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900000025

第25章 此生虽短意绵绵——仓央嘉措生活放荡之谜 (5)

这一时代中国的两位伟大政治家,几乎在同一时间敏感地意识到青海的重要性。此时,从康熙的角度重新叙述五世达赖喇嘛的话,就是“清朝之所以能同西藏接近,关键在于青海地方的安宁”。

这样的利益分配,实际上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康熙皇帝想要一个稳定的西藏。

康熙把清帝国西部边疆藏传佛教影响到的区域,在战略上以青海为界,划分为西藏和西北两块,这两块不能联合起来,否则清帝国西线边防撑不住,而这两块也不能同时乱,因为清朝应付不了双线作战,所以,能稳定一块是一块;比较现实的,就是稳定西藏。

眼看策妄阿拉布坦蠢蠢欲动,而且此时准噶尔还打击了一下沙俄的入侵,如此强悍的兵力,康熙怎么能不防?但防准噶尔就无力防西藏,而稳定西藏,只能对拉藏汗“西藏派”的一些无理要求暂时妥协。做出这样的政策,康熙也是不得已,如果清政府和拉藏汗打起来,准噶尔肯定趁势作乱,现实情况是大清国根本连一仗都打不起,就在1706年仓央嘉措“死”的前些时候,河南省内黄河河道决口,国库里只有50万两银子,连赈灾都不够,拿什么打?

此时的策妄阿拉布坦还算听话,康熙能不惹他就不惹他,彼此相安无事就行,但拉藏汗是不是听话呢?

康熙皇帝要试他一下,1706年,他派出护军统领席柱、学士舒兰下旨意给拉藏汗,要他将“假达赖”仓央嘉措押解到北京来。当时,拉藏汗不肯,康熙皇帝很有信心地对大臣们说,别看他现在不肯,过一阵子他就会主动地送来了。

实际上,康熙皇帝要一个“假达赖”来干什么呢?真的押解到京城后,他只能面临两条路:其一,承认仓央嘉措是“假达赖”,这样,无论是处死还是囚禁,既得罪了藏民,又纵容了拉藏汗,还必然会给准噶尔反叛的借口,所以,我们前面分析“五台山囚禁说”可信度非常低,就在于此;其二,不承认他是假的,那么,养在北京,不是那么回事,而且也容易惹起战端;放回去,得罪拉藏汗,准噶尔也正好可以以“拉藏汗诬陷真达赖”为借口去打他,西藏肯定大乱,真到那时候,清政府帮谁?帮拉藏汗打准噶尔,没钱打,况且胜负难料;帮准噶尔打拉藏汗或者谁也不帮,那就眼看着西藏落入准噶尔手里。

无论如何,只要仓央嘉措一到北京,从五世达赖喇嘛起形成的达赖—蒙古共治西藏的政治体系就会完全破裂,西藏必乱无疑。

至于仓央嘉措是真达赖还是假达赖,此时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只要西藏能稳定几年,各方相安无事,维持暂时的“和平”,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当时,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远没有后来那么强大,康熙在保证仓央嘉措不被策妄阿拉布坦接去“挟天子令诸侯”的前提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接这个烫手的山芋的,一旦被卷进去,各方矛盾的焦点就都转嫁到他身上了,惹火上身的事儿,聪明的人都不会做的。

所以,康熙才不可能真要仓央嘉措呢,他只不过想试探一下拉藏汗是不是听话。

但此时拉藏汗却做了一件蠢事——取道青海送仓央嘉措入京。他蠢就蠢在不明白康熙的帝王心思:这样一个关系重大的人,康熙皇帝怎么会不派西宁驻军接应?而他本人也并未请旨,是走青海还是走四川打箭炉?出了藏区如何与朝廷接洽?他似乎统统不知道。

在政治中,听话的表现不仅仅是照办,更重要的是办得让对方满意,别惹事。

拉藏汗表现自己听话的正确做法是请旨后与清军联合行动,而不是自行押送,更不是从青海押送。青海是康熙利益天枰上的平衡点,和硕特蒙古的“西藏派”、“青海派”和准噶尔部势力在此地都有影响,如果仓央嘉措被策妄阿拉布坦抢去,准噶尔部手里攥着个活佛,“青海派”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而且显而易见的是,事情发生在青海,准噶尔部肯定会借口兴兵,一举占领青海、直接威胁西藏。

所以,《仓央嘉措秘传》中的说法是有可能发生的:康熙下旨问,你们把仓央嘉措送给我,让我怎么办呢?让我在哪儿养着他?是让我把他当真达赖呢,还是当假的?

拉藏汗为难了,继续走下去是不可能的,但带着仓央嘉措返回拉萨,难道要自己供养着?此时是废也废不得,杀也杀不得,养着还不甘心,而且押送行为肯定已经激起“青海派”和准噶尔部的不满,他怎么办?

