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7200000010

第10章 棕皮手记(10)

这个充满伪知识的世界把诗歌变成了知识、神学、修辞学、读后感。真正的诗歌只是诗歌。诗歌是第一性的,是最直接的智慧,它不需要知识、主义的阐释,它不是知识、主义的复述。诗歌是人类语言世界中惟一具有生殖器官的创造活动。诗歌之光直指人性。诗人拥有的难道不仅仅就是诗人写作么?难道还有比诗人写作更高的写作活动么?诗人写作乃是一切写作之上的写作。诗人写作是神性的写作,而不是知识的写作。在这里,我所说的神性,并不是“比你较为神圣”的乌托邦主义,而是对人生的日常经验世界中被知识遮蔽着的诗性的澄明。

诗歌乃是少数天才从生命和心灵中放射出来的智慧之光,它是“在途中的”、“不知道的”,其本质与“知识”是对立的。

诗人写作是谦卑而中庸的,它拒绝那种目空一切的狂妄,那种盛行于我们时代的坚硬的造反者、救世主、解放者的姿态。它也拒绝那种悲天悯人或愤世嫉俗的“生不逢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类的故作姿态。诗人写作与人生世界是一种亲和而不是对抗的关系,它不是要改造、解放这个世界,而是抚摸这个世界。在诗人写作中,世界不是各类是非的对立统一,而是各种经验和事物的阴阳互补。天马行空,然而虚怀若谷。

诗歌是无用的,但它却影响着民族生活的精神质量。这个世纪离诗歌越来越远,物质主义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极端的物质主义导致的是对民族生活和文化精神的遗忘。其实我们今天已经无所不在地生活在一个复制的世界中。如今世界最尖端的智慧也不过是为了使人类将来可以复印,所谓克隆。诗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稀有动物,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这种倾向的结果将使人类丧失记忆、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丧失掉存在的意义。我认为世界历史的方向在美国式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正在步人歧途,正在步入一种遗忘的历史。

在此时代之夜中,夜,我指的是海德格尔所谓的“世界的图画时代”,“透过‘图画’一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某件东西的摹本”。当世界面临普遍地被克隆于某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图式,纳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之际,诗人是人群中惟一可以称为神祗的一群。他们代替被放逐的诸神继续行使差神的职责,他们就是活在人群中的五百罗汉。今天,在这个无神论盛行的国家中已经没有神灵,人们什么都可以干,“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古代中国那个万物有灵的世界危在旦夕。在此时代之夜中,诗人不应该远离人民,高高在上,自我崇拜,孤芳自赏,自以为这样就可以拯救。诗人应当深入到这时代之夜中,成为黑暗的一部分,成为更真实的黑暗,使那黑暗由于诗人的加入成为具有灵性的。诗人决不可以妄言拯救,他不可以倨傲自持,他应当知道,他并不是神,他只是替天行道,他只是神的一支笔。在此时代,诗人如果要拯救的话,只是从此时代的知识中拯救他自己。

诗人写作反对诗歌写作中的进化论倾向。诗人不可以以为最好的诗歌总是在未来,在下一个时代。诗歌并不是日日新的。诗歌不是进化的。伟大的诗歌从过去到今天都是伟大的诗歌。这种在诗歌中的一成不变、这种原在性,就是诗歌的神性,诗人就是要在他自己的时代把这种不变性,亦即“永恒”昭示于他自己时代的人,他应当通过“存在”的再次被澄明让那些无法无天的知识有所忌讳,有所恐惧,有所收敛,让那些在时代之夜中迷失了的人们有所依托。如果大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原天地之美”,如果大地已经没有能力依托自己的“原在”,那么这一责任就转移到诗人身上。诗人应该彰显大地那种一成不变的性质。在此崇尚变化、维新的时代,诗人就是那种敢于在时间中原在的人。

诗歌的“在途中”,指的是说话的方法。诗歌是穿越知识的谎言回到真理的语言活动。诗歌的语感,来自生命。没有语感的东西乃是知识。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于诗性的语言之一,汉语与世界的关系是抚摸的关系,汉语的性质是柔软温和的。它与人生世界的关系不是批判对立,不是发现征服的关系。在此批判盛行的时代,诗人写作尤其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此时代,汉语不仅仅是语言,它本身就是一种箴言,一种关于世界历史方向的箴言。它并不依靠教义,它只要说话。

