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遇到两个很难应付的对手,一个是银行,另一个则是他太太。
在2007年6月16日的周末,曼哈顿第六大道1211号新闻集团总部8楼天花板漏水,导致每个高管办公室里的积水足足达一英尺深。
这体现了新闻集团里典型的勉强凑合的办公条件,集团把很多部门都挤在同一栋办公楼里(福克斯新闻网位于这栋大楼的地下室,它的演员休息室有时会散发出霉味。《纽约邮报》也挤在这栋大楼里。不仅如此,默多克还有把《华尔街邮报》也强行塞进这栋大楼的想法)。
在新闻集团总部大楼8层的前台,摆放着几件朴素的家具,一台平板电视机永远在播放着福克斯新闻网的节目,还有一位英国籍的接待员。默多克的办公室离前台不远(他经常会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迎接他的客人)。走进默多克的办公室,你首先会见到秘书的写字桌,你会碰到来自澳大利亚、年近70岁的多特·怀多留着几十年不变的发型坐在那里。自从1962年开始,怀多就一直担任着默多克的秘书,你还会看到另外两位助理秘书。默多克的办公区在套间的角落里,他拥有一张写字桌、一排沙发、几台电视机和防灾餐具柜上很少使用的电脑,整个办公室看起来根本算不上豪华。现如今,媒体巨头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往往都像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那样奢华,向别人显示权威、实力,让自己每天都感到荣耀。彼得·彻宁在洛杉矶福克斯新闻网新楼里给自己打造了一间媒体大鳄级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隔音效果很好,极其宽敞,装修奢华,所有的访客都不能进入(新闻集团里的很多人也不能去这间办公室)。彼得·彻宁的办公室说明它已经超越了办公的范畴,已经不是为了实际用途了,办公室的主人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在彼得·彻宁这间豪华的办公室,如果一杯咖啡不小心洒了都会造成近乎瘫痪的局面。然而,在曼哈顿第六大道1211号新闻集团总部大楼,发生了漏水事件后,只是由几个维修工用拖把拖干净了事,在这里要是有人洒了一杯咖啡,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带霉味的房间都不会影响他们工作。
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在2007年5月1日默多克要收购道琼斯的消息被公布后,新闻集团高管所在的8楼就变成了作战办公室,而新闻集团的其他楼层则成了后援部队。通常而言,在一个规模像新闻集团这么大的公司里,一笔普通的交易甚至是一笔大交易往往都是由一个执行团队来完成的,这样就能让公司的大老板们可以腾出精力来处理公司更重要的事务。
但是在处理道琼斯收购案时,新闻集团的高管们反而成了冲锋陷阵的操作人员。除了身在洛杉矶掌管这家国际企业具体事务的彼得·彻宁之外,默多克和他的高管团队成员首席财务官戴夫·德沃、副总裁约翰·纳伦、顾问朗·雅各布斯和集团发言人金斯伯格都要亲自运作这笔并不算很大的交易。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新闻集团里的决策流程和别的公司有什么区别。在别的公司,如果某笔交易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很难想象这笔交易能获得批准。
专家们预测,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会导致新闻集团的股价暴跌。据推算,这笔耗资50亿美元的收购案会造成新闻集团股价缩水200多亿美元。戴夫·德沃、约翰·纳伦、朗·雅各布斯、金斯伯格这些享受股权激励的高管们理应对这笔收购案不太感兴趣,最后会理性地劝阻默多克收购道琼斯,他们可以和默多克讲明道理、拖延收购进程或是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然而在现实中,只有彼得·彻宁表现出了一个理性高管的姿态,但他不偏不倚的立场在会议室里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既然他无法公开和默多克叫板,那么他所能做的就是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在默多克看来,根本都没必要给彼得·彻宁机会发表意见。为什么要让他发表意见呢?默多克经常说彼得·彻宁平时连报纸都懒得看一眼。
新闻集团高管们这种不像生意人的忠诚、宁可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要讨好大老板的做派恰恰体现了新闻集团不注重赢利的风格。在这个注重为股东创造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里,新闻集团总是更关注影响力的扩大而非获得高投资回报。公司关注的并非是股东想要什么,而是默多克想要什么。
实际上,正是新闻集团总部大楼8层的高管们帮默多克争取到了道琼斯。他们本来可以拒绝收购道琼斯的提议,但因为默多克迫切地想要得到道琼斯,这些高管们就希望大老板能够如愿。
当新闻集团总部大楼8层清理积水的工作正在展开的同时,班氏家族关于保护《华尔街日报》采编独立性的合约草本也送到了新闻集团,这离双方在瓦切特–利顿律所会面已经过去18天了。
莱斯莉·希尔征集了《华尔街日报》很多员工关于采编独立性的看法。和26年前伦敦《泰晤士报》易主时的非常时期、不幸时期一样,《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没有屈服,希望能够绝处逢生,勾画出一套保护自己采编独立性的乌托邦体系。5月15日刚刚代替保尔·斯泰格尔成为总编的马库斯·布劳克利是参与起草这份合约最积极的人士之一,不过他最后连自己的饭碗都没能保住。瓦切特–利顿律所的律师乔希·卡梅克综合了班氏家族和马库斯·布劳克利的建议,最终在6月22日周五的时候把这份合约送了出去。
当马蒂·利普顿周五早上把这份合约送到默多克手上的时候,他对默多克说:“你不会喜欢这份合约的。”
在看过这份合约之后,默多克给马蒂·利普顿打电话说:“这份合约不仅让我很不喜欢,而且让我感到羞辱!”
