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身体健壮,气力充沛。彼得出外远征,她可以不必在家等候,只要彼得一声召唤,她就可以跋涉几百俄里的泥泞路程来到情人身边。据一位侍卫官的记述,有一次沙皇和年青的勤务兵开玩笑,命令勤务兵伸直胳膊用一只手把元帅杖举起来。这个士兵使足吃奶的劲也举不起来。彼得知道皇后的手劲很大,就从桌面上把元帅杖递给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欠起身子站起来,伸直手臂,轻轻地把元帅杖举到桌子上空,举上放下好几次,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惊叹。
彼得大帝用武力征服着周边各国,他的心却已完全被叶卡捷琳娜俘虏。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挂念着叶卡捷琳娜,时常要与她通信。有时候他忍不住寂寞,要叶卡捷琳娜来陪他,就写道:“速来基辅、不得延宕,如若因故不能即刻前来,速回信言明以释吾念。终日思卿而不见卿容,不闻卿语,怎不令我肠断魂销”——这毫无疑问是热恋的语气。他把叶卡捷琳娜与她私生的女儿安娜当做至宝,呵护有加,曾在一次亲征之前留下手谕:“(我这次前去)如遭不幸,请将存于缅希科夫公爵官邸之三千卢布送交叶卡捷琳娜母女二人。”
结婚之后,彼得对叶卡捷琳娜多了敬重,写信的口吻就不那么粗鲁生硬,而是改成了尊称。以前他会亲昵又冒失地唤她:“你好,我的小雏儿!”现在则改为温柔的称呼:“卡捷琳努什卡(叶卡捷琳娜的昵称),我的朋友,你好!”而且,任性的态度也有所收敛,变得礼貌体贴:“一俟密使到达你处,请速前来见我,路上千万不能到离卫队一百俄丈远的地方去。”为了博得叶卡捷琳娜的欢心,彼得经常送给她礼物和海外进口的美食。
彼得给叶卡捷琳娜的信,保留下来就的有一百七十封,其中只有少数是事务性的。彼得知道皇后的底细,也怕她受累,所以既不委托她费神去办什么事,也不要她去检查别人的任务完成情况,或是征求她的意见。他只是告诉她打胜仗的消息,谈谈自己的身体情况。“一个疗程已于昨日告结束。矿泉水疗效极佳”;或是“卡捷琳努什卡吾友,闻说汝因空房独守而暗自叹息,我又何尝不如此,但你我均应以事业为重”。
一开始的时候,叶卡捷琳娜识字困难,但她仍坚持为彼得回信。写出来的信往往读起来有些滑稽,彼得想象到妻子为难又努力的样子,觉得可爱之至。
在保守派大臣眼里,沙皇简直太大胆了。他所谓的改革,都是些吓死人的玩意儿。从前,烟草在俄国被视为“亵渎上帝的毒草”,抽烟的人要受到严惩,可彼得沙皇居然带头抽烟,此后这一行为就变成了合法。胡须是传统俄罗斯男人的骄傲,教会尚且要求人们爱护胡子,沙皇却亲手拿起剪刀,剪光了臣子们的胡须!这还不够,他又要去剪他们宽大的袍袖,说是服装改革。前皇后叶芙多基娅脑筋保守,迷信教会,沙皇就干脆让她进修道院。新皇后呢?沙皇看不上王公贵族的小姐,而是娶了个娼妇!这无疑是对传统礼教的公然背叛与挑战,然而没人敢去阻止。彼得大帝性情暴烈,处置反对派的手段极其狠辣。