诗人不是所谓民族主义者,他们只是操着某种语言的神灵、使者。汉语,是汉语诗人惟一的、最根本的“主义”、“知识”。

对于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导致它乃是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我以为本世纪最后二十年间,世界最优秀的诗人是置身在汉语中。我们对此保持沉默、秘而不宣。

对于诗人写作来说,我们时代最可怕的知识就是“知识分子写作”鼓吹的汉语诗人应该在西方获得语言资源,应该以西方诗歌为世界诗歌的标准。在这个人民普遍与意识形态达成共识,把西方生活作为现代惟一标准的时代,这种知识尤其容易妖言惑众,尤其媚俗。这是一种通向死亡的知识。这是我们时代最可耻的殖民地知识。它毁掉了许多人的写作,把他们的写作变成了可怕的“世界图画”的写作,变成了“知识的诗”。诗人写作与西方诗歌的关系,是“藏天下于天下”的关系。我当然尊重西方的诗人,但这种尊敬仅仅是同行的尊重。他的诗,我读过。

我以为,世界诗歌的标准早已在中国六、七世纪全球诗歌的黄金时代中被唐诗和宋词所确立。这个黄金时代的诗歌甚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诗的国家,诗歌成为人们生活的普遍的日常经验,成为教养。它构成了人们关于“诗”这个词的全部常识和真理。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再次达到这些标准。我当然不是叫诗人们去写古诗,我们要探索的只是再次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

把中国传统上的那些伟大的诗歌圣哲和他们的作品仅仅看成死掉的,这是一种蒙昧的知识。在我看来,我们――唐诗宋词,乃是世界诗歌的常青的生命之源。

诗人应当怀疑每一个词。尤其当我们的词典在二十世纪的知识中被浸渍过。

诗歌的标准总是在语言上,如何说上,说得如何上。这一点古代诗论已经讲得很清楚。只有伪诗人会在说什么上玩小聪明。说什么把诗歌变成了是非之争、价值之争、立场道德倾向之争。这是二十世纪的小传统。我所谓的“反传统”,从根本上说,乃是二十世纪的“反传统”这个传统。

诗歌自有诗歌的真理。这一真理与意识形态、道德、时代的精神向度、使命以及各种立场、倾向、知识无关。诗歌的真理就是古典诗歌中已经确立的那些关于诗歌的标准,这些标准在司空图、欧阳修、姜夔、严沧浪、王国维等的讨论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衡量诗歌的标准,在今天依然是《诗品》中归纳的那些:雄浑、冲淡、高古、自然、豪放、缜密、飘逸、旷达、流动……我的意思并不是要与古诗“接轨”,或者用与古代的“接轨”来对抗殖民化的知识分子写作的“西方接轨”。我的意思就是,诗歌在世界中,它的轨古往今来都是一条,它不需要削足适履地与什么“在别处”的世界接轨,诗歌的标准,乃是一个永久的常识,放之四海而皆准。

北京Z的诗我已阅读。坦白地说,这些印制在精美的小册子上的诗我并不喜欢。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它们过于轻了些。唯美、浪漫的诗流行于中国的青年诗人中间,与过去的诗歌风气有关系。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轻、并不浪漫的时代。Z的诗看不出生命的重。如果我不是本人生活于中国,这些作品会令我以为他是在一个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里,但我知道他生活在北京这个城市,他是要逃避它吗,通过幻觉?类似的诗人在中国太多了。几个词就可以概括他们的营造的世界,不外乎:玫瑰、夜、哭泣、心碎、幻象……生活在别处。在他的诗中看不出具体的时空,应用的语词大多来自古代诗歌的书面语。而这些语词以及蕴藉的意义,在过去已经造就了伟大的诗人和经典。我当然不反对把诗像伺养宠物那样地把玩,作为自我抒发排遣的工具,犹如大众演唱卡拉OK的兴致。严格地说,Z是接过现在的所谓“诗”的语言,抒发了他的一点“自我”。这些诗看起来实在与众所周知的所谓“诗”太接近了,太像诗了。因而我几乎触及不到它,因为它已经被叫做“诗”的东西淹没了。

