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法
训练游戏
当孩子有能力发出声音,心智也慢慢发展后,会笑出声来。发展到这个阶段时,各种丰富的感情就会不断地出现。愈是快乐地体验每一个经验,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发展愈有帮助。因此,母亲快乐地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尽量让孩子体验各种事情,让他多看、多听、多触摸。
让孩子笑起来
抱着孩子,对着他的脸一面摇,一面唱童谣给他听。歌的内容是妈妈会唱的,重要的是妈妈的心情。孩子的情操在妈妈愉快的歌声和舒服的摇晃中养成。
和孩子藏猫猫
任何时期的孩子都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妈妈用手遮住自己的脸,一边说:“看不到,看不到!”然后“哇”的一声露出笑脸。露脸时表情可做些变化,游戏中孩子会兴奋地期待着妈妈到什么时候露脸。
孩子最喜欢妈妈逗弄他,被逗时会高兴得笑容满面。重复和他玩“藏猫猫”时,妈妈还没有说“哇”前,宝宝会满心期待妈妈说“哇”,妈妈只要说“看不到、看不到”,他就已经笑得很开心了。这表示他已经会期待、会预期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事了,所以应尽量逗孩子玩。
孩子快乐地和别人玩游戏时,不但逐渐会分辨出妈妈、爸爸及家中人的脸孔,还能听出他们的声音。当孩子有了分辨能力时,对东西及人会显出更大的兴趣。此时可带孩子外出,让他见识小孩子玩耍的情形、街上的人或车,听听外界的各种声音。妈妈可以边走边和他说“哥哥在那边玩呢”、“有狗狗哦”、“好多车子哟”,让他体会散步的乐趣。
对孩子来说,接触和看、听一样重要。多让孩子触摸不同质感的东西,让他拿在手中摇动、敲打,尽量利用手指头玩游戏。特别是当孩子能坐时,由于两手能自由活动,所以最喜欢用自己的手来玩游戏。这段时期,可以训练孩子玩手握玩具摇晃、拉绳子、拉开盖子等游戏。
当孩子想做、想玩时,就是成长和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机。和孩子做游戏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他高兴地玩他想玩的游戏,相同的游戏玩过好几次后,再视他的能力提高游戏层次。
孩子会很敏感地察觉妈妈的意图,只要仔细观察,妈妈就可以清楚孩子喜欢玩什么游戏。
提高表达能力的活动
学动物走
跟孩子在一起玩时,大人可以学一些动物的动作,然后让孩子“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在走呀?”绝大多数孩子都会非常高兴地玩这个游戏。
比如,大人可以伸出双臂作游泳状,然后问孩子“我正在水里游泳,在水里游泳,你猜这是什么动物呀?”;或者摹仿小鸟飞翔的动作并发出某种鸟(如乌鸦或喜鹊)的叫声等,让孩子“猜猜看”;或者弯下腰双手相握在胸前来回摆动(摹仿大象的鼻子)并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动。对于个别难猜的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信息,如“熊猫”就可以告诉孩子“黑黑的眼圈,爱吃竹子”等他熟悉的线索。
〔指导〕
玩过几次后,就可以让孩子来学各种动物,成人来猜。一开始,他还不大熟练,可以告诉他“假装你是只猫”或“假装你是只狗”或是上动物园观察几次或是留意电视中的《动物世界》节目。
猜谜语
一开始,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比较容易猜的谜语让孩子来猜。比如,下面这些谜语就比较适合这一阶段的孩子:
“麻房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花生)“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兄弟两个一样长,一日三餐它们忙,光吃饭来不喝汤,酸甜苦辣它先尝”(筷子)也许,孩子刚开始还不会猜,不过这没关系。您只要坚持下去并一直鼓励他,那么他很快就会猜得很好的。
〔指导〕
猜谜语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游戏,它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像力,丰富他的知识经验。所以,有空儿可以多和孩子玩这种猜谜语的游戏。
儿歌:小树苗
小朋友,我们来学首儿歌:
“小树苗”
小树苗院中长,
勤浇水晒太阳,
眼看着往高长,
帮我值班又站岗。
小树叶伸巴掌,
笑着对我把话讲,
等你长大上学时,
我撑绿伞你乘凉。
〔指导〕
家长领着孩子读五遍儿歌,并让他背会“等你长大上学时,我撑绿伞你乘凉。”一句。
朗诵古诗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解说:小时候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变,头发倒已经白了。小孩子见了不认识,笑嘻嘻地问:“老爷爷,您从哪儿来?”)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说:秋天,沿着山间弯弯曲曲的小路,山里人家的小屋裹在洁白的云雾中。停下车子,是因为我非常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你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呢。)讲故事这阶段,孩子对听故事、讲故事越来越感兴趣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会缠着大人给他讲故事;或者非常喜欢坐在录音机前一遍又一遍地听故事录音。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开始绘声绘色地给别人讲故事了。
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培育习惯。许多坚持这样做的家长,最后都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收获——孩子的语言和想像能力发展得非常好。这样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来讲故事。有可能的话,最好在全家人都坐在那儿安静地听孩子讲故事。孩子讲完以后,成人们可别忘了给予热烈的掌声!
