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900000016

第16章 心头影事幻重重——仓央嘉措的两种生平形象

1.入定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2.入定观修上师尊,心中偏偏不显现。不曾意想爱人脸,清清楚楚现在前。

这两首诗实际上是一首两译,写的都是观想的时候,“诸圣”和“上师尊”,也就是佛菩萨的影像还没有浮现在眼前,却看到了情人;而且是“不请情人却自来”。

这首诗于道泉先生是这样翻译的:

我默想喇嘛的脸儿,心中却不能显现;我不想爱人的脸儿,心中却清楚地看见。

可以看出,于道泉的版本是字面直译的,而曾缄的版本是体现出一些含义的。

这些含义,还得靠佛家的观想方法来说明:观修练到一定层次,不是看到佛菩萨,而是佛菩萨与自己合二为一。所以,“不请情人却自来”可以说是仓央嘉措修持观想的一个心得,也记录了他修持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此时的仓央嘉措,也许不用眼观的办法,而是可以在心里很快地进入观想的层次了,这就是“不请却自来”、“不曾意想”表达的境界。

至于是“心中”重要,还是“眼前”重要,这个问题还是留给佛教界的人士解答吧。但无论答案是什么,即使仓央嘉措此时的修行层次在佛家看来还不高,也只能说明这首诗记载了当时的他的修行心得。就像某位作家的早期作品,虽然不成熟,但却记录了他当时的水平。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于道泉先生的译本:

若以这样的“精诚”,用在无上的佛法,即在今生今世,便可肉身成佛。

这首诗在曾缄翻译的时候,加了很多“文采”,又将“情人”这样的字眼儿给弄出来了: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按照于道泉先生字面直译的翻译风格,恐怕原诗里是没有“少女”这样的词的,但曾缄还是大胆地保持自己的“统一风格”,于是民间又会将这首诗当成情歌了。

为什么会当成情歌呢?原因有二:一、诗里有“情人”的字样;二、错误的阅读逻辑。

因为仓央嘉措原诗恐怕是没有“少女”字样的,所以我们搞不懂曾缄译本中的“情人”指的是女人,还是佛。不过,这都不要紧,无论它指的是什么,我们都能从阅读逻辑角度分析出它不是情歌。

按普遍的阅读逻辑,“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是个时间上的承接关系,翻译过来就是:观想的时候,情人却浮现在眼前。这样理解起来,前半句是后半句的时间状语。意思很明显,仓央嘉措不好好修持,表面上在那儿装样子,心里想的还是情人。

而如果我们用另一种句法解释,就可以得出完全迥异的结论,这个办法就是将后半句当做前半句的补语,翻译过来应该是——“静时修止动修观”,就好像“历历情人挂眼前”。

这说明了什么?恰恰说明仓央嘉措将修持时刻放在心头,时刻惦念不忘。

这样的解释,秘密隐藏在上半句中,“动”,说的是不仅仅打坐的时候要修持,行动的时候也要时刻不忘、时刻精进,就好像谈恋爱的人时刻把情人挂念在心头一样,这样才可能有大成就。所以下一句就说,要是这样的话,就可以即身成佛了。这里需要指出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一个区别,汉地佛教一般来说,主张的是修持多少劫、多少世才可以成佛;而藏传佛教追求的是今生今世就能成佛,也就是即身成佛。

调整了阅读逻辑,我们发现,哪怕“情人”指的就是个女人,也说明仓央嘉措此诗是佛法诗,焉知他不是在劝导世人:求成佛和世间谈恋爱异曲同工啊,都要念念不忘、魂牵梦萦才能成功呢。

如果“情人”指的不是女人,是佛呢?那么我们就又有新的发现了。

此时,前一句上下半句之间,就不应该考虑定语和补语的问题,而应该成为并列关系了。“静时修止动修观”在古汉语里不是“静该怎样”、“动该怎样”两件事,而是将“动静”和“止观”拆开写了,这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结构方法。因为我们实在无法单独地分析“止”和“观”,它们应该是一门功课——“止观”,这是一切禅定的精华,佛家的必修功课,观想便是其中的要义。

那么,整句翻译过来就是:无论是行动还是打坐都要修持止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佛菩萨挂在心头,这样精诚用心的话,即身成佛是可行的。

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发现,以上列举的三首仓央嘉措的诗,都是佛法诗,和爱情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所有诗作中出现的“情人”字样,如果理解为“佛”,含义就完全变化了。

那么,理解为“佛”是否可行呢,这是强词夺理,还是原意如此呢?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曾缄译本诗作中有这样一首:

意外娉婷忽见知,结成鸳侣慰相思。此身似历茫茫海,一颗骊珠乍得时。

按照世俗化的理解,这是一首“情歌”,表达的是与意中人心心相印的渴望和惊喜,情义两心知就好像在大海中捞到珍宝一样令人心动,这里当然也有难得、幸运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娉婷”这个词,在这首诗里怎么看都是“情人”的意思,但是,如果仔细翻阅曾缄本的其余译作,我们还能发现一首:

为竖幡幢诵梵经,欲凭道力感娉婷。琼筵果奉佳人召,知是前朝礼佛灵。

这里同样用了“娉婷”这个词,而这个词在这首诗里,指的就是佛。

曾缄先生没词可用了吗?为什么两首诗出现同一个词呢?难道不可能是他有意为之吗?既然后一首诗里“娉婷”指的是佛,那么,前一首诗里为什么就不能是呢?这首诗怎么就不能表达仓央嘉措对佛法求之不易的感叹呢?而“娉婷”是佛,“少女”、“佳人”、“情人”怎么就不能是佛呢?

如果说上面几首诗,内容本身和用词上都涉及了佛法,其义一见就明,如此解释也容易让人接受;那么,有没有那种“公认”的爱情诗,在原本里没有出现宗教字眼的诗,其实一直被我们误读呢?

仓央嘉措的“情歌”中,流传最广的是这一首: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不知道这个版本是从何而来,在于道泉先生的译本中,只有前面两句: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这两句诗曾缄先生的译本是这样的: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无论怎么看,这两句诗都是写爱情内容的,无论古体版本还是自由体版本,在翻译上保持惊人地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于道泉在此诗之后,还有行注文,说,“这一节据藏族学者说应该放在29节以后”。他所说的第29节是:

宝贝在手里的时候,不拿它当宝贝看;宝贝丢了的时候,却又急的心气上涌。

这段诗曾缄翻译为:

明知宝物得来难,在手何曾作宝看。直到一朝遗失后,每思奇痛彻心肝。

如此说来,最好不“相见、相知、相思”的,是一个“宝贝”或“宝物”,那么,这是指情人,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呢?

即使没有第29节的前提,“相见、相知、相思”的就一定是一个女人吗?

于是有人通过对照藏文原文,直译如下:

第一最好不发现,免得不由迷上它;第二最好不谙习,免得以后受煎熬。

这样一来,这个“宝贝”,就很有可能指的是佛法,或者是一种我们搞不清楚的藏传佛教的修持法门,它抒发的是仓央嘉措痴迷佛法、欲罢不能的感觉。

实际上,可以进行类似解读的诗作比比皆是,如果我们还原仓央嘉措的真实历史形象,对这些诗作的理解就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只不过,他的民间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在翻译这些诗作的时候,译者也只好按照情诗来定“基调”。

比如曾缄,在发表他的七言绝句体汉译本的同时,还创作了一首《布达拉宫辞》。这首长诗轰动海内外,成为当时的普通百姓了解风流活佛、街谈巷议他的浪子行为的最佳版本。在这首长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秘戏宫中乐事稠”。任谁都知道,在几乎所有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字眼,只能烘托出一个贪淫好色、秽乱后宫的昏君形象,民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隋炀帝,但是,有谁正面评价过他那些光辉的历史功绩呢?

同样的道理,这样的词汇用在仓央嘉措身上,人们心目中也就自然将他想象成风流浪子,但又有谁想过,他很可能是一位有政治雄心并且精研佛法的活佛呢?

这就是由一个文学形象塑造、流传出来后转变为民间形象的典型事例。而根据这样的民间形象,便有好事文人继续创作出尺度更大胆的文学形象,如此流传下来,仓央嘉措在民间便逐渐被定格为一位浪子活佛;他的诗,也自然成为表达相思之情的爱情诗了。

事实上,有专家曾指出,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在表达自己对修行的理解,他的诗歌从密宗角度出发,全能做出宗教上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仓央嘉措情歌》原文的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并非“仓央嘉措杂鲁”。在藏语里,“杂鲁”是有规范的,“杂”是名符其实的“情”;而“古鲁”的含义是“道歌”。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仓央嘉措情歌”,在作者的原意中,或许是有劝诫意义的宗教道歌,学术著作中一直坚持翻译为“仓央嘉措诗歌”,是比较严肃和客观的译法。

既然他的诗歌不是情歌,那么,他谈恋爱、有情人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呢?他还是不是那个民间形象中风流倜傥的浪子活佛呢?