我喜欢那种会令人领悟到存在的诗。因为我从小在一个流行粉饰人生的社会里长大。生命很美,但不是那种众所周知的美。生命的美可能恰恰在众所周知的“诗美”之外。

我很赞同一种诗人之间的真正的、直言不讳的交流。但北京并不是巴黎,在这个城市里,渗透一切的是权力而不是表面的文化,它甚至渗透在诗歌之中。

在公共电话亭里,有人贴上了一个便条,写着:猛男,身体好,什么都能干。下面是传呼机号。这个便条使我想入非非。不只是我,每个打电话的人都如此。而最普遍的就是把他想成一个男妓。他确实最有力而又不那么露骨地为自己做了广告。

在欧洲的书店里,一个特点是,你随时可以看到裸体、乳房、阴茎。在荷兰一个阴郁的秋天,我在莱顿的一家书店里翻书,看到一本明信片,全是裸体的英俊的青年男子,照片是黑白的,十九世纪的照片,那些年轻人看起来很忧郁,阴茎很长,像是一群裸体的豹。那种忧郁与外面铅灰色的天空很和谐。有人骑着红色的自行车,弯着腰,长腿飞动,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驰过。这种忧郁很真实,生命的忧伤。我一向不喜欢忧郁这个词,它总是穿着矫揉造作的衣服。忧郁应当是裸体的,与性有关的。在我的电脑里,没有乳房、阴茎、手淫这些词,我每次都必须创造它们,一个一个输进去。有“十年动乱”、“反动势力”之类的词,难道它们比“裸体、乳房、阴茎”之类的词对于人生更有效么?但忧郁却是一个现成的词,另一个现成的词组是“非法出版物”,我暗暗吃惊。那些照片很美,但我没有买。另一本书也令我印象深刻,照的全是十九世纪精神病人的肖像,他们的样子看起来相当非凡,全是天才。

欧洲的酒吧和咖啡馆很多,一家与一家不同。在一家英国酒吧里,一个乐队在演奏,乐队只有四个人,穿细裤子、皮夹克、长发披肩的男女。我以为他们必是列农的同志,但他们演奏的一支歌我竟然很熟悉。青年时代我在景颇山的寨子里听过这只曲子,是景颇族姑娘闪办和玛多唱给我听的。其实很多景颇人都会唱这首歌。我在亚热带的山冈上学会了它。时间长了,有时我以为是风和泉水教会了我,因为闪办和玛多的歌声像流动的山泉和风。我一直以为它是景颇族民歌,闪办和玛多说,她们从小就会唱这支歌。我现在才知道,这是英国山区的民歌,传教士们在十九世纪末将这首歌带到了景颇山。传教士们死去或者被革命驱逐,歌子留下来,重新成为民歌。上帝如果真会显灵的话,我以为这就是。

秋天的底下停着一辆失事的汽车,它的脸上飞翔的鸽子,就像蚊子,飞过我的眼帘。

秋天,它的乘客在湖边的医院里。

每个诗人的背后都有一张具体的地图。故乡、母语、人生场景。某种意义上,写字的冲动就是来自对此地图的回忆、去蔽的努力、理想主义化、升华……有些人总是对他的与生俱来的地图、他的被抛性自惭形秽,他中了教育的毒,千方百计要把这张地图涂抹掉,涂抹到不留痕迹。

世界地图遵循的乃是一种强势绘图法。流行的做法是,向美容学习,把自己的地图换成一张世界地图,让伦敦、巴黎、纽约之类的地区在背景上时隐时现。这一点最近在中国诗歌界的知识分子地图上很流行。世界地图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永远只是知识,只是从书本上背下来的东西。而诗人的地图,必须来自实地的测量。空气、地形、河流的流速、山峰的海拔。其实诗人不过是一个土地测量员。乔伊斯乃是都柏林的土地测量员,他真的为了小说的准确性而测量都柏林市的河流。卡夫卡测量的是布拉格。特殊的是测量者的尺子,在乔伊斯那里,测量工具是用尤利西斯的肋骨制作的。而在卡夫卡,任何测量都是与一座城堡面积有关。

