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6300000107

第107章 新闻价值论(1)

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关系。

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与变化,在本质上都是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

新闻,作为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与传播,每一个环节都无法与价值判断和价值关系分割开来。

如果说“认知”是新闻的本质,“价值”则是新闻的灵魂。

探究新闻的价值,至少离不开四个环节:新闻自由、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启蒙。

新闻自由论

人所有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两大类:认识和实践。

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可以归为两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的自由,归根到底是认识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

人正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新闻。

新闻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与传播,新闻在其本质意义上,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5.1.1新闻自由的本质是“认知自由”

新闻自由,归根到底是认知的自由。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

新闻,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对世界的认知,并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和传播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生活方式。

新闻的“产品”,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精神产品。

新闻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空间的开拓、生活方式的创造、人生意义的探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人向更高层次的自由世界迈进。

认知和表现,探索和发现,批判和反思,生存和生活……这一切体现人类主体性行为,其本质都是生命自由的实现。

新闻自由,其本质是认知的自由,是表现的自由,是传播的自由。

新闻与自由

自由,源自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本身是一个悲剧性的属性——人类史上一切与自由有关的人和思想,大多逃不脱悲剧性的宿命。然而,悲剧性正是人类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之所在。

百度百科关于自由的定义有如下归结:

自由,对于自然人来说,是指人类以实践发现自然、创造新的物质形态。

自由,对于社会人而言,是指属于个人的一切不被任何他人所占有和控制。正因为个人相对社会来说是自由的,所以,以个人组成的社会即为自由社会。

总之,自由就是以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创造自我。

狭义的自由是人的自我行为与自我意识的一致。

广义的自由是自我本质发展与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致。

要强调的是,自由并不意味着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就是自由具有社会性。

自由意味着可以不让别人对自己做“自己不想遭受的”事情,甚至那是正确的事情。即使是人类进步的正确道路,也不是强权、教化所能直接达成的。一个真实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人与人之间以个人自我内在实现与他人内在实现间整体竞争发展的结果。

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等因素。

自由是人类在获得基本生存保障的前提下,渴求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生命质量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由于存在自然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局限性,这种取向有时是盲目的,甚至是非理性的。自由还是一个非常具有时限性和相对性的概念,因此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对自由的看法是不同的。

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人们更看重感性意义上的自由,而感性的自由更容易和外部世界发生冲突。

而理性意义上的自由和对这种自由的尊重,是人类个体、群体,以至民族和国家走向文明和发展的必然的先决条件。

所谓自由,就是只要心不被压制,对于个人而言随时都可称之为自由……

人类作为世界整体系统的一部分,要想在世界环境中适应、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同世界环境作斗争,与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样就必然要与世界环境保持联系,联系的方式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人类通过认识世界从世界环境中获取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同时又通过改造世界把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释放出并作用于世界环境。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作用于世界并与世界环境保持联系的两个重要环节。人类正是通过这两个重要环节一方面保持自身体系的相对独立与稳定;另一方面与世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正是通过这两个环节的交替作用才在世界环境中适应、生存和发展。

人的自由至少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和行动上的自由。

精神上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等等。

行动上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和行为自由。

一个人能否自由,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条件决定。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人类的精神自由和行为自由,总会受当时的社会条件和认识能力上的局限。

人对世界的认知,是自由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因为,如果你对世界各种事物缺乏正确认识的话,要想获得自由,无从谈起。事物的真正面目是什么样子的?你不知道,或者是错误地认识这个事物的状态,要想做到言论自由是不可能的。你必然说错话,你必然做错事。即使有人“给你自由”你也会视而不见。

1941年******在驳斥第三次“左”倾路线的时候,曾写过一段论及“自由与必然”的文字。他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造出的。但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一方面,我们的老爷是茫然了。必然王国之变为自由王国,是必须经过认识与改造两个过程的。欧洲的旧哲学家,已经懂得“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个真理。马克思的贡献,不是否认这个真理,而是在承认这个真理之后补充了它的不足,加上了根据对必然的认识而“改造世界”这个真理。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是旧哲学家的命题。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说人比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样。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也须先有中国革命的图样。不但须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还须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而这些图样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动的反映(关于国内阶级关系,关于国内民族关系,关于国际各国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关于国际各国与中国相互间的关系等等情况的能动的反映)。