叶卡捷琳娜也知道自己出身寒微,必须处处赢得人们的好感才能站稳脚。在正式场合,她是端庄的皇后,备受瞩目和敬仰。有一个外交官曾经这样记载:“沙皇之所以敬她,爱她,是因为她有一种善于变成皇后的才能,因为她时时意识到她并非天生的皇后。他们经常双双出游,但各有各的车队,一个以自己的质朴而显得庄重,另一个则显得富丽堂皇。他愿意她时时随侍在侧。但是每逢军事检阅,举行舰艇下水仪式,或节日盛典时,她从不抛头露面。”另一个外交官则是目睹了皇后出席舞会的情形,大加称赞:“饭后,沙皇和皇后举行舞会,这个舞会持续了约三个小时;沙皇常常和皇后、小公主们跳舞,他不时地亲吻她们;在这种场合,他对皇后流露出更多的柔情;可以说句公道话,尽管她的出身寒微,但她对这位伟大君主的宠爱当之无愧。”这名外交官还描述过叶卡捷琳娜的仪态:“现在(1715年),她丰满适度,天生丽质,面色白里透红,长着一双不大的黑眼睛,一头黑发又长又密;她的脖颈和手臂都长得姣美可爱,面部表情甜蜜、柔和,令人感到愉快。”
私下里,叶卡捷琳娜保持着平民本色。她跟随军队出征的时候,往往与底层士兵打成一片,与他们有说有笑,还曾为他们斟酒,并为伤员换洗被单,包扎伤口。彼得对爱情不可谓不专一,但他对肉体关系不甚在意,在外面有多位情妇。叶卡捷琳娜很清楚这一点,但她并不较真,只是偶尔开开玩笑。她曾给丈夫捎信说:“皇上近来得一新洗衣女仆,但幸未忘故人。”这般自嘲,提醒皇上她自己也是洗衣女仆出身。
沙皇发火的时候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没人敢接近他。然而叶卡捷琳娜仿佛掌握着安抚丈夫的秘方,对一切状况应付自如。她可以直视着彼得充满怒火的眼睛,毫不退缩。彼得推进改革,经常与朝中大臣发生矛盾,动辄就要抓人,杀人。叶卡捷琳娜总会在一旁婉言劝解,一面让丈夫消气,一面不让大臣们难堪。彼得当然不想把人全得罪光,所以事实上叶卡捷琳娜是在帮他下台阶。而大臣们把皇后看做恩人,从此大大改变了对她的成见,逐渐对她爱戴起来。叶卡捷琳娜也许还没清楚意识到:这正为她今后登上皇位打下了基础。
彼得大帝与土耳其开战时,曾带叶卡捷琳娜一起参加普鲁特的远征。哪知道出师不利,土耳其兵力远远高于估计。俄军伤亡惨重,彼得一行人陷入重围,眼看性命不保。彼得急得团团转,军中的女眷哭声一片,只有叶卡捷琳娜方寸不乱。彼得曾建议爱妻离开军队去逃命,但叶卡捷琳娜断然拒绝。
彼得派使者与土耳其总司令进行和谈,但他心中一点儿把握也没有。谁知谈判顺利通过,土耳其方面开出了极宽松的条件。原来,在危难时刻,是叶卡捷琳娜慷慨解囊,用她大量的珠宝玉器私下贿赂了土耳其司令!彼得对妻子的胆识刮目相看。
继承人风波
彼得考虑让妻子继承皇位是有多重原因的。他一生致力于改革和扩张,希望有个能承袭自己意志的接班人。本来继承皇位的人应该是太子阿列克谢,但因为太子母亲是前皇后,彼得对他并不宠爱。而且经过多年观察,彼得发现这个不肖子根本不能委以重任。太子不学无术,懒惰成性,屡次受到父亲的批评而不知悔改。他甚至为了逃避父亲安排的任务而装病。
有一次彼得终于忍不住对太子大发雷霆,太子这才害怕起来。他知道叶卡捷琳娜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就去求继母说情。叶卡捷琳娜很慷慨地答应下来,成功调解了这次父子矛盾。然而太子并未痛改前非,仍然浑浑噩噩打发日子。彼得再也没有耐心,就打算废除太子的继承权。太子得知这件事,干脆出逃到了外国,暗中招兵买马,企图策动政变。他在外国官员面前大倒苦水,不仅说了父亲的坏话,还指责叶卡捷琳娜挥霍无度——这时他可不提继母的“救命之恩”了。
太子的阴谋终于败露,彼得彻底翻脸,把太子连带其党羽一起逮捕入狱,严刑拷打。叶卡捷琳娜曾替太子的一位亲信大臣求情,免了他的死罪,但太子却在监狱里被折磨致死。
太子死后,彼得想把叶卡捷琳娜的儿子——小彼得立为继承人,但这孩子四岁就夭折了。彼得痛失爱子,大病了一场,这期间闭门谢客,三天之内水米未进。