东方思想的本质是诗的。西方思想则偏重于思。诗是存在自然呈现的思。思则是对存在的侵入。

每次路过那工地,路过任何一个工地,总是看见那些民工,不是在聊天,就是在磨洋工、瞌睡、蹲成一圈下棋,从来没有见到那种紧张卖力、挥汗如雨的工作的场面。但一座座大楼也就冒出来了。同样的,经常看见的是空无一人的原野,但在秋天,一切都长出来了。劳动像上帝一样,从不现象。

基本的东西正在毁灭。以前我与某些老先生格格不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腐朽,摇头晃脑的遗老遗少。但最近我听到一位老先生吟诵了许多古诗中关于青蛙的诗句,“浅草池塘处处蛙”,“听取蛙声一片”等等之后,感慨系之,说道现在已经听不到了。我颇有共鸣。这并不是因为我已经成了老朽,而是有些基本的东西,对每个人都是最基本的,无论他是老朽还是革命党、左派右派先锋派,都离不开某些基本的东西。“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基本感受和信任。人们喜欢为主义和理想而斗,但普遍对基本的东西忽略,这是导致基本的东西在黑暗中默默毁灭的一个原因。

我告诉他,我发现了荷兰,我刚刚从那里回来。他以为我在说笑。不,我是认真的,我确实发现了荷兰。为什么不是呢,既然某个欧洲人第一次到达尼罗河,就可以声称他发现了尼罗河,例如斯坦立。他可能从不知道,这同时也是尼罗河首次发现了欧洲人。对于河流两岸的居民来说,尼罗河是永远不会被发现的。就像对于斯坦立来说,欧洲永远不会被发现一样。

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是日常生活的状态和态度。二十世纪,中国变成了一个“在路上”的社会,变化成为衡量事物的尺度。相反西方在许多方面,显得保守和一成不变,例如建筑、日常生活。卡夫卡关心的问题与我不同,我必须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寻找那基本的不变的东西,变化对我的写作是灾难性的。在这个国家容易的是标新立异,原在的东西被视为落后,真正的写作要敢于落后。

我越来越觉得我是为过去时代写作的人,我甚至不敢为现在的时代写作,它太快了,我的速度是旧时代的速度,大地的速度,古典的速度,它无法用高速公路来省略四季。那些宣称是为未来写作的作家令我感到可怕,未来很快就到了。

中国已经没有傲慢和偏见之类的东西,傲慢与偏见是革命的对象,而卡夫卡是在其中成长的,他反抗的是傲慢。纳粹德国消灭的是犹太人的肉体,但并不消灭他们对于生活的价值观。荷兰《安妮日记》,她的恐惧是生命被灭绝的恐惧,而不是对性、对欣赏巴赫音乐的恐惧。“文革”导致的恐惧是后者,是对生活的恐惧。生命的恐惧和生活的恐惧同样可怕,但人在其中,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安妮可以写一部如此美妙丰富、自由的日记。而在“文革”时代的中国,这样关于对生活的热爱的日记一部也没有,那些最大胆的日记也充斥着革命的陈词滥调,似乎人们在最隐秘的思想中关心的也仅仅是革命。

我生活在历史决定论和本质主义无比猖獗的时代,我因此对任何与之相关的迹象都非常敏感和警觉。知识分子写作,左右都是一样,就是把某种既成的知识作为绝对真理对精神生活进行清场。马克思主义本是真理之一,一旦绝对化,就成为铁扫帚。帕斯捷尔纳克固然不错,一旦成为标准、尺度、倾向,就不再是诗,而是集权主义的文化资源了,“西方诗歌决定论”。

这世界太有意义。诗歌模仿自然,就是模仿自然那种无意义的力量,那种无言,令人闭嘴。

翠湖北路25号。多少年来,我一直都住在翠湖北路的一个大院里,从未搬过,那个大院也从未改变。但门牌倒变了五次,翠湖北路2号、翠湖北路1号、翠湖北路25号、翠湖东路3号,以致邮件也收不到了,就像一个人周围的人都变了,只有他没有变。于是昔日那些认识他的人再也找不到他了。

