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易理学原理》摊开。
宁素素对着那上面的文言文发呆。
她一个理科生,对着满篇大论的文言文实在是销魂,再加上讲的都是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没看几眼她就看不下去了,脑子里成了一团浆糊。
还是入门篇的呢!这都看不懂以后怎么得了?!
亏她还想着女承父业,现在想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眼见是看不进,宁素素将书一合,挣扎着去找其它的课本。
可将灰味儿十足的箱子翻了个遍,除那《原理》再无其他。
没奈何,只能将她找到的一个类似于笔记本的小册子拿出来先对付着了。
咬咬牙翻开一看,小册子上字迹清秀,条理清晰,各种知识点都记得妥妥当当。看来这位听课听的还是挺认真的嘛。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认真的人怎么连课本都会弄丢。
粗略扫了几眼,宁素素就找到了所谓道门五术。
幸好应是当时夫子进行了释义,记得都是大白话,不然她又得两眼一摸瞎。
宁素素凝神去看——五术分为山、医、命、相、卜。
没办法,各个击破吧。
宁素素重点看了看山的释义。
原来就是通过玄典符法什么的来修炼身心啊。
没兴趣,她又不要修炼肉体什么的去跟人肉搏。
翻页,跳过山,接下来就是医和命了。
医么,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
命就玄幻点儿了,集大成者能推定人的命运,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
至于相,宁素素拧眉,神乎其神的看一眼就能道破天机,趋吉避凶?
有那么邪乎儿?
细细的看了相这一篇,宁素素加快了速度。
这些都好理解。
而说到最后的卜,通篇看下来,宁素素叹气。
卜之大能者,知祸福,断生死。
可她现在别说知祸福,就连测算的基本步骤都不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将这些东西了解了个大概后,宁素素又翻了一页,这回记的是有关于易理的一些知识: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
继续翻。
易学,起于占卜然高于占卜,阴阳消长,互补转化。
……
易中有三式,太乙,奇门,大六壬。《唐六典》卷十四:“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以占邦家动用之事……凡式,占辨三式之同异。”原注:“一曰雷公式;二曰太乙式,并禁私家畜;三曰六壬式,士庶通用之。
……
宁素素脑袋已经开始打结,咬咬牙,继续看下去。
……
……
=========
昨夜挑灯夜读,第二天一大早宁素素就顶着对黑眼圈打着哈欠出了门。
记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脑子里还是混混沌沌的。
到底不看书光看笔记不行,虽说强行记诵了那些白话,可她基础实在太差,很多东西都弄得一知半解,比如那些卜卦排盘什么的,活脱脱就跟看天书一样——虽然她没看过天书。还是借了书回来以后去找苏仪开小灶吧。
宁素素打了个哈欠,睁开眼,看了眼四周,依旧是绿树成荫。
脆兰在前头带路。
这都走了好几个时辰了,那藏书阁到底在哪个犄角旮旯里?
该不会是脆兰在故意带她绕圈子吧?就像那天的白皮小耗子一样。
想到那只白皮小耗子,宁素素就忍不住牙痒痒。
奉命送她回去都不老实,她好不容易将竹林附近的路线记了个大概,想着以后再迷路了也能有个地方厚着脸皮蹲一晚,谁想被它带着几个圈子绕下来就忘得一干二净,到的最后干脆就是看什么岔路口都觉得眼熟。
也不知道她晕过去后发生了什么,素娘只说是苏仪将她背回来的,其它的都是一问三不知。
哪天找个时间去问问苏仪好了,看看他知不知道那只极通人性的小耗子究竟是谁的宠物。
边走边想事,宁素素走的漫不经心。
“小公子,这边。”清悦的声音,宁素素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只觉得手腕处一紧,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抬眼,前方是一个岔路口。她站在偏右的那一边,脆兰则在她的左侧。
“这条路通往何处?”宁素素指着前方问道。
“那边是教中为贵客所设的休憩之所,恐惊扰贵人,教众弟子若无真人下令均不得擅闯。”脆兰松开手,低声道。
贵人?是世俗如王侯将相类的贵人,还是皆为避世清修的同道中人?
宁素素还待再问,脆兰已经转身,选了左侧那条道,有些步履匆匆。
有什么不能说的么?
看了一眼自那道绿色屏障中透出的一角红砖白瓦,宁素素跟了上去。
脆兰,似乎也有些不简单呢。
盯着脆兰的背影,宁素素心想。
三言两语打消了她想过去看看的念头不说,像是提前猜到了她想问什么一般,连开口的机会都不给她。
再结合其平日的表现,宁素素嘴角弯了弯。
作为教务司新拨来的两个丫鬟,在她看来,脆兰要比之前的挽玉和桃红靠谱的多。
只是靠谱归靠谱,她还想再看看。
要不要找个时间让套套她的底呢?
她也得培养出自己的心腹才行,有什么事不能总让素娘一个人来担。
不知不觉想的就多起来,宁素素有些烦躁的甩了甩头。
当务之急,还是先把易学道术学好,把考试糊弄过去再说。
考完了,自然就有精力来好好料理这些糟心事。
揉了揉酸痛的膝盖,宁素素深吸一口气。
“脆兰,还有多久?”去借个书而已,要不要这么远啊?!
“就快到了,小公子,看到那座石钟了么?就在那儿。”
石钟?
宁素素望了过去,隐在一碧千里之内的石钟悬于石柱之上,风化成型的斑驳纹路和蔓延其上青苔无一不诉说其存在的古老和苍凉。
渐渐地,还有泉水叮咚声在耳旁响起。不远处几只丹顶白羽的仙鹤水旁低头饮水,采鱼食虾,时不时还仰头来一阵清唳。
到了这儿,脆兰停了下来。宁素素转过头,眼前一座三丈高的石洞,石洞两旁底部有青苔蔓延而上,一棵生长了不知多少年头的苍天大树的树冠遮住了门匾,历经日晒风雨的红木门匾有些褪色,但依旧不难看出古老的门匾上上书有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藏书阁。
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