小麻雀认错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讲个“小麻雀认错”的故事。
从前,一匹马和一头牛共同拉着一辆货车,它俩同心协力,用劲拉车向前走着。
路旁的树上有只小麻雀喳喳叫。多嘴地说:“马儿用劲拉车,老牛偷懒,身上都没流汗。”
老牛听了不语,只低头拉车。
马儿生气地对小麻雀说:“你可不能冤枉牛大哥呀!牛大哥也流了不少汗呢!”
小麻雀睁大眼睛说:“我只看到马儿身上流的汗,怎么没见老牛身上流的汗?”
马说:“牛大哥和我出汗的地方不同,我在脊背、头颈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出汗;牛大哥在你看不到的脚趾皮肤和嘴巴、鼻子几处出汗。”
小麻雀听了,忙道歉:“对不起,牛大哥,都怪我不仔细,错怪了你。”
〔指导〕
家长讲完后问小朋友:“小麻雀后来怎样了?”如果答不出,家长说:“小麻雀认错了。”再让小朋友复述一遍。
小蚂蚁回家
小朋友,你看见过蚂蚁吗?今天我们来讲个故事“小蚂蚁回家”。
一天,小蚂蚁去外面寻找食物。突然,它闻到一股香味,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从一棵大桂树上飘来的花香。
小蚂蚁费了好大的劲儿,爬到了树顶的花瓣上,不一会儿,全身沾满了花香,它高兴极了,舒服极了,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小蚂蚁醒来时,天色已黑,它急急忙忙往家走。可是,刚要进家门,两个把门的小伙伴把它拦住,说什么不也让它进去。接着又冲出一群蚂蚁把它赶得远远的。
小蚂蚁跑到河边,伤心地哭了。心想:伙伴们平日对自己那么亲热,今天为什么不准自己回家。它想啊想啊,想起小时候妈妈的话:“孩子,要记住,我们每一个家庭的蚂蚁群,都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如果你要失去这种气味,家庭里的人就不认识你了,非把你当敌人不可。”想到这里,小蚂蚁真后悔,准是身上沾了花香,同伴们才翻脸的。
小蚂蚁看着河水,心想洗个澡身上的香味不就掉了吗?于是,它跳进河里痛快地洗了个澡。这次又来到家门口,小伙伴们可亲热了,你推我拥地把小蚂蚁迎进了家。
〔指导〕
家长讲完故事后问:“小蚂蚁回家为什么让小伙伴赶走了?”如回答不出可讲给他:“因为小蚂蚁身上沾了花香,改变了原来的气味,所以被伙伴赶走了。”并要求小朋友复述一遍。
欣赏文章
父母备好有关幼儿文章,幼儿一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标准朗读,一边用手指划书上相应的字,使幼儿的听觉、视觉、触觉逐渐谐调起来,达到使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结合起来的目的。
欣赏文章的常规要求是:头要正,背要直,脚放平,胸离桌一拳,眼睛离书一尺,左手扶书,右手食指指字。编成歌谣便是:“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欣赏开始时速度要慢,千万不要急于求成。父母具体操作时要将文章抄写在黑板或挂历纸上做示范指字。不要只重复一篇课文,让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可采取形式新颖的方法进行。
欣赏课文时父母的示范非常重要,一定要标准正确。幼儿的摹仿能力很强,父母怎样指,幼儿就怎样指。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幼儿听录音练习指字时巡回指导,耐心地逐个地纠正幼儿的坐姿及划指的姿势。特别是幼儿年龄小,很难指到位,父母要引导幼儿先指对行,然后逐步再指到字。听读刚开始时只训练指字,父母在每次欣赏的时候都要强调常规歌谣,最好将歌谣抄在长纸条上,每次欣赏前出示给幼儿,并要求幼儿一起说一遍常规要求。
经过一周到两周的课文欣赏后,幼儿逐渐熟悉课文内容了,不用父母说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录音磁带读课文了,这时也就自然过渡到跟读文章。
跟读文章
幼儿喜欢摹仿。当幼儿反复听熟以后,就会跟着录音,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跟读就是跟着录音轻声朗读。跟读比欣赏要稍难一些,对于幼儿来说,眼、手、脑、口、耳五种感官同时并用,协调一致,一下子都掌握是不可能的,他们掌握起来有快有慢,父母要重点辅导掌握较慢的幼儿。
