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包括人)中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也的确涌现了许许多多以“孝”闻名的孝子,他们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
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东汉时候,孝泉有一户姜姓人家,父姜文俊,母亲陈氏,膝下一子,单名一个“诗”字,自小聪明异常,遍览诗书,浑身透着灵气,年纪不大,名气不小,十里八乡,远近都知道姜家有个神童叫姜诗。一来二去,连县太父庞盛都听说了他的名声,见他品高行佳,人才也好,到了姜诗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女儿三春许配给他,并且向朝廷举荐他为孝廉。那时候不兴科举,都是由地方官将本地有德行、有本事的人向上边举荐。不久,皇上下了诏,任命姜诗为江阳县令。
姜诗上任后,爱民如子,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民众爱戴,可是由于他为人正直,不善阿谀,别管多大的官,看见不顺眼的事就要说几句,这样就得罪了不少人,一直都升不了官。
姜诗到江阳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姜诗夫妇侍奉母亲愈加勤勉,每天变着花样为她做好吃的,好喝的,把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姜母眼睛不好,见风就烂,庞氏天天为她洗啊敷啊,照顾得很周到。一家人和和睦睦。不久三春生下了一个男孩,姜诗给取了个大号叫姜石泉,小名安安。
有天夜里,姜母做了个梦,梦见个神仙,告诉她泉孝临江的水有清心明目的功效,经常用它洗眼,就可以治好她的眼睛。陈氏醒来,把这事跟姜诗说了,姜诗是个孝子,不忍违了母意,当即挂印而去。
姜诗是个清官,为人正直,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千里返乡,连辆车都雇不起,只好背上母亲,庞氏牵着小石泉,硬是一步步走回到孝泉来,留下了“千里背母”的佳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讲究“孝道”的优良传统并没有在有些人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相反,不孝却在有些人那里体现得十分典型。他们不但不尊重老人,反而还虐待老人,甚至导致老人走上了自杀的凄惨道路。
黄某去世时,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高寿了。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按照农村的规矩,老人由两个儿子赡养,轮流在两家吃饭,五天一轮,吃了好几年。几年来,老人总觉得,在任何一家吃饭,伙食都非常差,除了逢年过节,从没吃过肉。开始,他觉得那也没啥,因为那里贫穷,大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很好。可是,久而久之,经过一观察,他发现,一旦他在一家吃饭,另一家必买肉吃。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自己受到了虐待,觉得自己辛苦一辈子,把他们拉扯大,他们居然敢这样对待自己。于是,他等待时机,非得吃一次肉不可。一个集日,他虽然不在大儿子家吃饭,可他看到大儿子家里买了肉,就想开开荤,尝一片肉。吃饭时,他就径直走到大儿子家,拿起碗就盛饭,拿起筷子就夹肉。筷子刚到碗边,儿媳用筷子把他的筷子给挡住了,说:“你今天本不在这里吃,要吃肉,就去另一家吧。”老人傻了眼,看着儿子。令他失望的是,儿子竟一言不发。老人感到一阵心酸,放下筷子,不吃了,走了。可是,到了晚饭时,也没见他回家。一家人急了,到处找。直到第二天,才有人在山上看到他的尸体。原来,他是服毒自杀了。因为尸体旁边还放着一个农药瓶子。可怜老人辛苦一辈子,竟这样结束了他漫长的一生。
李某去世时70岁,她有五个儿子,也是五家轮流供养。她的五个儿子,家家都建起了新房,可这五栋新房,都没有老人的位置,把她晾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老人感到自己十分孤独、寂寞,想叫一个孙女与她做伴,但大人们不同意,只好作罢。最让老人感到吃力的是,五家都住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吃起饭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刮风下雨,或者晚饭。有几次,老人吃完晚饭后,已经都8点多钟了,外面又没有月亮,走起路来很不方便。有时在晚上8点多钟,她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十分艰难,竟连手电筒都没有。是她的儿子们都穷吗?不是。缺乏的就是一个字:孝。更不用说会有人帮老人洗衣服、晒被子了。老人实在受不了那份苦。最后,竟也选择了服毒身亡以了此一生,很悲惨。
孝与不孝只在于一个人的心念之间,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人更应知此道理。
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有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左右,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赡养老年人也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为子女不孝,老人把子女告上法庭的事件时有发生。子女不孝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越来越严重的话,它将会危及我们整个人类的存在。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在中国“养儿为防老”的传统观念下,如果所养的子女不孝,势必会动摇这个观念,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既然子女不孝,要子女又有何用?如此一来,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呢?结果可想而知。
赡养父母是人类生存的一条基本规则,每个人从生到独立都离不开父母的抚养和呵护,当父母年迈时,子女又赡养父母,如此下去,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下去。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规则,任何人违反了这个规则,都会受到舆论和良心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制裁。一个人不孝于父母,他也无法取信于他人,甚至无法立足于社会。
