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过去了,春天也就来了。
虽然春已到,但京城还是寒意犹在。正因如此,若凤每每到宫里各处走走的时候,还总是让青娥嘱咐要加快暖外套。青娥自从经历了火灾事件之后,对若凤更是言听计从。在她的想法里,若凤就是世上待她最亲的人。自己即便为了她而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虽然自己的容貌也有少许的改变,但跟失去生命相比,那真的不算什么。这样的结局可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青娥的真心相随,温玉衡的痴情以对,这些都让若凤倍感欣慰。当然,在世人眼里,此时的她贵为一国之后,这点更应该让她引以为乐,引以为豪才是。毕竟,世间有几人能登上那么高的位置?
若凤得以爬上那么高的位置缘于什么呢?这问题的答案很多人想知道。可以很多人不明就里。除了她在当淑妃时甚得圣上的隆恩这个原因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皇后刘氏。
刘氏出身名门,她的父亲就是当朝的大将军。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养,待人彬彬有礼。温和谦恭。虽然她性情极好,但是因为她的近乎完美,所以暗地里她并不受宫人们的待见。
俗语说:“过犹不及。”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当她微笑时,有人就暗地里说她的笑是虚伪的;当她面带愁容时,有人就内心里揣摩觉得她的愁是故作姿态,好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她谦恭地对待他人时,他人心里就惴惴不安,以为她有意要拉拢人;当她冷冷地看待那些用异样眼光看她的人,那些人又私下里讨论她神秘莫测,莫非要用什么杀手锏来处理他们这帮人。
可以,刘氏处于风口浪尖上。
虽说有老爹的势可仗,但她个人的生活可谓无人可依。
先说皇上吧。因为自己有一个怪毛病,一碰哪怕一小点的脏东西皮肤就会发痒发红,久而久之,皇上也就待她冷了。
身边侍候她的人也有从娘家带过来的,也算忠心耿耿的,唤她们做什么事也都能做得不错。但不知是不是自己的亲和力不够,她们见了她好像怕怕的。虽说自己问自己,对她们并不随意喝斥,为什么还怕她?
这点没有人敢说破。其实说白了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她一点毛病都没有,人家觉得跟她在一起与你距离太远,亲切感就产生不起来。即便她放低姿态,有意要迎合别人,别人也时不时会被她无意透出来的强气流扣住,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若凤也不敢说,但她明白这点。皇后待她,相比其他妃子而言,要好很多。若凤常主动去找刘氏聊聊女儿家的事。若凤知道很多双眼睛在瞄着她,但她不怕。从小就历尽生活磨难的她,难道还怕人们的流言?不,她是不怕的。
若凤经常把皇上赏赐给她的小物什,虽说不是很贵重但也算精美异常的小物什转赠皇后,在皇后面前又不实说是皇上送的,就说是哪个姐妹家里的人好不容易得到的要来进献给皇后的,又怕皇后看不上眼,所以让她若凤带过来给皇后。若皇后瞧得上眼也就是做小的荣幸了。
皇后推辞再三,偶尔也会接受。
就这样,若凤以她的异于常人的胆略终于得到了皇后的信赖。
皇后一有什么好吃的果子,也要嘱咐人喊她过去吃。一有什么好衣服,也要叫人送件给她穿。俩人竟结成了好朋友。在皇后的眼里,淑妃虽说话不多,可是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难怪皇上宠她呢。
皇后心里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并无醋意。
因为她的教养,从小家里人就教诲她:女人善妨是最大的最坏的毛病。她从小就把这话当成人生信条记在心里。即便偶尔有那个念头,也立即被她自己所压住了。
当若凤生了晓晴时,她由衷地高兴,也很喜欢这个女孩。带了一段时间,小女孩跟她也亲,她就更是疼爱这个女孩。照顾晓晴的生活起居原本不必她这个皇后亲力亲为,她偏要。
“我不放心。别人照顾,不是不好,总不如我照顾得细致。”她跟若凤说。
若凤听她说这话时,心也在流血。其实她很想跟女儿一起,但她不敢有所表露这种心痛。她起身拜谢皇后对晓晴的照料,说照料晓晴其实也等于是照料她若凤,多谢皇后的仁爱。
皇后照料得真的很细致,小孩什么时候吃饭时间定得很精准,早一分钟不行,晚一分钟更不行,什么时候吃蛋,什么时候吃水果,什么时候喝白开水,什么时候吃营养品,今天穿什么衣服,穿几件,她都记在心中。跟若凤也时时提起。言语中极是怜爱这小女孩。
可惜没多久,刘氏就病倒了。
开始说头晕,谁也没料到后来会演变成那么严重的病。
后来喊头痛,再后来就痛得无法起床了。
叫来了大夫,大夫摇摇头,说太晚了,如果早些治疗也不至于如此。
若凤在她病的时候一直陪伴着她。若凤自己主动请求来照料皇后,皇上及太后都很高兴,觉得若凤很懂事,很有情义。
一日三餐,都得若凤安排。
洗洗刷刷这类事自然不用若凤亲自动手。但若凤见帮刘氏擦澡的宫女擦得不仔细,她就拿过温毛巾自己亲自帮刘氏擦。
每每做这些事的时候,刘氏总是用一种感激的眼神看着若凤为她擦的每一个小动作。
临死前,皇上来看她,也哭了。
“不必哭呀。淑妃极好,让她顶我的位置吧。九泉之下我也瞑目了。”
此时的若凤哭得一塌糊涂。
皇后刘氏去世后,皇上及太后果然让若凤当上了皇后。
“老身看她对皇后尚且这般用心,料想以后老身病了她也必定会尽心尽力对待老身的。”太后这样想,以后在言语之中难免对若凤极尽溢美之词:
“若凤可真是一位贤德的好女人。我们宫里必须有这样一位好女人当家啊。宫中不可一日无主。快点封她为后吧。”
皇上也把若凤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这样兰心惠质的女子做皇上当之无愧啊!
