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7100000002

第2章 动物知识(1)

生命的起源

我们生活的地球,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充满生命的朝气。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生物种类就有140万种以上,加上许许多多尚未发现的大量新种类,科学家们估计,整个地球上,大概存在着1000万~3000万种生物。奇妙的是,这些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种类,都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那么,这个最古老的祖先,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化石。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古老的化石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原始细菌类,它的生存年代大约是在35亿年前,据此推测,生命的老祖宗,可能就是在35亿年前出现的。

40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当时,海水的温度很高,随着水温的逐渐下降,生命的诞生才具备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不过,大气的情况依然很糟糕,空气中几乎没有氧,这样,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只能是不需要氧气的厌氧性生物。而且,由于缺乏氧气,地球上空不可能形成臭氧层,离开了臭氧层的阻挡,紫外线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杀来,威胁着脆弱的生命,于是,原始的生命只好龟缩在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的海中生活。

随着生物的缓慢发展,到了26亿年前,蓝绿藻出现了,这种藻类具备了叶绿素,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氧,于是,适应于有氧环境的单细胞生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那时候的大部分氧,都与海水中的铁结合而形成了氧化铁,由此而形成了今天依然遍布世界的铁矿床,这一资源,支撑着当今社会70%的用铁需要,可算是古老时代地球留给我们现代人类的巨额遗产。

了解一些遗传规律的人可能会问,生命的延续是通过上一代赋予的DNA遗传密码信息来进行的,这样的话,第一个生命的遗传密码是谁给予的呢?

很多科学家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美国化学家乌雷和米勒设计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试图揭开这一谜底。他们在烧瓶中装入水和原始地球时期的各种大气成分如氨、甲烷、氢等,并采用放电的形式来模拟闪电。一周后,烧瓶中产生了甲酸、乙酸、乳酸等有机分子,还有构成蛋白质的甘胺酸、丙胺酸等氨基酸成分。显然,闪电等自然现象可以制造出形成生命的分子,但要从分子发展到原始的生命无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得出结果。但无论如何,实验带来了生命发展的可能轨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生命发展到了1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形成了,从此,生命的演化变得越来越快捷,到了大约7亿年前,肉眼可辨的海栖无脊椎动物出现了,并得到了迅速的繁荣,澳大利亚著名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大约在5亿7000万年前,生物发展出了硬组织结构,它与软组织生物明显不同的是,它们很容易变成化石,所以,世界各地的化石记录从这一时期开始迅速增加,地质学上就把这一时期称为寒武纪的开始。

寒武纪的到来,标志着生物的急剧多样化,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生命的大爆发时期,今天我们在世界上所能列出的许多纲的代表生物,都可以在这一时期的化石群中找到。

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两大类生物,几乎人人都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可是,有些种类既像动物又像植物,例如大家都熟悉的珊瑚,在100多年前,因为它看上去仿佛有根、茎、叶和枝条,还误认为它是一种植物呢。

那么,动物和植物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呢?科学家归纳出四大方面。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在同一个地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也就是说原地不动地度过一生。当然这中间也有少数例外,如随水漂流的小型水生植物。与植物相反,绝大多数动物为了觅食、避敌或别的原因,经常跑来跑去,处于运动状态。

植物从小到大,各种器官一直在发生不同的增减变化,例如在幼小时期只有根、茎、叶,成年之后长出了花朵,花朵凋谢后再结出果实种子。而大多数动物(低等动物除外)不论老幼,五官四肢等各种器官不增不减,仅仅是体积大小的不同。例如刚生下的小狮子或小老虎,已经具备了与父母同样多的器官。

从两者的生活习性上说,植物有个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少数寄生和腐生植物外,它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自己制造“粮食”养活自己。而动物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它们只能依靠吃植物或捕食其他动物来养活自己。

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还有一条十分严格的标准。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细胞就会发现,植物的细胞都有一层又厚又硬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却没有细胞壁。

记录生命历程的化石

什么是化石

化石(fossil)这个词,是由拉丁文fossilis演变而来,其原意是指“从地底挖出来的东西”。人们的确也是运用这个词来形容任何由地球表层挖掘出来的“石质”珍品的,无论其为植物、动物或矿物。现在,随着古生物材料的积累和古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化石这个词当名词用的时候,只限于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骸和遗迹了。也就是说,化石必须具有生物属性或能反映生物的生活活动,而那些保存在岩层中的矿质结核、漂亮的卵石,由于它们既不具备生物属性,也与生物的活动无关,因此不是化石。此外,化石还必须是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层中的生物遗骸和遗迹,那些被埋藏在现代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或人类有史以来的文物都不属于化石的范畴。