现在,彼得与叶卡捷琳娜的孩子只剩两个女儿,彼得虽然把她们视为掌上明珠,但并不认为小女孩儿家能有成为君主的丰富经验和坚强意志;太子留下一个九岁儿子,彼得又担心这小孙子继承了太子的混账基因。如果不考虑传统惯例,那么能完全延续彼得意志的就只有一人——皇后叶卡捷琳娜。彼得倒不是真的认为妻子有什么政治头脑,更不指望她能搞什么创新,但以她的机灵乖巧,可以分毫不差地执行彼得的想法。更重要的一点,叶卡捷琳娜在大臣之中获得了广泛支持,只要她一声令下,大臣们必会全力效劳,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
1722年,彼得颁布了王法继承诏。这项法令规定,在位君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指定王位继承人,而不必遵从“长子为当然的王位继承人”的旧例。沙皇责令所有高级官吏宣誓无条件执行这一法令。很明显,这是要为叶卡捷琳娜的继位作准备。
但最终,彼得并没有正式指定继承人——因为就在他去世前不久,他与叶卡捷琳娜反目了。1724年,彼得劳碌过度,身患重病。从保留的私人信件来看,他直到当年10月份还保持着与叶卡捷琳娜的亲密关系,柔情蜜意不减半分。但是在11月9日,彼得逮捕了一名纨绔子弟威廉·蒙斯,从此夫妻之间蒙上了阴影。
威廉·蒙斯是叶卡捷琳娜的高级侍从,书面上的罪名是滥用女皇的信任,收受贿赂,代人向女皇求情以求恩赐。但有传言说,威廉·蒙斯真正的罪行并非滥用职权,而是与皇后有暧昧关系。本来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皇后不贞,但威廉·蒙斯还有一重特殊身份——他是彼得以前情人安娜·蒙斯的弟弟。也许这层关系戳到了彼得早年的隐痛,才使他丧失理智,妒恨交加。
不管怎么说,威廉·蒙斯在一周之内就被砍头,审讯之匆忙,判决之严厉,出人意料。也许这正是彼得在向妻子示威!面对宠臣之死,叶卡捷琳娜丝毫不动声色。她曾想要为威廉·蒙斯说情,但彼得竟在盛怒之下,当着她的面打碎了一面珍贵的镜子,威胁道:“这是我宫中最好的装饰品,只要我愿意,就可以砸了它!”叶卡捷琳娜明白,彼得的气话,意有所指,但仍然装做没事儿似的问道:“这样你的王宫就能太平无事了吗?”
彼得抓不到叶卡捷琳娜的把柄,但还是使她受到了严峻考验:他把蒙斯的头装在一个大玻璃瓶子里,为防止人头腐烂,里面还灌满酒精,送给皇后做“礼物”。这还不算,他又命人把这人头礼摆在皇后寝宫,让皇后天天“瞻仰”。叶卡捷琳娜能够淡然应对这惊悚一幕,可见她的承受力之强。
结果是,夫妻从此冷战,彼得经过这番刺激病得更重,终于在次年1月份撒手人寰。由于沙皇没有留下遗诏,朝中各派势力就继承人问题发生分歧。贵族一脉的大臣们主张拥立彼得的孙子为新沙皇,企图恢复旧制;以缅希科夫为首的新兴权贵多数出身寒微,为了阶级利益而倒向了叶卡捷琳娜一边。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彼得生前创立的两支禁军队伍,他们曾对彼得忠心耿耿,彼得过世之后,他们就转而效忠皇后。在大臣们激烈争执的时候,两个禁军团就把宫殿严密包围,叫嚣:禁军支持叶卡捷琳娜皇后继位,谁不服就打碎谁的脑袋!反对派大臣害怕丢命,只好妥协。
就这样,叶卡捷琳娜登基为女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她是俄罗斯第一位女沙皇。登基之后,叶卡捷琳娜命令把彼得的遗体停放40天,每天在灵前号哭两次,以示哀悼。据当时人的记载:“这时候宫廷侍从都感到惊奇,女皇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眼泪。”
庸碌皇权
