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是彻底改变个人命运的第一推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谁拥有知识、才华就等于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咽喉;相反,谁的知识一穷二白则只能受制于人。总之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拿破仑曾说,“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使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可见,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拿破仑在征服无知,获得知识之后振兴了法兰西,用自身活生生的事迹释译了他所说的名言。是的,征服无知就是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就能主宰命运。
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上学时,杨澜每当考试的时候,基础分一分也没丢过。在中央电视台的招考中,她从一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一举夺得金话筒奖。之后,杨澜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杨澜就是因为勤奋读书,努力实践,从而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杨澜常说:“是知识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要的,是每一个向上者所向往的。
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要经受各种磨难和考验,在这其中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好的经验还是坏的教训,对我们来说都是成长中学习的阶梯。
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勇于学习,敢于走出困境,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
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有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能力。如果一天到晚总是在挑别人的毛病,而不去看别人的优点,就很难说有什么可学了。到头来学不到本事的是自己。相反,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才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先来看一下李嘉诚是怎样通过“偷艺”学习的。
1957年春天,李嘉诚怀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
他在一间小旅社安下身,就及不可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来到该公司门口,但却嘎然却步。
他素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也许应该名正言顺购买技术专利,然而,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进这家公司学习。
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控告他。
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最后,李嘉诚满载而归,终于一步步地创就了一番大业。
你有尊敬的人或刺激你成长、让你佩服的人吗?有的话,下次遇到困难或犹豫不决时,你不妨想象,这些让你尊敬、佩服的人大概会怎么做。当然,你不一定就得照着那样做,但总可以当作参考。
当你更清晰、仔细分析这些令你尊敬的人时,就会发现他们做事的优点,由此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如果你目前心目中还没有佩服的人,建议你务必赶快寻找,应该是有的。
各行各业都有模仿的对象,没有苏格拉底就没有柏拉图;俄国的冰上曲棍球队效仿加拿大队;马蒂斯的笔法取自高更的绘画技巧。
可是在今天普遍缺乏学习的精神,有勇有谋,惟独少了谦卑的学习态度。只有少数的人才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其他的人都要吃过竞争者的一番苦头才明白学习之道。
无论怎样,都要找到值得你学习的对象,以开放的心和受教的态度向这些老师学习。永远不要断言你已经找到最好的老师,或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换句话说,要不断地寻求更好的方式。
除了向优秀的人或企业学习外,最重要的是向书本学习。读书是人们学习知识和获取精神生活养料的好途径。
莎士比亚曾这样描述书籍。他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们有了书籍这一营养品,才得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才得以立足社会叱咤风云,才得以造福人类,雁过留声。
当然,阅读乐趣产生于渐入佳境的阅读过程,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惩恶扬善的主旨,是不能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营养品的,它也不会给人们带来什么乐趣。能产生乐趣的书籍,必须是能引起人们的心灵共振之作。它能激起我们对自身经历的有趣回味,使我们进入作家描写的天地,有似乎在叙述我们自身故事的感觉;它能使我们见识我们从未经历的生活,让我们跨越时空与书籍中的主人公同悲同乐,从而产生新的向往,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
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对书籍也作了极为精辟们概括。他说:“无法想象,有什么东西能像图书那样,人需要多少,它就赐给你多少;更想象不出,有什么东西像图书那样,不多不少地把整个宇宙献给你。”
谁都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历亲见,而书籍却是人生百味的结晶,每一本耗尽他人心血的书,都会在你阅读的过程中,悄悄营养你。
那么怎样读书呢?读书要得法,要把死书读活;读书失当,活书也成死书。读书要全面,视野要开阔,正如鲁迅先生把读书比做蜜蜂采蜜,倘若只盯住一点就枯燥了,但也要有所侧重。读书的好处也很多,但要有好的态度。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可以追求一种纯艺术的享受,彻底地摒弃其功利性,读出“窗前明月枕边书”的意境。
以下列举了9种读书方法,以供参考。
1.“三步”法
宋朝的苏东坡读书提倡要分“三步”:第一步是抄一段,第二步是用三个字为题,第三步是用一字为题,别人只要提出某段的头一个字,他就能背出来。他谪居黄州时,每次读《汉书》都作“提要”。
2.借摘读
旧时代,革命书籍十分缺乏,徐特立在湖南时,听说书报流通社有《联共党史》上下册,就去借了来抄读。他不全抄,而是节抄,并且做详细分析。这样,可以眼、心、手三到,便于理解深刻。
3.翻选读
吴昌硕博览群书,曾对门生说:“书不能死读,先翻翻序,看看结尾,不好不看,好的翻翻,极有价值的才值得花力气精读,要不你有多少心血能花在上面?”
