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
游戏前,爸爸、妈妈可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参观动物园。在参观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应重点让幼儿参观猛兽和小动物,尤其是把重点放在参观狮子上。给幼儿留下初步的印象。其次,爸爸、妈妈应在平时多让幼儿看一些有关动物的电视,诸如《动物世界》等节目,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家中进行本游戏时,父母可先对幼儿稍加提问,唤起幼儿的回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宝宝到动物园里去过好多次了,宝宝能不能告诉妈妈,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宝宝最喜欢什么?”这样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在引起幼儿的兴趣后,妈妈向幼儿出示一张森林背景图,上面有凶猛的狮子、胆小的小兔子,还有小斑马等一些小动物。妈妈让幼儿观察并提问:斑马和小兔子为什么拼命跑?(让幼儿在图上寻找、观察并说出因为有狮子在追捕。)狮子为什么要追小动物?(让幼儿自己想,家长不要提示。)狮子为什么能吃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用语言提示幼儿将观察的重点放在外形特征上。帮助幼儿一起说出狮子的外形特征:有发亮的眼睛、很灵的耳朵、尖尖的爪子、锋利的牙齿……)家长接着问幼儿:狮子要吃小动物,怎样才会发现小动物?(让幼儿回答出是因为发亮的眼睛,很灵的耳朵。)狮子怎样吃小动物?(尖尖的爪子撕开,用锋利的牙齿咬。)为什么是狮子吃兔子,而兔子不吃狮子呢?(引导幼儿回答出因为狮子强壮,而兔子弱小。总结出自然界的动物可分为两类:凶猛的大野兽与弱小的小动物。)最后,可和幼儿在家中进行大狮子与小兔子的体育游戏,让爸爸假扮大狮子,幼儿假扮小兔子,大狮子追小兔子。这样,可调节幼儿的神经,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
注意
本游戏时间控制在15~25分钟之内,时间过长幼儿易疲劳,会影响训练效果,反而容易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本游戏进行过程中,父母应在个别问题上对幼儿进行语言提示,并且在幼儿做出正确的回答后及时对幼儿予以表扬,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本游戏的重点部分在于幼儿观察狮子外形特征部分。可训练幼儿观察力的目的性,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分配能力。
升国旗
目的
培养孩子观察的持续性,使孩子逐步会注意观察某一事物;培养孩子观察的概括性,使孩子逐步学会把事物各方面、各部分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玩法
家长带孩子看一次升旗仪式,让孩子基本熟悉国歌的旋律。准备一幅国旗图片:一张长方形纸;五个金色的小星星——一颗大、四颗小;胶水一瓶;一台录音机,一盒国歌磁带。
游戏开始,由妈妈打开录音机,播放国歌,妈妈问孩子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若幼儿回答很含糊,爸爸可明确地告诉孩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接着问孩子,宝宝在什么时候听过国歌?(幼儿可能说:“看电视、听广播、看运动会……”)继续启发并提问幼儿,奏国歌的时候还要干什么?(孩子会回答:升国旗。)对孩子的正确回答提出表扬,激励幼儿继续游戏。妈妈一边拿出国旗图片,一边对孩子说:我们来看一看国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对孩子提出观察的要求:观察国旗的颜色、国旗的形状、国旗上有什么?这时,幼儿必须持续地观察国旗,然后回答妈妈的提问:国旗是红色的,长方形的,国旗上有五个金色的五角星。妈妈继续问幼儿,五个星星有什么不同?(引导孩子回答出一大四小,大的在中间、小的在四周。)然后由爸爸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解释:国旗代表我们的祖国,最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周围的四个小星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也包括爸爸、妈妈和宝宝。最后,让孩子进行一个粘贴游戏,要求幼儿在红纸上正确地摆出五颗星星的位置,并用胶水粘在红纸上。游戏到此结束。
注意
进行该游戏时,父母必须准备很充分。所需的材料必须提前准备好,并尽量不让孩子见过,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该游戏牵扯的概念性的知识较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共产党”以及五颗星星的含义等,必须反复强调,进而加深孩子的记忆。
该游戏的重点部分是妈妈让孩子观察的颜色、形状,国旗上有什么?以及国旗上的五颗星星有什么不同。该部分培养了孩子观察的持续性、概括性,培养了孩子有意注意的能力。
大同小异
目的
要求孩子仔细观察图片,加强有意注意和顺序性观察的培养;积极思维,能比较分析出三张图片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
玩法
爸爸、妈妈事先准备好三张图片,这三张图上的三个舞蹈演员各自的服饰上有一处与其他人不同,请孩子指出来。
幼儿初次接触这类智力游戏,往往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家长从中加以指导和帮助。这三幅图,初看似乎并无差别,若是孩子不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或许是无法找出其中的差异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告诉幼儿:观察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性,观察人可从头到脚,一样一样地对应着观察。这样,就教给了幼儿一种新的观察方法:顺序性观察法。幼儿掌握了新的观察方法,必然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注意
该游戏还可采取别的图片,但家长在选择图片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注意力发展的水平、观察力发展的水平,太难的图片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该游戏三张图片的区别分别是:领尖、裙褶、冠花。
该游戏的重点部分是妈妈教给孩子使用顺序性观察法观察图片,加强了有意注意和顺序性观察的培养。
注意事项
集中孩子观察的注意力
人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人或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指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有时还需要一定的努力。无意注意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任何努力和注意。但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看书看久了,就要东张西望,就是有意注意向无意注意转化。