同类推荐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传奇许家印

    传奇许家印

    本书介绍了中国地产大亨许家印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英雄多磨难,鲤鱼跃龙门”、“壮志当凌云,誓做弄潮儿”、“南下寻梦人,理想是导航”、“首富初成日,恒大上市时”等。
  • 包拯

    包拯

    本书介绍了清官包拯的事迹,内容涉及:十年奉亲行孝、千里远赴端州、筑堤排沥屯田、治瘴开凿七井、端砚只征贡数、清心堂上题诗等。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热门推荐
  • 造物主入侵异界

    造物主入侵异界

    高文原以为自己只是写了个游戏剧本,在魔幻大陆上练级打怪种种田,却没想到成了这个世界的造物主。“那个女魔法师,你的名字太难记,以后就叫建国了。”“还有你,穿了件银甲就出来吓唬人的络腮胡子,你叫狗蛋。”——伟大的造物主,位面的游吟诗人,原初之面,欺诈的替身使者高文,如是说。
  • 花千骨之爱不容易

    花千骨之爱不容易

    这是一部关于花千骨的小说。请大家多多关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极品纨绔千金

    重生之极品纨绔千金

    她是富家千金,IQ两百,十八岁时便陪着父亲创下商界神话,她对所有人冷血无情,却偏偏爱上了一个十年前救过她一命的男人;十年后,正是这个男人,给了她狠狠的致命一击。她是豪门嫡女,却也是豪门耻辱,低智商且纨绔张狂,不到十八岁就差点败光家底,最后被家族旁支算计飞机失事跌落边缘地带,沦落为乞丐。当她睁开眼,得到这具年轻的身体,恨意丛生,与此同时,一种诡异的力量也随之入驻她的体内!当她伸出手,发现触碰到的任何物体,都能为她的意念看穿,她甚至能改变某些东西的价值!(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这才是日本史

    这才是日本史

    自诸神创世以来,日本列岛就战火纷纷,冲突不断。从大和王朝建立到镰仓幕府倒台,日本历经腥风血雨,政权几度更迭。其间,各大豪族拥军自立,各自为政,天皇仑为摆没,一部日本电即各方霸主的个人秀。他们上演了一幕幕父子相残、君臣反目的惨剧,各股势力为达政治目的不择手段,政坛十分热闹,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打得不可开交。
  • 我的极品领导

    我的极品领导

    三里屯有个二逼领导人称高总,天天骑着滑板车上班,自己觉得挺帅,像个北欧白领。有个姑娘叫吴糖豆,除非全身整容否则不可能跻身美女行业。跑到三里屯上班,IT行业混了一阵,然后毅然进了水深火热的旅游OTA。凭借一腔热血,操着天生北京人的晃荡与贫劲,想有翻作为。不曾想,却遇到了二逼的极品领导。天生的呛行,那就走起。各种故事,让人棒腹,各种感悟却是职场少有的温暖,2016开年巨献,俗到家,却乐到掉眼泪。
  • 漏洞抹杀指南

    漏洞抹杀指南

    『快穿剧情1v1』一觉醒来发现回到十八岁是什么感觉?苏墨君告诉你:“哦!”表面冷漠ing~实则内心OS:“哇咔咔咔!赚大发了好吗~”结果…呵!被绑定无偿干苦工这事先放一边,也不提系统这个蠢笨糟心玩意儿,我们就先把这么多的位面捋顺喽,你剧情抽风?行!我接受!你没有剧情?OK!我阔以!但你这个位面消失我就搞不懂了,连位面都没有了我还做什么任务!干脆回家种田去,好了满意了吧!救世系统:你自己做了啥心里没点ACD数吗!心累…简单来说就是在被系统绑定后,苏墨君在拯(祸)救(害)世界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故事。PS:甜宠,可放心入坑哦~
  • 盗之念

    盗之念

    其实现实也像一首诗,只是有时要见点血。我们用尽力气,向梦想出发,总有个王八蛋时不时揣上两脚,是谁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是谁盗走了生之欲念,是谁、、、
  • 洪荒之千古人道

    洪荒之千古人道

    本是死在牧野大战的人族击鼓大将,机缘巧合下,融合尸之巫族精血,巧度九九仙劫,是开山立派,还是求得自身逍遥?
  • 盛世藏家

    盛世藏家

    一次奇遇,使得施远得到了古代养生奇书长生诀,它和玉之间的独特联系,也使得施远踏入了瑰丽绚烂的收藏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