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成熟期企业中的基层员工也强壮起来了,他们可以成为企业独当一面的人,基层组织虽处于组织中最底层,但现在是企业的一分子,必须发挥其在组织链条中应有的作用,与其他基层联系起来,从企业全局的高度开展工作,发挥协同效应。企业的管理活动不再是单维的,而是三维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左右水平的,使组织如一个系统很好地运作,并且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的能量交换,保证有效的新陈代谢,但为了能推动这种立体的管理则必须全面协同,这里的协同不仅仅是工作协同,更多的是业务协同、人员协同、区域协同等等。但在协同的过程中不再是某个单元组织的能量流动,而是这个组织体中所有单元的循环运作,这样就必须保证组织中的流程不断地被优化,企业如一台机器一样,流程如履带在机器中发挥的作用一样来有效推进企业的持续改进。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企业已经有了多套业务软件系统,但是针对个性化的应用问题却摆在眼前,同时对于不同应用对象要求有针对其岗位需要的功能和数据。
3.企业成熟期精确管理模型
成熟期的企业就像一个人进入了人生最辉煌的阶段,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金光大道,前途无量。这时候企业领导者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稳健发展,避免老化”。也就是说,尽量延缓组织衰老的速度,使之长期处于“壮年”时期。经分析得出,组织老化的表现是已经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其核心原因是整个组织“拒绝创新”,更清楚一点的说法是“不存在持续创新的良好环境了”,企业在这一时期会遇到各种发展瓶颈--来自人才、理念、产品、营销、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制约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精确管理配套管理模型是“强协同管控模型”,如图11-3所示。
强协同管控模型实施思路如下:
强协同管控模型像一个正梯形,企业4个层面都协同起来了,这时整个组织的自我运行效率最高。
【1】在这个阶段实现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创新取决于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所以企业只有持续地积累,建立岗位专家化的知识体系才可以完成企业的不断创新。但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保证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同时保证有效协同,才可以发挥知识的作用。
【2】企业到成熟期以后,业务多元化并开始复杂起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陆续实施引进的各种业务软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复杂的工作流程和领导管理的需要了。此时协同软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个问题,把各分散的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即根据企业需要通过工作流横向贯穿把业务系统联系起来,以便应对更加复杂的需要。各级领导需要的综合决策信息将从协同整合平台被直接推送到不同主管领导的个人桌面上,形成“管理驾驶舱”,使领导对自己管理的核心业务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就实现了在不破坏和改变原有业务的情况下,多种业务有机形成一种协同整体,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运营效率。
【3】成熟期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多都开始转变为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一般企业都采用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思路,但具体怎么集中,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是“集团化管控”管理者最头疼的事情。精确管理模式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协同系统进行协同,把集团公司和下属各专业公司组成一个集团化管理的管理平台。集团公司通过授权可以看到下属公司的数据,同时各公司的系统又是独立管理和运行的。集团之间建立的数据交换系统,使各种公文、数据、报表都可以进行交换,最终形成“协同应用,集中管控”。
“强协同管控模型”针对成熟期企业的特点,以企业全面“协同”为核心。精确管理的“精确点”在于如何更精确地为一线员工提供指导和帮助,如何精确地进行管理优化与持续创新。它对应协同四层次理论,达到了企业全面协同的境界,可以称为“协同企业模型”。这种模式以知识积累和有效利用激励手段来激发组织活力,使组织不断追求卓越,立志做到百年企业,基业长青。
【四】小结
对“学步期、青春期和成熟期”的企业若用表格形式加以总结,可见表11-1。
三、实现精确管理的协同四层次理论
上一节中我们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按照人的成长历程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划分,一个企业能否找到适合企业经营需要的企业运作模式并不断完善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走多远。同时,任何一种运营模式都必须要开展行之有效的运营管理。所谓运营管理,就是对企业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不同的企业运营模式具有不同的盈利潜力和竞争优势,而各运营模式为企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最终可以归结为能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成功的企业运营模式与现行的运营模式相比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更好的方法。精确管理中对创新的重视以及对内部运营基础管理的重视,就是对企业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视,目的是延续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对企业进行了三种运营管理模式划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精确管理实现模型的协同四层次理论,该理论从底层开始分别是业务协同、个人协同、团组协同,以及最高一层的管理协同。
1.业务协同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按职能划分,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是财务会计、技术、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认为,业务是一个企业运营管理围绕的核心,因为它是企业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基础。如果从狭义上将业务理解为营销的话,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指引下,经由企业发起人注入资金得以产生后,首先需要进行的是销售业务,而其中的关键性业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所在。无论是企业从事自主开发还是开展业务外包工作,业务运营都将是企业的根基,无论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人才建设、产品研发、市场公关,还是其他方面都必须围绕这一核心进行。
通常,人们提到业务会局限于以上所说的内容,认为业务就是销售。诚然,销售是业务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不是我们所说的业务的全部内涵【此处业务指Business,而不只是Trade或者Sales】。在这里,我们将企业的业务界定为企业运???过程中进行或处理的相关活动,包括企业内的各种运营活动以及与相关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商业活动。企业各项业务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创造价值,延续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般情况下,一个组织会将所要开展的业务进行划分,然后分拆到几个不同的部门去进行,比如研发、市场、销售、客户服务、财务等等,但是很明显,这些业务职能部门之间开展工作是需要相互关联、协作的。本书开篇就已经交代,一个企业成立后的首要责任是通过内部运营创造利润。因此,作为关注企业内部运营基础管理的精确管理模式,在揭示了企业运营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和现象后,自然会将重点放在如何实现这些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上,因为只有良好、经济、有序的协作才能够确保企业产生更大的利润。因此,作为精确管理实现模型的协同四层次理论首先提出了业务协同。
企业业务协同【Business Collaboration】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业务单元纵向独立高效运转的基础上,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投入、转换、产出各项业务之间的横向相互依赖关系协同起来,消除信息孤岛,打通业务链接,以实现企业各业务单元及整体运营的高效率,最终实现对整个运营过程中的各业务进行精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此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创造利润价值。
那么,当前企业的业务管理现状如何呢?