诗言体

诗言体。体,道体。“形即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近思录》朱熹吕祖谦撰集)这里说的就是体。体,是诗歌的存在本身,有了这个身,知解、知识、感受、意义,才能发生。

道体,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种东西。

道是无时间、无是非的。道就是“在着”,“已经如此”的那种东西。没有理由,没有为什么“如此”而不“那般”的任何理由,无意义,无用。

诗的呈现的只是语言的“已经如此”,这种“已经如此”,是一种元创造。它的本质是有而“无用”。为无用而创造。诗是对无用的模仿、回忆。无用之象。“已经如此”是非历史的,非时间的,无是非的,无用的。相对于历史和知识来说,诗只是一些废话。世界上最难讲的废话,整个历史、文明都是它要成为废话的强大障碍。

语言就是存在,就是世界。但人们总是从用、从工具的方向进入语言,而诗的方向是无用。

诗常常被语言的工具性所遮蔽,诗是非工具性的,而诗又是一种自成一体的语言。只有诗能够引领语言回到它的本性,诗是通过有用者(语言)创造的无用者。

通过语言来模仿沉默,诗是说出来的沉默。这是一个永恒悖论。

诗是对道体的模仿。但模仿的结果是生,而不是载道。诗是世界的语言现象,象一现,而不是对世界的认识,解构。解一构诗是一个母的。阴性。

诗是无时间的。对于在时间中的世界来说,它是反时间的。是诗的东西,没有过去与未来。所以《诗经》中的作品我们今日依然可以感动。所以宋词,我一直是作为现代派的东西来阅读。

汉语是世界上最具有诗性的语言,汉语的时间性很弱,这就是我们至今依然可以直接阅读古代汉语经典的原因。“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体,乃是世界的基础,存在的基础。存在着的,开始之地,世界的基本材料,元素。所指之所,是体导致了言说的冲动,诗歌的冲动。“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形而著形”。体并不是一个对象,所谓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而是一种动静变化,会生的东西。

同类推荐
  • 李白的选择

    李白的选择

    唐诗的迷人在于丰富,有发亮的激情,有缠绵的幽思,有昌盛时代的张扬,有繁华过后的怅惘,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千百年来引得无数学者迷恋。本书是作者对唐诗独出机杼的解读,他站在当下的立场研究唐诗,走进了古代诗人的诗心,把摸住了古代诗人的心曲。然后又带着我们回到现实,去感受唐诗的美,去构筑唐诗的精神世界。
  • 像我这样的存在,也是可以的吧

    像我这样的存在,也是可以的吧

    我们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面对喜欢的人,不敢走上前去说出自己心中的爱;面对难过的事,不敢大声喊出自己的伤;面对想要挽救的事,却感到了有心而力不足。像这样存在的我们,对自己感到了怀疑,即便是这样,我们要意识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值得被爱,没有人例外。Githa用细腻的文字写下一篇篇真实的故事,在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希望你能在故事中找到一个属于你的故事。愿天亮的时候,我们的脸上都有彩虹,这本书,献给你。
  • 让时光静静流淌

    让时光静静流淌

    那些笑容、那些故事、那些风景,只因为肆虐的青春让其镌刻入心,即使在最遥远的东非无名小国,一个可能永不会被人们提及的地方,在我们相遇时,在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那般喜悦而又放任……探险、浪漫、友谊、艳遇、恐惧、变身怪人、疯狂博士、“我的星期五”等亲身经历的故事,从野蛮的东非草原到北非撒哈拉星空,从地中海岸的温柔到梦幻的埃及红海,纪念那段青春,那段静静流淌的时光里的故事!
  •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剧中轻松、平庸、充满恶作剧的快乐的市井生活与紧张、复杂、充满流血阴谋的宫廷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使作品的内容不仅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这是一本纯粹的知青文集,她最宝贵的是蕴涵其中的知青精神;这是一本有文学含量的书,她最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汩汩真情。文学融入了万千知青四十年绵延不断的梦里,知青和文学若即若离却始终对它有一种热爱与畏。我们在被为知识青年的年代里,拥有的知识实在太少;我们在不再年轻的时候,却珍藏起了一个名字:知识青年!于是我们提笔抒怀,回首百感交集的往事;我们敲击键盘,记录那一段磕磕碰碰走过来的日子。
热门推荐
  • 苍龙界

