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0200000024

第24章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2)

有一则寓言,也是“得意莫忘行”的哲理。草地上,有两只公鸡为了争夺虫子而怒冠相向,红公鸡说:“这条虫子归我,是我发现的。”花公鸡说:“不错,是你发现的,可是它是我捉住的,应该归我。”红公鸡说:“你惹的起我吗?我可是常胜的鸡王啊!”花公鸡也不示弱,把虫子放到一边,迎头向红公鸡啄去,将平日红公鸡引以自豪的几根漂亮的羽毛给啄下来了。红公鸡恼羞成怒,猛地一拍翅膀,像利箭似的射向花公鸡,在花公鸡还没来得及反击时就被压在了下面,并且背部受到了重重的打击,由于不堪负重,很快就倒在了地上。红公鸡趁机对它又啄又踢。花公鸡彻底认输了,在不停的哀求下,红公鸡才停止了打击,并恶狠狠地将它踢到草丛里。胜利后的红公鸡高兴地站在高处放声大唱,不想天空中飞来一只老鹰,听到红公鸡的叫声俯冲下来将它捉住,红公鸡成了俘虏,遭受了灭顶之灾。而花公鸡由于在草丛里躲过了这场灾难。故事说明,胜利只是暂时的,不存在永远的胜利和永远的失败。暂时的胜利者不要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否则,结果和下场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如果人在开心的时候太过得意忘形的话,那样就会使原来你已经得到的事物变质,忘了原来的目标。更会使你身边的人厌恶你,更有可能在你开心过后,你就会觉得其实什么都没有,剩下的只有空虚。太得意忘形,少了对身边事物的注意力,那样很容易招到外来的攻击,那么到时候你才注意的话就已经晚了,你就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做人绝招:

得意是人之常情,但得意到什么程度则是常人和非常之人的区别。得意之际最怕忘形,但也最容易忘形,尤其是那些自负的英雄。

四、屈伸有度才能进退自如

古人讲,能屈能伸方为丈夫。因为这样的人,有审时度势的清醒,有深谋远虑的城府,有欲成大事的胸襟。要知道,一个人究竟强不强,不是看你有多么出名,多么有权有势,而是看你有没有真正让自己强起来的坚实基础和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讲究运筹帷幄,厚积薄发,修于内而成于外,这才是真正让人佩服的成功。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是能屈能伸的伟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首先是“能屈”,然后才是“能伸”。只有先“屈”,蓄上力,才能“伸”得舒展。一味保持伸直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人生处世有两种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顺境。在逆境中,困难和压力逼迫身心,这时应懂得一个“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实力,以等待转机的降临。在顺境中,幸运和环境皆有利于我,这时当懂得一个“伸”字,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

韩信受胯下之辱时,如果当初他一气之下,宁折不弯的和那些流氓拼了,恐怕历史将要改写,历史上不会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只会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枉死鬼。当然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什么假设,但是历史中的智慧值得我们思索。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刚能柔,就是源于韩信的典故。在常人看来,胯下之辱绝对让人不堪忍受,简直是奇耻大辱,然而韩信爬过去了,而且爬过去以后拍拍身上的尘土扬长而去,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有句俗语说得好:“进,固然需要努力;退,更需要智慧用心。”进,单就绝对的前进而言,容易。别人进,我也进,同进同乐,岂不快哉!不用自己的思考,不用独特的视角,不用出众的智慧,顺着大流走,那样就万事俱佳了。但退,却不像世俗所见尽然。在茫茫人潮趋之若鹜争抢前方金苹果的时候,旁若无人地从容而退,退出一种昭然,退出一种风度。勿用回首,勿用瞻前顾后,勿用优柔寡断,只向着一个人的方向,义无反顾,举重若轻。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历史将赋予你重大的任务,你就要做好吃苦受辱的准备,那不仅是命运对你的考验,也是自己对自己的验证。面对耻辱,要冷静地思考,不接受会不会出现生命的劫难,会不会从此一蹶不振永难再起?如果真存在这种情况,那么就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鲁莽的凭自己的一时意气用事。因为人在遭遇困厄和耻辱的时候,如果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彼方抗衡,那么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而不是拿自己的命运作赌注,做无谓的争取。一时意气是莽夫的行为,绝不是成就大事业的人的作为。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句小时候妈妈教导我们的话应该铭记于心。那些成功人士应该在年轻的时候,碰到更多的挫折,才能在以后成长为“领导”,即他“屈”的数量绝对比常人要多,后面的人生才活得更加灿烂。这样说来,人一生“屈”、“伸”基本是永恒的。