最终的办法只能有一个:让仓央嘉措消失,牺牲一个人,换取局面的暂时稳定。

这一点也是“青海派”乐于看到的,此时再保仓央嘉措,岂不是为桑杰嘉措翻案?为他翻案不就将拉藏汗、准噶尔和清政府都得罪了吗?所以,当后来“青海派”得到年幼的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时候,掌握了和“西藏派”对抗的最大资本,也就得乐承认仓央嘉措“死去”了。

而在“青海派”没有掌握格桑嘉措前,他们也许将“放行”后的仓央嘉措秘密保护起来了,因为阿拉善恰好就是和硕特蒙古“青海派”掌握的地区,这就形成了蒙文《哲布尊丹巴传》中的“营救说”,所以这个说法也是可以解释得通的,与“放行说”并不矛盾。

而从拉藏汗的角度出发,“西藏派”早想对仓央嘉措除之而后快,借此削弱桑杰嘉措的残余势力和“青海派”的威胁,以便立自己势力下的益西嘉措为达赖喇嘛。

两派心照不宣的结果就是,让仓央嘉措“消失”。这个“消失”不可能是谋杀,谁先动手谁就给人以口实,政治上永远被动,所以只能“请”他走,只要他保证以后隐姓埋名、别闹出事来,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吧。这样,“青海派”和“西藏派”都可以暂时平安,寄希望于最后一搏。

而康熙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把火引到自己身上,仓央嘉措一“死”,青海、西藏的蒙古各势力之间以及他们与清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暂时维持平衡,因此,康熙接受了他的“死讯”,而且根本没有追究。

一个“死”了的仓央嘉措,比他活着的贡献还要大,这个贡献,是清政府用相对和平的13年积蓄了国力,最后彻底解决了西部问题。

当然,对这段时期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对康熙皇帝前后两道矛盾的谕旨,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的途径,那就是钦差护军统领席柱、学士舒兰两人,实际上已经明白了康熙的心理,所谓的“令拘假达赖赴京”实际上就是给拉藏汗一个面子,以安其心,让他别惹出事端来。所以,当真的押送仓央嘉措赴京时,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按照史书记载,仓央嘉措是在1706年5月17日启程的,但12月才走到青海湖,虽然其间经历了格鲁派僧兵的营救,但也不至于耽误这么多时间。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五世达赖喇嘛进京的日程,1652年3月15日从拉萨启程,7月11日到达青海湖畔,而且中间有史可查的驻留大概有1个月,那么,实际上路程所用时间最多100天左右,可仓央嘉措这一行程走了多长时间呢?6个半月。况且,我们要知道,五世达赖是边走边作法事,而军事押送应该是纯粹的行进而不是游逛,所以,从两者的时间对比上看,仓央嘉措的押送是非常缓慢的,不排除席柱、舒兰两人有意拖延、等待后一道谕旨的情况。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走下高原,进入陕甘地界,那么,与押送到京城无异,因为那就意味着清朝政府事实上已经接手,而这个人是康熙不可能要的,所以,他们一定要将仓央嘉措的事情解决在高原上,一定要在青海地面等到第二道谕旨。

至于《仓央嘉措秘传》中记载的钦使十分慌张、害怕,只不过是做戏而已,而他们事实上也用不着上奏朝廷仓央嘉措的真实下落了,这种事情心照不宣就可以了,康熙也根本用不着追究。康熙实际上是用这个办法将仓央嘉措“带出”拉藏汗管辖的西藏,进入到清政府可以操控的青海界面的时候,有意让他“消失”,既给了拉藏汗充足的面子,也平息了各方面的关系。

由此看来,仓央嘉措的“死”,实际上是康熙皇帝牺牲他个人、换取地方政治局势平衡的必然选择。这是个各方政治势力在对抗与妥协的微妙关系中达成的政治交易,结果就是,仓央嘉措不再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对外的“官方说法”是“病逝”。

当时,康熙皇帝也许在暗暗祈祷:仓央嘉措,为了帝国的利益;为了给我一个难得的政治时机,你先“死”了吧,我的继任者会还给你应有的待遇的。

后世的乾隆皇帝何尝不理解当年这步棋?等到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终于替他祖父还了债。

还是那句话,政治家做决定,考虑的不是情理,而是利益;为了一个稳定的西北、为了积蓄国力,牺牲掉一个活佛又算得了什么?

很多人会不理解这个推测,在清代,皇帝不是一直尊崇活佛吗?康熙这样的心思,难道不是对活佛的不敬吗?

没错,清朝是比较尊崇藏传佛教,对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也是尊崇有加,但从帝王权术角度出发,这只不过是个政治工具而已,难道他们真的相信活佛可以凌驾于苍生社稷之上?

