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9100000037

第37章 严复和辜鸿铭的文化言说(1)

刘东

一、福建有三杰

在这里,对比着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两位关键人物——严复(几道)和辜汤生(鸿铭),我要试着展开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万花筒般的变幻。因为我觉得,这个微妙、特异而有趣的学术案例,或许能帮助示范比较方法的好处,从而推介它在思想史研究上的妙用。下边要接续来讲十二层递进的意思。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自从近代海禁打开以后,就逐渐成为了中西会通的桥梁,而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严复、辜鸿铭和林纾这三位以不同方式穿梭于东西之间、一时间最负盛名的翻译家,竟然全部都来自福建。他们三位当时就被称为“福建三杰”。

林纾的工作,即以听写的方式来转达外来文化,显然属于某种异数,其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先存而不论。但严复和辜鸿铭的工作,却在任何文明接触的过程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工作。在他们那个年代,或者说,在那个中国终于开始朝向西方睁大眼睛的那个年头,把西方讲给中国听,讲得最好的要数严复,而把中国讲给西方听,讲得最好的要数辜鸿铭。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严复的工作主要是输入,而辜鸿铭的则主要是输出。这句话看似稀松平常,但值得玩味的是,却很可能马上就会影响到他们各自的立场。——严复既然是在以汉文来译外文,从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那么很可能与此相关,他在这种活动中浸淫得越久,就越会在思想上推崇西洋。辜鸿铭既然是在以外文来译汉文,把中国的本有文化介绍给西洋人,那么很可能与此相关,他在这种工作中逗留得越久,就越会对西洋的物质文明有所批判。

到了清王朝垮台的前一年(即1910年),已经很难再拘于八股文一格了,所以官府也就从善如流,向我们将要对比的这两位跨文化人士,分别颁发了可以说是晚来的荣誉,——即以其“游学专门列入一等”,而分别赐给了文科进士。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严复有过四次不第的科场羞辱,却并未对这种虚衔感到什么荣耀;而辜鸿铭就更不高兴了:尽管他已在金榜中高居第二,却毕竟是屈居于严复之后,反使这位心高气傲的书生,对他的那位同乡充满了攻击性。

而我们的话题,也就顺着他们两人的分分合合而展开。

二、发言的场域

必须看透一点:严复和辜鸿铭都是福建人,都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又都有长期出洋的经历,也都在进行跨文化的研究。所以,虽然这两人之间免不了相轻,辜鸿铭甚至还当着严复和林纾的面,就不依不饶、当然也是半开玩笑地说,恨不能杀掉此二人以谢天下(对此我们到最后再来回顾),但若能看得更真切一些,则不难发现,在严复和辜鸿铭之间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留学西洋的人,当他们身在异邦的时候,对于别国的情况,肯定是正反两面都需要看到,不然怎能谈得上在人家那边生存?可有意思的是,他们一旦返回故里,往往就特别爱走极端,要么是对比着国内的语境,出于明显或潜在的理由,而样样都说西洋好,要么则由于外乡人的欺生,反而激起了反抗的意思,而样样都说西洋坏。——当年的学术话语和文学话语,就曾对同一种留学经历,给出过截然相反的描述。而直到今天,我们随便朝前后左右看看,照样可以看到这种非此即彼的或褒或贬。在这个意义上,当年如此针锋相对的严复和辜鸿铭,也不过是各取了一个选项而已。

然而,既然同是在进行跨文明书写,他们的写作心理也就很值得玩味,以便真正获得同情的理解,而由此也就能澄清很多表面的迷雾。说到骨子里,向本国人来讲说别国,而大讲别国之长,或者向别国人来讲说本国,也大讲本国之长,这两种看似取向相反的文化活动,其深层内在的文化动机,却很可能是相通的,即都是出于对父母之邦的热爱,——要么就希望它改变得更好,要么希望它在别人眼中,至少并没有显得那么不好。在这个意义上,严复们和辜鸿铭们,简直就要殊途同归了。

在思想史上常能见到,很多针锋相对、侃侃而谈的话语,不要看它们争得你死我活,却往往是被发言的话语场所激,其发言人自己倒未必全信。比如,严复晚年既然如此回潮,大唱本土文化的赞歌,那么他早年对于西方的赞歌中,岂能没有丝毫犹豫之处?再如,辜鸿铭自己的性格如此偏激,又遭到同胞如此偏激的讥讽,又岂能认定自家的民族性,只需用“温柔敦厚”便可概括?以往人们误以为,发言的场域只是受动的,传播媒介也必是匀质的,可后来的解释学和接受美学,却揭示了读者对作者的先期影响,——甚至都不必等到把话说出口来,倾听者们就已经开始在扭曲和改造这种言说了!