而从做人上讲,应该有刚有柔。人太刚强,遇事就会不顾后果,迎难而上,这样的人容易遭受挫折,人生苦短,能忍受几多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这样的人很难成就大事,一味软弱,终究是扶不起的阿斗。做人就要刚柔并济,能刚能柔,能屈能伸,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屈伸有度。刚强对一个人来讲很重要,是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但刚强也有限度,有了困难和挫折宁折不弯是对的,但却不可不问原因一味的刚强到底,要知道刚强者不能持久。况且刚强的人都是心劲足、血性大的,遇到困难耗尽心血,硬撑死撑,直到精血耗尽,无可再撑,一旦折服很难再有重新站起的机会。柔弱却可得长久,柔者有包容力,海纳百川,就是靠兼柔并蓄的力量吞吐含纳。但是如果一味柔弱,就会遭到欺凌。俗话常讲,一个人要是没刚没火,便不知其可。就是说一个人要是只会软弱,不懂刚强,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无志空活百岁,柔弱纵能长久,也是白白消耗岁月。

其实,古来先哲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哲学中往往强调“能屈能伸”的理念。古今中外做出杰出成就或干出轰轰烈烈事业的人,常常是那些能屈能伸的人。能屈能伸,刚柔兼济,从来不失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和风范。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正如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有进有退,能屈能伸,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种一往无前、有进无退的人仅仅是村夫莽汉,表面上英勇,实则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做人绝招:

一个人究竟强不强,不是看你有多么出名,多么有权有势,而是看你有没有真正让自己强起来的坚实基础和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讲究运筹帷幄,厚积薄发,修于内而成于外,这才是真正让人佩服的成功。

五、高处不胜寒,常反躬自省

自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即使你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水平,只要你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也会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栽跟头。自古道,自信并不意味着自负。其实,这个道理正如登上高峰的人一样,当你“一览众山小”,陶醉于“山到绝顶我为峰”的豪情中之时,也正是你最容易麻痹大意的时候,只要脚下的石头稍一松动,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

公元219年,当关羽的部队和曹操在樊城作战的时候,孙权委任吴国将领吕蒙为大将,率领兵马,想趁盟友关羽的部队不备的时候,偷袭荆州,扩大地盘。然而,当吕蒙的部队快到达时,他发现荆州军马齐整,沿江两岸又有烽火台警戒,看上去关羽的警惕性很高,很难达到突袭攻破的目的。正当他束手无策的时候,吴国的谋臣陆逊来到军中。对吕蒙说:“将军你虽然不敌关羽的武艺高,但在当今乱世的将领中,也算得上是关羽惧怕的对手了。关羽一向自认为武功盖世,无人可敌。如果你假装生病,辞去军职,让别的将领来顶替你的位置,故意让接替你的人公开称赞关羽的武艺,使他骄傲轻敌,关羽就会不把你的部队放在眼里,很有可能贸然出击,想吞掉你。这时,你乘机派主力突袭荆州,一定可以轻易拿下。”

吕蒙十分赞赏这个主意,于是就依计行事,请了病假回家休息。并推荐陆逊接替他的职务,而实际上还把持着军权,命令部队加紧操练。

关羽得知吕蒙病重,被一个无名小将陆逊接替了职务后,本来就十分轻敌。正在此时,陆逊又派人送来了一封措辞卑谦的信函,并附送一些礼物,信中将关羽大大地奉承了一番,称他有晋文公大胜楚军的英勇,韩信打败项兵的谋略,还说自己只是一介书生,不懂用兵打仗之事,请关将军多多关照。

关羽收到信和礼物后,十分得意。他觉得陆逊这个年轻书生很懂礼貌,而且没什么能耐,用不着防范,于是,下令将原来防备东吴的军队陆续调往樊城前线跟曹操作战。恰好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使臣来到吴国,与孙权密谋夹击关羽。孙权因为早已决定要袭取荆州,所以马上表示同意。这样,使得原来的孙、刘联盟抗曹,一下子变成了曹、孙联盟破刘,形势急转直下。

吕蒙到了荆州周边的城市浔阳,让士兵们穿了白色的衣服扮成商人,偷偷潜入烽火台,一举攻取了荆州。关羽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对东吴的防备太大意,因为自己的骄傲轻敌失去了荆州。于是他不得不带兵南撤,回身想收复荆州。但此时大势已去,吕蒙、陆逊两面夹击,关羽的部队节节败退,最后被围困在麦城。当他走投无路,带领一部分士兵从小路突围时,又中了吕蒙的埋伏,竟然被生擒活捉,最后被东吴斩首。关羽一生驰骋沙场,未尝败绩,最后却因为骄傲自大,不得善终。虽然令人感叹,但更为后人敲响了警钟。