大部分企业运营管理主要是基于运营过程的管理,运营过程是由各业务单元贯穿的,业务管理都是按照职能进行分工,采用职能部门的组织方式进行管理,如财务部、技术部、生产部、市场营销部和人力资源部等,这些业务单元单独进行各自的运行管理。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各业务单元为了满足各自业务的需要,分别部署了各自业务单元的信息系统,如财务系统【FM】、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系统【CRM】等等。从企业运营过程来看,这些业务单元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赖的,正是有了这种相互依赖和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是运营过程中各业务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如图11-4所示。
当企业各业务单元有了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后,各业务的管理将更加高效,各业务运转的专业程度也更高。但由于企业各业务的成熟度、信息化程度及信息系统的不同,故企业内的各业务单元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各业务单元之间相互依赖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成本。目前多数企业的业务管理现状是各业务之间相关活动协同不到位,造成企业运营效率不高。
基于此,精确管理实现模型的协同四层次理论提出了实现业务协同的业务运营管理诉求。
企业业务协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业务单元相互关联、横向贯穿的业务流程协同,例如,原料采购要贯穿生产、库存、财务等业务过程;二是各业务单元相互依赖、紧密关联的业务数据协同,还是以原料采购为例,生产提出原料需求量,库房根据原料需求量及库存数量确定采购数量,财务根据采购数量及历史单价核算采购成本,并根据企业资金情况确定采购计划。
要实现企业业务协同,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企业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这是实现企业更大范围内业务协同的基础。通过整合技术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整合的内容因业务需求的不同、采用技术的不同从而实现程度也有所不同,不过通常情况下可分为平台整合、数据整合、流程整合几个部分,每种整合都会涉及到相关的专业信息管理技术。
【1】平台整合
信息化的平台整合就是通过平台技术将各业务系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可以采用单点登录【SSO】统一认证方式,只需在登录平台时主动进行一次身份认证,以后便可以访问其被授权的所有业务资源及业务系统,而不再需要再次进行系统登录和身份认证过程。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获取和其相关的信息。平台整合的核心是使信息关联,通过整合来自诸如ERP、CRM、FM等系统的信息,来有效地解决组织内“信息孤岛”的问题。
【2】数据整合
这是指各业务系统将提供相互依赖的相关数据访问权限给系统平台的相应业务模块,平台系统可针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包括数据展示、修改/删除/添加、统计、分析等,高端的数据整合还能够按照指定路径实现数据的自动汇总。
【3】流程整合
实现精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中各业务系统都有相对独立的运行环境,且在各自的系统中提供相应的业务流程,业务系统之间可以通过系统平台统一的流程调用来实现贯穿整个运营过程的流程审批,从而实现各个业务流程的整合。
通过贯穿运营过程各业务单元的流程整合,可以使各业务单元的相关流程关联,整合来自诸如ERP、CRM、FM等系统的业务流程,从而有效地解决组织内流程断裂分割的问题。通过业务流程的协同,可以使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业务运转的数据精确量化,计划准确可行,流程实时可控,信息互通互联。
因此,我们提出的业务协同是基于ERP等企业所有的原业务系统之上,做到了内部管理系统【协同软件】与业务系统【ERP等】的关联,即内外得以结合。此模型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内部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实施不会改变企业原来的业务模式,业务协同这一层能够明确地将各种业务系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协同应用与业务的关联,从而避免了因为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变革而对企业赖以生存的既有业务模型造成干扰,防止了业务与内部管控可能出现的断裂,从而确保了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营。业务的整合协同将极大地拓展协同软件的应用功能,使其成为企业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受关注最多的一部分,这也正是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应该关注最多的一项内容。
近年来,现代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业务发展迅速,业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各业务信息系统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对企业各业务系统高效协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企业开展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原有的业务模式得以正常运转并且得到提升,而非遭受干扰是企业信息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协同管理软件厂商向企业提供信息管理软件服务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企业业务协同能力体现了企业运营的效率与管理能力,它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它也是企业个人协同和团组协同围绕的核心,是推进企业管理协同,实现企业精确管理的必要条件。
2.个人协同
个人协同【Personal Collaboration】是针对组织中个体办公方式而提出的一种协同工作模式,是基于精确管理中的个人聪明性、灵活性可能对组织整体目标造成不良影响而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可操作的信息化规避路径。个人协同有助于一个组织内的成员实现个人工作的高效、有序,能够有效化解企业中由于信息沟通、传达不畅而引发的个人无限现象。正如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一样,个人协同可能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改变人们的办公方式,从而有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率,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
可能大家初次看到这样的词语会很诧异,一个单独的个体还需要协同吗?但是如果我们将“个人”进行扩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了,就如一个人为了正常生活需要大脑、四肢、躯体、语言等相互配合一样,个体在组织中开展自己的工作也离不开协作。我们知道,个人需要在企业内开展自己承担的工作,扮演在组织中的角色并产生相应的功效,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平行岗位、上下级岗位发生工作联系,这时候个人的协同就显得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