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奖奖励的办法是家有90岁高寿的老人,其直系亲属,每人每年可获得忠孝奖金1000元;家有100岁的老人,直系亲属每人每年可获忠孝奖金10000元。吴仁宝认为,老人如能活到100岁,就证明华西村人民不仅生活富足、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而且后代孝敬老人。这样的奖励,物有所值。
2001年,百岁寿星陈真妹老人的37位孙子获得了37万元的重奖。谈及此事,76岁的吴仁彪老人感慨地说:“我们老年人现在是越活越金贵了。”
很多人都说:“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实际上应改成“再苦不能苦父母”。他们是儿女生命的创造者、培育者、保护者,他们才是最亲的人、最辛苦的人。华西村设立的“忠孝奖”,不仅是在鼓励大家尽孝,更是告诫大家尊老爱老。
每逢春节、元宵节、国庆节、老年节等传统的节日,村里的主要领导都带领有关人员,上门慰问村办企业退休老人,送慰问品、慰问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有7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还不定期上门了解老人的思想情绪、身体和生活等情况。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
每年年初一的早晨,7点刚过,吴仁宝就来到村礼堂,恭候参加春节茶话会的170多位老同志的到来,他一边向老同志祝贺新年,一边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
2006年春节华西村文艺节目结束后,主持晚会的吴仁宝和村主要负责人一起,向3位年满80岁老人的46口直系亲属颁发“敬老奖”。长寿老人吴兰娣接过吴仁宝递过的“红包”,紧紧抓住他的手,连声说:“我们华西的老年人真是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值钱啊!”周边村百岁老人朱钱妹说:“加入到华西是福气,我要再活100年。”
情满暮年:老人的幸福生活
华西村富裕之后,村党委一直念念不忘那些当年艰苦创业、贡献卓越的“铁姑娘”、“铁汉子”。他们中间有的人已年过古稀,村上除了给他们丰厚的保养金外,还在各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处处体现对于这些老英雄的尊重和爱戴。听书定好位,看戏坐前排,定期安排旅游,四季鲜果先品尝,出村看病面包车接送。
1978年春节前夕。华西村老年人座谈会像往年一样,在春一样的气氛中进行。开老年人座谈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征求他们对华西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是吴仁宝多年来一贯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这在华西村已成为制度。
这时,吴仁宝离开座位,走到每一位老年人面前,握握手,看看每一位老年人的脸色,问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摸摸他们的衣服,问问他们穿得暖不暖。
当他走到80岁的老人吴小妹面前时,看到老人身上没有绒衣,也没有毛线衣。“你怎么不穿绒衣和毛衣呢?”
“我穿棉衣暖和着呢!不是买不起,是舍不得买!”
“解放快30年了,华西的老年人还有没穿上绒衣和毛线衣的,这是我们对群众生活关心不够啊!”
吴仁宝在座谈会上认真地检讨起来。会后,吴仁宝立即给全村75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买了一件绒衣和一件卫生衫,分送到老人手中。
吴仁宝和村干部又称来20元钱1斤的毛线,送到铁姑娘队,请姑娘为每位老人织了一件崭新的毛衣。吴小妹接到毛线衣,激动得热泪盈眶。
80年代初,电热毯刚刚来到世间,吴仁宝和村干部就把它铺在了华西老人的床上。1991年,华西建村30周年,吴仁宝特意从机场包了一架直升飞机,让老人们上天看看华西的新面貌。绰号“广播喇叭”的瞿水生老汉跟着吴仁宝干了整整30年。当他登上飞机,看到华西烟囱林立、新楼成群、田园似锦的兴旺景象,禁不住心花怒放,热泪交流。下了飞机,他逢人便说:“真没想到,像我这样一个种田老头,也能乘飞机上天宫!”
