朵朵开,选不过来了呢。这时,某个云倾瑶从小亲自养大的正太妖孽挑眉,拥她入怀:“妖儿,还需要选吗?最好的选择就在这里啊。”“哪里?哪里?”某女装作不懂,这货太腹黑,她就是很顺便的将这只万年老狐狸失手养在了身边而已嘛。某腹黑扑倒某女,用行动告诉她,在哪里。
  • 柒染流年

    柒染流年

    染小柒本以为她会继续在她的生活圈里横行、霸王一辈子....可奈何造化弄人,本着一物降一物,这次却是妖孽祸害遍地!!...
  • 区块链修仙

    区块链修仙

    被虚拟币当韭菜割的陈洪荒积蓄了一股怨气,魂穿后获得区块链修仙系统,开挂人生,由挖矿开始!新书《罪血战纪》发布多捧场!
  • 理工大学也有校花

    理工大学也有校花

    工科男生是不是都像网络所传的低情商?理科女生是不是都像传言那么与众不同?这些亦或是典型,亦或是另类的少男少女们,是一见钟情荷尔蒙爆发,还是日久生情的水到渠成;是分分合合的作天作地,还是如胶似漆的唯TA世界;是激情冲动的多巴胺作祟,还是平淡如水的毫无波澜。理工大学里的爱情,或许与你想象的并不相同~春节期间1.16-2.14工作日一更(不定时加更),大家要过好春节哟!~感恩收藏!
  • 玉京风华录

    玉京风华录

    她,天道亲闺女。不信?桃花骨朵被白莲花截胡,不急!老天让她婚成一半,新郎就跑路。痛快!抢回了桃花,又被塞个小奶狗。天道爸爸:“请携手仙界两大冠绝美男,下界救灾…”爽快!高段位帝姬白莲:好命又咋?一咒叫你曾经多锦鲤,如今多狗屎!咒还挺毒哈,好好一公主,开局一顶灾星锅,爹不疼娘惨死,整一破猫还长个老虎胃。凉快。真当天选好欺负?进玉京,一举契约俩神器,携手神仙美男,邂逅王者护短师姐,偶遇翩翩美娇娘…咱是进可攻退可受嗷,白莲你往边靠靠。不慌不忙救完灾,抱着仙君飞升辽。怎料地狱钻出大魔头:“丫的还我命格,我才是锦鲤!”柠檬仙们拍手称快。
  • 仙踪玲珑佩

    仙踪玲珑佩

    人之一世,匆匆不过百年,恍恍如梦黄粱。生时惧地府阎罗,死时有愿未偿。而苍天不死,洪荒之力永存。世人往之,千余年间,修仙之人不绝,练道之途不断。而传言,玲珑阁中玲珑佩,可勘破生死,窥见寰宇。时至今日,平静终究被打破。玲珑木府满门被屠,玲珑佩失盗,玲珑阁少阁主下落不明……从此,修真正邪两道暗潮汹涌,再无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