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90000000020

第20章 创业的陷阱

自己创业的人,大都自认为他们了解在大公司做职员的滋味;而在大公司工作的人,也认为他们知道自己做老板的滋味。双方都认为这两种人之间存在有基本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一直都存在。

事实上,这种差异在一开始时并不存在,而是经年累月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结果。

超越自我能力

这两种人日常工作中主要的不同,是在各自的领域上。当他们接下一个中到大型公司的职务时,他们马上就会发现,不论工作多么重要,范围多么不受限制,但每个人所能拥有的工作领域却小得可怜。

如果你不小心侵犯到他人的工作领域,通常会引起负面的反应,受侵犯的人会告诉你,下次一定要先获得允许,才可以进入他的领域。大多数例子都显示,新进人员在进公司的第一年就会学会谨守自己的岗位,之后,他们就会将此视为当然,不再去理会它。

只有自己创业的人才会再费心在这种问题上,人们常常很惊讶的发现,自己创业的人非常在意,并且反复提到大公司职员所能拥有的权限太小,有时他们似乎太强调自己创业的自由,很显然地,他们必然以此为傲。

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是对的,他们有较多的自由来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所以也较有成功的展望,但“有成功的展望”和真正的成功仍是两回事。在大多数例子中,许多自己创业的人,都是既有聪明又精力充沛的青年,都有“成功的展望”,但目前的成就却不大,这使得他们又急又怒,自己做老板竟不能马上迈上成功的坦途,这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事实上,那些自己创业而能成功的人,秘诀在于自律。提到自律,大家一定以为要花很大的力量或意忘来克制及督促自己做某件事,像从电视、电影上看来的新兵训练,或运动员练习一样,事实并非如此。正如我们刚才所讲的例子一样,大公司的职员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领域,这就是一种自律,而他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力在这上面,几乎百分之四十的人根本不把它当成一回事,但对自己创业的人来说,这种“自律”正是他们所要学习的。

自己当老板的人,不会有别的同事来提醒他,说他侵害到别人的工作领域,或侵犯到他人的职权。这样的话,对他们会有什么好处吗?在某些时候也许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很大的错误,实际上,这是自己做老板的人所可能犯的最大错误。

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子中的两位主角都聪明、热心、有能力,看来成功是指日可待了,但出乎意料的,他们不但没有成功,而且永远也不会成功。

例一:迷失方向的艺术家

黄薇是位室内设计师,二十八岁开始创业,她的办公室就设在家里,她说:“我从没有想到自己会干这一行,我曾梦想做个艺术家,但画画却不能当饭吃。”由于她对建筑的兴趣,对家具摆设的独到眼光,和巧妙运用空间的能力,使得她相当受欢迎。“当然开始并不顺利,你当然不能一夕成名,别人需要时间来认识你”。她说。开业的头三年,她的顾客主要都是朋友,多半是三十出头的年轻夫妻,刚开始有点积蓄,卖下公寓请她设计,而她所提出的装潢风格与预算也都能符合他们的要求。

然而她发现,和这些顾客合作虽然很愉快,但却不能让她赚什么大钱,她需要年纪大一点、有钱一点的顾客才行。

渐渐的,一传十、十传百,她的客户越来越多,但做这一行也有淡旺季之分,有时她也会几个月没有任何一件生意上门。

在这行做了十多年后,她渐渐发展出其它的兴趣来。她认为自己艺术的天赋逐步显露出来,其中她最感兴趣的,是装潢所用的织品——家具和壁毯所用的质料和织法,“只要用对了,整个房间就会变得很有味道,也会很雅致。”她觉得这种兴趣并不脱离本行,研究一下也无妨。

不过,由于太过沉迷于织品设计,她反而忽略了室内设计的工作。如果黄薇在大公司工作,可能早就有人提醒她专注自己的本份了,然而她自己却认为这件事只是她工作范围的延伸罢了。为了要深入了解这些织品的制造,她还亲自到一些大的纺织厂去实地参观考察。

然而,纺织品的学问却大得很,了解一些不同的纺织品质料结构,只是入门而已,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习、要了解,例如对纱的特性也要知道。四十二岁的黄薇发现自己所画的和所想像的,与实际的织品并不相同,但她很有毅力,决定全心投入。