举几个简单的小例子:

同类推荐
  • 蔡锷自述

    蔡锷自述

    蔡锷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并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中,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青年将领。他短暂的一生中,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源与进程,了解早期革命家们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读物。
  • 蒋介石评传(下册)

    蒋介石评传(下册)

    《蒋介石评传》一书以史料为经,严谨的考证为纬,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而以求真之著史精神,重塑蒋氏一生功过及其历史定位。书中旁征博引,搜罗大量原始珍贵文献,揭露出蒋介石戕害民主的真面目。作者对蒋氏的增恨,立论是否客观,或启人疑窦,但序文中由衷地表白,虽然在情绪上对蒋氏深恶痛绝,但在行文上却有史家的严谨。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 抗清逐夷复宝岛:郑成功

    抗清逐夷复宝岛:郑成功

    以大气跌宕、生动而又不失客观的语言,详细地讲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抗击清军,收复台湾的经过。通过书中的这些情节和对话,不仅展示出了郑成功的文韬武略,而且更加体现出了他的忠心爱国,不顾生死的精神。他的光辉事迹为后世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并且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热爱自己的国家。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热门推荐
  • 都城记胜

    都城记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业

    魔业

    这天太放荡,我就杀了这天。忘记自己比忘记一个人来的简单。你说我为什么要杀人,因为有太多人想着杀我。
  • 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

    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

    世界500强企业和管理学界多年实践和研究的理论总结,经过海尔、联想等国内优秀企业的成功引进和实践。本书提炼的十大管理模式有助于中国企业的成长,有助于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值得中国企业管理者们学习和借鉴!
  • 穿到古代当个首富

    穿到古代当个首富

    辛辛苦苦金融博士毕业,一场车祸就穿了,穿在流放的路上。从此秦小欣变成无父无母的孤儿,成了别人家的童养媳。幸好小丈夫聪明伶俐,便宜爹娘爷奶知书达理,一群极品亲戚也相亲相爱。大家齐心协力,秦小欣在古代完成了自己的金融梦想,过得风生水起!
  • 电影传奇

    电影传奇

    一张电影票,一个梦想,踏足电影圈。名利双收的电影圈是一个五花八门的战场,票房大战惨烈无比,手段尽出,虚虚实实,三十六计,七十二变,无所不用其极。本故事独家奉献,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要对号入座。QQ讨论2022119027
  • 神级QQ

    神级QQ

    一位名叫林子峰的六年级小学生得到了神级QQ,“QQ在手,天下我有”。这便是他的座右铭
  • 我和狐仙的生活日记

    我和狐仙的生活日记

    告别喧嚣,远离人群,每日栽花植草,养养鱼,种种菜,过着自我放逐的山居生活。休学的女大生蓝雪伶,在历经失恋与好友背叛的双重打击后,返回了祖籍故居。本想过着平静的日子,没想到迎接她的,却是一个更加光怪陆离的生活?山村的怪谈,狐仙的传说,通通被她给遇上了!这还不打紧,狐仙大人竟然霸占了她老家,还把她当管家婆使唤?!天理何在呀!
  • 从漫威开始穿越万界

    从漫威开始穿越万界

    (轻松爽文) 因为意外事故,从而穿越到了漫威宇宙里,获得奇怪血清,因为接触宇宙魔方,被莫名其妙的传送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激活了一个系统,为了在漫威宇宙里活下去,只能在穿越中不断的变 在刀剑神域里和亚丝娜谈情说爱,在哪吒世界里坑太乙真人,骗敖丙,在白蛇起缘里,帮助小白化成蛟龙,在全职高手里泡苏沐橙…在尸兄里帮助小飞解救小微,救小惠…在从零开始的世界里,改变蕾姆和拉姆的命运…在成龙历险记里抢符咒,夺岁月史书…在倩女幽魂里跟宁采臣抢聂小倩…在铠甲勇士里拿五行石…打异能兽,在爱情公寓5里跟诸葛大力讨论杂七杂八的事情……。第一个世界:刀剑神域 第二个世界:哪吒之魔童降世 第三个世界:白蛇缘起 第四个世界:全职高手之荣耀巅峰 第五个世界:尸兄 第六个世界: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第七个世界:成龙历险记 第八个:倩女幽魂 第九个:铠甲勇士 第十个:爱情公寓5 第十一个:…… 第十二个:…… (PS:穿越的世界将会在书友交流群里,以大家投票与提出的意见进行选择。书友群:876712822)
  • 我的妹妹在丧尸前线

    我的妹妹在丧尸前线

    核战争爆发后的三个月,一名东亚联邦的特工潜入到了北美洲的盐湖城,意图寻找自己的妹妹及一批即将被用作生物实验的东亚联邦俘虏,但当特工袭击了盐湖城基地后,却并没有发现一名俘虏的踪迹...女主文,文风偏向硬核,除了常规的生化作战之外,本文更偏重丧尸战争的写实以及面对危难时的人性百态。
  • 我是不死者

    我是不死者

    莫非是名科学家,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感染了异形,变成不死之身,随之而来的却是爱人离去,世界沦陷,一切都变的诡异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