三、讲成了传统

还应当体贴的是,无论是怎样的发言人,也无论他们想要言说什么,从技巧上乃至气势上,总要讲得理直气壮才好,所谓卖瓜的不说瓜苦,否则简直就对不起自己了。——循此而去试想,对于一个归国的留学生而言,去大讲国外怎样怎样好,别人反正是未曾见过,自然是会得到话语优势;同样,对于一个向外言说的作者而言,去大讲国内怎样怎样好,别人反正也是未曾见过,自然也可以显得振振有词。

与此相关,虽然辜鸿铭到了后人这里,仿佛只留下了意气用事的印象,可林语堂却有一席话,颇能说穿在辜氏激愤的言谈背后,也同样不乏理性的考虑:

实则辜鸿铭之幽默起源于其倔强之本性及其愤世嫉俗之见解。在举国趋新若鹜之时,彼则扬言尊孔;在民国时期,彼偏言尊君,偏留辫子;在崇尚西洋文明之时,彼力斥此西洋文化之非,细读此文,似非无高深见解,或缺诚意,然其持之过甚,乃由愤嫉而来。愤嫉原非坏事,比啖饭遗矢人云亦云者高一层。然试以精神分析言之,亦是一种压迫之反动而已。辜既愤世俗之陋,必出之以过激之辞,然在此过激辞气,便可看出其精神压迫来。想彼原亦只欲替中国人争面子出气而已。(《林语堂集》,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还要体贴的是,他们进行各自不同的跨文化书写,也是出于扬长避短的实际考虑。——也就是说,严复的中文原有家学的底子,后来更拜了吴汝伦为师,写得一手够标准的桐城文章,由此就更适于用汉字来写作;可这种文字对于身为混血的辜鸿铭而言,却竟是名副其实的外语,所以相形之下,他倒是更容易写出非常书卷气的、标准的或者古雅的英文和德文,更容易发表到国外去。

这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可这两位辩才无碍的公婆,却也都有口吐莲花的好本事,而竟沿着各自话语场的导向,大大发挥了能动性,言说出了很多道理、甚至很多歪理。也就是说,在各自发言情势的激发下,严复和辜鸿铭都显出了“人来疯”的一面,被大潮推动着写出了很多雄文,让其读者为之拍案叫绝,否则怎能有那么多的追随者?

此外,又正因为他们都讲得振振有词,其话语当然就不胫而走。一方面,在利用国外形象来让国人抱愧这方面,只要回顾一下大为拔高了的、本来并不怎么高大的藤野先生,就可以知道在严复和鲁迅之间,绝对存在一条萧规曹随的套路。另一方面,同样毋庸置辩的是,就其近观当代西方之实弊而言,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流露的倾向,也很难说没有受到辜鸿铭的启发;更不要说,前边已经提到的、同样来自福建的林语堂,则完全承继了辜鸿铭的笔法,——敢于径直拿了外文来言说家事,还说得那样文采斐然,况且在他们的很多说法之间,也都有内在的承袭关系。

由此不妨这么说,严复和辜鸿铭的文化言说,无论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无论是偏激还是公正,也无论是表现为洞见还是盲点,总是有人在“接着讲”的,——当然也正因为这样,这两种言说的声浪发展到了后来,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话语系统,或曰两大解说传统。

四、思想的定势

不过,先不忙去道什么贺,因为那未必就值得羡慕。无论怎样的言说,一旦被这么驷马难追地讲出来,都可能形成一个话语的传统,从而造就一番集体的事业。只可惜这么一来,严复和辜鸿铭率先讲出的话语,也就不再属于这些开山自己了。也就是说,话语一经形成与传播,就势必养成思想的定势,使得在这个话语场中,越来越不像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了,甚至就连发言者自己想要收回,那也完全由不得他了。——君不见,就连马克思都要义愤填膺地说,眼下谁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就除了我自己不是!

在这个意义上,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中的形象,陡然地从前卫转向了落伍,从革新转向了保守,从受捧转向了受贬,恰是因为他先前太过成功了,由此就造成了太过强大的话语传统,以致就连他本人想要放弃这种话语,也必然遭到沉迷于这种话语中的后学的痛斥……——而由此就更不难想见,如果沿着如此激进的话语系统,就连始作俑者严复本人,都能被如此无情地漫画化,那么向被视为严复之对立面的、拖着一条干黄辫子的辜鸿铭,那形象还能好得了么?