人类对化石产生兴趣,可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但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开始真正以科学的眼光来从事化石的研究。

我们祖先对化石的生物属性的认识,比西方人要早一千多年。早在公元初年,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龙骨的记载,认为这是龙死后留下的遗骸。南北朝时的陶弘景(456~536)已经知道琥珀中的昆虫是山松树流出来的松脂粘住昆虫后埋入土中,经过长久的地质过程形成的。唐朝中期的书法家颜真卿(708~784)在《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碑文中记载:南城县有一座麻姑山,山顶有祭坛……山东北麓有一座叫石崇观的道观。山上的巨石中还有螺蚌壳,有人认为这是过去沧海桑田的变化造成的。这说明,他已领悟到地壳沧海桑田的变迁,并能利用化石来判断当时当地的环境。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到,当时他奉命去河北赴任,沿着太行山山麓行走,山崖之间常常夹杂有螺蚌壳和像鸟蛋一样的化石,横亘在山石壁上,像一条带子。这里就是以前的海滨,可是此地离大海已经有近千里之遥了。在他看来所谓的大陆,都是由污泥沉积而成的。之后,宋代朱熹(1130~1200)在看见高山上有螺蚌壳夹杂在岩石中的情景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岩石就是过去的泥土,而螺蚌则是水中的生物。低处的东西被抬升到了高处成为高山,柔软的也变得坚硬了。然而,在欧洲,虽然古希腊人对化石早已有了一些较正确的认识,但由于教会势力的长期统治,到中世纪时,一般还把化石当做造物主遗弃的废品。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兼工程师达·芬奇(1452~1519)才第一个对化石做出了正确的解释。自此之后,人们陆续发掘出大量的化石,并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18世纪与19世纪交替之际,以化石为研究对象的古生物学已发展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化石是由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或其生活活动的遗迹被沉积物埋藏之后,在沉积物的压实、固结成岩的过程中,经过化石化作用形成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体,或者每种生物所有的组织和器官都能成为化石呢?不是的。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不同,所形成化石的类型也不同。

化石的形成在古生物学中称作“化石化作用”,它表明物质从生物圈向岩石圈的转移。化石化作用包括三个阶段:一是留下生物遗体或遗迹,二是这些物质的层积,三是成岩作用。必须指出,在化石化过程中,生物硬体原来的成分可能部分或全部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所取代,或者其中稳定性较低的含氮、含氧物质经分解或升馏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了稳定性高的碳质部分。如植物的叶子化石通常是碳质的薄膜。由于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需要苛刻的条件,因此,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实际上只是当时生存生物的非常少的一部分(大大低于1%,这就是化石生物史记录的不完备性。尽管如此,我们仍可通过化石的研究,揭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的概貌。

忠实记录生物史的信史

我国有文字的历史已经有3600年。商周时期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从此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都以文字形式记入了史册。要想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查阅史书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文明的连续性和史书记载的不间断性,正是我国历史更加可靠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的历史比人类社会史漫长得多,迄今已有45亿多年了。根据地质演化和生物进化,地球历史学家将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各个地质年代。地球上的生物比地球的历史短,只有35亿年。生物界的发展,历经上述各个地质时代,一直延续至今。怎样才能了解不同地质时代生物界的情况呢?惟一的办法是研究保存在不同地质时代形成的沉积岩层中的古生物化石。