跟读的要求同欣赏大致相同,只是要求幼儿读课文时要小声,注意摹仿录音机中的语音、语调、语气,大家一起大声读就听不到录音的声音了。为了便于幼儿记忆跟读与欣赏的不同,这里也有常规歌谣:“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读轻声。”以此来提醒幼儿掌握跟读与欣赏不同。这个阶段要特别强调幼儿必须尽全力去摹仿录音磁带中叔叔阿姨的朗读特点。
跟读时划指还是个难点,父母仍然要示范、指导纠正。听、指、读对于幼儿来说是困难的,父母要耐心地将幼儿指错的小手领到正确的位置上,握着他的手指一会儿。此阶段的重点除划指训练外,要注意要求幼儿轻声摹仿。
跟读一周左右幼儿对课文很熟悉了,有的幼儿甚至会指诵了,这时就可以进行朗读了。
朗读文章
朗读就是让孩子摆脱录音,大声地朗读。朗读的常规要求是“双手拿书身要正,声音宏亮有感情”。成人要严格检查幼儿是否双手拿书,注意不要折书,书不要离的太近或太远,也不要挡住脸朗读。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身体都要正。在朗读时要大声朗读,吐字清楚。反复强调要像录音磁带中叔叔阿姨朗读的那样。
朗读分独立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父母要灵活掌握。
当幼儿朗读时父母要看看他读课文时有没有错字、漏字、添字的地方,听听他读的声音是否宏亮?感情语气好不好?
幼儿的朗读训练很重要,这对于幼儿上学后的语文阅读学习非常有益。
0~30天的培养
语言训练游戏:游戏是乳儿的本能,自他出生之日起,他就在自发地游戏。游戏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娱乐活动,而是他们向周围环境学习的一处有效手段,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安全、自由、充满快乐气氛的环境,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悄悄话
目的感知语言信息,激发孩子愉快情绪。
玩法喂奶是孩子与妈妈相互沟通的最佳时机。妈妈应在宝宝肚子饿了,一边哭一边吸奶时,跟他亲切地说:“好吃吗?要多吃点喔!”孩子听到妈妈温柔的声音,会自然而然产生愉悦的感觉。
在孩子睡觉醒来时,轻柔地对孩子说“悄悄”话,如“啊!孩子(最好是孩子的乳名)醒来了,睡得很香吧,梦见妈妈了吗?”抱起孩子和他面对面说一会儿话,最好是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
在尿布湿了时,边给孩子换尿布,边轻轻地对孩子说:“××湿了,不舒服了,××真乖,知道告诉妈妈了。”
注意将妈妈的声音和孩子的饱腹感、舒适感联系起来,很易引起孩子的关注和愉快体验;同时,由于孩子是先听后说,在和孩子说“悄悄话”时,尽量要用普通话,给孩子贮存正确的语音信息。
快快听
目的使孩子渐渐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贮存大量正确的语音信息。
玩法让孩子仰卧、妈妈将脸移近孩子。
叫孩子名字,让孩子集中注意听妈妈的声音:“××,妈妈在叫你”、“孩子,爸爸来了”、“孩子,你的名字叫××。”
学着发出各种声音,如咳嗽声、咂咂嘴、吹口哨等。边说边做动作,“我学小猫、喵喵喵”、“我学小狗,汪汪汪”,学各种动物的模拟声音,或者拍拍手,拍拍桌子,拉着孩子的手拍一拍并用嘴巴“配音”,激发孩子的愉快体验。
注意妈妈对孩子发出声音时,声音不宜太大,以免吓着孩子。只要孩子能听到就可以了。另外,妈妈发音时可以配有相应的活泼而丰富的表情以吸引孩子的注意;或者每次换四、五种声音,也可给孩子念儿歌。
妈妈有
目的用轻声呼叫、高低音调给孩子丰富的表情声音刺激,使宝宝熟悉妈妈的声音,增进亲子感情。
玩法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让孩子依偎着妈妈。
妈妈把脸挨近孩子的脸,并轻轻将孩子的手放在妈妈脸上,摸妈妈脸上的各部位,摸的时候,妈妈轻轻念有节奏的儿歌:“这是妈妈的眼睛,这是妈妈的鼻子,这是妈妈的嘴巴。妈妈的嘴巴会说话,听听妈妈的声音,摸摸妈妈的嘴巴。”妈妈一边念儿歌,一边辅助以相应的动作如眨眨眼、皱皱鼻子、张张嘴。然后拿一个好看的会说话的玩具娃娃再做一次,将儿歌中的“妈妈”换成“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