古语说,孝为百行先。它反映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以是否孝顺父母作为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一个拥有亲情的人是幸福的。反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唾弃,他也毫无亲情可言,一个漠视亲情的人是可悲和可恨的。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的人品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我们知道,孝顺父母首先要保证他们物质生活无忧。除此之外,我们更要在精神生活上多花心思。
1.常回家看看
看过国外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想看到他的儿子,可儿子一直没有出现。护士查房时,老人一下子抓住了护士的手,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护士便搬来一把椅子,在床边陪坐到天亮,一直到老人的手僵硬。这篇文章使人很感动,说明老年人在生命将尽的那一刻非常渴望亲情,希望儿女能在他的身边。
“儿女们各自成家或出去打工了,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个面。”、“日子越过越殷实,但闲下来的时候却觉得很无聊。”一项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独寂寞的比例更高。
孝顺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现在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有首歌《常回家看看》中唱到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顺他们。
2.消除“代沟”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多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在许多观念上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而家里的子女则往往强调跟上时代潮流,认为父母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老古板、不开化、死脑筋。于是,两代人便常常会在观念的继承和创新上各执一词,认知上的分歧又往往影响到两代人感情的融洽和心理相容程度,甚至心理距离还可能因此而拉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对这一问题,正确的认识态度和处理方法是:首先,子女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因为父母也是希望子女更好;其次,提倡长辈与晚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在新旧观念转换磨合的过程中,各自加强学习。当然,作为老年人,也要学习了解新事物、新观念,尤其是子女不要把传统观念中一些优秀思想一并抛弃,这样方能使两代人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认同,也会使家庭关系更和睦,老年人的精神会更愉快。
3.尊重和忍让父母
有位名人说过:“老人的心与儿童的心是同样脆弱的。”
要尊重老人的自尊心,不顶撞老人。老人年轻的时候,被人顶撞几句,全然不放在心里,因为他是朝气蓬勃的强者。而到了老年期,进入了“弱势社会团体”,是否得到别人的尊敬,成了他生存的第一价值。老人受到子女的顶撞后,会感到羞辱、窝火、嫉妒,因此,对于老人的意见,首先要耐心听完。切莫中途打断。听完之后,应尽量择其合理部分,充分肯定,并按照老人的意见去做,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能在亲朋好友面前调侃、顶撞老人,这样最伤老人的自尊心。
如果出现矛盾时,作为子女,要深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态,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他们和睦相处,从精神上、生活上多关心、多体贴。发生矛盾,意见不合,看法不同,办事方式有差异时,尽可求同存异,不挑剔,不斤斤计较,做到多理解,多宽容,多退让。切莫为区区小事“麦芒对针尖”而对老人大发脾气,恶化家庭气氛,增加老人的心理压力,从而避免发生不测事故。
4.多陪父母闲聊和善听“唠叨”
与老人闲聊是子女的义务。老人由于深居简出,社会信息不灵,所以老人非常希望有人经常与他聊天、闲谈。许多老人当子女回到家里时,常常会像小孩似的找出许多话讲。而子女由于有自己的生活安排,常有意无意地回避与老人的交谈。这是老人最难以忍受的。
要与老人叙旧。老人不愿丢失人生的价值,昔日的生活、事业是他们值得珍藏的东西,过去意味着自己勇敢、幸运、智慧,过去,也是老人勇敢生活下去的一种“动力”,所以家人要多与父母回顾他们的曾经往事,以及当年父母培育自己成人的一些趣事。
不要嘲笑老人的“儿童行为”。有些人到了老年,会变得情绪变化无常,喜欢听赞扬的话,讲出话来也多少有点无知、天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到老年,心理上表现出的回归儿童的现象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子女理解老人的这种返朴归真的心理。多观察、体贴他们,多为老人提供新的乐趣。
要善听老人的“唠叨”。人到老年,话就多了,尤其爱在儿女面前唠叨,倾诉一下心中的喜怒哀乐,这是一个不好改变的客观规律。就那么一点旧事,这次说了,下次还讲,一点儿新鲜感也没有,这时候,作为子女要理解老人。善听老人的“唠叨”,是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应当引起每个家庭、每个儿女的重视。善待老人的“唠叨”,其本身就是一种孝敬。
5.顺从父母
对待父母不仅孝,还要顺。有一篇文章,讲一位老人特别想用自己的劳动,给孙子孙女买礼物。他每天去捡塑料瓶,他的女儿对此非常不满意,认为是给她脸上抹黑,于是她坚决不让老人再去捡。她把老人接到家中,并不让孩子再见老人。结果老人一句话也没说,过了一两个月就无疾而终。这篇文章最后提到了孝敬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人按照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作为子女,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代替老人的想法。
百德孝为先,孝不仅是一种美德和责任,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的人品是值得怀疑的,他的心态也是不健全的。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人来说,更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