4.插缝读
学者顾颉刚陪夫人就诊的时候,也要挟书阅读,若有所得,归来即记在笔记本上。35年间,他记的笔记竟达l60册之多。
5.“啃”“悟”读
作家张贤亮当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农场十年,唯一能看的只有一本《资本论》他的读法是“啃”和“悟”。他说:“古时文人三更灯火五更寒,啃的就是四书五经,依此作底,写起文章来海阔天空,头头是道。”他喜欢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但他从不整篇细读,只是跳着翻看,用文学的悟性体味作者的创作精髓。
6.选择读
朱光潜说: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也须费些工夫去搜求。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他认为:“你与其读千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7.交叉读
理论家胡乔木共有136个三米高的大书架,约3万多册的私人藏书。他没有什么业余嗜好,休息的一大方式就是同时看五本内容完全不同的书,如哲学、外国小说、政治、剧本、自然科学类的书,同时交叉着看,以调换脑子,而在调换脑子的同时,又有所得。
8.“怪”法读
台湾作家李敖珍视书中的资料,更甚于书本身。他常把书中重要的资料影印下来,或者直接撕下,再作分门别类的“专集整理”,名曰“吸收日月精华”,等到书中的“精华”被他吸收光了,这本书对他来说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送、卖、扔,他都没有多大意见。
9.重复读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对有些难懂的书,他坚持一读再读,直到懂了记下为止。他说: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问题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问题的肤表的见解,再浏览许多章节,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知识。
读书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内涵和修养。现代的人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读书,我们实在不应该把读书这个好习惯丢掉。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不行的,即使再忙,我们也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有选择地读一些好书。
最后,我们来谈谈用脑的问题。
学习需要用脑,有人担心会把脑子累坏了,也常常为自己的脑子是否够使而感到怀疑。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大脑接受、储存和综合各种信息的潜能是极其巨大的。
据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由成百上千亿个细胞组成的,具有极大的贮存量,可以在每秒钟接受十来个信息。一个信息单位叫做比特,大约相当于一个单词。人脑的容量有一百万亿个比特,这还是较为保守的估计。这一百万亿个比特,究竟有多大呢?它可以装下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内容。何况人类还有潜意识,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感觉和印象。实际上,普通一个人能够表达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峰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只用了自己大脑的三分之一的功能,而一般人则更少,绝大部分脑细胞仍处于“待业”状态。而且人脑不同于机器,使用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就像有人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和第四门就会容易许多。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众所周知的至理名言。然而现代科学研究的新发展认为“生命在于脑运动”,因为人的机体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长到十岁以后,每十年大约有百分之十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不要紧,如果坚持脑运动和脑营养的适应,则每天又都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英国两位神经生理学家科斯塞利斯和米勒曾指出,“人大脑紧张工作开始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脑细胞老化过程就会越慢”。
科学家还作过这样的试验,他们将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三组;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视组。结果表明,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后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健在。而思维迟钝组死亡12.5%,受人监视组死亡人数达37.5%。
日本科学家对200名20岁到70岁的人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60岁时其思维能力仍很敏捷,而年方30就不愿多动脑的人,其脑细胞功能在急剧下降。西方科学家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寿命研究,这400人中寿命最长的是那些大量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平均寿命79岁以上。如瓦特83岁,巴甫洛夫79岁,罗素98岁。英国剧作家、社会活动家萧伯纳享年94岁,晚年仍有剧作问世;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坚持用脑到84岁,发明成果1100多项;法国的一位女钢琴家104岁还能登台演奏;著名黑人作家杜波依斯87岁写作《黑色的火焰》,轰动世界。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位著名大思想家:孔丘73岁,荀况75岁,孟轲83岁,墨翟92岁。这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都是很了不起的长寿者。我国著名学者马寅初一生坎坷,由于勤于用脑活到90岁;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开创者竺可桢,上中学时身体虚弱,还患肺病,有人断言他活不到20岁,但他一直坚持学习,不断奋斗,活到85岁,贡献卓著。
综上所述,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头脑会被用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的一生,如果间断了学习,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落伍。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好学的心态和习惯,学习必备的知识,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个人如果不想枉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学习,永远不要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