两、三年后,她接下一家小厂给她的计划工作,主要设计的是秋季织品。虽然她仍在从事原来的室内设计工作,但她坚称织品计才是她的兴趣所在,室内设计只不过是为了赚钱而已。

但纺织品设计并不像她所想的那么简单,她还得知道流行的趋向、大众的口味、市场所需要的质和量,以及合理的价格等等。虽然技工能制造出完全符合她设计的成品,但却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喜爱,销售经理反复地告诉她,“没有人能把这种垃圾卖出去!”她和纺织厂老板,也因销售问题大吵了起来。

更槽的是,她室内设计的工作也出了问题,几个客户找她的时候找不到,而她对这份工作的漠不关心,也使他们气愤填膺,而原来她找的承包商又居然携款而逃,令她大受打击,还得自掏腰包,赔偿顾客的损失。

她的口碑越来越糟,人人都知道她不可靠,没有人愿意再请她设计。为了要挽救自己的事业,她参加了几个妇女组织和俱乐部,希望能借此机会拉到一些顾客。经由这个方法她的确拉到了一些零星客户,然而所赚来的钱却全花在会费、衣服和餐费上了。

虽然如此,五十五岁的她还是十分乐观,并批评其他各种行业,深以自己创业为荣,她说:“说不定那一天,我的作品会登在一些有名的杂志上,那我就可以成名了!

我们并不是藉这个例子来说明:像黄薇这样自己创业的人,若到四十岁这不成功,就永远不会成功了。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二、三十岁时拥有决心和精力来追求兴趣、开创前程,尤其是自己创业,效果会比四、五十岁时才重新开始的得多。因此,能在创业的头十年前,看清自己所选择的方向以及所将采用的方式,是再重要不过的了。

决定创业的人未必都能立即获得成功,有些人往往要花上一大段时间,才能让别人接受其他特殊的风格和观点。有趣的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带给这些人金钱与地位的,往往不是他们自以为是、拼命努力要人认可的特点,而是他们抓紧一个方向,锲而不舍,终于让他们在那一行出人头地的执着。黄薇则正好相反,她把自己的缺乏方向感,当成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艺术眼光。

例二:多才多艺的万事通先生

陈德兴趣广泛,却老是无法成功。他大学时读的是经济系,毕业后在出版社做了几年事,之后又读了个企业管理硕士学位,他本想自己组建公司,但考虑后,仍决定为大公司作咨询服务。

不过要提供何种咨询服务呢?陈德不想太专门,而且他觉得太专门会限制自己和客户。他三十二岁时曾夸下海口:“我什么都会,可以提供任何咨询。”也许这话不错,不过问题是,他可以同时包下所有的工作吗?在三十到四十岁这个阶段,陈德显然努力地在尝试。

他很少对来请他的客户说不,并且辛勤工作,以提供好的建议给客户。他既聪明、又勤奋,总是能够提供不少宝贵的意见,更难得的是,他还会主动地去发掘问题,让客户未雨绸缪。

三十岁到五十岁这个时期,他志得意满,“我可以替他们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我才是他们唯一需要的人,如果有我解决不了的问题,恐怕也没别人可以解决得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陈德只不过是比较喜欢自吹自擂而已,大家可以把这个小毛病一笑置之。但实际上象彼德这种想法和行为,也常在其他自己创业、却不成功的人身上出现。这些人都像陈德一样,常自夸万事都懂、多才多艺。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现象下隐伏着什么样的危机。

最大的危机就在于他们工作范围不专业,专业技能也没法好好发展。如果我们把这些人按工作范围配成对,每隔数年作个比较,就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们毕业后,如果受聘于大公司,往往后来的专业服务会限于较小的范围,也会较专业;而自己创业的人,却比较喜欢凡事一把抓,因为没有人限制他们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发挥所长,而他们也自以为这是他们创业的好处之一。但实际上,结果显示,这正是他们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不仅管理工作如此,其它也只要是自己创业的工作也都如此。

拿陈德的例子来说吧,请陈德咨询的客户,往往只请他一次,却不续约。原因在那里呢?这些客户毫无疑义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陈德。一位说:“他是我们在这附近所能找到的好顾问之一。”另位说:“陈德很不错,给了我们许多好建议”其余客户也都这么说。那么,毛病到底出在那里呢?