我们已经知道,像现在我们看见的各种植物和动物都有或长或短的寿命一样,古代的植物和动物也是有寿命的。除生物个体有寿命外,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物种也有寿命,只不过物种的寿命比个体的寿命长得多罢了。比如,人的寿命一般为70~80岁。最多也不过150岁,但人种的寿命已有300多万年了。地球上的生物史,实际上是旧的物种先后灭绝,新的物种相继诞生的历史。旧物种的个体死亡之后,它们的遗体被沉积埋藏。在压实和固结成岩的过程中、经化石化作用,形成化石,保存至今。这样,地球上各地质历史时代生物类群及其生活活动的情况,就以化石这种特殊“文字”记录在沉积岩层这部巨厚的“史册”中了。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地质时代生物界的概况,只要对从该地质时代形成的岩层中发掘出的化石进行研究就可以了。当然,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史比了解人类社会史要难得多,因为沉积地层这本“书”有成千上万米厚,要想翻阅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8世纪末,英国工程师史密斯在参加开凿运河测量工作时,首先“翻阅”了英国中生代的沉积地层,发现不同时代形成的岩层中所保存的古生物化石有明显差别。他认为,保存有相同化石(尤其是标准化石)的岩层形成于相同的地质时代,可以进行对比。他的这一重要发现和认识,开创了运用地层中保存的化石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和确定其相对地质年代的生物地层学研究方法,为地层学中地质年代表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那么,什么是标准化石?标准化石是指生活在特定的地质历史时期,能用来确定其所在地层地质时代的化石。比如,在对笔石属中,“双分对笔石”仅限于奥陶纪早期形成的地层,而“良好对笔石”则只发现于奥陶纪中期形成的地层。当在你所研究的地层中保存有“双分对笔石”时,那就可以确定该地是距今约4.7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形成的。如果在你所研究的地层发现的是“良好对笔石”,那它所反映的地质时代就是奥陶纪中期了。因此,可以把“双分对笔石”当做划分奥陶纪早期地层的标准化石,而把“良好对笔石”作为确定奥陶纪中期地层的依据。

当然,不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所有化石都能选作标准化石,作为标准化石,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应当是演化速度快,在地球上生存时间短的动、植物种类的化石;②必须是在岩层鱼类化石里有足够数量,通过正常努力能被发现并容易采集和鉴定的化石;③必须是地理分布广,以便根据它建立的化石带能广泛应用的化石。由此看来,选作标准化石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笔石、三叶虫、角石和菊石都有一部分可作为标准化石。在陆相地层研究中,由于高等植物的孢子、花粉可以随风远播各地,故它们的化石常常可以提供全球性的生物时间带,因而也被选作标准化石。

经过各国地层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现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各地质时代生物界概况,建立了地质年代表。从地质年代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地质时代的生物界有其明显特征,距现今的时代愈久远,生物愈原始,反之愈接近现代生物的面貌。在距今6亿年以前的前寒武纪海洋中的生物,主要是菌类和藻类,即使有了一些多细胞动物,那也是一些不具坚硬外壳的种类。

动物学发展的两位开创者

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在与动物打交道了。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和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过的就是一种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生活。而在稍后的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人就已经会饲养猪、狗等动物了。

同类推荐
  • 趣味生活小史

    趣味生活小史

    栗月静创作的《趣味生活小史》分衣食住行四类,选取有代表性的角度,做了有趣的博物考察和普及介绍,《趣味生活小史》主题如粉色服装、波尔卡圆点、婚纱、厨房、赏花、观云等生动有趣,知识性强,篇幅精悍,信息充分,配有相关的精美图片,展现了极具趣味的生活史,对有志于探究生活趣味的读者有相当的助益。
  • 探索未知丛书-海洋与天空

    探索未知丛书-海洋与天空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科普新课堂——人体密码

    科普新课堂——人体密码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表现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由水泥、砂石、木材和钢筋、玻璃等建筑材料构架而成。无论从结构、功能、生命需要等方方面面来看,人体结构之精巧、安排之紧密、功能协调之完美、外表匀称之美感,在大自然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 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本书介绍了人类受大自然的启示,特别是向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学习后所产生的重要发明、发现。
  • 探索未知-趣说绿色化学

    探索未知-趣说绿色化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热门推荐
  • 梅来竹往:竹马男神轻点爱

    梅来竹往:竹马男神轻点爱

    故事的开端,沈墨轩第一次看见满脸眼泪鼻涕的白木染时,有些嫌弃的皱眉,他讨厌爱哭的小孩。不过冥冥中总有那么一个例外,从此以后他的视线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受她牵引。“木染,你的眼睛往哪看呢?你怎么能对我以外的男人露出这样的眼神”。看着某个无良男人一脸控诉的表情,白木染额头滑下一滴冷汗,说好的高冷男神呢?“木染,我要向你取经,告诉姐姐你当时是怎么追上咱们的高冷男神的,”。“怎么变成我追他了呢,明明就是他追的我”木染不乐意的反驳道。“……”寝室三人一脸见鬼的表情是什么意思。木染有点小郁闷,怎么大家都认为是我追的他呢!明明就是他先表白的。
  • 醉魂楼