我们的老爷之所以是主观主义者,就是因为他们的一切革命图样,不论是大的和小的,总的和分的,都不根据于客观实际和不符合于客观实际。他们只有一个改造世界或改造中国或改造华北或改造城市的主观愿望,而没有一个像样的图样,他们的图样不是科学的,而是主观随意的,是一塌糊涂的。老爷们既然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又妄欲改造这个世界,结果不但碰破了自己的脑壳,并引导一群人也碰破了脑壳。老爷们对于中国革命这个必然性既然是瞎子,却妄欲充当人们的向导,真是所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

正如******所言,你不了解真正的世界本原,你要做到思想自由,是不可能的。不管你是干什么行业的工作,首先要了解世界面目,弄清楚社会本质和生命本质,知道人生的意义,才能意识到自由的价值。有了认识上的进步,才能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行为上的自由。对一个一无所知、毫无意识,或内心被遮蔽的人来说,自由有何意义?

新闻自由与精神自由

行为自由是个区间振动曲线,经常是一种往复交换位置或比例。

精神自由是个全程线形曲线,在人类生存阶段,是个逐步递增的趋势。

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个体的自由开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个开度取决于物质条件,也取决于认识程度。

科学家和哲学家,在不断开拓认识范围,为的是人们的精神自由空间更大。革命家和技术发明家,在开拓物质变化范围和物质分配比例,为的是人们的行为自由有更大的空间。

无论是精神自由还是行为自由,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对这个社会阶段的综合考核或者综合表现。

历史上无数自由斗士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人不顾客观条件,要求扩大他的行为自由度,可能成为自由道路上的殉道者,他要追求的自由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人要扩大精神自由度,在当时的条件下,也只能遭到大家的反对,与布鲁诺的下场一样。但是,那些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悲剧英雄们,也正是推动人类认知向更高处、更深处、更远处、更精确处挺进的先驱。

人类的认知范围是无限的,但又是有限的。在每个阶段,人类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无限的。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就是要不停地探索,人类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人的认知有限还是无限,得看人采用何种认知方式。

就人本身来说,人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官得到的认知是极其有限的。但人可以通过工具,不断弥补自己的缺陷,尽可能精确的去认识世界。通过这样,人的认知就趋向无限。有限和无限是相对的,也许人的认知终将受限于人所在的环境和物质组成地状态,但对人来说,认知面的扩大是必然的,是不会改变的。

杨志《论诗的认知性》一文指出,在古希腊人看来,自由是人类的最高价值,它不仅包括行动的自由,也包括认知的自由,不能运用理性认知的人,就没有自由,也没有人性。(梦远书城》新诗理论专辑http://www.my285.com/sc/shilun/xinshi/143)

哲学与神学的共同原点,其中包含着人对世界的求索,是想象的,也是认知的。对存在的惊奇感,激发了人类的探索兴趣,驱使他们去询问、去求索、去解答——这正是文明起源的驱动力之一。

正如维柯所发现的,人类文明起源于一种诗性的或创造性的玄学,它一方面发生诗性的逻辑功能、伦理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另一方面也发生物理知识、宇宙知识、天文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也都是诗性的。可以说,诗是认知的,科学是想象的,两者具有相通的品质。追求知识与追询存在的意义,两者在最初并无区别:“知识即善”。

一位数学家进行运算时,可以用十进制也可以用二进制,都能准确运算;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也是如此,一种语言具有民族性,但以这种语言为载体的诗,它的意义和价值却是全人类的,代表着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在一个方程与一首诗的背后,潜藏的是全人类认知世界、改造自身的积极意义。

诗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并不具有科学的可验证性,但它一样具有认知功能。在西方,追求诗之认知性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叶兹就是一个例子,他自创了一个所谓世界循环之锥体的认知体系作为他写作的规则与公理。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则是近体诗。我们可以把近体诗称为一个众多汉语诗人共同建构的认知体系,它是当前现代汉语诗人认知世界、赋予万物以秩序的一种形式。

古希腊作为科学诞生地,其传统烛照下的诗,始终保持着与科学相联系的认知品性,它的认知理性在强度上远远大于缺乏科学传统的汉语诗歌。

既然诗与科学都具有认知性,这也就使我们想到:诗与科学一样,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人类改造自身界限的知识。

知识是我们的创造物,但这创造物也改造了我们的器官,就像我们创造了摄像机之后,摄像机改造了我们的视力一样。我们必须把人,视为智慧不断发生的一个场所,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心理学容器,而诗与科学一样,正是需要人类世世代代不断学习的智慧。诗的使命之一,就是不断突破全人类精神已经达到的界限,穷尽存在结构的可能性。