陈德自己也发现这种情况,也发觉自己得不断地开发新客户,因为老客户不续约。不过他并未找到症结,他以为这是客户的善变所致,“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试试这个,也试试那个。”意思就是说,既然这一次给了他一个机会,下次就该把机会让给别人了。

这种解释太天真了,陈德绝不是因此而失去客户的,事实上,取代他的顾问,并不是像他一样的万事通先生,而是能提供较专业咨询服务的人。例如,假设别人问陈德:“公司作业的哪、部分你最精通?”他会回答:“我什么都知道,财务产品、销售、存货,我样样都行。

陈德以这样的方式找到了许多新客户,例如,不久之后他就有了一家专做运动器材的新客户,并与他们订约提供半年的咨询服务,期满后,该客户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他以称赞的口气说:“能做的,陈德都做了。”但他却也不续约。这绝不是客户善变之故,实际上,该客户后来请的,是专业存货部门的顾问,他并不是讨厌陈德,只是需要比陈德所能提供的更专而精的服务罢了。陈德样样都要一把抓,结果反而不符合他的需要。

因而对创业者来说自律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黄薇和陈德两人似乎都了解“自律”的重要性,他们说:“如果我自己不做,事情就永远也做不了。”“我自己是老板,所以时时得看住自己。我上班打瞌睡,可是没有钱拿的。”像其它老板一样,他们以驱策自己为荣,也了解其重要性,更骄傲的宣称这是大公司职员所没有的’困扰”之一,黄薇说:“在公司里,每一分钟都有人死死的住你,告诉你要做什么,看着你有没有好好做。”

然而,这是错误的,在大公司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根本没有人会无时无刻地着你,如果你从大公司拿两个类似薇和陈德工作性质的人来做例子,没有人会住他们,看他们在做什么,如果真有,他们也会很生气。他们也会知道该怎么偷懒,只是不愿意这么做罢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自律”,和创业者并无两样。这两种人的差异并不在此。

对于自己创业的人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自我约束,专注在某一个范畴内。由于没有外力迫使他们留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他们往往会“捞过界”,也由于自己就是老板,他们可以尝试许多不同范围内的工作——这的确是正确的,至少在开始创业的时候——确实要求我们寻求更新更好的方式,以达成原有、或不断变化的目标。

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例子中人,显然觉得这种实验过程十分有趣——只要范围新,当然会有兴趣,因此,等到他们对某个范围熟悉了,就会再跨过界,寻求新天地,他们绝不停留在某个特定范围,所以打不下基础,结果造成:

一、他们无法在任何特定范围内,发展出专而的知识或技术。

二、他们也无法让当地的工商业界知晓他们在某一方面的专长。

总之,自己做老板是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工作,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某个范围内待得够久,而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出类拔萃;当然也有人是在无意间达成这种结果的——他们太爱他们原有的工作范围,而不愿轻易放弃,另辟新天地。

虚幻的回馈

自己创业的人不能专心于一个范围,和一项重要的心理因素有关。因为,人都需要别人的回馈,当长期得不到回馈时,我们就会“自我回馈”。自己创业者很容易产生类似的幻觉。

赵伯在各方面都很像陈德,唯一的不同只在赵伯是在一家全国比较有名的企业工作而已。下面让我们看看谁较常自言自语来回馈自己。

赵伯根本不必回馈自己,他虽有自己的办公室,但总是人来人往的,他也可用电话和人交谈,真觉得有面谈的需要时,他也只要走几步,到别人的办公室聊上两句就够了。而且大部分这个阶层的员工,都会这么做。

如果交谈的两人是朋友的话,话题多半是社会新闻,或许也可能只是开开玩笑;如果两人的关系不止朋友,或者其中一方正忙于工作的话,话题可能会绕着他们的工作打转。有趣的是,只有2%的人,认为有向同事交谈的需要,但实际上,却有近乎一半的人,由于交际上的需要而这么做。

陈德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他除了和客户接触之外,大半的时间都独处一室,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与他工作有关系的人,和同事勾肩搭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好在心里自言自语,以弥补这种需要。

不过,他自己并不了解这种情形,他会好好工作,但一边也会假想,有许多和他一样对他的工作有兴趣的人在旁边,每天与赵伯和陈德交谈的人,差不多一样多,只是和陈德谈话的人,多半是假想的,或是遥不可及的。