    苍龙界

    一个爱,她执着与前世今生,一个恨字,也让她狼狈不堪,当爱恨交缠之际,她到底放下是恨还是爱。
  • 骄傲总裁独爱腹黑妞

    骄傲总裁独爱腹黑妞

    沈家在京都就是老大没人敢惹,沈家的人员可谓是神秘至极,传说富可敌国有一些人有权有势的人见了沈家的人都礼让三分,沈家就代表着权势。。。沈初墨沈家之子人称沈二少,沈二少京都四少之首,一手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没有动用自己家人的一点势力就这一点就令全京都名媛都欢呼雀跃,而且听说某个国家的公主都喜欢着沈二少。。。。。。云卿羽家庭普普通通,有一对相亲相爱宠着自己和哥哥的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宠着自己的哥哥,爸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的兵,妈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哥哥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当兵的,自己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苦逼读书的学生娃,云卿羽的生活一直很平静直到一个人就不能平静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时代的推进与文明的进步还没有来得及使“编辑”这个职业广为人知,“编辑”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而趋于消逝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编辑、懂得编辑,即便在自己的圈子里,编辑从业者自身是否就能领会自身职业的实质?编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编辑究竟在做什么,编辑究竟有没有明天……本书将对此作出解答。
  • 指尖上的倾城时光

    指尖上的倾城时光

    这是一篇青梅竹马文。讲述的是一个霸王如何把一只孤僻小绵羊卷入怀中打包带走的故事!谢谢大家的支持~~(づ ̄3 ̄)づ╭?~
  • 苏禄王

    苏禄王

    一幅瑰丽迷人的异域风情,一次惊涛骇浪的朝贡之路。一卷万邦来仪的大明史诗,一段海枯石烂的爱恨情仇。这是永乐年间南洋苏禄群岛的部落首领苏禄王带领家人、部属梯山航海,不远万里来大明王朝朝拜,却不幸死在大明,作为大明的一位王爷安葬,子嗣分布在中国和菲律宾两国的故事。故事曲折,文笔优美,绮丽迷幻,引人入胜!
  • 外星姐姐的冥想日记

    外星姐姐的冥想日记

    作者在冥想中见到自己来自外星,并见到了各种宇宙美妙景象。在与高灵接触的过程中,她知道这个时期的地球,70%的灵魂都来自外星。这些外星人普遍在20-100的层级,是来帮助地球提升的,提升之后的地球,将不再作为一个被处理的星球对待,享有与其他星球的平等地位。高灵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并章章推进,解决读者疑惑以及人类的心理问题。日记体的形式,真实的表达了作者所见所闻,这在冥想到底是什么,冥想境界里见到了什么都不能说的世界,在人们不懂什么叫境界,并陷入小境界的世界,这还是第一次。众多的高灵来讲述事实,这在其他书里几乎见不到。
  • 夜下星神

    夜下星神

    他本是星神界高高在上的十二星神之一,但却因为一场阴谋而被陷害,最终被逐出了星神界,成为了人界,一名普通的咖啡店老板,因为一场意外,让他遇见了她,从此两个毫不相关的人,却被命运,安排在了一起......
  • 系统进化录

    系统进化录

    意外之下,周绯绑定了个美食系统。更意外的是,她竟然要为了美食系统的升级开启穿越之旅。本书暂时无灵感,先搁置,6月10日开更隔壁《快穿之小狼狗饲养指南》
  • 逍遥弃妃

    逍遥弃妃

    她,立志做男生,却生的绝美动人,在泡了N次MM失败后(GG电晕了一排)伤心过度一脚踩到天外来(香蕉)皮“咚”一声穿了,虾米??穿了还是女的?还是第一美女?怎么看都觉得以前的自己漂亮(自恋一下),虾米虾米?偶是王妃??还是个落魄没人爱的王妃?我……我……我一定让那个狗王爷休了我,走江湖潇洒去!哇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