福柯曾说过,我们应该通过写作去改变自身。抱着这样的信念去从事写作,我认为才是比较有意义的。新闻就其表现形式来说,也是写作的一种。而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的写作,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的区别之处,就在于通过写作改变自身。

同类推荐
  •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切近当下的学术热点与人文话题,从大学的视角对诸多文化命题做了独到的思考,基本上发表在《南方周末》,广受文化界好评,作者从中西的历史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与思考,文字发人深省,同时又很有意趣,是一本的文化读本。
  • 士者弘毅

    士者弘毅

    本书是潘维教授继《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之后的又一思想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类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论文。书中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体现了一位中国学者刚毅自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故名《士者弘毅》。书中的《忆先师陈翰笙》《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等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当代学者的使命是什么?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有什么意义?什么是“中国学派”?什么是我国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民之治?怎样的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以小为大、以下为上”?如何提高大城市的治理能力?作者以深邃的思考、清新的史观、直击人心的语言风格回答上述问题。书中的观点或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或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
  • 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叩问课堂(第二版)

    叩问课堂(第二版)

    《大夏书系·教育新思考:叩问课堂(第2版)》为周彬老师课堂三部曲的第一本,主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思考,探寻期间的规律,是一本对课堂教学十分有益的书。阅读《大夏书系·教育新思考:叩问课堂(第2版)》,多方位,更系统地思考课堂,教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课堂。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ABC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ABC

    本文从公文的分类、组成要素、基本功能、主要特征、写作要求等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优秀公文写作形成的要点。可作为党政机关秘书写作公文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心尖一点朱砂痕

    心尖一点朱砂痕

    那人终是苦笑:“雪妺之,世人皆道我冷血无情,殊不知这世上心性凉薄者莫过于你,抬手救千人,覆手灭万心,到底谁人曾在你心尖堪堪留存过半丝痕迹?”“有。你来过,可惜走了。”
  • 开启心智修为之道

    开启心智修为之道

    本书在条分缕析“心智”内涵的基础上,将“心智”归纳简括为“心态和智慧”,将“心智模式”定义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思考方式”。然后从这两点生发开来,阐释调整心态、改善思维模式的方方面面。这样定义和结构未必十分科学严谨,但确是一家之见。更主要的是这样可以将比较空泛虚化的“修炼”落到实处,解决修炼什么、如何修炼的问题,也就是使心智模式的修炼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可感、易于把握和操作的东西,以期能使读者在具体的对照比较中来感悟和修正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心智能力,收到心智修炼的实际功效。
  • 月下呻吟

    月下呻吟

    讲述了一群作家,天天不好好码字,只知道拖更水章胡乱呻吟,结果被拉入一个非常神秘的世界,从此和各路仁兄相遇,展开了合作,共同进退,寻找回归地球的办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童之魔心未泯

    魔童之魔心未泯

    本书讲述主人公生在魔宗,在佛门长大,在道家逐渐成长,他心性纯朴,逐渐了解自己的身世后的他却不知如何抉择,经历世俗的冷眼,背叛,生死离别的他最终是否还能坚持初心?正邪不两立,他该如何选择?
  • 小兵出击

    小兵出击

    C52集团军精英大赛上,他以一分之差,无缘三甲。而且在最后一项比赛中,意外受伤。伤好后,他选择了退役。都市中,多了一个叫归向前的退役兵王……
  • 我的学院有点东西

    我的学院有点东西

    我有个问题,穿越了以后,为啥非要让我来女校读书?当一个不收费的搬家工人吗??by一个学渣的灵魂拷问
  • 怪物猎人之无伤传奇

    怪物猎人之无伤传奇

    全新的怪物猎人虚拟网游。我们的主角,王小飞,他的目标,是成为游戏中的无伤传奇。这是一个的划时代的全新游戏。在一次游戏更新后,所有玩家被困于游戏中。想要回到现实世界,必须完成游戏制作者的最终任务。
  • 三千年后的火影世界

    三千年后的火影世界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木叶3063年8月14日,现在是木叶时间8点整,欢迎收看早间……”“火之国大名亲切访问日之国,为两国之间带来了更进一步的友好关系……”看着眼前的电视,迈竹陷入了沉思。历史与忍术知识的大量遗失,核武器逐渐取代尾兽。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忍者,终成过去——
  •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对婴幼儿的智力干预和开发越早越好。早期教育之所以针对0-3岁的孩子,是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早期教育的目的以激发和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父母面临的挑战、关爱婴幼儿需注意的事项、婴幼儿智力开发以及目前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