对假想或相隔遥远的人物说话,也许能解得一时之急,但却不能解除陈德与真人沟通的需要,尤其当陈德有好主意时,这种感觉更为急切。赵伯和陈德工作形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找到一个合适听众的时间长短。赵伯有什么新主意,只要站起来,走一、两分针,就可找到听众;而陈德却要花上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行。“我打电话给客户,想让他们听听我的妙计,不过他们不是在开会,就是不在,我只好留话请他们回电,但这么做,总觉得迟了一点,何况他们当天也未必会回电话。”

而且,想与人分享主意的欲望,并不会就此消失,他会一直持续地寻找发泄的对象。当找不到发泄对象时,陈德就会成为得意(想到好主意)与沮丧(没人可分享)两种情绪的奇特综合体。而由于这种情形不断发生,他也就常在这两种极端的情绪间摇摆。

陈德自己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能工作。”因此效率就差;当他有什么好主意时,他就会变得很兴奋,且在他找到人聆听之前,会一直处于这种兴奋状态中,会想对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表达他的创见。

当人们第一次见到陈德,并感觉到他内在的兴奋和关切,就会认为这是他自己创业的缘故。“他这样活力充沛,又这么多意见,恐怕很难在什么公司待下去,小庙容不了大佛嘛!”

而同样的人遇见赵伯,并注意到他比较稳定的情绪,也会妄下断语,认为他就是合作的好对象。他们以为赵伯和陈德的个性恰巧完全不同,使得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途径,而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但这完全错误。这些人看到的不是赵伯和陈德从事不同事业的原因,而是结果。一开始时,这种差导并不存在,然而由于两个人所面临的压力不同,终于形成了这种差导。换言之,假使我们改变这两个人的工作性质,那么他们的“个性”也会随之改变。

一般来说,随着当前经济发展研究生的出路很好,不论是自己创业,或受雇于大公司,都很吃香。而且不少人毕业后即自己创业的,后来加入了大公司工作;而也有许多一毕业即入公司的,后来却自己创业,所以,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同一人在这两个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调查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把赵伯放在陈德的位置,不出几年,他就会和陈德一样,要靠自言自语来回馈自己;而若把陈德放在赵伯的职位,他不久也会像赵伯一样,走几步路,就可去别人那儿聊聊天。

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其他行业当中:工程业、销售业,和设计业都有类似的、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外向的人会变成内向,基本的个性是不会因为工作环境而改变的,但工作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确有很大的影响。

失败的心理因素:反应过度

以上的研究报告究竟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自己创业,又怎么从上面看出会成功会失败呢?

如果我们不经常与人交换一下工作经验或感想的话,情绪就没有宣泄之处,如果工作只是为了混碗饭吃,这当然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我们很看重工作的话,这种情绪就很难挥之即去。一旦有电话或信件回馈时,我们常会有太过剧烈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时时留心,不要为了一两句别人的无心之言,而意气消沉。

更重要的是自己做老板的人所听到的赞美之词,很可能会搅得他们晕头转向。而这关键就在;由于他们工作环境太孤独,所以一旦听到渴盼已久的人声,往往会反应过度,这些外来的力量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自己做老板的人为了想得到更多的温暖与注意,常会过分重视褒贬之词。

举例来说,陈德在家工作了一早上,为一家公司作财务分析,这时候电话铃响了,另一客户打电话来问运输的问题。本来陈德忙了一早上,研究各种资料、现金流量计划、各种数字之后,很想找人谈谈有关工作的事情,有这通电话,他该很高兴,并藉此休息一下,和人聊聊。但陈德却恰好相反,他一点也不了解运输的问题,但却十分热心地试图提供所有可能的意见。他的理由是他“天生就是个喜欢替人解决问题的人”。

我们分析他的毛病,发现他有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关在家里太久了,所以一有与人接触的机会,就紧紧抓住不放,而由于他工作能严谨又卖力,不愿留下自私、不负责任的印象给客户,所以纵使不知道的事情,也抱住话筒猛讲。

陈德在家工作,并非一直是孤单的一个人,他可以听听收音机,小孩和小孩也会偶尔进来打个招呼,但太太和孩子虽关心他,却不很了解他的工作,因此,他只能求诸客户;而除非他对客户的事情热心,否则他没法与他们讨论工作上的问题和想法。