“羞辱”这一说法如实地概括了这份合约的起草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他们想要默多克无法对《华尔街日报》插手。这份合约建议组成一个13人的采编委员会,班氏家族可以委任其中的10名成员。根据合约,这个采编委员会不仅能够控制编辑,还能够控制报纸的发行人。
这样的话……
“我后来给他们写了封信,”默多克事后告诉我,“我撤回收购要约,让他们见鬼去吧!”
新闻集团总部大楼8层当天下午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詹姆斯·默多克从伦敦打电话让父亲冷静一点。
周五的风暴和压力都是真真切切的,不过最让默多克感到恼火的是有人竟敢奢望控制他。新闻集团在开会之前花精力约来了《时代周刊》的一个记者,金斯伯格让他有机会旁听会议,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新闻集团展开了舆论反攻。金斯伯格交代其他高管说话时该注意些什么,从而使默多克看起来像是一个理性的商人(如果记者刻画得好,他就会像一位英雄),他在坚持不懈地继续这笔交易,而他的对手则是让人失望透顶、毫不理智、行为诡异的班氏家族,下周《时代周刊》出刊的时候,文章基本也是这样描述的。
默多克重新修改了给班氏家族的那封信,去掉了里面“见鬼去吧”的说法,但这封信的总体基调依旧很严厉,列举了在过去两个月间和班氏家族打交道过程中让人感到绝望的点点滴滴。默多克写完信之后,就让律师去送。但是,这封信没有马上就送出去。金斯伯格又修改了一遍。看了金斯伯格改过的信件之后,默多克又给伦敦《泰晤士报》的主编罗伯特·汤姆森打电话,让他也帮着改一遍。罗伯特·汤姆森改后的信件也体现了默多克的愤怒之情,但是言辞没有之前那样激烈了,信中提出了反对这份采编独立性合约的种种理由,并且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按默多克说的办,要么什么也甭想拿到。当时是周六,《时代周刊》的记者还坐在默多克的办公室里。新闻集团计划在周日将这封信公布出去。
金斯伯格又斟酌了一下,要给迪克·比提律师打个电话,迪克·比提曾是金斯伯格在盛信律师事务所的恩师。金斯伯格列举了班氏家族这份合约中不可能实现的一些要求,对方没有马上就作出让步,金斯伯格告诉对方这项交易已经以失败告终了。
这份合约在很多方面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班氏家族中的一些成员想要让这次谈判胎死腹中,而这份合约则是不露声色的狠招。金斯伯格之所以给迪克·比提打电话,是因为这样就能够绕开班氏家族成员,而直接让班氏家族的顾问来权衡得失。金斯伯格知道迪克·比提、瓦切特–利顿律所、律师乔希·卡梅克、美林证券公司的银行家迈克尔·科斯塔、高盛公司的顾问们都会齐声反对这份合约的,他们会说如果你们班氏家族不愿意做这笔买卖,就干脆明说,但是这一决定不应和采编独立性的合约混为一谈,措辞这么强硬的合约让好端端的生意都没法做了。
那么,他们不愿意这笔生意吗?
也许不会吧。或许他们还在考虑之中。
班氏家族被告知,如果不想终止这笔生意,他们必须在保护采编独立性问题上让步。既然如此,就让律师们来斟酌对方可以接受的语言吧。
到了周日早上,班氏家族已经让步了。
重塑新闻
新闻集团总部8层的高管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们认为默多克有机会来重新塑造自己了。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默多克竟然要通过一份报纸来重塑自己。这些高管们除了要顺利完成这笔交易之外,还要让华尔街的投资者不要注意到这笔买卖仅仅是为了一份报纸。
新闻集团在推进收购战略的同时,也在倡导罗伯特·汤姆森提出的数字化战略。如果新闻集团能够成功收购《华尔街日报》,那么汤姆森将会接手《华尔街日报》的编辑部(尽管新闻集团宣称不会接管其编辑部)。汤姆森全力倡导把《华尔街日报》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商业数据平台,分类数据将通过传输系统提供给用户,这将在当前和未来创造巨大的商机。汤姆森还同新闻集团公关部员工一起坐下来讨论面对网络用户的措辞,投资者都相信了这一点,新闻集团的股价保持了平稳。
你可以不必在意这样的事实:新闻集团的大老板默多克并不收发电子邮件,也不使用电脑,甚至连手机都用不明白;每天早上他都会兴冲冲地翻阅自己想要买的报纸,他把手里的对开报纸放下,用手指敲打着报纸(尽管这个时代的人们越来越相信报纸近期可能会消亡),但是默多克还在召开研讨会,对怎样才能打造高质量报纸版面的问题态度坚决而又略带不平地慷慨陈词。
尽管新闻集团总部8层的高管们都在宣讲收购道琼斯的宏伟规划,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上了年纪的大老板是否想好了到底该怎样运作。同时,这些高管们也很高兴,外界错误地理解了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是为了实现所谓的数字化战略。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笑话。
新闻集团可以说得上是历史上最落伍、最不喜欢先进科技的媒体公司了(公司编辑部里装的电脑都非常陈旧,它的网站设计得简单而且看起来很俗气),不过,新闻集团的员工却是一相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公司在科技方面很先进,它引领时代潮流,甚至很酷(新闻集团从来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新闻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后来买下了MySpace公司,MySpace是一家精通网络生存之道的公司(在2006年时还算是精通网络生存之道),这一做法让新闻集团的大多数高管觉得既好笑又难以理解。
尽管新闻集团对科技知之甚少而且很少关注,但是它对变革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和任何如此大规模的公司相比,新闻集团所经历的各种剧变都是最频繁的。它如此频繁地进行战略规划的转向,也使得它成为了信息时代名副其实的变革急先锋。
在新闻集团里,没有任何人有时间、有那么好的耐性、有足够的智商来回答你艰涩复杂的问题,因此先做再说,以后再看成效。这就是新闻集团的第一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