晚近以来,随着国力的增长和自信的恢复,也鉴于德性的丧失和人心的不古,对于屡遭批判的晚期严复,以及从未正眼相看过的辜鸿铭,确实出现了一些回潮式的评价。不过大体而言,这些所谓“一分为二”的看法,仍然停留在对于某些只言片语的引用。它们不是沿着思想的逻辑去细致地体贴,而是先把别人的话语拆解得七零八落,再像“回收破烂”一样去机械地归类,认定这句话或亦不无可取之处、那段话则纯属无稽之谈。——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表现出同情理解的能力,对于上下文的联系也是视而不见,只能暴露出研究者本人,根本就不配进行如此复杂微妙的研究。

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那就是对于他们言说的内容,完全不管不顾,而只去盯住这种言说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对两者中的辜鸿铭,那简直就传说得神乎其神;这就让人不免联想到,此种只注重其外语水平的情况,还是跟我们后来在社科院评职称时一样:什么学术成就都是软的、都可以任凭评议人去信口开河,而唯有外语分数才是硬的、只要考不过去就干脆休了此念。

有一回辜伯不知因为梁伯说了他什么话,他与梁伯同来,未等坐下,即把手中的一本英文书递与我的堂兄,他说:“我要你听听我背的出《失乐园》背不出。梁伯说我吹牛。孔夫子说过‘当仁不让’,讲到学问,我是主张一分一厘都不该让的。”说完,他就滔滔不绝地背,我挨着堂兄指的行看(我的英文那时只认得字母),他真的把上千行的弥尔顿的《失乐园》完全背诵出来,一字没有错。这时他的眼像猫儿眼宝石那样闪耀光彩,望着他,使人佩服得要给他磕一个头。后来似乎他还要背别的书,去堵菘生伯的嘴,父亲连忙说好说歹,把话题转移他的阵线方罢。(凌叔华:《槟城的辜鸿铭》)其实重要的并不在于类似上面的这类传说,到底有多少事实依据。

重要的毋宁在于,即使想要来炫耀什么,它们还是背靠着外部的强势。——似乎只有精通西方的语言,时不时能跟洋人哇啦哇啦一气,才是值得艳羡的硬道理;至于究竟用这种外语说了什么,是在逢迎着别人而低三下四,还是在反抗着他们而慷慨激昂,那就没多大差别了。正因为这样,在辜鸿铭的案例上,还真有必要重温一下吴宓当年的说法:

除政治上最主要之一二领袖人物应作别论外,今日吾国人中,其姓名为欧美人士所熟知,其著作为欧美人士所常云者,盖无有如辜鸿铭氏。自诸多西人观之,辜氏实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唯一之宣传员也。顾国人之于辜氏乃不重视,只知其行事怪僻、思想奇特,再则服其英、德、法等国文字之精通而已。以上二种观察,均无谬误,然各仅得事实之半。平心而论,辜氏于中国之道德文化,具坚深之信仰,是其卓见;于西方之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帝国主义痛斥不遗余力,且能以流畅犀利之英文文笔表达之,是其特长。对国家世界,其功自不可没。……(吴宓:《悼辜鸿铭先生》,着重号为引者所加。)由此可见,必须深入当年的话语机制,去了解一下严复和辜鸿铭,当年何以要如此这般地言说。只有这样,才能寻绎到发言的连贯性,而他们说出的很多理由,才不会像被拆散架的七宝楼台。——那些仍有启发的洞见,才不会像是偶然的开窍、和愚者的一得,而那些不合胃口的话,也才不会像是偶然的发昏、和永远的发昏。

同类推荐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毛泽东与彭德怀

    毛泽东与彭德怀

    本书记叙的是两位伟人之间的真实历史,从相识到相知,从互信到互敬,从合作到分歧。在毛泽东或彭德怀的革命生涯和人生交往中,彼此的关系最为特殊、命运最为攸关、经历最为曲折。两人,有着神奇的酷似,也有着迥异的差别;有着太深的渊源,也有着太多的纠葛;有着渐进式的演进,也有着突然的逆转。在历史大潮中,他们合作与分歧,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走向和发展;他们的悲欢和离合,浓缩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沧桑。在潮涨潮落中,在跌宕起伏中,在合作与掽撞中,他们同经磨难,共浴辉煌,也一起经受内心世界的冰火煎熬。与此同时,他们的传奇关系还因为各种原因披上一层秘雾。被“否定”的历史,与被历史否定的“烟云”经常交织纠缠。
  • 西晋贾皇后北魏胡太后传