实际上,陈德已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客户需要陈德的帮助,所以打电话请教他,他因渴盼与人接触,所以尽心尽力想帮助解决他一点也不懂的问题;反而因此掉入了自己的陷阱之中。当电话挂上之后,他往往会决心下一番努力,对方才客户所提出的事有更深刻的了解,以便下次他们打电话来时,他可以应答如流。结果,当然可以预测:这位辛勤努力的顾问什么都学,但博而不精。而他只要深入钻研其中的任一部分,成功就在眼前了。

实际上,陈德却害怕成为所谓的“专家”,因为他以为如果专于某一范围,委托他的客户就会骤减,他怕的不是成功,而是成为“专家”。

样样粗通,样样疏松

自律对自己创业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所谓的自律,总之,并不是要自己忙个半死。不管是自己创业,或受雇于人,督促自己好好工作都很重要,而自己做老板时,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自己是否能避免漫无目的地在事业之路上游荡;如果不能紧抓住一个特定的方向,我们就无法踏上成功之路。

就陈德的情况而言,他接到那个运输问题的电话时,大可以较轻松的态度来处理它,然而由于陈德处处想讨好顾客,所以他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去研究一个他原本并不了解的问题,致使自己离正途愈来愈远。

如果陈德接到这电话时,能说:“真高兴你打电话来,不过很抱歉,我对这问题所知不多。”或者:“我所知的仅是……。”这些问题就不会发生了。但陈德却急切地想帮助客户,并继续这段谈话,他的心情简直像溺水的人抓住救生圈一样,怎么肯让客户挂上电话呢?

但他这样做,反而让对方都感到困扰,他拼命想装出很懂这个问题的样子,但客户后来发现他所提供的建议一无是处,害得他白费时间。陈德所犯的错误,就是一般自己创业、又博而不精的人最常犯的错误,他们最容易对任何事都表现出很内行的姿态。因此,你如果自己创业就不能不以这些方面努力去克服自己可能碰到的这类问题。

创业的压力

总之,人们若不自认为是万事通的话,反倒能增加创业成功的机会。自认为万事通可能对他们私人生活有所帮助,但是专业生活领域里,却会致人于死地。

有趣的是,最有可能自己创业的人是那些自以为具有多方面才华,能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如同有人在辞职不干之前说:“我已经无所不懂,只要去问问我的朋友就知道,我曾经协助过每一个人。”

通常书上描绘的企业家,都是有了一个构想之后,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它,因此便脱离大公司自己创业。很多研究却显示出非常不相同的结果:自己创业的人通常是有满脑子的构想,但却不确定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一旦他们创业之后,构想更多、方向更乱,因为似乎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客户牵着鼻子走,无法决定自己的专长何在。

如果这听起来像极了人在二十岁左右的情形,别感到奇怪,因为其实正是如此。我们在第二章时曾讨论过,年轻人出了社会工作,常常以为能利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来处理性任何情况,他们认为个性魅力才是他们最大的本钱。

尔后十年之间他们碰过各种不同的事件,并且发现只要保持“弹性”,就几乎可应付每个人。在早先几年中,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们走错了路;然而,如果他们待在大公司里,终究会有人告诉他们的。公司会指定一个职位,并且期望他对这部份作业情形更求精益求精。而自己创业的人通常反其道而行,他们不求专业反而越来越希望自己“多才多艺”。

奇怪的是一就如同陈德的例子一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做别人期望他们做的而已。但是这却使他们陷入困境,因为他们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对创业者伤害最大。压力来自双方面,一是由自己内心制造的压力,由于自己的兴趣广泛而产生一是外界加诸的压力,由于客户的不同需要而产生。

当人们创业时,为什么这种压力如此危险呢?因为即使在规模不大的公司里,员工们的兴趣是不被重视的,他们是被雇来作某一项特定工作的,其他事情最好不要多管,以免越权而和同事产生各种冲突;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不知不觉中便会约束自己,坚守自己的工作领域。

另一方面,别人也不太可能请教他们工作范围以外的任何问题,因为觉得他们不会知道答案。此方说,赵伯的公司里没人会问他有关运输的问题,他跟陈德一样,在进修企管硕士时都以财务为主科。但现在由于他们的工作型态不同,如果要问他们运输的问题,自然是问陈德了。