若凤当上皇后后,有时候也能够从一些人的眼中看到了羡慕妒忌恨,甚至有人制造流言,说她心机叵测,用计蒙骗了刘皇后,取得了她的信任,主动侍候她,然后伺机用慢性毒药害死了皇后,最终取而代之。
若凤笑笑。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凤心想。
“如果我是那么歹毒的一个女人,难道那么多双眼睛都被蒙蔽了吗?”若凤对青娥素琴她们说。
青娥她们自然是对若凤一番抚慰。
在若凤眼里,照顾一个病中的女友算什么,虽说听她的呻吟声听得很难受,但比起若凤出嫁前在娘家对弟弟的照料,那简直是幸福多了。
首先刘氏不会伤害她。刘氏临死前的话语温时时温暖着若凤的心。
其次是照料刘氏是她内心自愿,哪来的苦?如果说有苦的话,那也是刘氏死后,她有时念及刘氏的好处产生的对刘氏年少即逝的一种惋惜之情。
刘氏的大将军父亲对女儿的死也如世人一般有怀疑之心。但皇上拿出了一封皇后的遗书给他。他也就无言了。默然地接受了这个难以接受的现实。
凤栖高枝了。所有若凤身边的人都这样想。
也许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很多人这样猜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们以为若凤的父亲能够官复原职。但奇怪的是没有。
而若凤本人的生活在当上皇后之后并没有更加美好。
“忆柔宫就不要再去住了。”所有人都这样劝若凤。
但若凤舍不得这地方。一个地方住久了也是会产生感情的。
新的宫殿很好。可是很让若凤不解的是,每当她与皇上在新宫殿同房时,心里总会产生莫名的悲凉,想起死去的刘氏。
“也许这么豪华的宫殿还是应该刘氏姐姐来享用吧。”若凤有些悲伤地想。
后来她就不愿意去新的宫殿了。
而皇上却因此对她心生疑窦:
“总是听她梦中哭喊刘氏,难道德元所说属实?皇后的死真的与她有关?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虽说白日看若凤最是极好,相比原来的刘氏,她更有亲和力些。皇上有时也骂自己多心,不该那样想,但思想念头这东西就是很莫名其妙,往往是你越想事情不是这样的,最终却会越为这事情也许真的是这样的。
若凤与皇上的恩爱生活到此为止。
同床异梦,这样的生活如何恩爱得起来?
于是,皇上遇到了新欢曼玉后,也就渐渐地与若凤疏远了不少。
“青梅,今天上朝时见皇上精神不是很好,听说最近皇上迷上了一名妙龄女子,可有此事?”
温玉衡好不容易见到了若凤一次面,就捉住机会问若凤。
若凤摇摇头,她能说什么呢?
皇上有多少个女人都是正常的,如果她反对皇上找别的女人,那才是不正常呢?
就算是温玉衡,你要有个三妻四妾,别人也不能说什么呀?
但她没有把这些话说出口。
听到温玉衡在她面前痛骂皇上的薄情,她一时着急,赶紧拿手捂住了他的嘴。
不想这一捂,却捂不住后边的系列事儿。
若凤一时情急,拿手捂住青梅竹马的老友。一般人见了她的这个举动,难免就会浮想联翩:
是不是皇上一时怠慢了她,她就耐不住寂寞,与前男友又交往起来了?
自然就有耳目跑到皇上那儿说三道四。
皇上自然生气。
但他自尊心很强,不到不得已,他是不会明说的。
可是他心里又不是真的把这事放下。他对若凤心里也有埋怨。
“你既然心里选择了我,就不能让他对你依然怀有半点的希望。你倒是说你绝不会做对不起我的事,可你时不时地让他找机会与你亲近,你不但不拒绝,你还跟他拉来扯去的,纠缠不清,你这样把我放在什么位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