正如彼得预料的一样,叶卡捷琳娜并不热衷政事,充其量是按照彼得原本的思路按部就班走下去而已。事实上,朝政已经绝大部分操纵在缅希科夫手里。
叶卡捷琳娜的发迹,令俄罗斯平民阶层小有震撼。女皇不忘出身,很能体察百姓疾苦,为人又没有架子,这博得了他们的好感。每逢女皇出巡,外面总是人山人海,平民百姓和普通士兵都想直接请求女皇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
叶卡捷琳娜并不像彼得一样热爱武力。她在位时,俄罗斯没有发动对外战争,仅仅因为与法国交恶而制定了反法政策罢了。叶卡捷琳娜把军政要事大多交给枢密院和最高秘密会议处理,自己仅保留了对海军事务的关注——因为海军舰队是彼得生前的最爱。此外,按照彼得的遗愿,女皇还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这可以算是她的一项功绩。
叶卡捷琳娜女皇的私生活奢侈无度,但也没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仅过了两年,叶卡捷琳娜患上肺炎,不治而亡。这位传奇女皇并未在政坛上大有作为,但开创了女人做沙皇的先河。在她之后,俄罗斯陆续有女人问鼎皇权。不管后人成绩如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她们中没有任何一位比叶卡捷琳娜一世更精于媚道——彼得大帝可不是随便一个女人就能应付几十年的。
人物点评
叶卡捷琳娜一世是彼得大帝改革意志的化身之一。彼得需要女人,首先当然是满足肉欲,但他又是个重事业的皇帝,考虑事情很周全。他在外情妇众多,但只有叶卡捷琳娜能够一直留在他身边,从女俘晋升皇后,直到继承他的皇位,这不单纯是彼得的喜好所致,背后更有政治家对利弊的权衡,以及叶卡捷琳娜个人的努力。
叶卡捷琳娜显然能与彼得的思想相融,时时处处体现出与彼得性格上的高度契合。她之前有两个失败例子:前皇后愚昧保守,虽然对丈夫唯命是从,但缺乏吸引力,而且与丈夫的创新精神背道而驰;安娜·蒙斯以其不拘小节的魅力博得了彼得的青睐,然而对彼得不忠,这是直接挑战彼得的自尊与权威,最终也被彼得不容。叶卡捷琳娜没有重蹈覆辙,这不仅因为她的性情兼有豪放和柔婉两面,也因为她严守本分,以一个被拯救的女俘的视角看待彼得,多少把彼得当做了恩人,以忠诚和柔情全力相报。
而彼得也把叶卡捷琳娜当做救星。她拯救了彼得的爱情,此其一;再者,恰逢彼得向传统礼教宣战,出身卑微的叶卡捷琳娜正是他打击保守派贵族的得力帮手。沙皇的婚姻在俄罗斯举足轻重,如果能在皇后的选择上体现改革思想,那么彼得的胜利就无疑进了一大步。叶卡捷琳娜婚后的完美表现更令沙皇得意,这位皇后自身就是个样板,极好地嘲讽了等级森严的皇室婚姻观念。
总体来说,叶卡捷琳娜能够让彼得“万事顺心”。她的风流妩媚毋庸置疑,但同时她也有刚强的一面,可以最大限度适应彼得好动的天性。她的胆量令人吃惊,连暴怒的彼得也不能令她退缩——因为她喜欢直视彼得的眼睛,而一般情况下,没人能抵挡女人无畏而充满柔情的目光。有时候,彼得可以从叶卡捷琳娜身上看到自己大力倡导的精神:活跃、健康、充满勇气。
虽然最后彼得与叶卡捷琳娜“反目”,但这并不表示绝情绝义。彼得发火,杀了叶卡捷琳娜的宠臣,一切都是在做给叶卡捷琳娜看——饱含着醋意与示威。如果彼得真的恨透了叶卡捷琳娜,完全可以把她一起除掉,不留后路。虽然彼得一气之下没有立遗诏,但叶卡捷琳娜的皇权之路已经水到渠成。所以,彼得大帝最终还是把毕生事业交给了最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