孩子时期的注意大多是无意注意,集中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转移。当孩子逐渐长大,生活内容逐渐丰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语言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有意注意。但注意的稳定性差,经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容易分散、转移。孩子要到5~6岁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孩子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已开始有有意注意:例如在幼儿园小朋友上课时能有短短几分钟的听课能力,5~7岁的孩子能全神贯注,集中注意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所以,有的家长要求一位小学生全神贯注做功课达1小时或更久,那是孩子难以承受的。
专心的注意力,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但要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孩子注意力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交待明确的目标让孩子从事他感兴趣的活动。如让他回答公鸡和母鸡的区别有哪些,回答正确时给予鼓励表扬,否则受罚。奖罚要合理。
当孩子注意某一件事时,要排除外来的干扰。如让孩子画画时,不要开着电视等。
孩子专心做一件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或使孩子失去信心。要求应是孩子力所能及的。
形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不能边吃饭边看电视;边听故事边玩玩具等。可在讲故事前提示孩子,讲过后要提问,要求他回答,以促使他注意听、记、想。
如果孩子注意力分散时,千万不要严厉地训斥,要耐心、灵活地提醒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来。
父母在培养孩子注意力时,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样,给孩子讲故事、做事,不能漫不经心,要一心一意。在孩子专心于某项活动时,不要随便打断他或用与他的活动不相干的事情去干扰他。
提高注意力的几点建议
有些孩子脑子很聪明,可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在家里写作业时注意力又不集中,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要让孩子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这种习惯一养成,孩子必能集中注意力。譬如,学校的授课时间表一经排定,学生就能按时去上课,而不会去干别的事儿。孩子在家里学习,家长应给孩子制订一个时间表。一经制订,就要执行。但不能把时间排得过满,要让孩子有充分的娱乐和休息时间。家长制订时间表时,时间可以放短些,但要让孩子记住坚持性,并养成“到时就做”的习惯否则,就很难让孩子做到“张驰有度”。
孩子的学习环境力求单纯而固定
有条件的最好能为孩子创造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条件的学习环境也要达到单纯,而不要在孩子的周围设一些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摆设。如舒适的床铺、电视、录音机、名画等。
要教会孩子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要依靠训练逐渐形成。如,孩子坐下来刚学习时,家长可以先让他们学习最感兴趣或比较容易的东西,待精神集中后,再学习其他东西,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美国有个教育研究所,曾把一些学习好的孩子与学习差的儿童混编在一起,然后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发现学习好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注意力是否集中,即学习好的孩子能够长时间地精神集中在学习任务上,而学习差的孩子在学习时总是心猿意马,不能专心。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家长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知识学习十分重视,但对训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认识不深。实际上在入学前,家长不要只着力于抓孩子的识字、写字、背诗、数数等,更要帮他们养成细心、耐心、专注的学习习性,教育他们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这件事是有趣还是无趣,是易做还是难做,都必须有始有终,专心致志,而不能分心旁顾。
安排好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家长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不宜太过超常。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5~7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7~10岁的孩子为20分钟,10~12岁的为25分钟左右。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该让孩子放松活动或休息一下。孩子疲劳了就让他们动一动,喝点水,吃点东西,切忌一天到晚都迫使孩子坐着一动不动,越是这样,孩子就越不能专注。
保持儿童学习环境的清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地方翻箱倒柜,或出出进进,更不要从事一些对孩子特别有吸引力的活动,如看电视、聊天、打扑克等。否则,长此以往,孩子必然养成东张西望,心神不定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也能坐下看点书读点报,或做一些不吸引孩子注意的事儿。
游戏是培养儿童注意力的好方式在家庭活动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譬如,玩拼图、搭积木等,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养成专注的习惯。此外,孩子在玩游戏时常是全身心地投入,在其聚精会神的时候,家长切不可随意打扰、干涉,因为,此时不断地干扰孩子,会弄得他们一阵急、一阵恼,不利于他们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