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还有诗歌学会?熊文斗有了兴趣。
见他感兴趣,童允玉问他想不想参加,她可以当介绍人。
又是 "高手"?
谈不上高手,喜欢就是。
甚至连喜欢都谈不上,爱屋及乌,因为余银地喜欢诗歌她也就跟着凑热闹。她与余银地是在广播员培训班上相识,他是县广播站记者兼老师,她是学员,因老乡关系两个人一拍即合。
"明天是星期天,我们学会正好有一个活动要搞,你如果想参加就去都灵县机械厂招待所找瞿煜秋,他是会长,明天的活动由他发起并主持……见了他就说是我介绍来的。"童允玉说。
怕人家不相信。
"不会不信,我介绍的人他不敢马虎。"不是吹牛,因为她有余银地这个秘书长当后盾。"要是晚上不开广播,我就随你一块去。"
"那就明天一起去。"熊文斗不敢独闯。
"不行,明天可能有大人物出现,叫你提前去是想让你帮忙打点会务。"她指的大人物不是大官,而是北京来的大作家、大诗人。
有吸引力,长这么大只读过名家的书,没见到名家的人。
不能错过这次0距离接触的机会。
"如果余银地问起,你就说我明早到……不问就算了。"童允玉嘱咐。
熊文斗点头。
九
到了汽车站熊文斗有些犹豫,不回家报一声平安怕母亲担心。
不能回家,如果回家就赶不上下午一点去县城的班车。文山到县城每天只有两趟班车,早晚各一趟,没有第三趟。
正在犹豫不定,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是高中同学童蕊。
"东张西望找谁?"对方问。
"找你。"熊文斗就着她的话开玩笑,接着问她近况。
"还能干什么,农村孩子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童蕊自嘲道。原来她在复读,准备参加明年高考。文山高中为了提高升校率,对上一届预考上线的考生网开一面,不加收任何复读费,欢迎落榜考生回校"复灶"。熊文斗也知道有这个政策,也很想回校复读,但是想到母亲和家庭债务也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