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6300000035

第35章 新闻哲学的诞生(9)

霍布斯是一位信奉人的自然权利的哲学家,他在《利维坦》的第十四章有这样的论述:

“著作家们一般称之为自然权利的,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因此,这种自由就是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合适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的自由。”(霍布斯著,黎思复议《利维坦》,商务印书馆,2002年1月第一版)

从中可以看出,霍布斯把许可自由的权利交给了人的“判断和理性”,实质是对人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能力的推崇与信任。

洛克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观点方面,比霍布斯更为进步。在关于自然状态和自然法的论述中,洛克提出:“从完美的自由和平等的自然状态,从保存自身的权利,推演出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自由或财产的自然法,而理性与自然法也是等同的。”这意味着,人的一切权利都是与生俱来的,这些天赋权利如果受到限制,只能由个人的理性而非其他外力所致。

进入18世纪,休谟这位怀疑论者和非理性主义者又在自然权利的基础上,为自由主义添加了功利主义成分。他考察问题的着眼点是人类自然需要的满足,这虽然打击了自然法则的合理性,却在实际上使古典自由主义走向巅峰。

差不多同时期,密尔、斯宾诺莎、孟德斯鸠、卢梭、康德、斯宾塞等一批哲学家也都对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把自由主义推向渐进。他们完全抛开国家权利思想的影响,不遗余力地发展个人权利不受限制、国家尽量减少甚至完全不必有干预行为的自由主义思想,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不断推波助澜。

一般认为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潮是从约翰·弥尔顿发端的。17世纪中期,他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他认为真理只有在充分讨论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出版自由刚好可以为真理提供理想的滋生环境。到了1735年,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曾格案审判”中,曾格的辩护人安德鲁·汉密尔顿在法庭上慷慨陈词:

“大自然和我们国家的法律赋予我们应有的权利:自由——就是把事实真相说出来和写下来,用以揭露和反抗(至少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专断权力的自由——和真理。”

在法国大革命中,米拉波向三级议会呼吁:

“让你们法律的第一条永远奉献给出版自由,使它居于神圣的地位。在所有的自由中,它最不能触犯,最不受限制。假如丧失了它,其他自由便永远得不到保障。”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启迪和法国政治家激进的敦促下,《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在1789年顺利通过,《人权宣言》第十条明确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宗教上的意见——而不受打击,只要他的言论不扰乱法定的公共秩序。”第十一条进一步规定:“思想和见解的自由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除非根据法律决定的情形而必须为这项自由的滥用负责,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这两个条文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新闻出版自由、舆论自由和言论自由。

在18世纪末,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对新闻自由的追求更为执著。他的名言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若由我来决定我们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美国新闻界在新闻自由思想上起步不是最早的,但是后来却成为西方的表率和标尺,除了国家强大的原因外,杰斐逊总统对新闻自由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随着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清楚表述于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成为宪法的条款,表明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人类历史中,已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新闻自由逐渐成为西方新闻界至高无上的核心信念,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及思潮终于形成,并对西方现代新闻史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3.2客观主义新闻思潮

在19世纪,在西方新闻界占主导地位的是客观新闻思潮。

客观新闻思潮的产生有着广阔的时代背景。

18、19世纪,正是西方世界从手工生产走向机器工业、从封建制度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变都成为客观新闻思潮发生、兴起的基础。在18、19世纪丰富而复杂的思想环境中,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文学的现实主义思想、报业的自由主义思想,都对客观新闻思潮的产生有着特别重大的思想意义。

客观主义的科学支撑

19世纪的科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更高程度的发展。物理学中的能量理论、热力学三定律和电磁学理论,化学中的道尔顿原子论、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和有机化学的发展,生物学中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都是19世纪占据主导性的科学成就。

19世纪的科学思想不断丰富,许多科学家开始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正如李比希所言:“努力整理新发现的事实和寻找将这些事实串联在一起的共同纽带。”这成为19世纪科学思想的一大特征。

同时,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想,还得到哲学高度概括,成为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思想讲求仔细、客观的观察和通过感知记录事物的思想,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探讨和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

19世纪中后期,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宗教、哲学、新闻等各个领域。科学的思想,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新闻客观性的原始意义,如彭家发在《新闻客观性原理》一书中所说,即是“从科学自然主义出发,将社会科学技巧应用到新闻学上,等于科学家以严谨的方法,寻找真相”。