    醉魂楼

    总有一些故事不为人知,总有一些东西蒙上尘土。被送往某个地方,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读懂,只能静静地聆听,那些也许是真实的故事。一段段过往,一件件珍贵却无人得知的古董。嘘,故事要开始了。一个女人静静的说道:“欢饮光临,醉魂楼”
  • 英雄联盟之幻想乡

    英雄联盟之幻想乡

    2020年lpl无数玩家的信仰,001号选手宣布退役。2024年s14全球总决赛,28岁的faker止步八强也遗憾离场。……但退出不意味着就此离去,成熟的IA技术让他们的ID重回召唤师峡谷,他们的故事依然会有人讲述,他们的信念依然会有人传承。英雄会有落幕,但是传奇却从来不会死去。本小说所有战队皆有原型,但只是剧情需要请勿对号入座。
  • 王源的薄荷味初吻

    王源的薄荷味初吻

    他们最初认识在机场,后来机缘巧合的一起在同样的学校,会发生什么呢,他们的爱情会继续美好下去吗,他们会经历什么风风雨雨,敬请期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颜玉

    金颜玉

    她本是仙山里的一条小金蛇,起初有过短暂的快乐生活。无奈因缘际遇,吞食了落魂果和幻灵丹,封禁于石中,沉睡了百年。苏醒之后,却成了仙山派的小萌宠,可惜好景没能长久,幻化成了人形,也背负着妖邪的恶名。她不想被魔性所控,一心寻找解除之法,无意卷入武林纷争,却让江湖血雨腥风。朝廷与各大门派合力击之,最后将她囚禁于少室山中,李唐天下暂得一时太平。岁月六十载,她再现人间,带着残存的爱和无尽的恨,踏上一条看似掌控了自己命运的不归路。光阴流淌,四季轮回,漫漫人生中自然要发生一系列的故事,欢笑、泪水、惊悚、悬疑萦绕交错,情节完整起伏跌宕。最后,真诚地邀请诸君垂阅雅教,愿和大家携手完成这部小说。
  • 撒旦的百万前妻

    撒旦的百万前妻

    第一次,她上门捉奸,却走错了房间,被他压在身下,一夜强制爱。第二次,她酒吧买醉,遭人下药,他英雄就美,替她解围,顺带着也将她吃干抹净。“做我的女朋友。”事后他霸道的宣布着。她嘴角凝起一抹甜甜笑意:“这么大的事,给我时间考虑一下。”随即,她留下了假的电话号码,假的地址,逃之夭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五年纪事

    五年纪事

    本作品写的是一名叫雪花的贫困小女孩和她的朋友陈琳在小学生活的时候,发生的点点滴滴,本书老少皆宜,让你感受那时候的孩子,童年是有多么朴实无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成为你的记忆

    成为你的记忆

    一个占有欲极强,敢爱敢恨的霸气女主;一个遇事不紧不慢的自带绅士气质矜贵的强势总裁;在强强相遇以后,竟无比的相配。看男主怎样使女主释放属于女主压抑已久的占有欲,成为女主对男友的独家记忆。*场景一:第一次见面,是在“苦旅”(酒吧)里面,自翊一向矜持的慕寒夜被一个失落的身影吸引了目光。慕寒夜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好像被那个身影牵动了心弦,不自觉的的走过去亲拍楚蔓的背,有一丝心疼。突然被拍了背受到惊吓的楚蔓猛然转过身来,一眼看到身边穿着精致的慕寒夜,碰巧慕寒夜低头,这一眼仿佛过了千年。*场景二:刚刚在一起的时候,楚蔓心血来潮的开车去找慕寒夜。到了公司,可能由于慕寒夜的吩咐,楚蔓直接进到了总裁办公层,心里还有一丝丝甜甜的。到的时候,慕寒夜刚刚从会议室出来,正好背对着楚蔓。楚蔓走过去蒙住慕寒夜的眼睛,慕寒夜一脸惊喜的转过身来抱住楚蔓就往办公室走。慕寒夜抱着楚蔓走到沙发上,让楚蔓坐在她的腿上,“你不要这样,会有人看见的。”“不会的,再说了,我们本来就是情侣,没什么不好的。”“慕寒夜,你现在脸皮怎么这么厚啊!”“没办法,脸皮不厚,怎么能讨到媳妇呀(>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