第六节 “勤”文化:30年也能等于50年
在华西村雕塑的牛随处可见,非常吸引人,因为华西1961年建村时正值牛年,于是便把牛作为华西村的吉祥物和精神象征。牛这种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华西人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有一首民谣曾在华西村四邻流传了很久:“做煞大队无搭头,干起活来累死人。有女不嫁华西去,宁愿扔在河浜里。”现在到华西村参观,早已看不到昔日吴仁宝改天换地时留下的旧景,只有华西人清楚,当时他们干得是何等悲壮。
40多年来,华西绝大多数人流过汗,少数人流了泪,甚至个别人还流过血。华西人不讲8小时,从没有节假日、礼拜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天等于工作两天,建村45年,等于干了90年,已提前进入了本世纪的中叶。
在华西村的村史展览馆里,可以看到华西村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史,大致分成如下几个阶段:“艰苦”的十年、“做煞”的十年、“拨乱反正”的十年、“创业”的十年、“发展”的十年、“享福”的十年……通过展览的形式,告诫村民忆苦思甜,告诫村民不忘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传统,告诫村民珍惜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冬天里的“一团火”
1968年冬天。严寒封锁了大地,北风呼啸,滴水成冰。
华西田野里,一位身材不高,体魄强壮的中年农民,把自己挑土的两只竹筐装了又装,培了又培,已高出筐边像斗笠顶了,他还往筐顶上培着土。
中年农民放下铁锹,搓了搓手,运了运气,双腿一叉,腰板一弓,“啊”了一声,挑起200多斤的重担子,扁担吱吱,筐绳悠悠,大步流星,朝一二里外的灌溉总渠走去。
在中年农民身后,跟着一溜长蛇阵似的朝气蓬勃的农民队伍。
从清晨到下午,他们来往穿梭,挑了一趟又一趟。天寒地冻,他们头上却都冒着“咝咝”的热气,嘴里的呼吸,一接触外边的冷空气,也好像冒着烟似的。
走在前边的中年农民,在挑担大步跨过前边的一条河岸时,腰板突然往前一扑,往右一扭,身体歪斜,脚步不稳,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他顿觉两眼昏黑,疼痛难忍,透不过气来,额头上沁出黄豆大的汗珠。可他眉头紧皱,牙关紧咬,没哼一声,照直往前走去。他又坚持挑了几趟,闪伤的腰愈来愈痛,挑着200多斤重的担子,摇摇摆摆打起晃来。
“吴书记,我看你的腰是扭伤了,你不能再挑了,到医院去治疗一下吧!”
一直跟在吴仁宝后边挑土,看着吴仁宝走路愈来愈吃力的赵美英说。
“腰是扭伤了,可男女老少都在热火朝天地干,为提前实现我们的15年发展远景规划流血流汗,拼死拼活地大干,我怎能离开前线,只要我能挪动腿,迈开步,我就得挑。”
吴仁宝边说,边肩挑重担,摇摇晃晃,艰难地往前走着。
赵美英等人望着他们的带头人吴仁宝的背影,眼眶不觉湿润起来。
老骥伏枥,“勤”心不已
70多岁的赵香妹,双目失明,烧锅做饭时,用手摸未脱净的柴捎上的稻粒子和柴里头的包心穗。一顿顿,一天天,一月月,天天如此,摸得手上脱皮、出血,她仍然坚持。摸了整整10个月,辛辛苦苦积了半箩稻。她叫来儿媳妇说:
“这稻谷是集体未脱净的,应当归公,你拿去交给集体吧!”
儿媳妇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赵香妹不愿吃闲饭,一有空就为集体搓草绳。搓草绳时,她还是坚持把没脱尽的稻谷,一粒一粒摸下来,积成几斤,就叫儿媳妇交给集体。手磨破了,她依然坚持。她搓的草绳,接起来,据说可以从华西通到北京城。
72岁的老饲养员孙洪如,家里新瓦房空着,他却一直住在猪场旁边一间放饲料的狭小草棚里。冬天寒冷,别人劝他到家来往。他说:“种田人离不开田头,养猪人离不开圈头,不把心扑在集体上,哪能把猪养好?”
1974年3月,他被公猪撞了一跤,人跌伤了,他儿子好不容易给他买来了3瓶云南白药,给他治伤。他拿到白药后,并没敷在自己伤口上,却瞒着儿子,把白药敷在了另一养猪场跌伤的猪身上。猪的伤好了,而他却还忍着疼痛喂猪。孙洪如不仅养好猪,凡集体的事,他都处处关心负责。同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突然起了暴风雨,他想起张家港河畔还有几百只鹅在水里圈着,万一洪水把棚栏冲倒,鹅就有被冲走的危险。他立即提着一盏桅灯赶着到那里,守着河边的几百只鹅,暴雨下了整整一夜,张家港河岸上的这盏明灯,也亮了整整一夜。
流水和流血
1974年,夏收夏种的节骨眼上,华西人正在田野里莳秧,地下渠道里突然断水,人们手足无措,急得跳脚。在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时,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瞿满清已急急地爬进了直径只有40cm的水泥管道。他一边爬,一边摸,发现渠道上的树根顺着水泥管上的接头处,长成了一道道树根网,绊住了杂物,挡住了水流。瞿满清退了出来,找来了手电筒、柴刀又钻了进去,靠两只胳膊肘和两个膝盖向前艰难地爬行,一刀一刀地割掉树根,一点一点地清除杂物。50米、100米,他愈来愈感到双手麻木,两眼发花。可他以顽强的毅力,一直坚持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200米长的水泥管的树根和杂物全部清除干净。
河水清清,重又汩汩地流进了稻田。可人们从水泥管道口扶出来的瞿满清,却脸色苍白,两条胳膊肘上鼓起了两个鸡蛋大的血泡,膝盖上流着殷红的鲜血。人们都劝他休息,他却什么话也不说,又到田里和大家一起莳起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