简言之,幸亏赵伯是受聘于单位,因此一切的内、外压力都有人代为承担。相反的,陈德却必须自己承受所有的压力。社会上大部份创业者中,由于这内外的压力不断出现,经常便会掌握不住自己的事业方向,以致大大降低了成功的机会。

想创业的人要确保不发生这种情情,就得痛下功夫,不过还是值得的。一开始,他们必须记录自己独处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但在现今这种人满为患的世界里,常常会对正确数字产生错觉。好比说,街上的路人,同挤在电梯里的人,或在同一栋建筑物里办公的人,彼此之间并没有很多交换工作心得的机会;人们行为的目的,以及重要的考虑因素,仍然深藏在心中。朋友及家人是能帮上一点忙,但他们也无法解决问题。专注于自己工作的人需要和同行的其他专业人员保持连系,因此,我们想了解:不论是以电话或书信方式,他们花在和别人交换口头意的时间究竟有多少?

对大多数创业的人来说,这种数字低得可怕;有数字表明大概有40%以上的创业者,每天平均花不到三十五分钟在这种联系上。当然啦,有些人需要较常与他人保持联系,有些人则否:但是,一般来说,这数字远比实际上需要的来得低。请记住,一个人缺乏与别人沟通的机会,就会有损事业前途,因为那使人时常感到孤独,而且也容易失去事业的方向。

从各种研究中可以了解,一个人必须决定自己的方向并且坚持下去,但这并不表示他以后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非常需要许多有新构想的人去尝试各种新方法,在放弃任何方法之前,都应该先去尝试一下。当创业者不再弄不清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不再为了渴求和别人沟通而迎合别人时,才能够明白自己的专长并且去发挥它。事实上,如果发觉自己在和客户交谈时,显得太过兴奋、热心,就应该暂停下来,并且问问自己,“我是因为想要脱离孤独的状态,还是真的对这方面有兴趣,愿意多加钻研,才会表现得这么兴致勃勃?”回答这问题应该可以使创业者更了解自己真正的、长远的兴趣所在。这点很重要,因为他们不可能长久坚持做自己没兴趣的事,而不论任何行业,坚持的决心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筋疲力竭

一旦交谈停止,创业者又恢复自我的时候,可用一种小测验来决定刚才谈论的主题对自己的事业是否有益,不妨注意一下,在交谈结束后,自己的疲倦程度如何?如果对这主题真的懂也有兴趣的话,应该不会觉得疲倦;如果是勉强提起兴趣的话,必定会觉得疲累不堪。

道理很简单:人们如果必须对自己不了解的话题发表长篇大论时,会很容易感到疲倦的;相反的,若他们了解愈多,就愈可能在谈话中及谈话后保持平静。谈话本身不会令人疲倦,由于对谈话内容所知有限而产生的紧张,才会使人疲倦。如果为了脱离孤独,渴望与别人接触,而迫使创业者一再走进他们所不了解的领域,就可能断送了事业前途。因为每一次交谈只会使他们更觉得疲惫不堪,几次下来,他们就可以瘫痪,同时,甚至在开始交谈前就觉得焦虑不安。许多到这种程度的人觉得自己已经“筋疲力竭”。

觉得自己会经“筋疲力竭”的人当中,自己创业的人比受雇于人的人多四倍。而其中就是像陈德这种万事通最容易“筋疲力竭”。对于那些受雇于人者,筋疲力竭是一种无法达成老板所订目标的借口;而对自己创业的人来说,则是由于花太多时间讨论非个人专长而产生。

不论人们从事何种行业,如果他们努力想把工作做好的话,就会感到疲倦,但那和筋疲力竭毕竟不同,这种情形多半只表示他们有点累了,需要休息和娱乐。也有可能他们觉得厌烦了,如果休假只会使他们更想休假,那就表示他们也该考虑从事其他行业了。

我们常听到许多老板抱怨员工懒惰,但仍然有许多人是尽心尽力工作的,令人感到讶异的是,自己创业的人并不比受聘于大公司的人更辛勤工作,他们往往吹嘘自己比较努力工作,但事实证明,平均来说,两者每周的工作量相当。

这么说来,陈德与赵伯的疲倦程度应该相当才对,事实却不然,自己创业的人感到更疲倦。我们也提过,并非由于他们的工作较多,而是由于他们将精力分散了;他们刻意装出专家的样子,必然会经常弄得自己紧张不安,也由于他们每天战战兢兢,难怪终于被长期劳累所拖垮。

