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吴家有制止,"喝农家乐。"
君子不夺人之爱。将心比心,他家也保存一瓶,一样舍不得喝。
"哪里的话,你是什么人?"李志浩边说边使劲,瓶盖被拧开,"你不喝这种酒谁还有资格喝?"
替他惋惜,也看出他真诚。
酒倒出来是绿色,浓香扑鼻,真正的陈年老酒。
"来,我敬你一杯。"李志浩站起来碰杯,"感谢您对我及家人的支持。"说完一仰脖子,一口而尽。
这么喝受不了,杯子太大。
农村喝酒的杯是两用,既当茶盅又当酒杯,能装二两;吴家有只有二两的量。
老伴不甘示弱,扯下一只鸡腿放在吴家有碗上。
"鸡肉就不吃了,不满你说,每餐都有吃的,吃腻了,还是你们多吃一点,"吴家有将鸡腿退回碗中,"我喜欢吃辣椒炒茄子,还有苕粉肉好吃。"
李同生说:"城里的辣椒没有吃头,一点都不辣,还是菜园的辣椒好吃。"
"那就吃鱼。"李志浩边说边要挟鱼,"尝一尝自家养的鱼。"
"我自己来。"吴家有下箸。
不吃过意不去,主人是养鱼专业户。
李同生斟满一杯,要敬酒。
"下桌敬。"父亲训斥道,"完全不懂规矩。"
下不下桌都是一码事,批评他是为了借题发挥。
儿子的酒敬完后,李志浩说:"我这个儿子就是有点稀里糊涂不大懂事。"
吴家有说:"不错。听小丁说,你写了不少诗是不是?"
"不做正经事," 李志浩抢上话,"写诗,练武、开车,见什么爱什么,样样都想学,样样都不精。"既是责怪儿子,也是表扬儿子。
李同生说:"写了几百首诗,但是只发表几十首。"
几十首也不是小数目,
"不错吧。"吴家有肯定道,"文山区公所的余秘书,写了一辈子诗还没有发表一首,听说他儿子不错,在全国还有一点名气。对了,他这次入围拔尖人才。"
李同生没有想到余银地会捷足先登,居然把工作做在他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