自19世纪30年代起,在新闻领域,越来越注重事实的结集,注重实证思考,重视实证主义思想的指导及应用。到了19世纪末,收集各种社会资料进行调查的现象广泛出现,系统化的社会调查兴起,都是科学实证主义思想应用到新闻领域的集中体现。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早期的新闻从业者大都致力于提供大量的事实数据,而美国的大众当时需要的也是“大量数据堆砌出来的枯燥精确”。

到19世纪末,出现了记者们多少视自己为科学家,比前人更大胆、清楚、写实地发掘工业社会中的经济、政治真相的现象。许多记者均受过科学训练或崇拜科学魅力,他们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侧重事实,自觉遵循实证主义的科学思想。

客观主义的哲学支撑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和有效性的哲学学说。认识论研究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思维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和结果。认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也称反映论。

从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在近代哲学的大多数时间里,认识论一直是哲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提出关于知识的范围、界限、来源以及正当性等问题,同时对怀疑论对我们的知识生命和信念的合理性提出的诘难,主要试图回答什么是知识、我们如何得到知识、获取知识的手段能否经受住怀疑论的挑战等问题。

在哲学的认识论领域,“客观性”一词由来已久。“客观”与“主观”也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对相当有争议的经典论题。随着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关于客观的探讨与争论不断深入。

早在古希腊时期,朴素的主客体分离意识开始出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开始形成主客二元的看法,并认为在主客观条件的配合下,认识客观知识是可能的:主观方面的条件是人具有理性与认知的能力;客观方面的条件为知识的对象必须是关于实在。

到了近代,笛卡尔等人发展主客二分思想,促成了心物二元论的形成。“我思故我在”的理论,确立了认知主体的存在,肯定了一种“无需依靠自身以外的他者”的实体,认为在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有积极能动作用,应该通过主体去建立主客体之间的统一性。

到18、19世纪,哲学认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客观性”和“主观性”已经成为哲学领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术语了。

在康德看来,知识存在于先验的综合判断里。他强调,不要根据认识过程本身来检验我们能不能确切地认识事物,而要离开经验来预先估计和确定我们的认识能力。

黑格尔曾列举出“客观性”的几个重要意义:一是外在事物的意义,以示有别于只是主观的、意识的或梦想的东西;二是康德所确认的意义,即普遍性和必然性,以示有别于属于我们感觉的偶然的、特殊的和主观的东西;三是思想所把握的事物的自身,以示有别于只是我们的思想,与事物的实质或事物自身有区别的主观思想。

在康德和黑格尔看来,所谓客观性,是为人而存在、为人而所有的客观性,把事物对人的意义凸现出来。

马克思对认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去考察主客体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其中,主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个体内在的抽象属性;客体是被人的社会性活动改造了的世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非历史的自然物。

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相信客观性是可能的,即使可能有意识形态等因素来造成障碍,人们仍然可以认识客观性,可以掌握客观的历史法则或社会的客观真实。

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坚定了人们运用科学知识认识可知世界、进行客观反映的决心。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的客观性正是近代哲学领域主客体关系认识的折光反映。

客观主义的文学支撑

文学的现实主义思想,是欧洲18世纪末提出、19世纪初以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想,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发展的标志。

它首先在法国、英国出现,后波及俄国、北欧、美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开始从更现实的角度冷静地看待现实社会、思考自身命运问题,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新的世界图景构建起来,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随之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思想具有几个共同特征:

一是以人道主义为重要的思想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状态,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同时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

二是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把文学作为研究社会的手段,描写社会的风俗史,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内容具有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

三是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主张在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

四是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通常都是广泛概括和分析现实生活的社会小说,往往在科学意识和历史意识的指导下,综合地反映整个时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风俗,真实地展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历史画面。

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其实表达了一个中心,即相信客观世界中真实的、本质的存在,致力于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真实反映客观现实,展示生活的本质特征。现实主义作家注重观察、注重反映真相,他们认为真相是客观外在现象的呈现,而一切现象均可以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法则加以解释。

这个世界不再是个谜,事事均有解释,因而现实主义者热烈拥抱之。

当时,新闻学尚未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新闻记者大都接受文学等学科的专业教育,许多现实主义作家本身就在从事新闻事业。文学中尚且如此,这更促使了新闻传播领域中新闻人对事实、对新闻真实性及新闻客观性的重视。

曾是芝加哥记者的作家阿戴,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不论在新闻报道还是小说中,都以温情和幽默包装着冰冷的写实细节。他本人也自称:“我的野心是被称为一个写实主义者有勇气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类的美德与恶质。”