创业者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便是精力,如果觉得筋疲力竭,就应该去发掘、了解任何使他们感到疲倦的原因。创业失败的人最常用的借口是资本不足,“我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本钱不够。”这是最典型的说法;毫无疑问,有些情形是由于资金不足,但绝大部份的失败是由于人们过于浪费时间、精力及脑力。在一人公司里,每和顾客连络一次就多出一项杂务。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或专门知识去处理每一件事情。这种小公司亟需裁减业务,因为旁枝末节太多半会防碍主要业务的推展,终至拖垮公司。

从各种研究中还可以发现到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麻烦:若是和客户讨论自己很熟悉的问题,就应该认真地谈下去;如果是讨论自己专长之外的问题,就可轻松地带过。这不但是个好的沟通方式,也能避免因为孤独、想与人交谈,而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妄作评论。

不过,也有个例外:有机会时可以从事自己不熟悉却很有心要去熟悉的工作。这绝不是开玩笑的事,有时这是一个发展自己才能的好方法;然而我们仍得经常问自己:“是否因为这符合我的长远事业利益及目标,我才选择这工作?或只是因为觉得寂寞,需要找借口和别人联系。”

简言之,多才多艺是种无价的财产,但也可能随时随地带给创业者麻烦。一位客户,甚至一位朋友常会不知不觉地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使他们抓不住自己的事业方向而一事无成。创业者如果真的很想成功,最好学会什么时候该放松一下,轻松地谈笑。又何尝不可呢?

同类推荐
  •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富人有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给富人带来光环,让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幸运。富人为什么会富?富人凭什么富?富人有什么?富人拥有的东西你一样可以拥有,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 永不冷场的人生

    永不冷场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鸿沟不仅源于沟通技巧的缺乏,也和内心的力量息息相关;人生际遇的千差万别,不仅是机遇和能力的错位,找不准交流的频道、说不出该说的话、无法共情他人的感受,往往才是让人错失良机、难逢贵人的直接原因。这是一本“人生技术派”沟通书,知名心理专家张心悦告诉我们,沟通的目的不是搞定某个人、拿下某个订单,而是着眼于人生的发展,帮我们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在人生中少碰钉子、多遇贵人,让人生不再冷场。
  • 智慧绝学(天书悟语)

    智慧绝学(天书悟语)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何以明之?昔者桀、纣愚而汤、武智;六国愚而秦智;楚愚而汉智;隋愚而唐智;宋愚而元智;元愚而圣祖智。举大则细可见。
  • 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不放弃的自己

    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不放弃的自己

    谁都有不受命运待见的一段,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杜绝它讨厌你,而在于怎样活得让它喜欢你。命运对你残酷,你就要扛得住。微笑面对一切,对自己负责到底——这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也是我自己所期望能够达到的人生高度。
  • 人生百忌

    人生百忌

    刘墉先生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来自“有女长成”的牵挂和不安:她要去环游世界,她即将步入社会,为人父者总有百般叮咛嘱咐。凭借贯通中西的睿智学识和行走世界的人生经验,取“忌”字为题,刘墉先生幼人之幼、倾心成文,以特有的表达方式提醒女儿人生要设防,帮助广大青年读者划出安全底线,点解处世禁区。开口有忌,用时有忌,忌不守法,忌不在场,忌见猎心喜,忌自作聪明……句句切中要害,篇篇发人警醒。小到出门钞票钱包怎么放、参加公司酒会怎么穿,大到职场生存方式方法、政商谈判战略战术,刘墉先生将告诉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原来都玄机暗藏。读本书,如聆听慈父教诲,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将茅塞顿开,颇有阅历的长者也可从中获得教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年度大戏之提拉米苏

    年度大戏之提拉米苏

    她是一抹寻爱的幽魂。前世的她名叫风惜颜,是才名绝冠的江南第一美女。前世的他名叫白袭然,是风流潇洒的江南第一公子。她与她,演绎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倾城之恋!浪漫的爱情,弹指即为天涯……造物弄人,红颜薄命。她消失的令人心疼,令人感慨…奈何桥边,她等了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谢。却未曾见过她的笑颜……她不愿喝下那碗遗忘前世的孟婆汤,她不愿忘记他温柔如玉的眉眼…终于,她的爱感动了上天。可是,她不曾想到的是……
  • 异界兽老大