    西晋贾皇后北魏胡太后传

    贾皇后贾南风其貌不扬、丑而短黑,因为晋惠帝白痴,作为皇后的她乘机谋于钻营,精于权术,史称“妒忌多权诈”。她独揽朝政,使西晋陷入“天下咸怨”的局面,最终她因杀害太子而被毒死。北魏胡太后美貌倾城,临朝达十年之久,在政治上恣意专权,生活上放荡不羁,害死亲子,最后被沉尸黄河,她葬送了北魏江山,将北方统一大业推向分裂的深渊……本书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两位恶后合传,通过她们的权诈狠毒、不得善终,勾勒出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全貌。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 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

    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想通过大量生动而翔实的史料,选择独特视角,描述这位伟大统帅大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所创建的辉煌战绩和他从一个列兵成长为俄军大元帅的光辉战斗历程。同时还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揭示俄国政坛内部的尔虞我诈及宫廷中的骄奢淫逸。此外,还利用查找的史料介绍元帅的不幸婚姻和家庭生活趣闻轶事,以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伟大统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热门推荐
  • 自走棋入侵异世

    自走棋入侵异世

    天作棋盘星作子,地为棋盘人作子。一个武者、剑客、弓箭士、符师、元素法师、通灵使者六大职业遍地的世界,程慕携带一款自走棋游戏横空出世!朋友,来一局惊险刺激的自走棋吗?
  • 从来朝朝暮暮

    从来朝朝暮暮

    从来情深缘浅,爱恨岂在朝暮。关于三界的爱恨情仇,关于天人冥三界的恩怨纠缠,关于一场又一场拯救,守护和背叛的故事。
  • 毁灭领主愁生

    毁灭领主愁生

    周良家医身渡世,方家医心救世,华家敛锋避世,灼家独傲灭世,此为四大医药世家。一个生于医药世家的天才少年,因为上辈子毁灭了世界,这辈子成了人人闻而诛之的叛徒,离家之后飘荡于江湖,被全世界追杀,养只神兽还天天赔钱,好看的女人都是别人家老婆,奇葩三人组的烧脑江湖之旅。“我的第二十九个雇主,可要努力赚钱了,不然人骨咬起来可没有铜钱好吃。”——林修玉“奉劝一句,这家伙的恋爱经验你可别乱学,毕竟他是上古神兽,有无限的时间玩弄感情,你可没有。”——轩沉
  • 结城少女

    结城少女

    她,坚强、爱笑,在他人眼里是死差生,其实从前十项全能;她,优秀、开朗,在他人眼里是优等生,但是没人知道过去;她,执着、乐观,在他人眼里是开心果,可无人在乎她感情;她,霸气、自负,在他人眼里是女汉纸,却不曾有人了解她;她,蠢萌、机灵,在他人眼里是软妹纸,但父母从未喜欢她。她们曾单纯天真,曾深沉黑暗,曾迷茫失措,曾光耀照人,曾一落千丈,也曾凤凰涅槃。她们的青春注定不平凡。无论是阴晦或明媚,都将由我一一记下。你可以说我是她们,也可以说——你是她们。她们在这里,同时也在你心里。【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刀光少年
  • 我的身体有个关二爷

    我的身体有个关二爷

    一次扮演关公单刀赴会戏剧,脸上抹了朱砂充当胭脂,关二爷把我身体当成了关帝庙。想上就上,说斩就斩.......四处求寻高人请神离去,却不料需要找到刘备后人才会离开我的身体。人海茫茫,世界之大,而那后人,身在何处?
  • 抱个大美人

    抱个大美人

    爱一个人或许像齐甜甜一样始终如一,爱一个人或许像龙流肃一样有时迷失。但是最终他们都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专一的人,因为从此以后他们会为世人回答情为何物,为世人诠释什么叫真挚的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生命随风逝去

    当生命随风逝去

    每天都有人出生也有人逝世,急诊科作为医院最繁忙的一个科室,人间冷暖每天都在变幻着
  • 重生之其实我爱钱

    重生之其实我爱钱

    【重生+团宠】舅舅不爱,姥姥不疼的林妙希,活到36岁死于非命。重生到高中前,励志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谁知考上大学一不小心成了团宠,收获三个干哥哥,一个干妹妹和一对宠女如命的干爹干妈,最后还把二哥变老公。干妈说:“干得漂亮妙希,这次终于不用叫干妈啦!”
  • 你终会朝我走来

    你终会朝我走来

    安徒生的童话里有一个小女孩,她穿着红舞鞋,她无法停止舞蹈,她只能跳呀跳呀,不停的跳。方妍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女孩,穿着一双隐形的红舞鞋。当她满心欢喜,充满憧憬的一步一步走向未来时,她以为所有的决定都是她自己做的,她以为她的人生是由她自己掌握的,但是很多时候,很多的决定都是冥冥中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她,逼着她,明明道路四通八达,但是她能选的只有那一条。与其说是她的人生,不如说,是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