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1956年出生,湖北人,自部队复员后进入银行系统。此人精明强干,处事风格甚至有些“专横霸气”,也是一个成为“王”的料。张国庆在君安从总经理改任董事长之后,亲手提拔了大连工学院毕业的经济学硕士杨骏担任总裁。总裁都是张国庆栽培的,他还不在君安说一不二?说到底君安就是张国庆的天下,在外界看来张国庆就是君安的“教父”。
君安自成立以来,发展速度极快,承销和推荐过A股上市公司逾百家、B股上市公司11家,担任过50家上市公司的配股,总计为企业筹资达到300亿元。到1997年年底,仅5年时间,公司资产由注册时的1.08亿元壮大到总资产170多亿元,净资产10多亿元,在全国拥有的证券营业部超过60家,成为与华夏、南方、申银万国、国泰齐名的国内五大证券公司之一。1996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增资扩股至7亿元,由于广州军区的合能公司退出,君安的军方背景淡出,开始向私有化转变。1996~1997年的大牛市中,君安在四川长虹上大获全胜,斩获利润40多个亿。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张国庆的精明能干是分不开的。张国庆颇有“手腕”:1994年10月的“厦海发事件”,1996年违规透支,1997年非法为广深公路公司炒股。君安证券似乎每年都要知法犯法一次,但正是有了张国庆,上级主管部门也都小小惩治一下了事,人们似乎对于这个当过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证管处处长的君安掌门人很放心。张国庆的能干,搞大了君安,上级部门的宽容,搞大了张国庆的胆子,最终大而无当,他翻船了。
君安在成立之初共有五家股东,都是国有企业。后来有几家退股,到1996年11月,只剩下两家:深圳新长英投资发展公司和深圳泰东实业公司。新长英的法人代表是张国庆,而泰东的法人代表则是杨骏。至此张国庆的“君安王国”完全建立起来。不过这个王国只存活了短短两年,相对管金生,张国庆只不过算个“秦二世”。
1998年9月,国家审计署对君安的审计结束,事实真相浮出水面。张国庆等人调用一笔君安的账外收入注册了一家自己的公司,用这家公司来大量获得君安股权。这笔“账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高达12.3亿元,张国庆用其中的5.2亿元获取了君安77%的权益。正如1998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君安在过去18个月中其实已成为一家私人占主要股份的证券公司。这个“私人”就是张国庆。把一家国有公司弄成自己的,张国庆还真以为自己是“教父”啊。
1998年9月,张国庆以虚假注资和非法套汇等罪名被判刑4年。
不过4年后,山河已破碎的张国庆重新登场。那是2003年1月18日,在上海兴国宾馆召开的一场由新疆国投主办的研讨会上,张国庆的到来引起了人们的震动。这时47岁的张国庆是代表深圳九夷投资公司来参加这个“企业重组项目投资信托计划”研讨会的。九夷投资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其高管均来自君安旧部,其董事长是原君安兰州营业部的总经理。张国庆代表九夷公司出现,似乎在向人们表明:“我胡汉三又回来啦。”君安的总经理杨骏和副总经理康晓阳,在张国庆出事后,均离开了君安,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国泰与君安合并不像申银万国那样容易。在评估后,国泰和君安的资产分别为17.1169亿和10.5546亿,而两家公司的逾期债权分别是16.1668亿和9.9498亿,债权占资产的90%以上。更要命的是,这些债权大都逾期,如国泰债权中,逾期3年的达到8.78亿,而其余的也都有2年多。按国际惯例,逾期3年的债,评估值为零。也就是说,这钱是要不回来了。国泰的股东很愤怒,一方面没想到年年分红的国泰证券公司财务状况如此之差,另一方面对合并君安后稀释股权很是不满。不过急于宣布合并是为了照顾到证券市场的稳定,具体操作有一个复杂的过程。
1999年3月17日,证监会主席周正庆专门参加了由国泰各董事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情况通报会。有关方面的领导表示,将来考虑合并后的国泰君安上市,并发行20亿元的金融债,总之,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以平息国泰股东的不满。至于君安的股东,比较能接受资产打折结局,一方面是君安历年分配不少,另一方面毕竟出事的是君安。
1998年6月,人民银行又把倒闭的中创下属的证券交易营业部委托给国泰证券公司经营和管理,加上原本就比国泰强大的君安合并过来,国泰一夜间雄居于中国证券界龙头地位。1999年8月18日,我国注册资本金最大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隆重揭牌。新成立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有136家股东单位,注册资本金37.27亿元,总资产300多亿元,在全国拥有118家营业部和5200多名员工,让别的证券公司望尘莫及。原国泰董事长兼总经理金建栋当了新公司的董事长,而君安张国庆的继任者姚刚当了新公司的总经理。
虽然君安的结局导致了国内最大券商的诞生,不过这次合并毕竟出于君安高层的翻船,这给1997~1998年防范风险的股市基调画上的不是完美的句号,而是滑稽的省略号。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证券业的龙头老大都会出事?从申银万国到国泰君安,又弄出两个龙头老大。普希金说:“今天是我,明天是你。”那么明天,中国证券市场的“教父”或“王”,又是谁呢?
“脑子不好”导致的“金百事件”
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百文”)1996年4月18日在沪市挂牌上市,可上市不到一个月,1996年5月9日,北京金昌投资咨询服务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通过上证所交易系统购入郑百文在外普通股712.4797万股,占郑百文总股本的6.88%。一家上市只有15个交易日的公司,居然被人在二级市场刮进712万多股,这引起市场的热切关注。
但为什么不在购入5%时进行公告呢?据金昌公司总经理袁宝璟解释,郑百文在5月7日突然高开,成交量放大,公司操盘人员担心买入成本过高,在5月8日抛盘涌出时大量建仓,当天购入400多万股,加上原先购入的200多万股,持仓量已超过700万股,由于操盘人员记错了郑百文的总股本,所以没有发觉已超过5%,第二天拿到交割单时才发现这一问题,公司马上停止买卖郑百文,向上交所和郑百文公司发出传真,并向证监会进行说明。“操盘手记忆力不好,脑子有问题。”这样的解释,只有脑子更有问题的人才会相信。
解释归解释,可郑百文股价至少在一星期内波动巨大,股价在一周内节节走高,尤其在公告前两天,分别放出799万股和387万股的巨量,股价也从7元附近拉升至8.04元。金昌公司和实际操盘者李石难逃操纵股价之嫌,为此证监会立即对金昌公司和李石的违规行为作出处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