同类推荐
  • 失眠的海

    失眠的海

    本书是触动梦想系列之一,主要选取了100个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真情故事。充满真情的一个个小故事,读来启迪智慧,开启心灵,激励读者坚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此努力奋斗。
  •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本书从“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弱小”和“如何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两个核心出发,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以凤姐、范跑跑等网络红人、古今中外人物诸葛亮、苏格拉底等和当下热门话题为例,分析我们在职场、人际、两性、社会等各种关系中的心理状态和博弈关系。
  •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哲人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话虽平淡,却值得深思。之所以说人生如戏,是说它的无常,它的出人意料。譬如说,父母望子成龙,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却是个庸才,这样的事,难免让人扼腕唏嘘。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于是他们就按照自己所谓的“成才秘笈”教育儿女,甚至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作着很多关键性的抉择,譬如说,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很多的老师也是如此,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是否听话。于是,是否听话、成绩好坏,成了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好坏之分也由此而来。在他们的眼里,好学生,就是成绩又好,又听话的学生;坏学生则是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父母和老师常常以好学生为荣,以坏学生为耻。
  • 顿悟

    顿悟

    本书分十章,从禅宗、彻悟的角度来解读“顿悟”对生活和心境的帮助和理解。语言充满禅意,洒脱随性中包含机锋,简单的佛教故事中包含中无尽的人生哲理。
  •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本书从平台设施、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三个角度,对少年儿童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热门推荐
  • 灵修高手闯都市

    灵修高手闯都市

    一个懵懂的少年,一张莫名的羊皮卷;一个落魄的家族,一颗来历神秘的龙珠……谜团的背后究竟是谜团?还是一切都是无稽之谈?看林天如何崛起,强势归来,力挽狂澜!
  • 新编历史小丛书:纳兰成德

    新编历史小丛书:纳兰成德

    本书介绍了纳兰性德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 从人类消失开始

    从人类消失开始

    山海经的神魔妖兽存在吗?存在。九州存在于地球的东方吗?不。真正的九州,在星空深处。古老的神话传说,不过是九州那颗大树飘落到地球上的一片枯叶。————全人类消失的那一天,灵气复苏了。地狱之门发出古老沧桑的吱呀声,山海经翻开了扉页……致书友:已有历史类完本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和《宋仕妖娆》。书友群:421096750
  • 云中有仙舟

    云中有仙舟

    苍天无尽,云路茫茫,仙舟驶过的云海之下,三千世界如隔绝的孤岛。一条域外游魂,意外成为了仙舟巡界使,被派往云海下的一个又一个修真世界,完成各种各样的天道任务。不同的世界,迥异的风俗人文,相同的道与法,憎与爱……冒牌巡界使郁子规发现,这登仙成神之路,原来跟这岁月一样,悠然而漫长。(本文非快穿非无限流。无男主。)
  • 寰宇武圣

    寰宇武圣

    以武入道,武耀寰宇!谁言唯有仙道乃是通天大道!看刘毅披荆斩棘以武入道踏出通天圣途!
  • 顾盼逍遥

    顾盼逍遥

    前半生风云戎马,后半生临江葬花。本是王府贵女,张扬恣意,怎奈命运多舛,一朝流离。烈雪骄阳之下,是谁混淆圣听,陷害忠良?十余年潜心蛰伏,只为守得云开见月明。然而旧事缓缓揭幕,冰冷的真相又是如何?昨日今夕,叩问苍天,是非黑白究竟如何定论?
  • 女生宿舍

    女生宿舍

    每一间学校,不多不少的都有鬼怪的传说,尤其是阴气重的地方,比如说女生宿舍......我是退役军人,本来是个无神论者,但自从做了太平学校的保安才知晓,原来......!
  • 刀绝苍穹

    刀绝苍穹

    八大武圣之一清风武圣风清扬,莫名其妙的死在洛神山脉,是意外?还是阴谋?还是······十几年后,醒来发现自己重生废物身上,同时脑海里多了一部经文······随着修为的提升,李乘风吗,慢慢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好多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 惊天道主

    惊天道主

    天外坠落神秘虚影,仙霞偶得雷纹道瞳。林惊雷在无良师傅的教导下踏入武道。为守护美女班主任,组建整合地下势力,撵灭一切敌对势力。又得老头赠赐奇异兽卵,手持黝黑长棍,身伴变异凶兽,只为扫清身前障碍,不被他人所欺。敌人说他:残暴无情;挚亲说他:柔情似水;朋友说他:情侠仗义。战破这片天,踏碎这方地。看我如何征战四方,踏入武道巅峰。——林惊雷
  •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读书对于弥补新闻从业人员的缺陷都是必要的。为鼓励读书,自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青年记者》主持“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形式为陈力丹导读按语+3篇学生的读书笔记,组织学生读了53本书,共发表读书笔记162篇。经过进一步筛选,《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将书目压缩至41部,新组织了2组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不熟悉的传播学格拉斯哥学派的两个系列书(共5本)的读书笔记(共5篇)。这样,本书共涉及关于46本书的128篇读书笔记,这些书的选择和关于这些书的读书笔记,对于在读的和未来的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研究生,在读书方面会有一定引导意义。本书所列,大部分是与新闻传播专业有关的书,按大的主题分为9个专题,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著到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涉及新闻生产与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政策、传播现象、电视批判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