在1854年狄更斯的小说《艰难时世》中,托马斯·格雷伊所说的话,标志着文学中现实主义对真实性的追求达到了顶峰。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事实……唯有事实才是生活中所需要的,根除一切无中生有的东西。只有依靠事实,才能形成理性动物所拥有的思维见解:别的任何东西对此无所帮助……坚持事实吧,先生!”(狄更斯著,胡文淑,全增嘏译《艰难时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同类推荐
  •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对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对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云南省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深度访谈为辅,兼以参与式观察及座谈等多种方法,结合基层实战经验,对云南省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滥用人群特点及发现方法等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治理对策。
  • 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人的衰落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真正读懂麦克卢汉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本书是作者多年思考和积累的结果。书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创新机制;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和学术崛起;考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探寻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微循环、科学研究的育人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等。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信仰的根基、爱国的理由,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骤。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洛少的呆萌妻

    霸道校草:洛少的呆萌妻

    突如其来的触碰,她仓促逃跑,他勾起邪笑。高冷的校草VS呆萌学妹。结婚后某女看着床上摆着姿势的某高冷,默默感叹道:“说好的高冷校草呢?这只呆萌boy又是谁?”某只邪笑道:“媳妇,奴已经暖好床了!”某女还未反应过来,帷幕一拉,只留下了女子的娇吟和男子的喘!
  • 钟爱

    钟爱

    年少时,林艾与许晔轩的相遇是场美丽的错误。多年之后,林艾与钟朗相遇,是命中注定。强势的钟朗,温柔的许晔轩,林艾该何去何从。
  • 软软末世之旅

    软软末世之旅

    她跟他的身份都十分神秘,他会怎样?软软:我把你当哥哥们在末世,你却要当我男人某人:谁要当你哥哥!!!!
  • 皇妃每天都在当戏精

    皇妃每天都在当戏精

    闵姜身为一个美食音乐博主,竟然在直播吃清蒸鲈鱼时被鱼刺卡住,本来以为是丢个人,没想到是丢了命。当她再醒来时,她居然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朝代,还穿成了与她同名同姓的闵家庶女闵姜。在大齐国的京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闻,承恩侯府三爷的庶出女闵姜为了攀龙附凤无所不用其极,竟在上元节的花灯会上勾引了二皇子,本想借此嫁入皇家,没想到二皇子不肯要。后来闵姜声称怀了皇家子嗣,强行入了皇子府,却也未能如愿,从此成了个郁郁不得宠的侍妾。刚从二十一世纪穿来的闵姜表示:该吃吃,该喝喝,流言蜚语不入我心,闲杂人等不入我眼。傲娇花式嫌弃人女主×腹黑权谋占有欲强男主
  • 巴山夜雨(10)

    巴山夜雨(10)

    《巴山夜雨》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曰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 末世劫仙

    末世劫仙

    三年不鸣,只为一鸣惊人,三年不飞,只为一飞冲天!外人眼里,他荒废了十五年,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在磨砺属于自己的刀锋!以此刀锋,对己,对敌,对天下!身处末世,他就是众仙的劫!
  • 春和槿明

    春和槿明

    坊间传闻,礼部温尚书家的大公子是禹朝百年难一遇的麒麟才子,陈郡公家的三小姐也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第一才女,这二人凑到一处去,倒也般配。“我若是真应了他,恐连累你。”“你尽管去做,若世人要骂你是乱臣子,我便甘为乱臣妇。”
  • 王爷太强势:王妃休想逃

    王爷太强势:王妃休想逃

    什么?刚重生,就差点被好姐妹用计淹死?简直不自量力!看她反击,到底谁先死?前世白子月被爱所伤,为友所害,重生归来她化身“毒蛇”,展露锋芒,势要翻天覆地!“王爷,妾身唾沫,皮肤有毒,全身皆毒,实在难以传宗接代,还是快些和离吧?”婚房内,白子月包得严严实实。她低垂颔首,掩住眼中狡黠。惊恐?愤怒?避之不及?可谁知对方淡漠回应:“无妨!本王天生毒体自带胎毒,爱呼毒气,专食毒素。你我天作之合!”
  • 麒麟灭世印

    麒麟灭世印

    “姜子牙!你大爷,给老子等着!”“麒麟血脉?给我做个正室吧!”“白虎?朱雀?玄武?青龙?统统小妾!”“天照个小贱人!给我老实点!小心我不爽把你也给炼了!”
  • 乡村的奇葩男

    乡村的奇葩男

    为了爱情痴狂一生,为了事业拼搏一生,女子无才便是德,聪明的女人遇上了奇葩男,饿狼瞬间化身温柔的小绵羊,眨着无邪的大眼睛,痴痴的望着,等待着他的临幸,等待着他的回心转意,再一次把他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