    异界兽老大

    灵魂在异世飘荡了多长时间!却获得了新生,成为初生的婴儿……伴随着的还有从灵魂中孕育出的两个魂兽蛋……同时还有着灵魂之戒的伴随……能否守护今生的幸福?!能否找回前世的爱人?!雨霓的异世之旅值得期待。可爱的兽兽多多……
  • 键盘侠修仙记

    键盘侠修仙记

    李小壮意外觉醒本命仙兵之后,被迫走向了一条睥睨天下、喷遍群仙、唯我独尊的不归修仙路。天不生我键盘侠,喷道万古如长夜,键来,仙之巅,傲世间,有我键盘就有天,大河之键天上来,一键横天震世间,破红尘,杀尽仙,一键在手,斩九天,倘若世间无真仙,我愿持键化为仙。PS:键盘侠这个称呼,李小壮是拒绝的,他更希望别人叫他键盘仙...
  • 风雨西楼夜

    风雨西楼夜

    要做皇帝的秋忆鸿最想干什么?那可能就是要替百姓跟这天下讲一讲道理。有他在乱世当安,天下方平,且擎刀问这世间诸多小人,可敢一战!
  • 硬核求生日志

    硬核求生日志

    这并不是一本你看了后能够感觉到爽的书。本书中的所有故事都将基于现实进行延伸,自然的,也就会被现实所束缚。你想要吃到盐?可以,但你得先知道盐矿分布、盐卤制备、提纯与干馏。想吃到好点的盐也行,可你必须要明白一点:自然中分布的盐无论是海盐还是矿盐,都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类杂质。如果你不想死的话,最好不要学电视里面那样把海水烧干就拿起来吃。你想要用肥皂洗澡?行!但你得明白:精炼、皂化、盐析、洗涤、碱析缺了哪一步都造不出能洗出泡泡的肥皂。哪怕你手里有着堪称神器的“皂荚”,我想你大概也不知道它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洗干净自己手上吃饭沾的油污吧?穿越者法宝——玻璃?笑话!真以为沙子放在锅里边烧一烧拿出来就是玻璃了?除铁呢?退火呢?成型又是怎样的?何况,寻常情况下火焰温度不过800摄氏度,而想要融化硅酸盐少说得要1500度的高温,一般的炉子也不过1200度,真当随便来个人折腾几下就能研究透彻这等打磨千年的技艺?所以你大概明白这是怎样一本书了吧?在这里,任何细节都关乎生死。想活得自在?只能自己动手从微末做起!没有任何捷径!。。。。。。。。。本书之前名《普通人想活下去》,是一本硬核类石炭纪求生小说。
  • 封天神域

    封天神域

    左手黑焰右手天,孰真孰假我来辨!那封天者的至尊神位上,我君天坐了!
  • 顾太太嫁一送一

    顾太太嫁一送一

    【1v1双洁】失约的他再次出现时,正是她丈夫出轨之时,她成了交换的货物,带着前夫的女儿一起嫁给了他。一切真相被揭穿之时,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都活在阴谋中。那些看起来很好的人竟是坏人,那些看似在刁难她的人当中也有好人。“这个世界兵荒马乱,还好有你在,我才能安然前行。”
  •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官之仕途升迁记

    官之仕途升迁记

    小说主人公何熠飞因为无意中救了县委书记的女儿,被特招为一位公安协警,由于他的正直和自身的武术,再一次特殊的场合,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制服了歹徒,解救了群众,被推荐到警察学院进修。但也因为他的正义,他不得不离开警察队伍,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在陈书记的提携下,一步一步做出了很多群众欢迎的事实。也一步步认识、接触到了市级领导,省级领导。在这些领导人的支持下,何熠飞的仕途一步步走向顶峰。小说同时也揭示官场的升职需要能力、机遇、魄力和他人的助力。另外又以何熠飞成长道路上无数个巧遇为暗线,反映了官场的腐败,尔虞我诈。升官、发财,人生的梦想。有人靠送钱,有人靠溜须,有人靠父母。而何熠飞却是靠机遇。他自己认为是老天、是神帮了他。他由于巧遇,从协警到高官。但他的正直、爱民、敬业才是他仕途最大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